網絡金融小店是萬達的諾曼第登陸

2021-01-11 葛甲

近期剛成立的萬達金融集團,囊括了萬達集團內各種金融業務,把包括快錢和飛凡信息在內的網際網路金融和網絡信息業務也包括在內。就在萬達金融成立僅一周後,一款名為「網絡金融小店」的產品就已橫空出世,率先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具體來說,網絡金融小店是一種面向線下店主提供的網際網路金融解決方案,通過快錢超智能POS機加以實現。過去的POS機主要是用來進行支付的,在經過升級之後的快錢超智能POS,則不僅可以用來進行各種支付,還可以用來理財、享受信貸服務,更可以在上面開展優惠、促銷等營銷活動。2015年11月1日-12月31日期間,快錢超智能POS先期發放1萬臺,企業商戶可通過快錢官方平臺免費申領。可謂不惜重金通過「全免費」、「零門檻」方式推向市場,覆蓋餐飲、娛樂、酒店、民營醫療、4s店、汽車、房產中介、商場等衣食住行各個領域。企業商戶只要接入快錢超智能POS即可擁有最高100萬元貸款額度。

從商戶角度來說,在現有條件下要想完善店面中的支付種類需要購置多種設備,在經營活動中得到的沉澱資金想要通過網際網路金融渠道進行投資,或面臨資金缺口時需要進行借貸,或要向外發布優惠信息,進行團購核銷等,分別都屬於不同維度的事情,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加以解決。如今,所有的這些功能都被集中在網絡金融小店,也就是一臺快錢超智能POS設備中去了,而且還能給商家增添更多經營品種,線下商家願意不願意用這樣一臺設備?答案是肯定的。

網際網路公司做金融靠的是線上用戶,從海量線上用戶中擷取目標用戶,用來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並逐漸將支付等業務線延伸到線下。萬達在線下擁有豐富的交易場景,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有大量商戶,從商戶著手發展業務是正途。與阿里和騰訊等公司相比,萬達的優勢在線下,因此沒理由避開線下去線上與網際網路公司拼,只要盤活自身最大的資源,將這些資源用好用到位,就足以給萬達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提供強勁發展動力了。網絡金融小店的推出,是萬達向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不難看出,此次萬達網絡金融在網際網路金融戰略版圖路線的清晰,其市場動作也非常迅猛。

與線上的網際網路金融相比,萬達所做的網際網路金融,在目的導向上與之完全一樣,那就是圈住用戶挖掘消費者剩餘價值。但兩者實現目的的路徑卻完全不一樣,一個是線上往線下衝,一個是線下往線上衝。當前的網際網路金融正在普及,但還沒有達到一個深入階段,線下消費行為還在向線上轉移過程中,且企業承擔轉移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萬達金融從線下實際交易場景入手,直接將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據點鋪設到線下店面中,是一種低成本獲取用戶的發展途徑,也是一個挖掘更大用戶金礦的舉措。

與線上企業直接服務網際網路人群不同的是,萬達通過網絡金融小店所提供的服務,更加具有普適性,適合更大範圍的人群。在快錢超智能POS設備的鋪開以及線上快錢錢包等產品的輔助下,未來在萬達廣場的店面中,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會被當作商品一樣出售,店面中還會懸掛宣傳品介紹金融產品,用戶能很輕鬆地在線下完成線上交易。

店面人員的輔助,也會使得許多原本在線上會遭遇失敗的交易順利完成。線上交易是機械的,差一點也不行,這對於交易的成功率極為不利。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兩年,已將一些重度網際網路用戶吸納進去,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是普羅大眾,那牽涉到更大規模用戶行為的轉移。這裡面存在一個中間狀態,很多用戶在進行線上交易失敗過幾次之後,也許永遠也不會再來。而萬達的網絡金融小店則解決了這個問題,減少了交易過程的障礙,保證了更高的交易成功率,因此說這個產品更具有普適性,是毫不誇張的。

阿里和騰訊等線上能力較強的企業,他們在線上服務的主要人群是能熟練使用網際網路的那部分人,對於線下更為龐大的消費群體,他們也在不斷鋪設,進行各項營銷推廣。如今萬達網絡小店從線下發動進攻,也是將網際網路金融工具鋪設到大量的線下據點,而且佔據線下,輻射周圍和快錢錢包等其他金融服務遙相呼應,形成合圍之勢,對只便捷網際網路人群的線上金融帶來威脅,若金融小店全面鋪開,織成據點式金融網絡,萬達這個做法是符合目前金融產品普及及線下使用習慣遷移的窗口期的,這對於阿里和騰訊等線上企業的衝擊,不亞於盟軍在諾曼第登陸。

網絡金融小店這款產品看上去就是一臺小小的智能設備,第三方很容易就能開發出來,但最大的問題在於部署,在於接口的打通,在於商家的配合。萬達常年服務於B端商戶,快錢也是從B端供應鏈金融起家的,萬達廣場今年客流量將突破20億人次,而這部分資源長期處於未開發狀態。萬達具備快速將網絡金融小店部署出去的能力,通過對B端的控制達到向C端用戶的滲透,是萬達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正途。

雖然目前電子商務已相當普遍,但消費行為的大頭還是在線下發生,即便有O2O工具如美團和糯米提供線上連接的預定和優惠服務,但如吃飯和理髮等消費行為仍舊會在線下發生。萬達要做的就是從這些線下消費行為中挖掘出新的價值,利用快錢的線下部署能力,把金融服務推到線下場景入口中。為用戶提供一條通往網際網路金融的,便捷高效的通道。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金融:移動金融的諾曼第登陸
    溫特斯:我們沒有迷路,我們在諾曼第。—《兄弟連》當理察·溫特斯少校告訴赫爾,「我們沒有迷路,我們是在諾曼第」,正如當下之網際網路金融,在監管意見劍出利梢、多家平臺壞帳帳帳驚心之時,移動金融悄然已如諾曼第登陸的第二戰場。
  • 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登陸:代號「霸王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
  • 諾曼第登陸紀念日
    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日。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戰役。1944年6月6日凌晨,盟軍在最高司令艾森豪的指揮下,以2萬多空降傘兵為先導,... - 諾曼第登陸70周年國際紀念儀式舉行新華社法國烏伊斯特勒昂6月6日電(記者鄭斌)諾曼第登陸70周年國際紀念儀式6日在法國西北部小鎮烏伊斯特勒昂寶劍海灘隆重舉行。法國總統奧朗德、美國總統歐巴馬、俄羅斯...
  • 諾曼第登陸的歷史意義 諾曼第登陸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諾曼第登陸這段歷史事件,我最早知道這段歷史還是從高中的歷史課本上了解的。歷史往往都是慘痛的,這也是讓後人銘記歷史,不要再讓悲劇重演。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諾曼第登陸的歷史意義吧。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
  • 彩圖:諾曼第登陸的那天
    1944年6月9日,法國諾曼第附近的奧馬哈海灘,諾曼第登陸成功後,盟軍的船隻、船隻和彈幕氣球離開了奧馬哈海灘。諾曼第登陸日仍然是世界上最痛苦和最重要的戰役之一,盟軍在諾曼第的登陸導致了法國的解放,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戰場的轉折點。
  • 諾曼第登陸戰役(圖)
    諾曼第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第地區實施的大規模戰略性登陸作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陸海空聯合登陸作戰。交戰雙方均出動了陸、海、空軍等各種力量,作戰空間涉及陸、海、空、電和心理等多維戰場,作戰行動複雜多樣。
  • 盟軍諾曼第登陸,希特勒手握重兵,盟軍為何還能成功登陸?
    代號「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是盟軍對於軸心國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攻勢,這次行動有大約300萬盟軍士兵參與,這場行動也讓二戰戰略態勢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約300萬盟軍將士跨過了英吉利海峽,在諾曼第實施搶灘登陸
  • 背景資料:諾曼第登陸
    新華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姜憬莉)  諾曼第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600公裡。連綿數百裡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
  • 【圖集】諾曼第登陸戰場遺址
    摘要:在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攝影師彼得·麥克戴米德為我們提供了一組關於諾曼第登陸戰場遺址的照片。 海外網6月4日訊 美國雜誌《新聞周刊》(Newsweek)網站6月3日發表題為《圖集:諾曼第登陸戰場遺址》的文章。 全文摘編如下:
  • 二戰終章:諾曼第登陸戰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期間,諾曼第戰役從1944年6月一直持續到1944年8月,這場戰役讓盟軍從納粹德國的控制之下解放了西歐。這場代號為"霸主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的戰役開始於1944年6月6日,也被稱為"諾曼第登陸日"(D-Day)。
  • 諾曼第登陸多虧天氣幫忙
    諾曼第登陸多虧天氣幫忙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12.02 星期三     天氣和戰爭的關係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一切軍事活動都是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進行的,正是由於天氣
  • 諾曼第登陸成功的法寶
    諾曼第登陸是美英聯軍在德軍佔領的法國的諾曼第海岸登陸,以實現美英法聯合對德大規模作戰,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略行動。參加登陸的總兵力:陸軍共153萬人,空軍1300架飛機,海軍5000艘戰艦、 4000艘登陸艇。對於這樣龐大的三軍聯合的複雜兩棲作戰,氣象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 諾曼第登陸其實是個神話
    波瀾壯闊的諾曼第登陸諾曼第登陸形勢德軍在諾曼第海岸地區的守軍只有第352步兵師和第716海防師,另外在距離海岸約16公裡的卡昂地區還有第真正在盟軍登陸的80公裡正面,只有第352步兵師和第716海防師總共6個營19個連,還不到3000人,平均每公裡正面兵力還不到40人,火炮才區區1門!716海防師嚴重不滿員,實際兵力只有8000人,缺乏機動車輛,據說全師只有12輛汽車,只能原地固守。真正在諾曼第灘頭與英美聯軍對峙的只有352步兵師。
  • 紀念諾曼第登陸60周年
    諾曼第登陸是陸海空聯合作戰的經典戰例。從整個戰爭史上各種作戰類型來說,大規模陸海空聯合登陸作戰是最複雜、最精確、聯合程度最高、技術含量也最大,可以說是一種頂尖的東西,最能體現軍事藝術。   [發表評論] [滾動圖集]  [登陸戰專家:諾曼第勝在絕對的制空權制海權]  今天台海登陸作戰難度與當年諾曼第登陸差不多...  登陸作戰首先奪取制海制空權,有絕對的壓倒式的兵力。解放軍要取得臺灣海峽制海制空權還需要一些時間...
  • 重返諾曼第——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日的影像全紀錄
    平日裡低調的諾曼第在6月會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70年前的夏天,盟軍曾在這裡相聚、搶灘登陸、分離,許多人甚至永遠將生命留在了這裡。有人說,在諾曼第海灘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死去的,一種是即將死去的。這裡的沙灘上有著最為悲壯的記憶,有著最為浪漫的戰地情懷,有著自己最為獨特的戰爭記憶哲學……現在,登陸日那天流動的鮮血仍在諾曼第保留著溫度。
  • 二戰中諾曼第登陸老照片[組圖]
    二戰中諾曼第登陸老照片[組圖] 諾曼第登陸是二戰中最大的登陸作戰,戰況激烈。而奧馬哈海灘的慘烈,也讓美國人至今記憶猶新。
  • 諾曼第登陸的歷史之謎
    此話一語中的,洩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諾曼第登陸計劃取得成功的又一「天機」。就讓我們以那些在看不見的戰線上活動的幕後英雄的故事來探討一下其中的奧妙吧!  第一個故事以一位代號為「寶貝」的雙重女間諜為主人公。她的本名叫納薩莉·薩久依安。她在俄羅斯出生,後來加入法國籍。二戰爆發後,成為德國情報部門的一員。她被派往馬德裡,一位她在那裡結識的美國朋友改變了她的命運。
  • 尋訪諾曼第作戰登陸遺蹟(組圖)
    原標題:尋訪諾曼第作戰登陸遺蹟(組圖)   8月21日,在法國諾曼第,觀眾在建於1988年的卡昂和平紀念館內觀看被炸毀的殘牆。這座諾曼第地區展品最集中的紀念館是二戰倖存者、前卡昂市市長讓-瑪麗·吉羅提議建造的。
  • 《諾曼第大風暴》取材諾曼第登陸戰役的電影,你看過嗎?
    《諾曼第大風暴》別名《艾帥與登陸日》是由美國導演羅伯特·哈默恩創作的電影作品。本片記錄了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前90天緊張的作戰準備,同時描繪了點射的最高指揮官-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面對眾多分歧、困難極大的情況下,如何排除各種不利因素,指揮若定,最終取得勝利的情節。
  • 紀念諾曼第登陸75周年
    二戰中,只有四天時間,要抓住戰機和根據天氣地理決定諾曼第登陸的艾森豪如此;後來的六十年代,在人類離核戰爭最近的最危險的七天裡扭轉乾坤的甘迺迪總統和前蘇聯赫魯雪夫(點擊前文🔗)同樣。歷史也並沒有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