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金融市場亂象,是2020年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大舉措,也是落實「六穩」「六保」,暢通資金直達實體經濟和市場主體渠道的重要抓手。
從2017年「全面排查」大案要案,到2018年「靶向治療」八大領域頑疾,再到2019年「標本兼治」五大重點領域、2020整治「回頭看」……三年來,銀保監會將市場亂象整治作為監管常態化重點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既堅持對市場亂象的「零容忍」,又主動適應宏觀形勢變化,把握好節奏力度,實現防風險、治亂象和穩增長的有機統一。
那麼,金融防風險「強協調、補短板、治亂象」取得了怎樣的成效?下一步金融監管有哪些重點?日前,銀保監會大型銀行部、普惠金融部、公司治理部、檢查局、非銀檢查局、消保局等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相關工作情況。
9月14日,銀保監會舉辦新聞通氣會,介紹2017年至今一系列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綜合治理工作。
違規違法活動降四成
市場秩序整體向好
盤點三年來的數據成績單,各負責人如數家珍。
2019年銀行機構亂象整治監管檢查發現問題數量和金額均較上年減少了四成;影子銀行規模較2017年歷史峰值縮減了近16萬億元;三年間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前8年總和……經過深入整治,金融體系總體健康,銀行機構風險總體可控,市場秩序持續向好。
這與銀保監會在前期開展「三三四」專項治理的基礎上,連續開展了「十亂象」整治、深化整治、鞏固整治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和整治「回頭看」等一系列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綜合治理工作密不可分。
記者了解到,2017年至2019年,銀保監會累計派出檢查組1.68萬個,投入工作量155.98萬人/天,檢查銀行業金融機構3.28萬家次。三年累計處罰銀行保險機構881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10713人次,罰沒合計72.4億元,超過以往十幾年總和,處罰問責鏈條進一步延伸穿透至違規行為的交易對手機構。與此同時,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違法成本,強化市場監督,凝聚各方形成監管合力。此外,2017年以來發布實施包括理財新規、股權辦法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制度文件共計209項,直擊市場亂象監管盲點、弱點,為持續治理市場亂象、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銀保監會銀行檢查局副局長朱彤表示,經過持續治理,銀行經營管理亂象得到有效遏制。行業性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基本杜絕。「蘿蔔章」、理財「飛單」、同業私出保函和違規兜底等嚴重擾亂市場的問題目前幾乎絕跡。一些苗頭性問題得到及早揭示處置,機構盲目擴張、異地無序展業現象得到根本遏制。金融市場秩序整體向好。
「重點領域風險由發散轉向收斂。」朱彤說,一方面,高風險影子銀行持續拆解,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2017年以來,通過壓縮資金空轉和通道業務,三年累計壓縮交叉金融類高風險資產約16萬億元。另一方面,不良貸款風險持續化解。3年時間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之前8年處置額的總和。2020年上半年處置不良貸款1.06萬億元,同比增加1689億元。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128%降至2019年末的82%。此外,嚴厲懲治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安邦集團、包商銀行接管工作成效顯著,「明天系」相關機構接管工作穩步推進,及時重組、重整和破產清算數家涉嫌違規辦理金融業務的控股公司,局面得到有效管控。
歷時四年,網絡借貸領域風險持續收斂,專項整治取得了實質性成效。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介紹,截至2020年8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15家,比2019年初下降99%;借貸餘額下降84%;出借人下降88%;借款人下降73%。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續26個月下降。
「通過集中開展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專項檢查、投訴核查組合拳,2019年度督促銀行保險機構真金白銀清退、賠付消費者40.92億元,其中通過整治消保亂象清退、賠付23.97億元,通過現場檢查清退、賠付10.7億元,通過投訴督查整治漠視群眾利益清退、賠付6.25億元。」銀保監會消保局局長郭武平告訴記者,2019年10月至12月,銀保監會通過對產品設計、銷售、內部管理、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理賠、網際網路保險等多個領域的51類問題開展排查整治。「針對一些突出問題,我們加大了查處力度,總體上看,機構越來越重視,通過逐一建檔,嚴格自查自糾,取得了顯著成效。」郭武平說。
「經過持續深入的亂象整治,銀行業生態得到積極淨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取得突破,銀行業審慎合規運行的氛圍進一步穩固,亂象整治工作達到預期目標,不僅成功避免了風險隱患向金融危機演變,奠定了打贏防化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堅實基礎,也為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創造了寶貴的政策空間和迴旋餘地,提升了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朱彤如是說。
銀行保險運行平穩
服務實體質效提升
整治市場亂象不僅可以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責主業,還能推動銀行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信貸領域,強化授信管理,狠抓資產質量,引導機構破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在交叉金融領域,打擊監管套利,推動規範轉型,引導金融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服務。
銀保監會統信部二級巡視員劉忠瑞表示,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風險可控,主要經營與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風險抵禦能力較強,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
金融服務持續加強。前8個月,銀行業各項貸款增加15.2萬億元,同比多增3萬億元,信貸資金重點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小微、「三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1.8萬億元,增量較過去四年總和還多1092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批發零售業貸款分別增加2.7萬億元、1.7萬億元,同比分別多增8192億元、7318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約7萬億元,有力保障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以及企業債券融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3萬億元,同比增長7.1%,賠付支出8639億元,同比增長4.2%。
經營指標總體平穩。8月末,銀行業境內不良貸款餘額3.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5041億元,不良貸款率2.14%,較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前8個月共核銷不良貸款7302億元,同比多核銷963億元。目前,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58.3%、流動性覆蓋率132.5%,保險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平穩較快增長,流動性整體保持較好水平。
銀保監會大型銀行部主任王大慶表示,對比我國工、農、中、建4家銀行和美、歐、日13家國際大型銀行發現,我國大型銀行競爭力顯著增強,與發達國家大型銀行差距明顯縮小,經營效率基本相當。
眾所周知,我國工、農、中、建4家銀行連續三年包攬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的前四名。
除資本和資產規模位居前列外,我國四家大行經營效率取得長足進步,還體現在勞動生產率持續提升、成本管理優勢明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成效顯著、盈利能力不斷增強,且風險抵禦能力與相關國際大行基本相當等方面。「從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看,2019年末,我國四家大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2.4%,高於美國大行,低於歐洲大行。撥備覆蓋率為225%,顯著高於相關國際大型銀行。」王大慶指出。
「2019年末,我國四家大行平均資產3.7萬億美元,高於相關國際大行。但近年我國銀行體系結構不斷優化,四家大行法人機構資產佔銀行業比例下降至33.5%,明顯低於主要發達國家。這表明市場競爭更充分,金融結構更穩定,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更強。」王大慶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大型銀行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強化數位化轉型。
「加強公司治理監管是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也是做好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礎。」銀保監會公司治理部一級巡視員鄧玉梅表示,「近年來,銀保監會緊緊把握公司治理監管在銀行業保險業監管中的核心定位,持續完善公司治理規制,不斷強化公司治理意識,深入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亂象專項整治工作」。
據了解,目前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監管規制已達50餘項,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陸續清退、從嚴處罰和公開通報了一批嚴重違法違規股東。在部分機構風險處置化解過程中,把清理違規股東股權作為重要抓手,有序清退問題股東,確保機構風險處置工作有序推進。未來,監管將加快彌補公司治理監管制度短板,將制定或修訂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指引、大股東行為監管指引、董事監事履職評價辦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監管規制。
持續攻堅不規範業務
推動金融治理現代化
儘管銀行保險業總體風險可控,但金融市場還存在一些不規範亂象問題亟待整治。
「當前金融體系總體健康,銀行機構的風險總體可控,但中小機構股東股權領域問題仍然突出、不規範金融創新業務仍存挑戰。」朱彤透露,針對這些問題,今年將繼續開展銀行保險機構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防止亂象反彈回潮。一方面,對中小機構公司治理薄弱、信貸領域問題多發、資管轉型發展不規範、各類「偽創新」層出不窮等問題進行持續深入整治;另一方面,結合當前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的環境,對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等亂象反彈苗頭嚴查嚴處,消除問題隱患,確保金融紓解民營小微企業困難、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網貸整治雖然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依然要充分重視整治工作的複雜性、嚴峻性,後續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更大。」馮燕指出,「剩餘在營機構『三降』工作進展緩慢,後續處置困難很大。停業機構處置任務仍然艱巨,『退而不清』『退而難清』問題突出,風險化解仍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她表示,下一步要繼續深入徹底開展網絡借貸風險整治,如期完成整治收官工作:一是各地區各部門要將處置存量風險作為後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核心工作來抓,每家機構處置責任要落實到專班、落實到具體責任人,並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二是各地要持續完善停業機構的資產處置程序。三是各地要加快推進落實機構轉型試點工作。四是加大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戒力度。下一步徵信部門將和各地進一步加強配合,加快推進網貸信用信息納入徵信系統進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聯合懲戒機制。五是研究建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亂象整治工作不僅是對行業亂象的全面整頓,也是金融監管部門的一次『自我革命』。」朱彤表示,「要不斷提高監管處置高風險機構能力,著力實現『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深入踐行『向科技要監管力』的理念,充分發揮監管科技在查明資金來龍去脈、破解穿透審查難等方面的突出優勢,讓監管效能在科技提升中充分釋放,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