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會死三次,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這三次怎麼死的?為何自己就沒有死三次?其實問這樣話的人,顯然是沒有深入去思考。就算沒有讀江南《龍族》的人,但凡是有過深入思考的人,都會覺得人都會死很多次,何止三次。
就好比說我們小時候,過得是天真無邪,沒有壓力,只有快樂,只知道如何玩,怎麼玩,天天只知道找夥伴玩。我們都想這輩子都定格在小時候,特別是沒有上學,天天在家裡玩。但那個時候的我們,說實話,都死了,已經不再了。
那麼這麼推算來看,我們都足以死了無數次了,每一次自己的成長,或是性格的改變,思想的改變,都會把之前的自己消滅掉。就如我們很多人在讀書時候,對未來充滿憧憬,特別是對社會,認為讀書是在坐牢,出社會才是自由。
可當真出社會了,很多人又開始懷念讀書時候的自由,這就是人,活得永遠是那麼茅盾,但過去的已經回不來了,回不來,等於已經死亡了,留下的不過是在腦海裡的想像和回憶罷了,就如放電影的膠捲一樣。
等我們結婚後,很多人又開始變了,曾經出社會打工賺錢自己花,愛怎麼花,就怎麼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可結婚後,工資一到帳就打到老婆卡上去了,生活也不自由了,去哪裡,需要消費,還要跟老婆說清楚,有時候老婆給的幾百元,都不夠請朋友吃一頓,就會懷念曾經的自己,闊氣,不小氣,如今卻都不敢出門,怕出門。
多少人結婚後,都把曾經的自己遺忘了,變了,那麼曾經的自己,也無疑隨著時間流逝,消失在時間長河裡,死亡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記憶罷了。可見我們一直都是不斷死亡,不斷地重生。
而人生最後一次死亡,估計大家都知道,就是去世。但也有人覺得有輪迴,會投胎轉世。可見人就是出生即死亡,死亡即重生,就如川端康成所言一樣,「花開即死亡,凋零且重生。」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江南《龍族》很刺耳的語錄,道出了人都會死三次,知道的人卻不多!文字如下:
可人不是斷氣的時候才真的死了。有人說人會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斷氣的時候 ,從生物學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時候,人們來參加他的葬禮,懷念他的一生,然後在社會上他死了,不再會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他的人把他忘記的時候,那時候他才真正的死了。——江南#江南語錄#《龍族》
讀完江南的這段語錄,可以說每個人的一生,真的是這樣,會死三次,但這死三次卻讓很多人感覺死了一次一樣,就是斷氣了,之後還有什麼事,很多人都沒有去想過。不過這段語錄想到了,想要我們斷氣之後,還會死兩次,真的很深刻。
而讀完江南這段語錄,無不讓人想起了張愛玲的一段語錄,張愛玲說,「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可見這兩段語錄,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讓人佩服不已。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江南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當一個人否定了曾經的自己,也等於死亡後重生!
每個人都會有否定曾經自己的時候,就好比有些人認為自己這一生可能會搞設計,與設計有緣,出社會也一直在搞設計,可他沒想到搞設計這麼累,如是最後選擇了搞文學,寫作,卻沒想到寫作天天敲打鍵盤,這麼輕鬆,而去本身自己也愛寫作,如是就否定了自己,覺得自己這輩子跟寫作有緣。
那麼曾經那個執著為了學設計通宵的小夥子,無疑在這一瞬間,就死亡了,而重生出了一位愛文學的小夥子。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不斷否定自己的過去,只是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更看得慣的自己。
很多人,說真的,活得自己都看不慣,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說白了,就是太在乎別人所言,別人說什麼,他都在乎,如是就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自己卻不喜歡,但愛面子,不想被人說,很多人都強迫自己這麼活著,好像不這麼活著就抬不起頭,很沒有面子,很沒有出息一樣。
我們都要敢於去否定自己,讓曾經不成熟的自己死亡,
重生出更加成熟,更優秀的自己!
要大膽去面對這樣的死亡與放棄,也只有放棄了,我們才能走得更遠,對過去戀戀不捨的人,只會活在過去回憶裡,死亡裡。更會影響自己現在的生活。縱觀我們現代很多人,就是如此,逢人總喜歡說想當年,這樣的人,就是活在死亡裡的人。
這樣的人,會不思進取,懷念過去美好,抱怨現在的不幸,不知道去改變自己,不知道去逼著自己找回曾經美好的自己,這樣的人無疑就是失去了自己,活著也是如死人一樣,更如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所以說江南《龍族》很刺耳的語錄,道出了人都會死三次,知道的人卻不多!
簡媜《水問》中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很多人的無奈,警醒世人!
賈平凹富有哲理的語錄,一直鼓勵了多少人走向成功,讓人受益終生
現代人該如何做好教育?伽利略的語錄,道出了不錯的方法!
加繆直擊人心的語錄,揭露了很多有缺點的人不好的一面,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