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記者拍攝到的剛剛製造出來的冰塊。周坤/攝
工人師傅把冰塊拉上車。
前幾天,合肥持續高溫,因空調被拆掉了,步行街迪信通手機賣場的員工只能靠冰塊來降溫。真有人買冰塊降溫?夏季合肥市場冰塊需求量多大?它們從哪裡來?又去了哪裡?江淮晨報記者昨天做了一番探訪。
周谷堆賣冰塊日入近2萬
零售冰塊的老闆一般選擇在菜市場開店,因為周邊商戶就是自己的客戶。在周谷堆批發市場的水產區內,共聚集著三家冰塊銷售店。一大早,王老闆就開著廂式貨車從附近製冰廠裡拉貨,為了防止冰塊融化,他特地在店裡設置了一個大冰庫,用來儲存每天銷售剩餘的冰塊。
王老闆是周谷堆王氏水產店的店主,江淮晨報記者看到他時,他正忙著往外運冰塊。一塊冰塊標準重100斤,即便是在地上推著走,感覺也像在推石頭。儘管冰塊散發著冷氣,但不一會王老闆的衣服就被汗浸溼了。周邊的水產店、蔬菜店老闆不時來到店裡,招呼王老闆呆會送點冰塊過去。
「現在是夏天旺季,賺錢就指望著這幾個月了。」冰塊分食用冰和降溫冰,王老闆說,冷凍食品、蔬菜用的降溫冰塊要16元1塊,一塊重100斤。而食用冰塊因要使用純淨水或乾淨的井水當原料,成本較高,所以一袋10斤就要賣15元。王老闆說,現在他一天可以賣上千塊(袋)冰塊,營業額將近2萬。
製冰廠3月份就開始囤貨
合肥的冰塊來自製冰廠,位於西二環和紅楓路附近的和合冷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行業裡的大戶。每年3月份,廠裡就開始生產冰塊存在冷庫,等著高溫季出售,銷售季一直能持續到10月底,一年下來一個廠可以賣7萬塊冰。
昨天下午,記者剛踏進和合冷鏈廠的製冰車間,便有一股涼意襲來。老朱和同事們穿著T恤不停地將制好的冰塊順著地面推出來,搬上前來買貨的司機的車中。在製冰車間,除了幾臺機器,還有個大水窖,水被鐵模分割成40×20釐米大小,冰塊就在模子裡成型。老朱說,水窖的外圍液體是鹽水,鐵模子裡是自來水,鐵模子泡在鹽水裡,先把鹽水降溫到-15℃,鐵模子裡的自來水就自然結冰了,「因為鹽水要到-20多度才能結冰,而自來水0℃就可以了,所以要用鹽水,否則整個水窖就都成冰塊了。」
「合肥市有十多家製冰廠,一年能生產四五十萬塊冰。」該公司綜合業務部經理徐明忠說,該公司只做降溫冰,一天能賣2000塊,一塊100斤,直接從廠裡運貨的話一塊冰只要10塊錢。
動物園都來買過冰塊降溫
現在大家都用空調,誰還要冰塊啊?這種想法可是大錯特錯。夏天氣溫高,冰塊的應用範圍就更為廣泛。不僅居家生活中可以用它降溫解暑,在工廠車間降溫、冷凍保鮮水產蔬菜等方面更是不可或缺。
徐明忠說,每天來買冰的大多數都是蔬菜、水產批發商等,他們買回去後做成碎冰給食品降溫、保鮮。
還有一些沒裝空調、也不適宜裝風扇的廠房、車間買冰給工人降溫。「還有養雞場、科研單位、製藥廠也需要冰。」徐明忠說,例如一些藥材要在固定的溫度下生產,所以必須要用冰降溫。
「以前合肥動物園還來買冰給動物園降溫,有的補習班也買過,2004年公務員考試時也曾用過我們的冰塊降溫。」徐明忠看來,冰塊用處很廣泛,很多都是大家想不到的。
隨後,記者又聯繫了瑤海區一家生產食用冰的製冰廠,工作人員徐小姐說,步行街很多小吃店、奶茶店、飲品店的冰都是他們廠做的,徐小姐說,食用冰一般都是商店裡買,家庭的話自己可以用冰箱做。(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