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人世間,領略各種真情,其樂無窮。然而在農村的有些事,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還是知道的很少,經常遇見熱臉迎著冷屁股,想起來都讓人不舒服。本來都是平等的,但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親情從此不再,衣錦還鄉的念頭也一再被打壓。有時候,只想站在高處大聲宣洩,想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些。回頭想起農村人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內心終於得到平復,總算找到了一種平衡。
窮不走親
老人們經常說的窮不走親其實說的兩方面:一是窮人不要去親戚家串門,一是富人家不喜歡窮人來家裡打擾。為什麼這麼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有的人一輩子也就只有一個小圈子,他對於這個圈子裡面的人很珍惜,有什麼話都願意說,無論什麼事都想著對方,好事想著去分享,壞事希望這些人能夠給予幫助,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可是有一類人,那就是後來的富人,他的圈子隨著財富的積累越來越大,有無數個圈子交織在一起,對於他們來說,誰對於他有利就是座上賓,誰可有可無,只是表面上應酬。富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忙,永無止境的忙,忙於各種應酬,飯局、牌局、娛樂、休閒、旅遊等,早已脫離了原來親戚之間的相互依託。從這個層面看來,窮親戚和富親戚就是兩類人,你去他家,他只是應付,搞不好還要吃閉門羹,推說不在,甚至表現出厭惡的情緒。
都說親戚是用來相互走動的,如果你是窮人,對方都不願意來你家,你何必獻殷勤?
富不還鄉
雖然說「衣錦還鄉」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富人也有自己的無奈。衣錦還鄉的背後,是對於長輩的禮物、鄰居的關照、親朋的推杯換盞,大批的資金打了水漂。如果你是一個小有成就的人,千萬不要顯富,因為所有的錢都有大用場,還是等等吧!低調做人是農村人的本份,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可以,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很累,也不合算。
現在的形勢就是,如果你的財產被別人知曉了,就會有大批的邀請函,也會有很多人蜂擁而至,都是來刮地皮的。你回到家鄉,就會有達官貴人前呼後擁,不得不應酬,親朋好友也變了味,都是看中了你的錢袋,你原來的規劃因為多餘的付出就會更改,你的發展方向會被別人制衡,都是為了所謂的榮譽。
自己賺來的錢不容易,自己的發展靠的還是自己,量力而行,能為家鄉辦多少事,自己心裡有譜就行,顯擺什麼呢?
都說救急不救貧,如果你很窮,就要活得有志氣,想辦法改變現狀,最起碼活得要有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