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什麼意思?你覺得對嗎

2021-01-17 老周耕讀

活在人世間,領略各種真情,其樂無窮。然而在農村的有些事,初入社會的大學生還是知道的很少,經常遇見熱臉迎著冷屁股,想起來都讓人不舒服。本來都是平等的,但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親情從此不再,衣錦還鄉的念頭也一再被打壓。有時候,只想站在高處大聲宣洩,想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些。回頭想起農村人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內心終於得到平復,總算找到了一種平衡。

窮不走親

老人們經常說的窮不走親其實說的兩方面:一是窮人不要去親戚家串門,一是富人家不喜歡窮人來家裡打擾。為什麼這麼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有的人一輩子也就只有一個小圈子,他對於這個圈子裡面的人很珍惜,有什麼話都願意說,無論什麼事都想著對方,好事想著去分享,壞事希望這些人能夠給予幫助,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可是有一類人,那就是後來的富人,他的圈子隨著財富的積累越來越大,有無數個圈子交織在一起,對於他們來說,誰對於他有利就是座上賓,誰可有可無,只是表面上應酬。富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忙,永無止境的忙,忙於各種應酬,飯局、牌局、娛樂、休閒、旅遊等,早已脫離了原來親戚之間的相互依託。從這個層面看來,窮親戚和富親戚就是兩類人,你去他家,他只是應付,搞不好還要吃閉門羹,推說不在,甚至表現出厭惡的情緒。

都說親戚是用來相互走動的,如果你是窮人,對方都不願意來你家,你何必獻殷勤?

富不還鄉

雖然說「衣錦還鄉」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富人也有自己的無奈。衣錦還鄉的背後,是對於長輩的禮物、鄰居的關照、親朋的推杯換盞,大批的資金打了水漂。如果你是一個小有成就的人,千萬不要顯富,因為所有的錢都有大用場,還是等等吧!低調做人是農村人的本份,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可以,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很累,也不合算。

現在的形勢就是,如果你的財產被別人知曉了,就會有大批的邀請函,也會有很多人蜂擁而至,都是來刮地皮的。你回到家鄉,就會有達官貴人前呼後擁,不得不應酬,親朋好友也變了味,都是看中了你的錢袋,你原來的規劃因為多餘的付出就會更改,你的發展方向會被別人制衡,都是為了所謂的榮譽。

自己賺來的錢不容易,自己的發展靠的還是自己,量力而行,能為家鄉辦多少事,自己心裡有譜就行,顯擺什麼呢?

都說救急不救貧,如果你很窮,就要活得有志氣,想辦法改變現狀,最起碼活得要有自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話,這些俗話大家一聽都很熟悉,很多是話糙理不糙。作者今天就和大家聊句很現實的俗話,叫「窮不走親,富不回鄉」,這是農村在談論人情往來時,常說一句俗話那這句話啥意思呢?這真的是現實的一種真實寫照嗎?首先,咱們了解這句話的出處,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意思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 無錢語不真 不信且看席中酒 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這些都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
  • 農村俗語「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人窮不走親,富貴不還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農村和過去相比起來了,差別很大。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少了一些人情味,多了一些利益,或許是因為環境的影響,也或者是有著其它什麼原因,總得來說,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變得很勢力。
  • 老祖宗:「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洞察人性
    「福貴不還故鄉,如衣錦夜行」,說這話的是西楚霸王項羽。衣錦還鄉,是很多離家謀發展的人的願望,可是老總宗也說過「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的話,這是為什麼?其實老祖宗這樣說,無非是洞察了人性後、看到一些事例後的經驗總結。
  • 農村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在這個十一小長假中,大多數的人都選擇了出門旅行放鬆心情或是在家裡好好休息,只有少部分人選擇了回到家鄉,就算是回到家鄉也只是宅在家中,也少有人會去走親訪友,這是為什麼呢?一句農村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很好的解釋了這一現狀,在社會上摸爬打滾過的人更是深有體會。
  • 老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是什麼意思?
    老話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男不辦三,女不辦四」,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逐句為大家解釋一下。窮不走親——:這句話應該不難理解,「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窮也就沒了親戚和朋友,也就沒了來往。「富不還鄉」——:的意思是說,在外面打拼掙錢發財了,最好不要回老家。對於這句話,可能有人質疑,不是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嗎?意思是古人榮華富貴都要回老家顯擺顯擺。比如新科狀元都會回家省親,其實這是說的大富大貴。屬於豪門大戶的顯擺。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的忠告確有道理,不得不服!
    俗語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惹得很多年輕人一頭霧水,為什麼窮也不能走親戚,富了依然不能頻繁跟親戚走動?於是年輕人對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智慧持有懷疑態度,質疑俗語的正確性。但是閱歷豐盈,在社會摸爬滾打的人們都對此俗語感觸頗深,認同不已。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的忠告確有道理,不得不服
    俗語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惹得很多年輕人一頭霧水,為什麼窮也不能走親戚,富了依然不能頻繁跟親戚走動?於是年輕人對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智慧持有懷疑態度,質疑俗語的正確性。 但是閱歷豐盈,在社會摸爬滾打的人們都對此俗語感觸頗深,認同不已。
  • 為什麼有人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卻又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
    為什麼有人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卻又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首先說一下「錦衣夜行」的典故楚霸王項羽攻佔鹹陽後,有人勸他定都,可因為思念家鄉,項羽急於東歸,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古人云「財不露白」,倘若在鬧市中財露了白,則必會被小人惦記,以此惹來殺身之禍,這是多少人以鮮血對後人作出的警示。
  • 人到中年一定要明白: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除此之外,他們留下的一些經典語錄,也是可以讓我們受用終生的,以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話來說,我就覺得特別適合現在的一些社會現象。這句話的本意是:人窮就不要走親戚了,會被人瞧不起的,富了也別回故鄉,省的那些趨炎附勢的親戚來跟你借錢或者是來找你的麻煩。
  • 俗語「沒錢不走親,富後不還鄉」什麼意思?古人的話說透了人性
    有一部分的農村小夥在城市裡是幹得風生水起,而經濟條件富裕了之後,也就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了,買房、買車,這個自然是首選了。於是,也就看到了每年在春節期間,農村到處都是車,其中也不乏一些豪車,讓人看了是非常的羨慕。當然了,也有些人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認為這些開豪車的是在顯擺。難道有錢了,有出息了,就不應該衣錦還鄉嗎?老祖宗流下一句俗語「沒錢不走親,富後不還鄉」是什麼意思?古人這話說透了人性的本質。
  • 民間俗語:「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字字珠璣,古人教你為人處世
    農村俗語充滿智慧和情商,簡單一句話可能就是他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句句在理,還接地氣,很多俗語到了現代社會依然適用!比如,老人家常說的「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道盡了世態炎涼,中年人都該看看!中國的文化中有一個荒謬的現象,有錢人人抬,沒錢人人踩。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四句真言,句句現實
    今天我們一起讀到的四句真言,是我們的老祖宗世世代代經驗積累總結,流傳至今的傳世名言,道理現實深刻,仔細讀一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人生也會少走很多彎路。一、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話出自於《增廣賢文》:「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且看席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人窮不走親,富不串鄰門,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這些都是金錢社會人際關係的真實寫照。
  • 歌手朱之文家門被踹印證了農村的一句俗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
    在我們河北鄉下農村流傳著一句話,「窮不走親,富不還鄉。」所謂「窮不走親」意思就是說在你窮的時候就不要去走親戚串門子。因為從古到今,窮親戚上門是不受待見的,一是怕帶來晦氣,而是怕窮親戚藉故攀附順便「打秋風」。
  • 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也有人說衣錦還鄉,誰有道理?
    歡迎閱讀一介村夫,為農民說話,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一手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也有人說衣錦還鄉,誰有道理?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懂得不少俗語、老話。一些老人就常說這樣一句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這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深意?「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這句俗語並不高深晦澀,字面意思不難,說的就是人如果窮困潦倒就最好不要經常走親戚,如果在外面富貴發達了也最好不要還鄉。為啥這樣說呢?
  •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一路說古說今我國文化流傳了很長時間,衍生出了很多民間的俗語,雖然有的聽起來很直接很武斷,但是分析下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就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說的就是人窮的時候不要老是走親戚,人富有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回老家。它反映的就是現在的人心和社會的風氣,為什麼說它是對的呢?
  • 為什麼說「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太現實了!
    從農村的一些老話來看,更是覺得社會非常的現實,不僅僅是在城市,在淳樸的農村也會有非常現實的人情世故。 在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堪稱經典,讓人不得不思索在人情往來中,到底如何把握分寸。
  •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人到五十,才明白這句話的辛酸,流淚了
    文:陸心說我的心事,說給你聽,點擊右上角「關注」,開啟一段暖心之旅。俗語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以前並不懂得這句話的道理,認為在窮困的時候,不找關係最近的親戚幫忙,還能找誰呢?認為有錢了,如果不回到家鄉「顯擺顯擺」,那不是如同錦衣夜行一樣無趣嗎?
  • 「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 這是年輕人不願意走親戚的原因?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快過年了,一到過年,很多人都會有走親戚的習慣,人們常常買上禮品,到親戚家去拜年,小朋友們這時候都會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而很多年輕人就不喜歡了
  •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牢記這兩句古人的忠告,受益無窮!
    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俗語,乍看之下不免讓人費解,很多朋友都會誤解其意,錯把它當成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的體現。其實不然,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乃是一句激勵的話語,是教導人在貧窮時該怎樣做,在富貴時又該怎樣去做,話語中不乏為人處世之道。此乃一句地地道道的正能量忠告,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