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告訴她》:這就是過年回家的我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姜不停 看電影雜誌

春節假日臨近。

車票買上了嗎?

年薪百萬了嗎?年終獎發了嗎?對象有了嗎?怎麼不回家考個公務員?

想家是一回事兒,敢不敢回家是另一回事兒。想到這些充滿年味兒的溫暖問候,現在就是後悔,非常後悔。

想看部電影讓自己不再胡思亂想吧,看了這部[別告訴她]。

亞裔演員奧卡菲娜不久前憑本片拿了金球獎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去看一是趕個熱鬧,二是探探虛實。

這部電影由華裔導演王子逸執導,改編自她自己的真實故事。六年前,她的奶奶被診斷出癌症。分散在海外的家人,藉口為她的表弟辦了一場假婚禮,好去見奶奶一面。

家族決議,隱瞞病情,不告訴奶奶真相。

關於這部講述中國故事的好萊塢電影,坊間爭執不休。

從2019年初亮相聖丹斯電影節,它就收穫業界好評,西方影評人盛讚它「充滿熱情和誠實,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頒獎季它的呼聲也不低,在金球獎、英國電影電影學院獎,都提名最佳外語片。

而一些中國觀眾則說,它還是對中國、對東方,充滿刻板印象。

害,咱現在就需要點傻乎乎的刻板印象,越能讓人不想那真實的中國春節生活越好。

看完出來,才知道上了當,這下更喪。這哪裡是刻板印象,這就是春節回家的我。

過年之家鄉氣氛

氣氛從一開始就起來了。

女主角碧莉一下飛機,你就能聞到了,是,就是我大中華的氣味,是轟隆隆的車,還停著起重機的新樓盤,還有……一擁而上的司機師傅:「去哪兒啊,上車吧。」

完蛋,簡直錯覺自己身上也染了春運綠皮火車上的方便麵味兒,被這幫左邊畫了龍右邊畫了彩虹的師傅,直接拉回了巷子裡的家。

和大伯走在街道上,煙燻火燎的,是各種烤串小攤、蒼蠅館子,反正就是你在北上廣怎麼都吃不到的味道。

你聽,你細聽,背景裡還有喇叭的聲音,單曲循環著「涼皮、烤粉、烤腸」。

可能放的「曲」跟你家的不一樣,有的地方是「奶茶,熱的,三元兩大杯」,有的地方是「嘎嘎甜,不甜不要錢」。但對,一樣的,就是這喇叭的噪音感。

當碧莉的姨奶奶抱著小狗,要小狗「唱一個」,沒錯了,這氣氛就是過年一那大家子。

只不過,你能看到的表演不一定是小狗唱一個,也有可能是小貓擊個掌,小外甥說句英語,小侄女彈個鋼琴。

但你知道,過年回家,一定有什麼小貓小狗小孩的表演,等著你。

走進電影院,你卻回到了家。

過年之我沒有對象

碧莉在還沒有回到家之前,熟悉的家的感覺就回來了。

先是給奶奶打電話。

奶奶在電話那頭,埋怨著李老頭,這全片都悶聲不吭的李爺爺,把水灑地上了,奶奶支使著他快把地收拾乾淨。

奶奶順口就跟念叨了起來:唉,我是為什麼要找你李爺爺一起過啊。不過吧,家裡起碼有個活人,要不然啊,每天早上起來上廁所,冷冷清清的,只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剛感到一絲不對勁,奶奶就問出了那個問題:「碧莉啊,我問你,你找朋友了嗎?」

好!大!一!盤!棋!前面一連串袒露心扉,包括拉無辜李爺爺下水,都是為了順理成章問出這一句:我找到了我的活人,你找到了嗎?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那個豆瓣話題:#為了逼你找對象,你的父母有過哪些表演?#

「活人」一詞過分精確。「活」,對催婚的長輩而言,就是那個最重要的條件,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認識這些活人。

就比方說,醫院牆上貼著一排醫生照片,那不個個是年輕有為、眉清目秀的活人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看到這牆的時候,命運賜給他們一種強烈的預感:這,就是我未來的女婿/孫女婿/兒媳婦/孫媳婦。

奶奶就是如此。她去看病,見碧莉和醫生用英文聊天,眼角都笑開了。

她哪裡知道碧莉是瞞著她在詢問病情。那邊在一言一語爭論可怕的癌症,不懂英語的奶奶卻越聽越喜歡,自以為有技巧地問醫生,「結婚了嗎?沒?我不信。」

看看孫女婿→看看孫女→給家人遞個眼色→瞭然於胸(不對您瞭然了什麼??!)

明明沒回家,你就在影院被催婚的恐懼所支配。

過年之貧窮的我

情關難過,錢關更難過。

當你說我不需要對象,我可以掙錢養活自己時,親戚試探的目光,「月薪多少」的質問,絆住了你。

「怎麼啦你又缺錢啦你打算一直這樣過嗎你怎麼不省點用存點錢你不該再這麼亂花錢了……」當碧莉的媽媽的連珠炮飛射過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你和我,心連心。

親戚在飯桌上也這麼問。

「在美國,要多長時間才能掙上100萬美金啊?」

「很長時間。」

「真的假的啊?在中國可是分分鐘的事。」

鮮活。

總有那麼一個親戚要問。

「你在大城市掙很多錢吧?」

「沒有,而且消費也高。」

「真的假的啊?那趕緊回來吧。」

癟了的荷包就像你失去靈魂的心,大銀幕裡親戚的質問讓你覺得入錯了行,怎麼沒入個武行。

過年之必胖三斤

就算你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博士學位,年入百萬,家有嬌妻/郎君,貓狗雙全,你還是躲不過過年胖三斤的詛咒。

你看看[別告訴她]裡那五分鐘出現一次的滿桌碳水,就能想起認命是什麼感覺。

「你要吃幾個餛飩?」「五個。」「五個太少了。」碧莉的媽媽給她塞了十個餛飩。

「我給你烙餡餅呢。餓壞了吧?我記得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餡餅了。」小姨奶奶做的,不得不吃。

「你咋不吃呢?不餓嗎?來,咬一大口。」奶奶親手搛菜,可不管你真不餓還是假不餓。

奶奶還愛回憶,碧莉兩歲的時候,整個人「瘦得跟麻杆一樣」,因為保姆偷吃她的雞蛋。

當年沒吃到的雞蛋,也不知道多少個春節加餐才能補回來。

過年之還是要過年的

誰不被催婚、問工資,誰不吃年夜飯吃胖啊?

誰有底氣說這麼一句,才好說[別告訴她]不真實、刻板印象。

種種細節太鮮活了。甚至,服務員自然而然,臉不紅心不跳地叫每個女顧客美女;有幾位形跡可疑的男女,熟門熟路地向賓館前臺要房卡。

看得人瑟瑟發抖。

但[別告訴她]在種種喚起人「焦慮」回憶的同時,也讓人回憶起,什麼是中國式煩人的愛。

搛菜是愛,催你找對象是愛,轉口說「女人獨立也很好」是愛,給一個30歲大孫女壓歲錢,還要她別用來交房租,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是愛。

外國影評人雖然喜歡這部電影,但未必能理解「別告訴她」的決定。實際上,連電影本身,也沒有完全認同這個決定,它只是表達了碧莉尊重這個決定,無奈地接受。

但就像這種種中國生活化的細節,「別告訴她」,也是愛。

它們也許煩人,也許不科學,也許不現代,甚至有些有點冒犯。但它們都來自於愛。

我們也許不堪其擾,但還是一次次回家過年,接受催婚、催生、催回家、逼問工資的拷打,不就是因為,心知肚明,它是愛嗎?

我們為那些煩人的細節而焦慮,可在家鄉,在長輩那裡,這些不那麼現代的舉動,是和他們的愛囫圇著長在一塊,硬要扯開,流血傷人。

碧莉到最後心裡也還是有個結,她問了很多人,為什麼不能告訴奶奶,最終的答案,也是湊湊合合,不能令人信服。

但碧莉最後還是沒有告訴奶奶,而原型,導演王子逸的奶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六年後的現在依然活得硬朗。

因為這確確實實就是中國人愛的方式。即使不理解,不認同,但她能感應到,我應該以相同的方式,回報這份糊塗但真摯的愛。

害,難道還真不回家過年咋的?看老爹不打斷你的腿。

原標題:《這就是過年回家的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回家過年?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但每逢佳節,父母多期待打開家門,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叫一聲: 「爸,媽,我回來了!」 而父母喜極而泣地應一聲:「哎!」 這就足夠了! 這一生,無論我們漂到哪裡,貧窮還是富貴,總有一個人在家裡等著你,盼著你,總有一個人千裡萬裡地掛念著你。 過年不回家的理由可以有無數種,但是,回家的理由卻只有一個。回家,就是給父母最美的禮物。
  • 「馬上就要過年了,我準備租個女友回家過年!」
    往年過年回家,他都逃不過催婚,眼看又到年底了,他開始為父母的催婚發愁。去年過年,他和同事苗儷假裝情侶奪過了一劫,可是今年她已經結婚了。每次回想去年年底和她假裝情侶的那段時光,他都覺得很幸福,可是現在身邊已經沒有那麼要好的異性朋友了。去年的苗儷和大潘有同樣的困惑,她也是29歲,年年被父母催婚。到了年底,父母發話了,必須回家相親,不然就別回家了。
  • 過年回家,這3類「俗氣衣服」別亂穿!土氣不得體,免得長輩嫌棄
    過年回家,這3類「俗氣衣服」別亂穿!土氣不得體,免得長輩嫌棄回家過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吧?很多人為了工作,平時沒啥時間回老家,過年回家能見到父母家人,親友等,這是特讓人開心的。不過有些難看的潮流款式,還是建議你別亂穿啦,像這3類俗氣還顯胖的衣服,回家過年時就別穿了,我就踩雷過,土氣不得體,怪不得長輩是會嫌棄的!1,螢光色+反光色衣服第一類是反光加螢光色系的衣服,在今年比較流行反光色系的羽絨服等,作為愛美女性,你應該見到過吧?
  • 收拾收拾,回家過年
    這讓我想起了只有三寸小腳的外婆,她總是在星期天的時候等在門前,因為每個星期天我都會去外婆家,媽媽也會去。外婆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我娃來啦!你媽呢?」。簡單的話語,包含了多少母愛和想念啊。依然記得外婆給我唱的那句童謠,「咪咪貓,上高吆!金蹄蹄,銀爪爪,上樹樹捉雀雀,雀雀飛了,把老貓氣死了」。聽到這些,我傻傻地望著窗外,問外婆咋沒見老貓,外婆會說老貓會吃娃,讓我乖乖睡覺。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不知道你們那有沒有這樣一種規矩,說是離婚的女人對娘家來說是不詳,如果離婚的女人回娘家過年,會斷了兄弟的財路。這種舊觀念舊思想也導致一些離婚女人過年的時候不能回娘家。甚至於有的離婚女人非常怕過年,會覺得非常孤獨。之所以寫這篇文也是一個讀者跟我講了他們家的事,好在他提前知道了真相,有他做主,他姐姐在2020年可以回家過個年。
  • 已經出嫁多年的大姑姐,全家回娘家過年需要告訴我一聲嗎?
    不是不讓他們回去,就是覺得他們總說我和他們是一家人,我信了,掏心窩子地對他們好,結果做事時,發現人家根本沒把我當一家人,有些難過。我覺得如果是親姐妹,要回家過年肯定都會聯繫下,說你哪天回去,咱們一起呀?有個伴。這不是很正常嗎?這不才是一家人的做法嗎?
  • 過年回家,扯著我無盡的懷想和牽掛!
    文:三水剛剛看到文友老槐樹的一篇文章,說「回家過年,望著車站潮水似的遷徙大軍,直發懵,因為回家的路太遠,來回折騰,走親戚,不習慣---!」然而誰又能體會到:我---這個遠在異鄉的人那濃濃的鄉愁呢!誰又能感受到:我---這個擁有兩個故鄉卻沒有老「家」可回的惆悵呢!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大概20多天前,母親視頻問我,今年回家過年吧?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
  • 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一次意外卻讓她懷孕了
    我叫王小剛,又是一年春節季,眼看著馬上就要過年了,我的內心卻犯起了愁。回家見父母是好事兒,可是我今年已經三十二了,回到家父母肯定會問我多會兒結婚呀!唉,不由得在內心感嘆一下,我現在連女朋友都沒有!前天母親打電話還說:「記得回來給媽把兒媳婦兒帶上啊!」
  • 為什麼我們過年要回家?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可是,路上這麼辛苦,為什麼非要回家過年?現在我已經不排斥呆在家裡了甚至還會期待早一天回家,因為回家後,才能感覺到小鎮的速度才會讓這一年緊張和忙碌的心真正鬆一口氣。你突然就找到了春節回家過年的理由過年為什麼要回家?
  • 過年,為什麼一定要回家?
    來源:每天學點經濟學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是一種愛的期盼。回家過年,總是寄託了我們太多感情和期待。前幾天,同事與黃牛鬥智鬥勇,拼手速拼網速,終於搶到了回家的火車票。大家都笑著調侃他,30多個小時的車程,有那麼開心嗎!他告訴我們,車程確實很久,卻不會感到煎熬。
  • 為什麼越長大,越不想回家過年?
    又一輪春運開始了,我將自己打包好緩緩送上回家的火車。實話說,心裡並沒有回家的歡喜,反而多的是無奈與愁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抗拒回家過年……以下是我歸納的幾點不想回家過年的原因:一、沒攢到錢,卻需要大筆花錢工作了才發現賺錢難,攢錢更難。
  • 回家過年時,最好別穿這5種衣服,看著寒酸又掉價,醜的很尷尬!
    俗話說,新年要有新的氣象,那麼在新的一年當然少不了一件新的衣服,所以不少小仙女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但小編想在這裡提醒一下小仙女們,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適合穿回去過年,在選新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衣服的款式和顏色,千萬別選錯了!當然有不少小仙女會問,什麼樣的衣服不適合穿回去過年呢?
  • 回家過年能帶寵物坐火車
    朋友非常非常喜歡,今年想回家過年,又怕狗狗沒人照顧,計劃帶狗狗回家過年,讓家鄉人也開口眼界。但不知道能不能坐火車回家,打電話問張哥。張哥回答說,狗狗可以回家,但不能和朋友一起坐火車。朋友不解,張哥解釋如下: 新修訂的《鐵路進站乘車禁止和限制攜帶物品目錄》明確規定,除導盲犬外,包含寵物在內的「活體動物」一律不允許隨乘客上車。
  • 《別告訴她》導演特輯 奧卡菲娜演活角色幕後故事
    電影劇照金球獎獲獎佳作電影《別告訴她》正在全國影院熱映。日前,影片發布導演特輯,揭秘導演王子逸創作電影《別告訴她》的心路歷程,碧莉的選角故事和奧卡菲娜如何演活這個角色等諸多幕後故事。電影劇照奧卡菲娜感同身受碧莉的情感 導演:她能夠演活這個角色電影《別告訴她》由導演王子逸的真實經歷改編,她在特輯中透露該片的創作契機,「當我以參加婚禮的理由回去看奶奶時,作為一名電影創作者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我很想講述的故事,又悲傷又好笑」。
  • 過年都不回家,想掙錢想瘋了吧?
    文/南城念北安01之前刷知乎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過年給你發三倍的工資,你是選擇在公司加班,還是會選擇回家過年?對於這件事,當然了,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有的人選擇了回家過年,有的人選擇在公司加班啊。
  • 年前故事,你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
    過年回家要跑長途,保養車子花了800多,剩下的一千多塊留做生活費,七千多塊錢就這麼沒了,這個月十幾號會發十二月的工資,剛好夠回家過年錢 打工打工、兩手空空!這話不假,今年因為買了房子,一年到頭沒存到錢,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明年還要繼續努力!和芸芸者聊著,小李和家人開始準備行李。
  • 7旬老父溜出託老所,摔倒在「回家過年」的路上
    一年前,她曾作為原告將兩個哥哥告上了法庭。父親摔倒時,黃曉瑩正在上海照顧自己剛剛生完孩子的女兒。與記者通話時,黃曉瑩正在醫院照顧接受治療的父親。" 我要不走,我爸就不會出事,我兩個哥哥要管他,他也不會有事啊!" 黃曉瑩向記者直接表達了對兩個哥哥的不滿。而她的兩個哥哥,在父親住院後也都每晚輪流到醫院悉心陪護。大哥黃曉軍更是明確表示,年前就會把父親接到他的家裡,同時邀請弟弟和妹妹一起過年。
  • 小小說:回家過年
    看著鄰座的人手提肩扛大包小包的帶著那麼多東西,大老李忍不住告訴他們,不要買那麼多東西,現在老家的超市裡也是應有盡有,像香蕉橘子什麼的,比原產地還要便宜,只要有錢,下車後什麼東西都能買得到。你們看我,三桶方便麵,七八個煮雞蛋,三頓飯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個水果罐頭,吃完還能當水杯,下車一丟就結了。
  • 春節隨筆:過年回家,回家過年
    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文/查雲昆 首席編審/彭外先【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過年,需要在老家才有味道。老家,於我而言,過年時節如候鳥般回去,只是忙碌了一年短暫棲息的安慰。掐著指頭算,我也有好多年沒能回老家過年了。老家,亦如一盆蘭草,散發著淡雅香,縈繞在心頭,彌在夢裡。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越是害怕觸摸;越是想捧在手心裡,就越擔心捧在手心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