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的「崛起」,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第二大經濟體,而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獲得了極大地提高,「手中餘糧」也是越來越多。
在不少網友看來,現在哪怕是很多家境一般的城鎮居民,也差不多擁有數百萬的家庭資產,畢竟很多城市中,一套房子的價值就達到了上百萬甚至是更多,而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96%的城鎮居民已擁有了一套房子,其中不乏擁有兩套甚至更多的居民。
從此來看,我國居民所擁有的資產的確是頗為「豐厚」的,那麼,既然如此,大家手中的存款應該也有不少吧?我國有多少家庭,可以一次性拿出40萬元呢?
我們可以根據我國居民的存款餘額來推算一下,我國的人口數量目前在14億左右,而家庭數大概為3.5億個,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儲戶存款餘額總數大概為74.22萬億元,如此算來,平均每人的存款約為5萬元,若是按照「四口之家」來算,平均每個家庭的存款約為20萬元左右,這與我們所說的40萬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銀行所實行的《銀行保險條例》也是從側面印證了能擁有40萬存款的家庭不是太多。眾所周知,銀行破產最高獲賠的設定是50萬元,而這一金額的設定也是基於央行對全國的諸多大小銀行的摸底而得出的,能夠擁有50萬存款的儲戶大概在0.37%左右,若是按照全國14億人口來算,也就是說擁有50萬存款以上的儲戶大概有518萬人,曾有內行人表示,若是以此推算,40萬元雖然比50萬元少了一些,但能一次性拿出40萬元的家庭可能也不會超過「這個數」——1%。
為何會有如此情況呢?其實,與以下三點走很大關係。
首先,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白,家庭資產並不等同於家庭存款,雖然我國擁有上百萬資產的家庭有很多,但這其中,房子卻是不少家庭中的主要資產,據央行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家庭中77%的資產幾乎都投進了房地產,在金融體系裡面的錢大概只有23%左右,由此來看,房產在很多家庭的總資產中佔據了「大頭」,因而,能夠一次性拿出40萬存款的家庭並不是太多。
其次,我國背負著房貸的家庭不在少數,每月工資到手之後,很多人在還完了房貸之後,可能還有車貸需要償還,再加上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以及家庭的日常消費等,每月可能根本剩不下多少錢,要想一次性拿出40萬的存款也是比較困難的。
而第三點則是,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很多年輕人與老一輩的「手留餘糧」的觀念不太相同,他們似乎更加傾向於「今朝有酒今朝醉」,更好地享受眼前的生活,而「超前消費」更是為不少年輕人所偏愛,很多年輕人不僅沒有多少存款,還有頗多的負債。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1.75億90後群體,他們的人均負債的總額達到了大概13萬元。
由此來看,在我國,可以一次性拿出40萬元存款的家庭還是比較少的,甚至可以用「鳳毛麟角」開形容,那麼,你身邊擁有40萬元存款的人多嗎?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