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茲堡要與矽谷競爭?

2020-11-25 騰訊網

[摘要]「矽谷的文化說得直白些就是一堆20多歲的人解決20多歲人問題的地方。」在匹茲堡的《財富》基金副主席馬特·賽格說。賽格認為,匹茲堡有「目標更廣闊」的文化。

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機器學習院系,已經孕育了一批潛力十足的匹茲堡新興公司。這座二線工業老城,也希望藉助自己所擁有的大學實現城市轉型。

很多人在研究創新創業樣本,其實,歷史、文化、人口因素等都是構成地區競爭優勢的要素。

哈佛有臉書,斯坦福有谷歌,而說到卡內基梅隆……留給大家的是空白。在匹茲堡人看來,沒有成功的標杆企業,匹茲堡也就缺乏像矽谷那樣有大量的科技富豪們在功成名就後把賺來的資本不斷地投給新興企業,形成一個科技創新資本的良性循環。於是,匹茲堡正在謀求轉型。問題是,這個中等規模的「鏽帶城市」真的能與矽谷競爭?

就在路易斯·馮·安策劃發布了一個紅極一時的語言學習APP應用不久後,他就開始陸續收到投資人和同行的善意建議:你為什麼不從匹茲堡搬到矽谷去?在那裡你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這些人有點自以為是?當然。不過,大家這麼說也並不奇怪。灣區是科技世界的中心。2014年,在舊金山和聖何賽的公司吸引到226億美金的風險投資資金,相比之下,匹茲堡的公司的融資能力實在微不足道:3.38億美金。

二線科技城的轉型

對科技世界而言,小規模科技城市有很明顯的劣勢:缺乏大投資人、新創企業需要的商業環境,以及能幫助小型公司成長的人才。

即便如此,馮·安和其他新興公司的CEO們,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匹茲堡和美國其他二線科技城——包括羅利(北卡羅來納州首府)、聖路易斯(密蘇裡州最大城市)、明尼波利斯(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等具有相似之處,這裡有強大的高校與學術機構、可承受的生活成本,以及合作科研的生態。

把科技經濟從美國西海岸和東海岸引到更廣闊的地域,可能幫助投資人解決一些紮根在矽谷忽視的問題。「矽谷的文化說得直白些就是一堆20多歲的人解決20多歲人問題的地方。」在匹茲堡的《財富》基金副主席馬特·賽格說。這個基金投資了許多匹茲堡的新創公司,比如為視覺殘障人士提供過馬路聲音輔助提示的APP。

賽格認為,匹茲堡有「目標更廣闊」的文化,一些炙手可熱的公司正在攻堅一些複雜的技術,包括高級機器人、利用可回收能源的低成本電池,以及無人駕駛汽車。

當然,匹茲堡並不總是發展得一帆風順。30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空空如也、處於艱難發展期的「鏽帶城市」——鋼鐵製造是它的經濟引擎、支柱產業。隨著失業率上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了匹茲堡,到其他城市尋找機會。

今天,這已成為歷史。居住社區在匹茲堡拔地而起,河邊的廢棄工業場地變成了自行車道和公園,這個城市25-34歲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位居全美最高城市行列。儘管工業製造的基礎還在,但健康醫學和新技術已成為匹茲堡的經濟發展雙子塔。它們主要由當地大學支持,比如,匹茲堡大學,每年從美國衛生研究院(NIH)獲得超過4億美金的科研資助。還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它擁有全美第一的計算機科學、機械工程、機器人專業等,並且與產業界具有緊密的聯繫。馮·安在卡內基梅隆就享有教職。傑伊·惠特阿克,Aquion Energy的創始人也是如此,他的電池公司就是他自己的發明。安德魯·摩爾,執掌谷歌匹茲堡辦公室已有8年,他最近又回到了學術圈,出任卡內基梅隆計算機科學學院的系主任。

卡內基梅隆的號召力

計算機人才是吸引大型公司入駐的重要原因。這些公司包括蘋果、迪斯尼、英特爾、IBM等。谷歌公司2006年到匹茲堡建立辦公室,目前已在這裡擁有400名工程師。

今年2月,優步宣布與卡內基梅隆達成戰略合作,準備啟動一個53000平方英尺的研發中心,聚焦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它還僱了卡內基梅隆裡的40多名研究人員,當然這也引發一些非議,認為大型技術公司「收割」了當地最好的人才。不過,大部分人對於大型企業入駐是表示歡迎的。「當你要給新興公司招募高級運營管理人員時,已經在這裡的谷歌給這些人提供了安全感。因為如果這家新興公司做不下去了,至少這些高級人才還可以有其他高就。而那些在大公司工作的人很快會感覺厭倦、無聊,他們也會尋找新的不一樣的事情做,那就給其他人騰出了位子。」肖恩·安曼拉提說,他是一家匹茲堡投資公司的合伙人。

匹茲堡的賣點在於,儘管城市規模小(人口約30萬),它的高水平體育、藝術、文化以及自然風光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它和費城、華盛頓、巴爾的摩的開車距離很近,對那些需要配送物資的公司來說,這個地理位置很理想。此外,舊金山的房價大約是匹茲堡的10倍。

有關匹茲堡在科技世界裡的聲譽正在提升的諸多證據裡,有一條證據恰恰來自矽谷的報告:過去5年,超過100個國家級投資基金已經在匹茲堡的公司投資。

安逸、自滿文化拖後腿?

小型科技城當然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尋找非技術人員比較難,這類人員包括律師、銷售、市場推廣。此外,要從房東這裡拿到一個靈活的工作場地也很棘手。「我們僱了55個人,明年要擴張到155人。」馮·安說,「在這裡要說服房東跟新興公司籤一份租賃協議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法籤10年的租賃合同,因為到那時,我們要麼消失了,或者我們做得10倍於現在的規模!」

直接飛到舊金山去討好投資人也比較難。在2015年,有三個月的時間從匹茲堡到灣區是沒有直飛航班的。在匹茲堡的人力資源和法務人才也很少有人知道如何給國際僱員辦理H1B籤證。

這個地區可負擔的物價,在很多方面這是一個優勢,但也會帶來劣勢。「這裡的緊要問題在灣區沒有如此明顯。」費爾·莫佐夫,一個矽谷退休人員,如今在匹茲堡擔任一些新創公司的顧問,他說,「在加州,當有人想到一個點子,大家就必須馬不停蹄地幹起來。在這裡,大部分人還是相對安逸、自滿的。」

拋開這一切,最大的挑戰還是這裡缺乏長遠的投資者。馮·安所有的融資都來自匹茲堡以外,其他匹茲堡的新創公司大多如此。

一家在網上銷售服飾的企業創始人就談到,匹茲堡是企業開始的好地方,這裡有可負擔的房租,但最終他們還是搬走了。當這家公司在啟動第二輪融資時,他們把總部搬到了加州,為的就是打入灣區的投資人脈圈。

「匹茲堡是新興企業開始的好地方,但這不是一個適合企業繼續攀登的理想地。」新興企業創始人蘇珊·考格說。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人,成為一個標杆。」戴夫·馬維尼,卡內基梅隆技術革新和企業創新中心聯合主任說,「哈佛有臉書,斯坦福有谷歌,而說到卡內基梅隆……留給大家填空。」沒有成功的標杆企業,匹茲堡也就缺乏像矽谷那樣有大量的科技富豪們在功成名就後把賺來的資本不斷地投給新興企業,形成一個科技創新資本的良性循環。有觀察者認為,匹茲堡有一批頗具潛力的當地企業,但是要達到科技富豪的水準尚需年月。

當地企業家倒認為,一切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就將見證更大的變局。」(編譯/ 唐聞佳)

相關焦點

  • 從「世界鋼都」到抗衡矽谷,東北可以向匹茲堡學習什麼?
    這樣的「香餑餑」也自然引起了各地政府的爭奪:今年1月以來,共有238座北美城市向亞馬遜報名參與競爭。每經小編()注意到,在入圍最後名單的20座城市中,有著「航天城」休斯頓、「風城」芝加哥、名校雲集的波士頓以及費城這樣的美國一二線城市,甚至鄰國加拿大的多倫多也來湊熱鬧。不過,名單中有一個名字格外顯眼,那就是曾經的「世界鋼都」匹茲堡。
  • 匹茲堡的城市轉型
    直到上世紀80年代,鋼鐵、電子等傳統製造業由於國際競爭衝擊開始衰落,特別是在亞洲國家的競爭壓力下,最終退出歷史舞臺。那時,匹茲堡經濟蕭條,產業工人大量失業,年輕人也紛紛到西海岸及南部去尋找機會。產業結構的調整、艱難的轉型,使匹茲堡意識到,僅僅治理環境是不夠的,整個城市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 為什麼是匹茲堡?
    峰會將把匹茲堡送入世界舞臺,美國國務院有關人員預計此次將有5000名記者從世界各地來匹茲堡。白宮認為,匹茲堡的入選,是因為它比大多數美國城市更好抵禦大衰退。匹茲堡的失業率目前低於美國平均水平。這個位於「鏽帶」上的城市如今在危機中閃閃發亮。
  • 解析Uber無人駕駛計劃:已在匹茲堡安排500名員工
    全世界都在觀察,匹茲堡有30.6萬人,Uber的測試是空前的,匹茲堡準備好了嗎?答案是: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無人駕駛汽車是矽谷企業最狂野的冒險,茲堡推行「不幹涉」政策,它成為實驗的理想聖地。匹茲堡的決定也招來一些批評,民眾認為城市將自己的命門將給了Uber。作為一家新企業,Uber正在測試新生技術,它與監管者、市民生產了嚴重的衝突。
  •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矽谷,科技巨頭人才爭奪戰向東移
    一位在矽谷工作的員工對記者直言:「矽谷已經不適合普通人居住了,生活成本太高了。」爭奪人才「主要是為了獲得人才。在西雅圖和矽谷,人才資源競爭非常激烈。科技公司試圖在新的地區招募更好的人才。」埃森哲網際網路行業董事總經理Kevin Collins告訴記者。紐約被科技巨頭們認為是一個理想的場所。
  • 美國科技企業紛紛奔向二三線城市,哪裡才是下一個 「矽谷」?
    這一趨勢,很可能把這些地區打造成第二甚至第三個「矽谷」。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多數科技公司都選擇關閉辦公室,並鼓勵員工遠程工作。現在,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已經宣布,即使疫情危機過後,他們也將允許許多員工居家辦公。Facebook的CEO馬克•扎克伯格甚至制定了在達拉斯、亞特蘭大和丹佛等二三線科技城市設立辦公場所的計劃。
  • 匹茲堡學派與「回到黑格爾」
    但是,當今哲學界的一個熱點卻是分析哲學與黑格爾主義的交纏圖景(至少在匹茲堡學派哲學家們的論述中,黑格爾是他們思想論述的主角之一)。湯姆·羅克摩爾的論文《分析哲學和向黑格爾的回歸》就是對這一思想圖景的直白。但是,「回到黑格爾」涉及的問題依然要求對以下問題作出闡明:一是為何要回到黑格爾?二是回到黑格爾的什麼?也許只有在給出一個對匹茲堡學派思想與黑格爾之間關係的總體描畫後,才能解答上述問題。
  • 鋼鐵之城匹茲堡簡介
    匹茲堡位於美國東海岸的賓夕法尼亞州,是賓州第二大城市。坐落在在阿勒格尼河、莫加西河與俄亥俄河的交匯處,使她成為美國最大的內河港口之一。匹茲堡市區面積約144平方公裡,都會區約13,800多平方公裡,市區人口約33萬,都會區約240多萬,是美國第21大都會區。三條河流穿城而過,全市共有446座橋梁。
  • 美國科技企業紛紛奔向二三線城市 哪裡才是下一個「矽谷」?
    原標題:美國科技企業紛紛奔向二三線城市 哪裡才是下一個「矽谷」?   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多數科技公司都選擇關閉辦公室,並鼓勵員工遠程工作。
  • 迎接G20峰會 匹茲堡加強安全戒備
    出於對安全的擔心,匹茲堡的一些商家關門歇業,警方也加強了安保措施。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 熊曼琳:「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匹茲堡的市中心,這裡的人們告訴我平常的時候這裡總是車水馬龍,非常擁擠,但是今天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卻發現交通非常順暢,街上沒多少行人,而很多商店都關門了。 」記者看到一家飯店已經關門。門口還特意註明是個人經營。
  • 匹茲堡成功轉型:從"鋼城"到高科技研發中心
    美國總統歐巴馬此次選中匹茲堡作為第三次G20峰會的會址,正是看中了匹茲堡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認真分析匹茲堡近年來的轉型歷程,不能不說這一選擇有其獨到之處。     上世紀70年代,美國鋼城匹茲堡因夕陽工業不景氣而遭遇嚴重經濟危機和失業潮。當時的市政府認識到,不求變就難以繼續生存。
  • Zoom計劃擴大美國業務:在鳳凰城和匹茲堡設研發中心
    北京時間5月15日早間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科技公司Zoom視頻通訊公司周四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為位於鳳凰城和匹茲堡的研發中心招聘
  • 匹茲堡大學計算機科學怎麼樣
    Not Required*(1)(2)註:(1)TOEFL單項不得低於22分,IELTS單項不得低於6.5(2)此處的排名是2015年USNEWS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排名(3)春季學期9月15日申請截止申請說明匹茲堡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 匹茲堡留學,衣食住行知道這些才安心
    身未動,心已遠,異鄉好居為你奉上匹茲堡的衣食住行指南~匹茲堡屬於溫帶大陸性溼潤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天非常熱,冬天非常冷,11月就開始下雪。建議大家多帶一些比較厚的衣服,因為9月開學,晝夜溫差比較大,多以要常備。
  • 《矽谷熱》讀書心得與要點摘抄
    《矽谷熱》以蘋果公司的傳奇故事為開篇,講述了矽谷的發展歷史,諸多著名公司誕生於此(惠普、微軟、蘋果、英特爾、AMD、IBM……),它們的創業故事發人深省。書中分析了矽谷作為全球創新策源地引領科技潮流的秘密、矽谷面臨的風險和競爭、以及矽谷模式在全球擴散帶來的深遠影響。
  • 美媒設想美劇《矽谷》「中國版」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21日文章】題:如何改編HBO電視劇《矽谷》來描繪中國(作者袁莉)  在中國,矽谷是個近乎具有魔力的名字。1999年講述蘋果和微軟歷史的電影《矽谷海盜》是所有真正的科技創業者的必看影片。  中國南方城市深圳和北京的中關村正在爭奪中國矽谷的頭銜。
  • 矽谷文化四大特點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個地區過去有很多半導體公司,而半導體的主要材料是矽,因此得名「矽谷」。「矽谷」走出很多世界級科技公司,比如蘋果、谷歌、甲骨文、思科等等。矽谷為何如此著名與經久不衰,甚至不可複製,確實是有它自己的文化特色的。一、包容~控制論。
  • Uber無人車重新上路於匹茲堡進行測試 但需安全員手動操作
    Uber無人車重新上路於匹茲堡進行測試 但需安全員手動操作  Emma Chou • 2018-07-25 10:01:13 來源:前瞻網
  • 上海今年暑期將開通直飛匹茲堡包機航班
    原標題:上海今年暑期將開通直飛匹茲堡包機航班,中國遊客赴美旅遊又添「新菜式」  記者從聚焦中國市場的全球旅遊業B2B展會「ITB CHINA」上獲悉,上海至美國匹茲堡的直航包機項目將於8月3日正式啟動,該包機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東方航空執飛,將成為中國遊客赴美遊構築起一個新起點。
  • 美國留學:匹茲堡大學周邊有哪些美食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又稱「匹大」 (PITT),成立於1787年,是歷史悠久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美國著名高等學府,也是美國最早的十所大學之一。其主校區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第二大城市匹茲堡,與卡內基梅隆大學隔街相對,各學院分布在奧克蘭區(Oakland),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校訓格言是「真理與美德(Veritas et Virtus)」,吉祥物是美洲豹(Pan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