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娃與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攪屎棍婆婆人見人厭

2020-12-06 情事萬千耀靈說
婆婆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真的如此嗎?

一說到婆婆要不要幫兒子兒媳帶孩子,總有人跳出來說:婆婆看孩子是情分,不看孩子是本分,婆婆沒有替兒媳看孩子的義務。

但是我一直覺得,說這種話的人往往都沒有經歷過世事的磋磨,一切都在想當然。

他們往往還會用更多的理論來支撐這個論點。

要婆婆來看孩子就是請不起保姆,是你自己沒有本事。沒錢還生孩子,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對家庭的不負責任。要婆婆幫忙帶孩子,就是啃老。

這些話,聽起來沒啥問題,並且聽起來還都挺有道理的,但是都偏向於理想化。實際上,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老人為兒子娶媳婦,在媳婦進門之後,老人便盼著大孫子的出生。小兩口結婚前做著避孕措施,結婚後,若無必要的長時間避孕,基本上剛結婚就進入了備孕狀態,通俗的講就是順其自然。

這個時候,你再來談這些理論,沒有一點在實際上能用得上。

只要小兩口身體沒問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只有到了這個時候,這些所謂的婆婆要不要幫忙帶孩子的矛盾才會擺到檯面上。畢竟,在長輩們催生的時候,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說法:你們趁年輕,趕緊生,生完了恢復起來也快。我們現在手腳還靈便,還能幫你們帶孩子,等過幾年,我們老了,就帶不動了。

這也就是我之前跟大家聊過的,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女孩子當等一等,再等一等。

然而,許多人都覺得女孩子的黃金生育期太過短暫了,所以必須抓緊時間生娃,自己恢復快不說,確實老人手腳靈便,能幫忙搭一把手。

所以,婆婆到底要不要幫兒媳看孩子,這個問題,遠不是三兩句話只從法理還是情理就能講得很清楚的。

婆婆到底要不要幫兒媳看孩子,絕對有一個你來我往的過程!

人都有趨利性,這不可避免。

人活在世上,誰都不傻。

生孩子是令一個家族高興的事情,但帶孩子卻是讓許多人都頭疼的事情。

我家表哥,她妻子因為自己身體的緣故,不能自然懷孕,只能藉助於醫學手段,做了試管嬰兒。

幸運的是,在醫學手段的輔助下,一肚子生了兩個大胖小子。

兩個新生命的到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一件足夠令所有人都興奮的事情。

然而,兩個新生命到來之後的折騰,卻將全家人都折騰的吃不消,索性請了保姆一起帶小孩。

但不知道是保姆的能力不足,還是他家的兩小子實在是太能鬧騰,保姆前後跑掉了三個,理由都是同一個:帶不了,太折騰人了。

第三個保姆跑掉的時候,孩子也已經四個多月了,再加上表嫂一直從事的自由職業,又是孩子親媽,所以,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她當仁不讓。

而她的婆婆,就是我的舅媽,從旁輔助。

表哥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也要搭把手,舅舅常年在外地工作,顯然帶孩子是參與不到了。

這期間,表嫂的媽媽還長期駐紮,奮鬥在帶娃的第一線上。

然而,一個月之後,表嫂的媽媽因為帶娃太過勞累,原先的輕微的腰間盤突出變得嚴重了,腰疼得直都直不起來,別提抱娃了。

舅媽本身風溼嚴重,帶娃也不負主要責任,就是孩子哭鬧的時候抱起來哄一哄,但還是被孩子給鬧得怕了,於是她在孩子五個月的時候,接受了原單位的退休返聘,上班去了。

一轉眼,帶孩子的責任就全部落到了表嫂的身上。

你說,這孩子是表嫂自己生的得她自己帶也好;說婆婆沒有帶孩子的義務也好;說怎麼不讓親媽帶孩子,就讓婆婆帶孩子也好,但這些話,無論怎麼勸說表嫂,你覺得能讓表嫂對舅媽完全沒有意見?

哪怕舅媽是我嫡親舅媽,曾經我也受到過她的照顧,但對於表嫂的不滿,我卻無法站在舅媽的角度上覺得完全是表嫂太過矯情。

家不是一個只講法理的地方,也不是一個不是我的義務我就能說撒手就撒手的地方。

就普通的親朋好友之間,還有個人情來往,互幫互助,為何到了婆媳關係卻只能講法理了?

法理是有助於在家庭矛盾發生的時候劃分一個區限,能更好的分清楚在這樁矛盾中,誰的責任和義務,但法理真的不適用於家庭中矛盾還未發生的時候。

否則,當兒媳說:「你不幫我帶孩子,我就不養你老!」婆婆們為什麼反應那麼大?

是因為不懂法理?還是覺得贍養老人是兒媳抹不滅的人情債?

不能說兒媳說的這句話就是對的。

但真論起對錯的話,這句話不是因為兒媳的三觀有問題,而是兒媳的情商有問題。

因為許多姑娘們都覺得,當她覺得你用這種兇巴巴的語氣與婆婆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要麼婆婆被要挾著順從,要麼婆婆不順從,但是至少明白了自己的態度。

但是她們不知道的是,人情從來都不是靠威脅來換來的,相反,人情一定是自願的。

說得直白一點,強扭的瓜不甜,哪怕你吃到了嘴裡,後面的苦也會讓你有措手不及之感。

畢竟,能做到婆婆的,都是過來人,你的那點想法,她們如何不知。

兒媳的確有難處的時候,有能力的婆婆不能搭把手,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人心,往往一眼看不透!

這世上,不要婆婆帶娃的人多嗎?

很多,比如我自己、我發小,娃都是自己帶的。

相比較我而言,我婆婆是帶不了,我們全家不同意她帶,由我自己帶。

而我發小,卻是在她即將臨盆的時候,告訴她不幫她帶娃,因為她要在老家種地。

我發小是個要強的性子,覺得既然你不帶就不帶,我讓我媽帶。

於是,她就讓老公把她和娃送到了娘家。

她的娘家我跟我媽家同在一個小區,我倆經常約著一起帶娃散步。這幾天,她卻告訴我一件糟心事。

她家娃現在8個月了,基本上已經上了規矩,帶起來也沒有一開始那麼難了。她在休完產假之後便回去上班了,娃能養得這麼好,全靠她媽付出了不知道多少艱辛。

然而,最近,她婆婆和婆婆的姐妹們都覺得她把娃帶在了娘家,是因為她對婆家有外心,完全沒有把公婆和老公放在眼裡,只想把孩子教的跟她娘家親,不教孩子跟爺爺奶奶親,試問,幾年之後,孩子心中還有爺爺奶奶嗎?

於是,她們便輪番打電話給發小在外地上班的老公,要求他必須讓發小帶著孩子回老家養。

發小老公好言相勸他的親媽和姨媽,告訴她們,孩子帶回去,發小要上班,沒人管孩子,在丈母娘家,丈母娘管孩子,管的又好,沒必要爭這麼一口氣。

沒想到,發小的婆婆卻沒有被兒子勸住,反而打電話給發小,命令她兩天內必須帶孩子回老家,並對發小說道:「你那點外心,最好現在給我收回來,否則,別怪我們親自去把孩子接走。」

發小問她老公:「你媽跟你姨媽把孩子接走,她們誰帶孩子?」

老公冷笑一聲:「你管她們,我媽只聽我姨媽的挑唆,我那幾個姨媽,沒有一個懂事的!」

有了老公這句話,她心總算安定下來,然因為這件事,心裡卻始終不太舒服。

她告訴我:「我婆婆不帶孩子,我對她還真沒有多少意見,畢竟就像網上說的,孩子是自己的,婆婆也沒有義務幫我帶孩子。但是,她不帶孩子,還想著法子出來作,我就不太舒服了。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她這麼作,作得僅有的那點子情分都沒有了,還談什麼以後。無非就是賭我以後撇不開她而已。」

她跟我說的這段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孩子你說沒有義務帶,那就不帶,不強求你一定帶,但不代表,你佔了個長輩的名義,就可以無止境的作。

你既然覺得親家跟自己搶孩子,那你就要付出真心來,真心不想要,果實卻想要,還是這種明晃晃的命令,誰會高興。

為什麼許多兒媳吐槽的婆婆會引起眾多人的共鳴?

不是說婆婆做得都有那麼的不好,也不是說兒媳真的就不知感恩,而是,有的婆婆確實無理也要鬧三分。

正如發小的婆婆這樣,本身不帶孩子,哪怕發小嘴上說沒有意見,但心裡或多或少都還是會羨慕別人有婆婆帶孩子,而自己只能辛苦媽媽一個人。

但是,誰能想到,婆婆還要鬧出三分來,親媽幫忙帶孩子不僅沒有帶出個好來,反而帶出了仇來了。

至此,她對婆婆的意見徹底爆發出來了。

而婆婆,為什麼由此一出?

不過是兩種想法:第一種,人心隔肚皮,反正我老了又不指望你,我有兒子;第二種,反正將來,你也撇不開我,還是得好好照顧我。

無論是哪種想法,總之,在她心中,都不存在真心換真心這種想法罷了。

不帶娃沒關係,但咱不能做攪屎棍婆婆!

寫在最後

如果遇到婆婆幫忙帶娃,付出了辛苦勞動,做兒媳的如果還覺得婆婆不好,那是兒媳不知感恩。

但如果婆婆不僅不能在兒媳需要的時候搭上一把手,還要做個攪屎棍一樣的人,那兒媳有意見也很正常。

如果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麼一家人也不應該做兩家的事情。

對自己有利的時候講法理,卻要求家人講人情,這個家還像個家嗎?畢竟既然是一家人,站在家人的角度,為了這個家庭共同付出不好嗎?

非得跟個鬥雞一樣你算著我我算著你?

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夠了。

至於帶娃,願意帶就帶,不願意帶就不帶。但也別看著兒媳困難重重,不僅袖手旁觀,還製造障礙,那兒媳寒心是必然的,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我是耀靈,一個致力於讓未婚的、已婚的姑娘們過得更好的過來人!關注我,帶你們了解生活婚姻生活的底層邏輯,學會讓婚姻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小妙招!我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媽,攪屎棍要犯法,你早被槍斃了」兒子霸氣護妻,婆婆啞口無言
    婆媳之間的相處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很多女孩在結婚之後都抱怨和婆婆相處不好,丈夫懂得調和婆媳關係還好,如果丈夫都是一個拎不清的人,這樣的婚姻遲早會散。「媽,攪屎棍要犯法,你早被槍斃了」兒子霸氣護妻,婆婆啞口無言阿香就遇上了相似的事情,她的婆婆是一個攪屎棍,把她的生活搞得一團亂糟,好在丈夫是一個明事理的人,才沒有讓事情惡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久處不厭莫若相見如初」是什麼意思?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久處不厭莫若相見如初」是什麼意思?如何將愛情進行到底?戴浩然 2020年12月22日這段話有點繞,玩了文字遊戲。且聽中式婚戀教祖戴浩然我來解析:乍見之歡指男女一開始時的新鮮感很爽,但如果經不起長時間的相處,不能保鮮持久,就不行了;而長期相處雖然不至於厭倦和左手摸右手,但如果不能儘量保持最初的美好狀態,一天天走下坡路,也不是味道。反過來講,就是每個人都希望,就算長久相處,也要保持初見時的美好,這是所有天下男女最大的奢望和幸福。
  • 對於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十年後寶媽的心裡話!
    說起婆媳關係難處,大多數人不由眉頭一皺!是的,亙古不變的難題!婆媳問題大多從婚後有了孩子開始,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我也一度無法理解婆婆不帶孩子是怎樣的心裡,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反而覺得婆婆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 只因這個人成了「攪屎棍」
    在電視劇《清平樂》,徽柔、李瑋以及懷吉三人之間的恩恩怨怨,糾葛不清,著實讓人覺得這部電視劇的編劇,是不是在故意挑戰觀眾的情緒極限呢?在他們三人感情裡,懷吉和徽柔的感情著實讓很多觀眾為此傷感。對於李瑋,也有很多觀眾而言,作為劇中的老實人,即便不能舉案齊眉,也能相敬如賓吧?
  • 婚姻中有了「攪屎棍」,是什麼感覺?
    誰知老媽說她不回去,要看著他們,省得一天糟蹋錢。這不,妻子提出離婚了,老媽還不知道收斂,氣的他方面就說老媽是個「攪屎棍」。婚姻要維持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是要破壞,則是一朝一夕的事。再加上個「攪屎棍」,也就離分離不遠了。發小的這種情況只是千萬人中的一個縮寫,看看那些深受「攪屎棍」禍害的人都怎麼說。
  • 陳若儀婆婆稱短褲見長輩不禮貌,當婆婆見兒媳閨蜜,誰注意她鞋?
    陳若儀婆婆稱短褲見長輩不禮貌,當婆婆見兒媳閨蜜,誰注意她鞋?說起陳若儀的婆婆前段時間因為穿短褲不禮貌的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大家各執己見,對於見長輩是否穿短褲產生了不小的爭議,很多人認為婆婆說的很在理,對於見長輩來說,自然是需要注意自己的著裝,最起碼的端莊和淑女是必須的,而穿短褲會讓長輩覺得太過於浮誇了,其實婆婆不僅僅是要求兒媳婦如此做,她自己也執行的很徹底。
  • 有一種陪伴叫: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從不敷衍,絕不怠慢
    乍見之歡易得,久處不厭難尋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但若無乍見之歡,何來久處不厭?乍見之喜不如久處不賤,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我們可以和很多人談笑風生,相談甚歡;也可以和很多人無話不談,相見恨晚。但最後閒談不煩,久處不厭的卻很少。生命中很多人來來往往,有的人天生熱情,一下子就竄到我們的身邊,恨不得把心掏出來,但往往熱切來得太快,消失的也太快。
  • 婆婆因為不帶孫子,所以到死都見不著孫子一面,這個算不孝嗎?
    反正養大了還是我的孫子,這個是如何是跑不掉的。自己的孫子自己不養讓親家來養,還說反正帶大了也是我孫子,也得叫我奶奶。當時這個阿娟聽了特別的生氣,於是他就把這個孩子留在了自己娘家,自己的母親幫著給帶到了上幼兒園,現在孩子已經7歲了,該上小學了,孩子從來沒有回過老家,婆婆他們也沒有來過,看來真像婆婆說的,誰過誰的日子了。如果真要這樣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
  • 別人眼中純屬攪屎棍的三大星座
    白羊座:白羊座就是性子比較急也比較直,遇事也不懂什麼叫做三思而行,總是一股腦兒的就往上衝。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的衝動他們的急躁確實能搞砸很多事情,因此才會覺得他們是攪屎棍的存在,特別在那種特別成熟穩重的人眼中。
  • 情侶之間最好的狀態是什麼?久處不厭,相見甚歡
    除了剛剛開始談戀愛,那就什麼都是好的、什麼都是對的。風含情,水含笑。她的眼中只有你,你的眼中只有她。別說吵架,見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利用。似乎總有說不完的情話,再怎麼親密都不過分的纏綿。但,這僅限於戀愛初期。穩定之後,又會怎樣呢?02情侶相處,沒有什麼最好的狀態。只要能夠在一起,那就是最好的狀態。
  • 8天後,乍見之歡,久處不厭,情路彎彎,天定佳緣,真愛幸福美滿
    而有的人心態好,不會刻意追求什麼,奢求什麼,他們知道屬於自己的一定會來到身邊,而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最終也會離開,擁有一個平常心態,才能有機會在未來遇見對的人,所以你要堅持,不管經歷多少痛苦和挫折,最終會遇見你喜歡的人走過未來的風風雨雨,經歷一段平凡溫馨的愛情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8天後,乍見之歡,久處不厭,情路彎彎,天定佳緣,真愛幸福美滿。
  • 婆婆「佛系帶娃」,「不睡3覺、多做2事」,孩子不積食,生病少
    說起帶娃這件事,我真的挺佩服我婆婆的,雖然我婆婆帶娃很「佛系」,但是我家果果卻很少積食生病,體質也很好,最近這段時間我們上班,孩子在家,還真的多虧了婆婆,讓我們省心了不少。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年齡小,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並不完善,免疫力等都是特別差的,稍微不小心可能就會讓孩子生病。尤其是做爸媽的,看著孩子生病,自己折騰不說,也是真的心疼。現在的家長要麼就是新手寶媽,要不就是老人帶娃按以前的經驗,覺得自己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小細節還是沒有照顧到的,這也是孩子頻繁生病的原因。
  • 你知道三國歷史上有哪些堪稱「攪屎棍」的人?
    在正文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定義下「攪屎棍」這個詞:通過攪亂別人的計劃,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歷史進程,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攪屎棍」。如此,我來提名三位心目中的「攪屎棍」。第三名、黃祖黃祖是荊州牧劉表的部將,任江夏太守。
  • 「你生孩子,憑什麼不讓我出去掙錢」「婆婆,你也太見外了吧」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難題,不管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就,還是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面,都會是彼此之間永恆追逐的遠方。很少有人可以在這場戰爭裡面完好無損地離開,大部分人都會經過很多的傷害,才可以順利度過這一段路程。
  • 聽說媳婦婚前跟人同居過,婆婆就要求退婚:「年紀輕,不守婦道」
    許多人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以為自己理解了某事,卻被別人指責,被別人說不懂事,從而感到很委屈。可以將這類事情分為兩種情況:首先,你的確沒有錯,是別人不明白。這樣,一開始你可以委屈,但不要一直委屈,沒有必要和不懂的人計較,他們說你錯了,離他們遠點。
  • 「婆婆媽媽大比拼」一樣的事情,婆婆和媽媽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婆婆和媽媽,兩個都是媽,可是很多時候這兩個媽媽卻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的,那麼婆婆和媽媽的區別表現在哪裡呢?一樣的事情,婆婆和媽媽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讓我來跟大家說一說我的經歷。懷孕的時候,婆婆讓我多喝點排骨湯,豬肚湯等各種湯,說是為了肚子裡的寶寶能夠營養豐富,一定要多吃一點。媽媽同樣是讓我多吃點營養的東西,但是她說的是孕期一個人吃進去的營養要供給兩個人,你多吃點好的補補身體,孕婦不容易,自己的身體自己要看重。生孩子的時候,醫生說順轉剖吧,胎兒宮內窘迫了,婆婆說剖腹產又得多花幾千塊錢呢!
  • 三國時期,稱得上「攪屎棍」的人有哪些?呂布為其中的佼佼者
    要說三國時期最堪稱「攪屎棍」的人是誰,還真不好說誰是第一,只能說幾個人都有爭奪最堪稱「攪屎棍」的實力。首先我們要知道何為攪屎棍,攪屎棍剛開始只是一個用具,後來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搬弄是非,喜歡興風作浪,到處臭攪和,好事攪成壞事的人,也就是形容把事情搞的更糟更臭。
  • 這草總粘褲子惹人厭,農村幾乎到處見,是一味珍稀藥材卻少人知
    這草總粘褲子惹人厭,農村幾乎到處見,是一味珍稀藥材卻少人知 要說農村地方最多見什麼?那毫無疑問就是各種雜草野花了,這些小小植物總能夠叢生不少,明明多見就是小小一株植物而已,可是很多擁有十分寶貴的價值,卻是少人知道的。
  • 馬未都:這些「攪屎棍」被人們稱為「民族英雄」,能有什麼辦法?
    馬未都:這些「攪屎棍」被人們稱為「民族英雄」,能有什麼辦法?不知道大家對於馬未都這個名字,是否有印象呢?可能對於普通生活中的我們來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據了解,他是一位收藏家,本人也是非常的幽默風趣的,學識非常廣,各個方面都是比較擅長精通的。
  • 「事精婆婆」的4大特徵,中兩個以上就苦了,希望你婆婆不在其中
    「事精婆婆」的4大特徵,中兩個以上就苦了,希望你家婆婆不在其中。性格強勢,喜歡插手小兩口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需要界限感,特別是婆媳之間更需要界限。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婆婆都要謹記,對於兒子小家庭的事情,不該問的一定不能問,不該管的事一定不能插手。否則,一旦超越了界限,那就會帶來無盡的煩惱。喜歡背地裡說兒媳婦的不是。「事精」婆婆的最大特徵就是,有事沒事總愛在兒子面前挑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