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一屆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是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第一次舉辦全國性科技期刊專題會議。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中國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學》共同承辦。
為落實中央關於科技期刊改革部署,促進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期刊發展,推動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舉辦了「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本次論壇以「講好綠水青山故事,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匯聚了70多家生態、環境、氣象、水利、地質、林學等領域的科技期刊,為生態環境科技期刊改革發展,改進期刊評價體系,促進期刊開源與國際化等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科學》執行主編彭賓在致辭中認為,科技強國建設離不開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撐,隨著我國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打造與之相匹配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讓中國科技創新成果發表在中國的科技期刊上,是中國科技界面臨的重要課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生態環境科技期刊在全球呈現快速的發展態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科技期刊改革的決策部署,推動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期刊發展,在中國科協、生態環境部指導下,在多家全國學會、科研出版機構和科技期刊的支持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牽頭組織召開「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為生態環境科技期刊主管部門、期刊、出版機構搭建起一個開放交流合作平臺。
生態環境部宣教司處長董文萱指出,當前我國已成為期刊大國,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還是少之又少,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存在明顯劣勢,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實進軍世界科技強國基礎。在生態環境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所屬期刊深入宣傳生態文明思想,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部署,學科覆蓋面逐步增大,環境宣傳影響力穩步提升,但期刊發展依然存在諸多困難。希望參加論壇的各位專家和期刊人,共同探討生態環境科技期刊改革發展,為推進科技強國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論壇圍繞6個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主題一「創辦世界一流期刊的使命與路徑」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管理》執行主編李國剛主持。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主任白雨虹研究員做了題為「一流科技期刊的夢想和追求」報告,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期刊社副社長劉志強教授做「推進高校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路徑」報告,分別分享了創辦世界一流期刊的經驗和建議。
主題二「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的體制創新與數位化變革」討論中,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文獻信息中心主任張利田、科睿唯安業務總監寧筆、Scopus產品經理陳秋霞分別圍繞「助力科技創新,拓展學術傳播——生態環境期刊群建設與使命定位」「SCI視角下的環境科技期刊」「Scopus助力中國環境學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主題做會議報告。
在主題三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圍繞「科技期刊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作用」「科技期刊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互濟互成」「科技期刊與學術人才協同發展」「生態環境研究的學術首發權問題」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4日下午,論壇就生態環境期刊的特色發展之路、開放創新提升科技期刊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新時代背景下學術期刊如何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了交流研討。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期刊主編、編輯和國際國內知名出版機構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責任編輯:韓夢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