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首屆商業學習新場景十人飯局千人峰會在深圳舉行。十人飯局創始人兼CEO,原華潤物流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彰力在大會作了主題演講。他深刻地洞察到公司制分配體系的先天不足,並以自己「臥底」著名白酒企業肆拾玖坊的親身經歷為例子,歸納出一套「三層分配法」,希望解決中小企業募資難,發展難,銷售難的問題。在大會上,南友圈,自媒社與十人飯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編者按:12月17日,首屆商業學習新場景十人飯局千人峰會在深圳舉行。十人飯局創始人兼CEO,原華潤物流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彰力在大會作了主題演講。他深刻地洞察到公司制分配體系的先天不足,並以自己「臥底」著名白酒企業肆拾玖坊的親身經歷為例子,歸納出一套「三層分配法」,希望解決中小企業募資難,發展難,銷售難的問題。在大會上,南友圈,自媒社與十人飯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進行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南友圈&十人飯局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以下為彰力老師首次公開披露「三層分配法」實錄:
傳統生意是怎麼做的呢?不外乎四個要素。第一,投資;第二,收入;第三,成本;第四,利潤。我們以前看到好生意,習慣自己投資,自己投資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你看到一個好機會,未必有足夠的資金投。
投完以後成功嗎?未必。我經常講,在中國創業比開車要難,但是你開車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考試,還加上一年的實習期才能夠上高速公路。創業呢?只要你擁有內心的彪悍和勇氣就可以了。所以創業路上有很多坑,萬一創業失敗意味著什麼?你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小坑可以爬起來,大坑可能萬劫不復。
我們現在都知道招人難,管人難,最終的結果要付薪水,這是你做老闆的責任和負擔。我在北京遇到一個老闆,他跟我講,他有一個全職業務員,竟然在6家公司任全職。他的全職業務員竟然在6家公司做全職!如果你是這個老闆,你是不是冤大頭?招了員工我們自然而然的賣貨賺錢,今年大家普遍說賣貨非常難,為什麼難?有很多分析,我想告訴大家,本質是我們每個人不止一份事業,大家都在賣,賣給誰?用相同的方法面向差不多的群體,賣差不多的產品,也很難賣,賺不到錢。賺不到錢我們就想控制成本,所謂的控制成本不外乎少開發票,少開社保,偷工減料。如果你這樣玩,會玩進局裡去,不僅不能降低成本,成本還會增加。所以你賺到的利潤越來越低怎麼辦?有辦法解決,那就是規模化發展。規模化意味著要投資,以前沒有賺到錢,怎麼投資?
十人飯局創始人兼CEO,原華潤物流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彰力
我的一個學員,他有一家製造業,政府希望他擴大規模。他說我沒錢,政府說我來幫你對接銀行。對接了銀行之後,第二年還不上款,銀行給他建議,說可以找一個過橋公司。他找了過橋公司,結果呢?等他把借來的錢還給銀行的時候,銀行告訴他,由於信貸政策調整,我們不再向你做貸款。
他因此被迫了陷入了高利貸的陷阱。我在上海見到他的時候,他拍著胸脯跟我講,「彰老師,我很堅強」!他說彰老師你放心,我不會跳樓。但是這幾年,我知道的他家和他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毀了。
這就是我們很多做傳統生意的現狀,自己的生意自己投資,組織招募全體員工,竭盡全力創造收入,千方百計控制成本。為了多賺錢,又急於投資,面臨風險,高利貸給他們施壓。大家想不想找到解決辦法?如果你想把它解決的話,解決方案就在我們每桌十分飯局裡面,大家可以端起這杯酒,我們一起喝了,然後再來聊。
今天下午的我們肆拾玖坊的創始人張傳宗給大家分享了肆拾玖坊的故事。朋友們,其實白酒市場是買方市場,能在短短四年時間內全國108個公司,發展2萬名股東,世界級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老師都加入其中,肯定是有獨特的魅力。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其實更重要的是他奠定了邏輯。肆拾玖坊的成長跟我們原來傳統生意的增長邏輯是完全不同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了解到的肆拾玖坊的創業歷程。
我們張傳宗大俠是原聯想的職業經理人,他的主要職責就是幫扶聯想的經銷商。在前幾年普遍企業發展不好的情況下,都在尋找轉型升級。張傳宗大俠跟製造業一起學習,他特別熱愛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偶然的機會,他途徑茅臺鎮了解了這款好酒,然後就去賣酒。
沒想到第一次就賣掉了4000支,然後他想賣酒的利潤比賣電腦的利潤還高,賣電腦賺不到什麼錢,那麼兄弟們一起來賣酒吧。既然要賣酒就要成立一個公司,至少要幾百萬。按照過去的生意邏輯,都是自己投資。但是如果自己投資一定能成功嗎?如果不成功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未來會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張傳宗做了一個跟普通創業者不同的嘗試,那就是找了49個兄弟,每個人最少5萬,最多20萬湊成了500萬。他的生意邏輯是這樣的,過去我們的生意是自己的生意自己投資,他是自己的生意讓別人給他投資。
投了之後就要去發展渠道,就要去發展業務。怎麼發展業務呢?很多股東是聯想出來的。聯想擅長發展渠道,那麼我們也發展渠道吧但是聯想的手機渠道有200萬家。在這種情況下他做了一個顛覆性的創新,就是兄弟你不要交100萬,也不要交50萬,你只需要交個3萬、5萬、8萬、10萬,再找50個兄弟,讓每個兄弟交2萬(我們稱之為股東)然後一起來拿到代理權。這個叫「渠道眾籌化」,這樣的邏輯跟我們過去邏輯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們現在全國有2萬多名的股東體系,我也是其中之一。他組織招募大量體系的業務夥伴,除了創造消費收入,還創造什麼呢?源源不斷的融資性收入,每個股東兩萬塊,兩萬的股東就4個億。你可以理解為收到4個億的本金。公司如果能有實際到帳的4億,還需要融資嗎?以前要拼命的控制成本,現在呢?張傳宗大俠也不需要控制成本。所以肆拾玖坊跟我們傳統的生意邏輯完全不一樣,他是自己的生意讓別人去投資,組織招募,不招體系的業務夥伴。
十人飯局創始人兼CEO,原華潤物流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彰力
我出一個思考題,你們思考一下,自己投資100萬做了400萬的營業額,賺了50萬的盈利,這種生意很常見。按照肆拾玖坊的生意邏輯,自己的生意讓別人去投資,幹嘛不自己也投?我自己只投1萬,我搞99個兄弟各投1萬。這是湊了100萬了,我同樣做了400萬的營業額,50萬的純利。
請問這50萬的純利怎麼分?我再重複一下,原來自己出100萬做了400萬的營業額,賺了50萬的純利。現在假設你投了1萬塊,找99個兄弟各投1萬,然後湊到100萬,最後做到400萬的營業額,賺了50萬的純利。
請問這50萬的純利怎麼分比較合適?各位朋友,怎麼分錢是肆拾玖坊成立4年越變越大的底層邏輯。所有的生意不外乎就是兩條,第一個是能不能賺到錢,第二個是能不能分到錢。他們說分錢比賺錢還難。現在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時間,你有答案就告訴我,如果你的答案跟我後面的答案是一樣的話,我就送你一支肆拾玖坊的酒。
答:發起人可以10%、20%,剩下的其他分就好了。
彰力:應該發起人一部分,然後剩下的一部分。謝謝你。還有沒有其他人參與?
各位朋友,剛才有兩位朋友講了他們心中的利潤方法。因為我們人數太多,我只想讓大家體驗一下這個流程。所以我就不再請更多的朋友了。我想說一下我們通常只有三種分法。第一種,按股權平均比例分類。就意味著這個公司做不久,做不遠。為什麼做不遠,我是召集人,我辛辛苦苦召集過來。我跟你們分一樣的多,第一年我可以忍,第二年可以忍,第三年可能忍不了。
第二個是什麼?創始人多分一點。創始人多分一點姑且先不說合理不合理的問題。在中國的道德框架下,你把人家剝離出去,一起做生意,你說自己應該多分一點,你說別人怎麼看你,你的格局對嗎?你的胸懷對嗎?你如此自私,生意做不長。
還有一種常見的分法,我是大股東,他幹活我給他分,他不幹活我不給他分。我想告訴大家,不管大股東還是小股東,都是公司的所有者,你不能動用大股東的權力不給小股東分錢。你買了股票,上市公司要求你幹活了嗎?所以這個也是不合理的。
那麼在深圳這個地方大家習慣是什麼呢?兩層分。第一層我們參與運營,做貢獻的我們就分,接下來再按照投資比例來分。在深圳大部分是這樣分的。但這也是有局限性的。
到底應該怎麼分呢?在講怎麼分之前,我想說一個我的觀察發現。我發現所有的傳統企業老闆普遍面臨著目中無人的問題。什麼叫目中無人呢?就是我們眼睛盯著對方的腰包,想盡辦法來掏空它。我們限時限價做超級贈品,就是為了把客戶口袋裡面的錢變成我的錢。
但是我發現所有指數型增長的企業都是反過來的。他是目中有人,目中無錢。什麼意思呢?我推薦你不是衝著你口袋裡的錢,而是盯著你背後的人脈資源。我希望通過你把你背後的人脈資源變成我的資源,這個話好像很學術化。
我舉個例子,有的指數型增長的案例叫樊登讀書會。樊登老師說過一句話,凡是續費的會員都不是好會員,凡是續費的客戶都不是好客戶。你敢這樣講嗎?你敢說凡是續費的客戶都不是好客戶嗎?他說的意思是什麼呢?樊登老師說,並不是讓你第二年不要成為我的會員,我當然希望你還是我的會員,不然就是我的服務不好。
但是你不要續費,你給我推薦朋友,推薦一個朋友,會員限期延長一個月。你第二年所有會員限期都是推薦好友來的。樊登老師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至少有兩個點。第一,人脈等於錢脈。我本來第二年要付365塊,但是我推薦了好友就不用。第二人脈大於錢脈,什麼意思?你第二年成為會員有兩個選項。第一個選項是可以付365塊錢,第二個選項是不要錢,你推薦一個人。樊登老師說不要付費,付費的會員不是好會員。很自然你會選擇推薦朋友來延期。
話說回來,剛才設計分利的時候我們有考慮召集人的人脈嗎?沒有考慮到。所以正確的分法怎麼分呢?我提出三層分配法。什麼是三層分配法呢?第一層,我高一點,我雖然籌了1萬塊錢,但是我搞了99個兄弟,這些都是我的人脈,而且來帶來了99萬的投資。我的人脈就是錢脈,人脈大於錢脈。所以第一層叫「高級管理費」。50萬裡面的20%可以拿出來作為那個高級管理費裡面。
我們剛才有一位女生提出召集人要多分一點,是的。關鍵點在這裡,這個多分一點不能你來講,如果你來講別人就覺得你怎麼樣?自私,格局小,沒有境界。所以應該讓別人來講,讓誰來講?讓十人飯局來把你的合伙人介紹到十人飯局來,然後讓他們在十人飯局得到三層分配法的共識。這是第一層分配。
第二層是我們參與運營的股東,參與運營的股東,比如說做CEO、CTO、CFO的。這些CXO們再拿出40%給他們分,按照一定的KPI進行拆解。50萬裡面的40%,就是20萬,是給所有參與運營的股東分的,我(作為召集人兼運營股東)又可以分5萬。剩下的40%即20萬,那是給誰分的?是有所有的股東按照投資份額來分,平均每份兩千塊。所以這叫三層邏輯法。
我們看看這樣做意味著什麼?我原來投資100萬辛辛苦苦賺50萬,我的回報率是50%。現在我投資1萬塊錢,找了99個兄弟湊齊了100萬。我分到的錢是10萬+5萬+2千就是105200元。我的投資回報率是1520%。你作為股東投資1萬,我給你2萬的產品和服務,再給你一個機遇讓你三個月把你投資的錢賺回來。然後你還能得到每年20%的回報。這個就叫三層分配法。
有人說你是一個搞培訓的,你說的都是理論。我想告訴大家,這不是理論,是實踐。為什麼是實踐?我臥底加入肆拾玖坊,就想搞清楚這個分舵的盈利模式,沒人跟我講,我覺得很厲害,一定要臥底。我就問張傳宗大俠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張傳宗說你支持我們很多了,可以給你搞一個分舵。我有一幫兄弟們非常支持,分舵搞起來了。
搞起來之後總舵的人告訴我,說彰老師,你還得一塊利益,這塊利叫舵主返利,我得到的舵主返利就是人脈管理費。你把人脈召集起來,不用幹活,讓別人運營,你就賺高級運營費就很好了。你想餘世維加入肆拾玖坊天天賣酒嗎?不可能吧。所以我歸納叫三層分配法。這個分配法的核心思想是目中有人,目中無錢。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主持100多桌的十人飯局。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也真的好累。所以你們聽完以後有問題再交流,沒有問題我的分享就到這裡。下面你們想敬酒,兄弟們就乾杯吧。
各位朋友,我第一次辦這樣的活動,大家自由對接。我們也會在這一次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希望下一次辦得更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