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渴望長大,可當你真正長大後又發現,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日子真的很美好。其實做生意和打工這兩件事,現在看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對大部分職場上班族的年輕人來說,打工僅僅只能「溫飽」而不能富有,這是很多人面臨的常態。與之相反的是,很多人都渴望能夠有足夠的本錢或資金去做生意。
做生意多好啊,自負盈虧,自己管自己,賺來的所有的利潤全部都歸自己所有。但想法和實際又是兩碼事。有句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自己做生意,未必就比打工強。
一、從「打工」到「做生意」盈虧難料
做生意是最佳的致富渠道之一,這一點大部分人都認同。可同樣的,做生意也是最佳的虧本渠道之一。
我自己的教訓告訴我,做生意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審慎審慎再審慎。
當年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公司,做新媒體營銷這塊。在此之前各種想法和創意不斷湧現;可真正當項目落地的時候,考驗你的只有一件事,如何止損以及盈利。
那段日子,花費了我們一年的光陰吸取到了很多經驗和教訓,最終讓我們決定放棄的,是資金的開銷。你根本無法想像,當口袋裡只有幾十元錢的時候,那是什麼滋味。
做生意,需要自負盈虧,掙錢了那是你在市場競爭中短暫的勝利了,然後繼續前行;虧損了,那是你在市場競爭中落敗了,然後被迫出局。
創業很難,堅持很燃的另一句話是:創業很難,堅持要錢。
記得這部創業紀錄片《燃點》上映的時候,自己特地一個人抽空去看了這部電影,很多人說這電影很假,我看了卻覺得真實得不能再真實。
做生意,其實就是一門「以小博大」的學問。
創業同樣如此。
二、選擇繼續打工,還是做生意的原則
每當身邊的朋友告訴我要開個奶茶店或者開個麵館的時候,我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對此做了哪些充分準備?
有的人回答得頭頭是道,有的人則信奉做了再說;按照我自己的經驗總結來看,是選擇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做生意,決定這個的不是你的資金有多少,而是「對此你做了哪些充分準備?」
你有再多的錢,遲早也會有賠光的一天;而事前的準備,卻是你做生意的必要原則。
針對這個問題,我自己總結的原則如下,希望能夠給有此想法的人一些參考:
你的優勢在哪裡?如果做生意進展不順甚至虧損,你能夠在什麼時候選擇及時止損?你預期能夠投入的資金最終有多少?預期多久能夠盈利?當你能夠把這四個問題想明白了,我認為才可以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是做生意還是上班,我們不能單單只看到做生意的利潤有多大,我們也要看到做生意的風險有多高。當你真正願意並為此承擔風險的時候,我認為時機就是成熟的。
總的來說,我並不認為做生意就真的比打工強。畢竟在這個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並不是每位老闆都能夠最終存活下來並且盈利;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盈利是稀少的,虧損才是常態。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點擊【關注】,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