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去了之後,作為他手下的大將,只有季布得到了好的結局

2020-12-21 北顧講講講

項羽死去了之後,作為他手下的大將,只有季布得到了好的結局

在很多的情況下,兩軍對壘,一方必然是要失敗的。那麼對於勝利的一方而言,失敗的人他們手下的將領自然要被清除。當然也有情況,他不會把對方手下的人都給殺掉,而是會招降一些。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給殺掉,因為因為那些人就像貓一樣,養不熟,沒有感情,誰知道未來的時候會不會咬自己一口呢。

而我們提起楚跟漢這兩個政權,肯定會覺得他們是死對頭對嗎?當然是對的,因為跟劉邦爭天下的人只有項羽。所以說項羽是他必須要除掉的一個阻礙。而項羽又不是只有一個人,他手下也有非常多的將士,有著非常多的兵力。作為他手下的五個非常有能力的將領之一,季布就是一個很令劉邦頭疼的人。當年季布跟隨項羽的時候,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功績。

季布也是有一些比較出名的事情,比如說他曾經在效力於項羽的時候非常的講信用。所以在楚地那個地方就流傳了這麼一句話,哪怕給你100金,那也比不上季布給你的一個承諾。因為季布只要說出承諾,那麼他一定就會把這一個承諾給完成。因此有一些跟承諾有關的成語,就是通過季布這兒延伸的。季布當年跟劉邦對抗的時候,多次把劉邦陷於困境,而劉邦最後施展了非常多的計謀,才能夠得以離開這樣的困局。

所以對於劉邦而言,季布是他非常痛恨的一個人,而到了後來項羽失敗了,季布也沒有了反抗的能力,當時劉邦想要把季布給殺死。但是他身邊的人就勸他不要殺季布。勸他的人正是夏侯嬰,開始的時候季布逃篡了,他逃竄到民間,想要讓自己留下這一條命,所以他就找了一些非常有權勢的人,比如說夏侯嬰。

而夏侯嬰向劉邦建議的時候說了很多有道理的話,他跟劉邦說:因為人家季布是幫著項羽作戰的,所以說他就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消滅你,這是他作為一個臣子的職責,你又怎麼能夠遷怒於人家呢?所以我們應該把他給留下來,好讓大家看一下,大王究竟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是怎樣的一個做法。所以說他們看到大王您不殺季布之後,肯定會來追隨大王您的。劉邦一聽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加上夏侯嬰所說的沒有辦法反駁,所以他就留下了季布。

季布被赦免了之後,被任命為郎中,而他又輔佐了很多的人所以說季布他算得上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善終。如果我們把其他的幾個將領給挨個對比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幾個將領裡面唯一得善終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季布,所以說這是令人感到比較唏噓的事情了。這算得上是一個好的結局,因為作為一個臣子,不管是效忠於哪方,只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就好了,所以說季布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相關焦點

  • 項羽死後,他手下的將軍都是什麼結局?只有一個人得到善終!
    項羽在推翻秦朝統治的路上可以說是頂尖戰鬥力了,有他的存在推翻秦暴政的路上,才顯得沒那麼困難。不過秦朝雖然是推翻了,但是項羽的戰爭卻沒有結束,於是也就開始了和劉邦你爭我奪的楚漢戰爭。不過項羽雖然是個戰鬥力爆棚的男人,但是每一場戰爭都要他自己去打明顯有點不太現實,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一下項羽手下的那些將軍們了。作為西楚霸王,項羽講究的是靠暴力徵服別人,跟劉邦的用關懷感動百姓很不一樣。項羽手下的將軍第一個要說的就是龍且,龍且算得上是項羽手下一眾將軍中最有本事的人了,項羽也非常器重他,在攻打齊國的時候,龍且和韓信打了個照面,龍且明顯不把韓信放在眼裡。
  • 項羽手下四員大將,結局都如何?僅一人得到善終
    劉邦不甘心只做一個王,於是在漢中起兵,與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這場戰爭最終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後自刎。項羽本是楚將之後,能夠滅秦,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最終敗給了劉邦,無論興與衰,他手下的四員大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這四員大將分別是龍且、季布、鍾離眛、英布。龍且,他和項羽是同鄉,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至深,項羽多疑,如果說只有一個可信之人,那就非龍且莫屬。
  •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虎大將結局會是怎麼樣呢?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虎大將有著怎樣的結局呢?這樣說吧,一個戰死沙場;一個流芳千古;一個叛主投降;一個歸天成仙;還有一個只是一個傳說!是不是有點疑惑,下面我便和大家來談一談西楚霸王手下的這五虎大將的歸宿!
  • 季布身為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最後劉邦為什麼沒把他給殺了?
    季布身為項羽手下五大將之一,最後劉邦為什麼沒把他給殺了?我們也都知道的,在項羽的手下一共有五名大將,他們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跟鍾離眛,然而在這五名大將之中,虞子期跟龍且在一次戰役當中戰死,並且英布直接就是背叛了項羽,還有鍾離眛脫離了楚軍,改投到了韓信的陣營當中,也就只有季布才藏在百姓之中,過著百姓的生活。項羽這五名大將的下場都不是怎麼好,不過在這麼多的人當中,結局最好的也就是季布了。
  • 項羽手下的三名大將,在他死後結局各不相同
    那麼在劉邦當上了皇帝之後,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就是要去清除項羽的部下,這是一定的,因為畢竟當初也是正面為敵過的,萬一他有別的心思,那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了。所以說也是項羽手下的一個比較厲害的將士了。可是後來的時候,劉邦的手下陳平向他獻計策去離間項羽和他的手下,這一高可不得了,項羽的很多的手下都紛紛的離開了他,而鍾離眜的話自然也是因此失去了項羽對他的信任,使得最後也是無奈離開。
  • 季布和丁固同樣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可是結局盡然是天壤之別。
    戰勝的一方劉邦那是大封特封功臣,而項羽殘餘部隊中有兩個手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一是項羽手下大將季布另一個則是丁固。季布為楚國人從小喜歡遊俠的生活,練成了一身的好武藝到處行俠仗義。他比較重義氣身邊的朋友都很敬重他,在行俠仗義的途中他碰見了項羽。於是他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項羽的起義部隊之中,打仗時他衝鋒在前屢建奇功所以他升遷的速度很快。
  • 項羽手下也有五虎將,項羽在烏江自刎後,他們的結局如何?
    那麼,等到項羽走投無路被迫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後,這五位大將都分別迎來了怎樣的結局呢?首先,我們來看看被許多人稱作項羽手下第一猛將的龍且。龍且姓偃,來自於東海郡朐縣,也就是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人氏,為了紀念他,至今那裡還有一個龍苴鎮。
  • 項羽烏江自刎後,他手下的五員大將都是什麼樣的下場?
    項羽烏江自刎後,他手下的五員大將都是什麼樣的下場?第一個,季布;秦朝末年,季布作為項羽的得力諸侯,多次痛擊劉邦的軍隊。後者自然恨得牙痒痒的,在項羽死後懸賞緝拿季布。不過,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到了漢文帝在位時,季布還擔任了河東郡太守。
  • 項羽烏江自刎之後,手下的那些大將下場如何?有人慘死,有人善終
    秦末,項羽和劉邦進行了最後的決戰,項羽慘敗在烏江邊上自殺了,劉邦成功登上了帝位。儘管西楚霸王已死,可是他的勢力並沒有隨著他的死亡而消失,項羽手下最有名的大將還有三個活著,分別是季布、鍾離眛以及英布。他們又都是怎樣的結局呢?
  •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虎大將結局如何?
    首先要說的,就是其中一位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猛人:虞子期。這位猛人首次出場,是在明代小說《西漢通俗演義》裡,他的身份是項羽紅顏知己虞姬的堂弟。但別看是虛構人物,卻因他長得帥武藝高,因此長期深受歡迎。到了當代楚漢題材的電視劇裡,也常是高人氣熟臉,身份也和虞姬越來越近,從明代時的「堂弟」,變成了當代電視劇裡的「親哥哥」。當然結局也從沒變:陪項羽血戰到底,壯烈殉難。
  • 項羽死後,他手下三大名將的結局如何?兩個慘死,只有此人得善終
    項羽死後,他手下三大名將的結局如何?兩個慘死,只有此人得善終文/猿飛日月項羽這個人物,想必我們很多人都了解,作為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位統帥,他十分勇猛善戰,曾經在他剛初出茅廬的時候,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力氣,並且靠著這樣一身武藝,也在江湖上打出了名氣,當他看到秦始皇出行時,那浩浩蕩蕩的陣容,那人潮湧動的軍隊,總是讓他內心頗為感慨,不過他和劉邦不同
  • 項羽自刎烏江後,手下的大將結局如何?
    鴻門宴上,項羽對劉邦麾下大將樊噲,是情有獨鍾,惺惺相惜,不顧事先安排好的「劇本」,放跑了劉邦;其次,項羽又剛愎自用,這表現在:嫉賢妒能、賞罰不明、生性多疑,導致帳下的韓信、陳平周殷等人改投劉邦,即便項羽麾下的英布、龍且、鍾離眛、季布等大將,也不乏叛逃之人:
  • 項羽自刎於烏江,他手下的五大虎將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項羽一般來說,領導是什麼風格,其手下的大將就是什麼風格,項羽是勇猛的風格,所以他也喜歡勇猛的將領,如果要想在項羽手下有一席之地,那麼勇猛就是必須的,所以作為項羽手下的五虎上將英布、項羽在巨鹿消滅秦軍主力入關後,又派出英布從小道攻取了函谷關,此外,楚懷王義帝也是項羽指使英布殺的,英布被項羽封王后就開始安於享受,很少再打仗了,因為投靠了劉邦,被龍且打得大敗,之後英布就沒有什麼作為了,英布的結局與他的選擇是息息相關的,他選擇了投靠劉邦,在楚漢戰爭中站對了位置,劉邦統一天下後,英布仍然被封王,但是他在看到韓信和彭越相繼被殺後
  • 項羽烏江自刎後,手下的五元大將下場如何?
    關於項羽手下五虎將,歷史上記載不詳。根據《歷朝通俗演義》的說法,項羽手下有五元大將,分別為龍且、鍾離眛、英布、季布、虞子期。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講一下項羽被劉邦追殺至烏江,無奈自刎後,他手下的這五元大將結局下場又是如何?
  • 霸王項羽最後一戰失敗後,他手下大將命運如何?有一人千古流芳!
    垓下之戰是楚霸王項羽的最後一戰,大家都知道此戰的結果是項羽失敗了,最後烏江自刎而死。項羽雖然死了,但是他手下的幾員大將卻沒有在這場戰役中犧牲,那麼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呢?劉邦建立漢朝後會輕易的放過他們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們各自的命運吧。
  • 項羽大將季布,劉邦為什麼對他痛恨不已?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由來
    項羽手下大將有五位非常出名,其中季布排行第三,其實,季布很早就小有名氣了,因為他是楚地人,而且這人好逞意氣,而且愛打抱不平,所以深受百姓歡迎,幾乎人人都知道他。後來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季布也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 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之後,手下五位大將結局怎麼樣?
    項羽一生從起兵反秦到滅亡秦朝,從戰無不勝到分封天下諸侯,從垓下兵敗到烏江自刎。其一生之榮辱讓人嘆息不已。項羽帳下本有五員大將,他們或戰死沙場,或投靠劉邦,每個人的命運各有不同。他們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虞子期。龍且,是項羽的髮小,自幼二人一起長大,是項羽帳下第一員猛將。隨項羽起兵反秦時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並在東阿大破秦軍。公元前204年,龍且率軍大敗反叛的英布。
  • 項羽烏江自刎後,他手下的「五虎將」結局如何?
    可惜,一代霸王敗在了劉邦的手下,就像李清照詩中所寫,項羽雖思念家鄉,但已無顏再去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在了烏江邊。項羽的手下也有五位驍勇善戰的虎將,那麼項羽烏江自刎後,這五位虎將的結局又是如何?當年,在濰水對陣韓信時,韓信用兵如神,輕鬆隔離了龍且和他的大軍,並將龍且斬於馬下。不得不說,死在「兵仙」的手中,龍且不算冤。季布、季布可是一個十分正直的人,敢作敢當,常常為人打抱不平。在進入項羽麾下後,也是深得項羽的喜愛。
  • 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之後,他麾下的五虎大將都去哪了?
    關於項羽手下五虎將,歷代正史不載。根據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的說法,項羽帳下五大將分別為龍且、鍾離眛、英布、季布、虞子期。然而虞子期還是正史中所沒有記載的人物,所以,所謂項羽帳下五大將之說,只能當作傳說或演義去觀察和理解。那麼,這五大將最後的命運和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 項羽烏江邊自刎後,他手下的五大虎將,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關於項羽手下五虎將,歷代正史不載。根據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的說法,項羽帳下五大將分別為龍且、鍾離眛、英布、季布、虞子期。然而虞子期還是正史中所沒有記載的人物,所以,所謂項羽帳下五大將之說,只能當作傳說或演義去觀察和理解。那麼,這五大將最後的命運和下場都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