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去了之後,作為他手下的大將,只有季布得到了好的結局
在很多的情況下,兩軍對壘,一方必然是要失敗的。那麼對於勝利的一方而言,失敗的人他們手下的將領自然要被清除。當然也有情況,他不會把對方手下的人都給殺掉,而是會招降一些。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給殺掉,因為因為那些人就像貓一樣,養不熟,沒有感情,誰知道未來的時候會不會咬自己一口呢。
而我們提起楚跟漢這兩個政權,肯定會覺得他們是死對頭對嗎?當然是對的,因為跟劉邦爭天下的人只有項羽。所以說項羽是他必須要除掉的一個阻礙。而項羽又不是只有一個人,他手下也有非常多的將士,有著非常多的兵力。作為他手下的五個非常有能力的將領之一,季布就是一個很令劉邦頭疼的人。當年季布跟隨項羽的時候,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功績。
季布也是有一些比較出名的事情,比如說他曾經在效力於項羽的時候非常的講信用。所以在楚地那個地方就流傳了這麼一句話,哪怕給你100金,那也比不上季布給你的一個承諾。因為季布只要說出承諾,那麼他一定就會把這一個承諾給完成。因此有一些跟承諾有關的成語,就是通過季布這兒延伸的。季布當年跟劉邦對抗的時候,多次把劉邦陷於困境,而劉邦最後施展了非常多的計謀,才能夠得以離開這樣的困局。
所以對於劉邦而言,季布是他非常痛恨的一個人,而到了後來項羽失敗了,季布也沒有了反抗的能力,當時劉邦想要把季布給殺死。但是他身邊的人就勸他不要殺季布。勸他的人正是夏侯嬰,開始的時候季布逃篡了,他逃竄到民間,想要讓自己留下這一條命,所以他就找了一些非常有權勢的人,比如說夏侯嬰。
而夏侯嬰向劉邦建議的時候說了很多有道理的話,他跟劉邦說:因為人家季布是幫著項羽作戰的,所以說他就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消滅你,這是他作為一個臣子的職責,你又怎麼能夠遷怒於人家呢?所以我們應該把他給留下來,好讓大家看一下,大王究竟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是怎樣的一個做法。所以說他們看到大王您不殺季布之後,肯定會來追隨大王您的。劉邦一聽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加上夏侯嬰所說的沒有辦法反駁,所以他就留下了季布。
季布被赦免了之後,被任命為郎中,而他又輔佐了很多的人所以說季布他算得上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善終。如果我們把其他的幾個將領給挨個對比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幾個將領裡面唯一得善終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季布,所以說這是令人感到比較唏噓的事情了。這算得上是一個好的結局,因為作為一個臣子,不管是效忠於哪方,只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就好了,所以說季布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