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我們一起尋找,我們一起盤點。經過網絡海選、光明日報記者站與各地相關部門推薦、專家評委推薦,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產生了100位候選人。近日,50位專家評委從這100名候選人中推選出30位,經過評議,確定了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30位候選人名單。
今天,我們將這30位候選人信息進行社會公示,以接受社會監督。隨後,將從中正式推選出10位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
1 萬捷 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萬捷率領雅昌公司,成功完成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報告書》和《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報告書》的印刷任務,並憑藉《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書集》和《西夏文物》摘取印刷界「奧斯卡」Benny Award金獎。成立20年來,雅昌共獲得國際性印刷大獎70餘項;2005年,萬捷獲得中國印刷界最高獎「畢升印刷獎」。根據多年經驗,雅昌發布了第一個業內色彩標準「雅昌COLOR」,成為中國印刷標準化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基地。他們還與中國印刷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合作,研究建立中國印刷色彩管理標準。萬捷將傳統印刷業與現代IT技術及文化藝術相結合,創辦了世界最大的藝術品門戶網站——雅昌藝術網。利用雅昌藝術網的平臺,雅昌向三個方向開拓核心業務:拍賣數字資產管理與網絡推廣、藝術家數字資產管理與網絡推廣及電子商務,將其打造為中國藝術品投資的第一門戶網站。雅昌公司首創了「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行情發布系統」,以此為基礎發布的雅昌藝術市場指數,成為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風向標;推出了名為「雅昌藝搜」的垂直搜索產品,以實現藝術資源的有效搜索;並擁有全球最大的中華藝術品圖文資料庫,收錄有中國藝術品圖片300萬張。
2 王健林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王健林的領導下,萬達集團從2005年開始投資文化產業,已進入電影放映製作、舞臺演藝、連鎖文化娛樂、主題公園、報刊傳媒、字畫收藏等九個行業。 2012年,萬達集團新註冊成立北京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註冊資本50億元,資產310億元,旗下共有10家公司,涉及9個行業。集團所屬萬達院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2012年,萬達又收購美國AMC影院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大院線,佔有全球近10%的市場份額。同時,萬達出資5億元成立了萬達影視傳媒公司,從2013年起,計劃每年投資不少於8部影片。萬達集團逐漸發展為中國文化產業的旗艦型企業。在王健林的帶領下,萬達集團熱心公益事業,注重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立二十餘年來,累計捐款大約20億元。 2012年4月,萬達集團獲得由民政部主辦的「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企業獎」,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六次榮獲中華慈善獎的企業。
3 盧正剛 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正剛於1995年創立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水晶石科技公司致力於用專業標準為客戶提供從策劃創意到設計製作的全方位服務,目前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CG(計算機圖形製作)企業,產品遠銷歐美發達國家,在數字CG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圖像設計服務供應商,承擔北京奧運開幕式影像總包裝,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多媒體供應商。2012年,水晶石更是成為倫敦奧運會官方數字圖像服務供應商,為倫敦奧運會提供場館設計可視化模擬、宣傳推廣數字影像製作等服務。水晶石的業務範圍還逐漸延伸至文化教育及宣傳領域,2002年起,水晶石公司利用三維圖像技術首次全面復原了北京老城、唐長安、蘇州古城及秦始皇陵等歷史遺蹟。央視推出的大型紀錄片《故宮(微博)》和《新絲綢之路》均由水晶石提供三維動畫及特效製作。
4 田明 星空華文傳媒執行長,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田明此前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全面負責SMG旗艦頻道東方衛視及綜藝業務板塊工作,在新聞、娛樂及媒體運營領域擁有超過18年的製作和管理經驗。田明於1992年參與上海東方電視臺的籌備工作,歷任新聞記者、新聞主持人、製片人等職務,領導創辦「熱線傳呼」「東視廣角」等新聞節目,榮獲中國新聞獎等多項業內最高獎項。2005年起轉型進入綜藝娛樂領域,歷任SMG旗下東方電視臺文藝頻道主編及綜藝部總監,2009年起兼任東方衛視總監。領導創辦「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加油好男兒」「一周立波秀」「東方直播室」等節目,東方衛視廣告收入在其上任後一年內增長一倍。 2012年,田明領導旗下燦星文化傳播公司,製作了中國今年最火爆的電視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不同以往的是,燦星公司在合作中佔據了主動——節目由燦星公司主導了購買版權、投資和運作過程,而浙江衛視則更像是一個播出渠道。《中國好聲音》與以往「一口買斷」製作費的制播分離方式不同,星空華文與浙江衛視採用了「投資分成」的新商業模式。
5 劉麗娟 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5年初,劉麗娟被省委任命為長影集團黨委書記兼長影世紀城董事長;2007年又被任命為長影集團總經理。她還先後被評為吉林省首批高級專家、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首批全國宣傳文化系統經營管理人才、第五屆吉林女傑等榮譽稱號。 2003年,劉麗娟任總指揮建設了長影世紀城。2005年,建成開園以來,先後接待國內外遊客百餘萬人次,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長影世紀城成為中國旅遊的新亮點,成為吉林省一張亮麗的名片。 2012年9月,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頒獎晚會在中央電視臺舉行,長影集團出品的《辛亥革命》、《大太陽》、《信義兄弟》三部電影作品獲獎。 2012年9月,我國第一套全國性對農廣播頻率——中國鄉村之聲在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廳隆重開播。長影集團董事長劉麗娟代表長影集團與中國鄉村之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邁出了跨領域發展的新步伐。
6 劉德建 網龍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德建致力於中國民族網遊的開發運營,打造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網遊門戶網站www.17173.com,研發出中國第一款自主原創網遊產品,網龍公司成為我國第一家自主原創網遊公司。《徵服》、《魔域》等多款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於一體的民族網遊,銷售到180個國家和地區,打破中國網遊輸入國的單一模式。網龍公司是中國網遊輸出最多、覆蓋最廣的網遊公司。網龍公司開發的「91助手」和「安卓市場」平臺,是國內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推廣平臺,市場份額居國內首位;推出的「寶寶童書」系列電子書,在App Store的免費書中下載量排第一位;研發的「91學習」工具,將中國文化產業與科技完美融合在一起。 2011年,網龍公司收購福州大學軟體職業技術學院,致力於海西文化產業尤其是動漫遊戲與軟體信息服務產業人才培養,為海西文化產業人才積累邁出探索性的重要一步。 2012年,網龍公司市值達到60億元人民幣,與去年相比翻一番,成為集自主研發、文化傳播、人才培養、跨界融合為一體的高成長型文化企業。
7 李士偉 海南省三亞藝術團團長 2007年,李士偉投資成立了海南首家民營藝術團——三亞藝術團。經過短短五年多的發展,藝術團已成為海南的一張文化名片,海南民營藝術團的代表。三亞藝術團從2009年開始連續四年參加央視春節晚會和元宵晚會,並參加了2010香港回歸紀念晚會、2010澳門回歸紀念晚會、2011央視元旦迎新晚會、2011金磚五國首腦會議晚會、2011央視國慶晚會、2012「奧運冠軍」澳門行晚會等重大晚會。2012年6月,三亞藝術團還登上了上海合作組織十四國首腦峰會晚會的舞臺。 2011年10月,在CCTV第六屆舞蹈大賽中,原創舞蹈《萬泉河水》獲得院團組銅獎、最佳編導獎,創造了海南藝術團體先河。為了更好地宣傳鸚歌嶺青年團隊的感人事跡,三亞藝術團舉全團之力,動用206名演員,經過54天的奮戰,打造了一臺名為《執著》的鸚歌嶺原創青春紀實劇。2012年9月,《執著》在海南省首屆藝術節上獲得文華獎,10月,該劇受文化部邀請赴京演出,引起強烈反響。
8 吉西平 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9年任職以來,吉西平主持設立了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並帶領公司開始了從單一的傳統出版企業向綜合的現代出版傳媒企業的跨越:在保持傳統出版核心競爭力穩固的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資本運作和對外合作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已經形成了涉及報紙、網絡傳媒、數字出版、動漫、影視等多領域的發展格局,目前擁有18家出版單位、4個全資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總資產、淨資產比成立時分別增長220%、355%。旗下《讀者》雜誌連續十餘年領跑中國期刊界,發行量位居亞洲綜合類期刊第一、世界第三位,2011年成為祖國大陸第一本正式進入臺灣公開發行的雜誌,2012年又進入香港發行。「讀者」品牌連續九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2012年品牌價值達到86.95億元,比2009年增長93.8%,公司第三次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作為中國最大期刊出版集團的管理者,吉西平還非常注重文化產業的理論修養,先後著有《交通行政管理概論》《資本運營:西部大開發的新視角》《21世紀中國現實問題研究報告》等專著、合著12種。
9 池宇峰 完美世界董事長兼CEO 池宇峰於2004年創辦北京完美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完美世界(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面向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提供互動娛樂大型在線網路遊戲服務,並於2007年7月率公司於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上市。 2011年,完美世界獲得《IT時代周刊》「2011最佳客戶服務獎」。第五屆「北京影響力」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辦,完美世界獲得「影響百姓經濟生活的十大品牌」的殊榮。中國遊戲行業年會「金手指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辦,完美世界獲八項大獎。 2012年,完美世界獲得「中國文化企業30強」稱號,公司旗下遊戲《神魔大陸》《神鬼世界》《笑傲江湖》獲得由新浪主辦的CGWR的三項大獎。在由騰訊遊戲頻道主辦的2011中國遊戲風雲榜上,完美世界獲得五大獎項。完美世界的遊戲銷售市場已經拓展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營收已經佔據其大約四分之一的銷售收入,位列中國網遊公司之首。
10 張小可 陝西旅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小可帶領陝西旅遊集團不斷推進內部體制機制改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使得集團的綜合實力、品牌形象、影響力不斷提高。目前,陝旅集團擁有16家全資子公司,3家控股公司,1家參股公司,形成了融「食、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旅遊文化產業體系。他以「文化旅遊+餐飲娛樂」模式,成功開發出中國第一家「劇院餐廳」——西安唐樂宮,並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對外宣傳中國夜間文化娛樂類產品的首推項目,成為國內旅遊與文化產業共融發展的典範。張小可成功策劃的國內首個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2007年度中國十大著名企業策劃家」稱號。2011年《長恨歌》獲得由中國國際旅遊文化創意產業大會授予的「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旅遊演出」稱號;在「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旅遊演出機構」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最值得推薦的旅遊演繹項目等。
11 張宇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12年,張宇帶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推動中國系列演藝精品進入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等世界頂級劇院。全年在全球五大洲數百座城市推出中國演出和藝術展覽項目六千餘場,現場觀眾逾千萬人次。繼去年《媽媽咪呀!》中文版問世連演191場大獲成功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製作並推出被譽為「世界第一音樂劇」《貓》的中文版。今年《媽媽咪呀!》、《貓》兩劇中文版在19座城市巡演250多場,預計票房超過1.2億元人民幣。張宇在中國演出市場上首次推出了「規模演出」的概念,以「按周賣」的國際演出模式改變了國內巡演「按場賣」的既有演出市場模式。此外,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推出上海多媒體舞臺劇《時空之旅》四川都江堰版、河南信陽版兩臺跨地域系列演出。以「央地合作」模式,布局全國市場,積極推進渠道資源整合。2012年,中演院線在廣州大劇院、上海大寧劇院、甘肅大劇院3大直營劇院基礎上,新增青海大劇院、廈門閩南大劇院兩家直營劇院,以15省區5家直營劇院和30家加盟劇院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國際國內演出產品聯合採購配送體系。
12 杜金卿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杜金卿帶領河北出版傳媒集團順利完成了轉企改制,建立實施了一整套選人用人、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獎懲激勵等現代企業運行機制和管控模式,使集團跨入了全國出版業「十強」行列,並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他推動集團資源整合和戰略重組,先後兼併重組、投資控股十幾家國有報刊和民營文化企業,完成了企業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北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淨資產22.88億元的上市主體,並積極爭取上市融資。杜金卿致力於打造「冀版」品牌,推出了《蘇軾全集校注》等大批精品出版物,集團出版書籍總量由2500種上升到6000多種,近年來有42種出版物榮獲國家級大獎,位居全國同行前列。在他的帶領下,河北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預計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將分別達到80多億元、90多億元,即將成為資產總額超百億、銷售收入超百億的「雙百億」文化企業。
13 楊文豔 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文豔帶領的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原創動畫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保有者,創造了多項中國動畫、兒童電影的「第一」,培育了「喜羊羊」、「麥兜」等中國知名的「動漫明星」。炫動傳播作為中國最大的少兒全媒體經營者,除運營「炫動卡通」、「哈哈少兒」、「動漫秀場」頻道等電視媒體外,還擁有平面媒體《哈哈畫報》、《故事城堡》和《炫動漫》。炫動卡通頻道覆蓋全國二十多個省區市,收視人口近3億;「哈哈」已成為上海地區少兒收視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楊文豔大力推動公司向動漫衍生產業拓展,涵蓋了動漫會展、授權代理、主題地產等領域,形成了動漫創投、媒體運營及產業拓展三大核心業務板塊,業務覆蓋動漫全產業鏈。旗下「CCG EXPO」是國內動漫界最具影響力的會展品牌,「派對新地」為國內首個動漫主題的派對樂園,「小熒星」藝校成為上海最為知名的少兒藝術培訓機構。
14 鄒賢啟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董事長鄒賢啟領導下的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目前擁有10報12刊4網和1家出版機構、8個公司,總資產達30多億元,形成了多元化經營的文化產業格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媒體前列。其中,《楚天都市報》、《特別關注》、《前衛》三份報刊發行量均突破百萬,其中,《特別關注》突破400萬份,居全球華文報刊發行量之首。面對新媒體時代,鄒賢啟敢於挑戰,從2012年起,實行「黨報覆蓋」戰略。全新改版後的《湖北日報》發行量從2011年的22萬份猛增到50萬份,躍至全國黨報前列;自費訂閱、報攤零售突破8萬份,實現歷史性跨越。鄒賢啟以黨報為旗艦,充分發揮其引擎作用,帶來了報業集團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2012年,集團舉辦了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中國經濟百年論壇等多項活動;集團與武漢市、荊州市及湖北省多所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打造楚天傳媒產業園、楚天181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多個藝術園區和產業基地,提升了集團品牌影響力。2012年集團收入比上年增長40%以上。
15 鄭凡 華僑城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鄭凡帶領華僑城創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構建起以文化旅遊、文化演藝、文化藝術、文化科技等七大板塊為內涵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帶領華僑城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四年成為唯一入選「全球旅遊景區集團八強」的亞洲企業,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鄭凡的領導下,「歡樂谷」主題公園完成全國「東西南北中」的戰略布局,鞏固了其中國連鎖主題公園第一品牌的地位;「麥魯小城」兒童職業體驗館陸續落戶深圳、成都、武漢等地。2012年華僑城預計接待遊客突破2400萬人次。他積極推動文化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實現多樣化經營: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成立了深圳華僑城文化旅遊科技有限公司,實現文化向科技領域的延伸;促進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融合,推動國內首隻文化產業指數——「華僑城文化產業指數」掛牌上市,建立資本市場與文化企業信息交流的平臺。鄭凡還大力支持公益文化藝術事業,主持建立華僑城當代藝術館群,在全國打造10座不同主題和功能的專業藝術場館,促進中國當代藝術事業的發展。
16 歐陽常林 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歐陽常林主打改革、創新,2005年主抓的3個大項目——「超級女聲」、「國球大典」和《大長今》,推進湖南衛視從新聞向娛樂的轉型。他提出了「打造中國最具活力的電視娛樂品牌」的目標,並將湖南衛視的口號簡化為「快樂中國」。他敢於打破老的用人體制,讓新人脫穎而出,停掉了一批老節目,推動節目創新,打造湖南衛視的「娛樂帝國」,讓湖南衛視成為我國省級衛視的領頭雁和品牌企業。湖南衛視已經成為省級衛視中連續4年收視率第一和單頻道廣告創收第一的頻道,成為娛樂電視的霸主。近年來,圍繞全國和湖南的重大事件,歐陽常林與湖南電視臺新聞中心的編輯、記者共同策劃,重磅推出有影響的大型報導120多組,積極發揮了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2012年,湖南衛視在「2012年亞洲品牌500強」中首次入圍,位居省級廣電第一。9月,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歐陽常林表示,湖南電視將著力打造「第三代娛樂產品」,並將迎合新媒體發展趨勢,努力走在指尖傳播的前沿。
17 周志強 雲南麗江麗水金沙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志強長期在雲南民族地區進行文化企業投資經營管理,響應黨的文化體制改革號召,引入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原國營的麗江民族歌舞團轉企改制。他於2002年成立麗水金沙演藝有限公司,斥巨資投資麗江文化事業,創作推出民族風情舞蹈《麗水金沙》。《麗水金沙》從2002年開演至今,已累計演出6000場,接待觀眾400多萬人次,累計實現營業額近3億元,上繳稅收超過3000餘萬元。2005年,《麗水金沙》獲中國第五屆荷花獎表演金獎和作品銅獎;2005—2012年連續8年榮獲雲南省著名商標稱號,已成為全國馳名的文化品牌,為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推動雲南及全國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麗水金沙演藝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近年來獲得全國百家優秀文藝團體、中國文化產業十佳成長型企業、中國創意產業100強、中國文化企業30強等稱號。2012年,公司榮獲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四部委聯合頒發的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8 範周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首席研究員範周主編了國內第一本《中國文化產業》雜誌月刊,第一本中、英文版的《中國文化產業年鑑》;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反映文化發展中不同側面的六篇光明調查報告;近年來主持各省、市、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70餘項;在《現代傳播》、《光明日報》等核心期刊及多家央級媒體上發表文化產業的相關論文70餘篇,並出版《中國文化產業新思考》等學術專著8部。他還參與發起創辦年度最具權威性的文化產業理論論壇之一——中國文化產業30人高端峰會。由其組織的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論壇已經成為兩岸百所文創高校進行學科建設、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由其牽頭建立的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正在成為文化與科技創新融合的重要研究平臺。 2012年圓滿完成中央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交予的大型電視文獻政論專題片《跨越——文化改革發展十年巡禮》的策劃與製作工作,順利完成同名系列叢書的撰稿工作,獲得中宣部通報表揚。
19 苗峰偉 河南大宋官窯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苗峰偉致力於傳統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1995年創建榮昌鈞坊;2005年成立河南大宋官窯瓷業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知名文化產業示範單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陶瓷燒制技藝)。河南大宋官窯瓷業有限公司深度挖掘傳統鈞瓷文化,先後聘請學者季羨林、饒宗頤為文化藝術顧問指導創作,不斷推出新的造型和釉色,使鈞瓷藝術更具文化內涵和收藏價值。苗峰偉創新摸索出一個傳統鈞瓷文化行業的新型發展模式,成立河南大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廣傳播陶瓷文化,推動鈞瓷文化產業並促進鈞瓷的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公司總資產達6億元,實現年產值20億元。大宋官窯系大宋官窯瓷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中國陶瓷第一品牌。大宋官窯以「復興中國奢侈品品牌」為己任,秉承我國宋代官窯制瓷精神,堅持「窯火凝珍,去凡求珍」的制瓷理念,開創了一條藝術陶瓷品牌發展道路。大宋官窯堅持傳承與創新並舉,注重把握時代發展脈絡,並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他們精於傳承,勝在創新,創燒出了一大批代表當代技藝的鈞瓷作品,近年來多次被我國領導人選為國禮,贈予外國元首及政要。
20 金麒 上海張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經過近8年的發展,張江集團以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創新為特色,形成數字出版、動漫影視、文化裝備等重點文化產業,在產業集聚度、開發專利、產出效益、培育上市公司等方面,在全國文化產業園區中名列前茅。張江文化產業園發起國內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基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參與上海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建設張江文化產業孵化器基金。2012年,張江發起成立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打通園區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通道。 2011年,張江文化產業園實現文化創意產值716億元,其中以內容創作為代表的文化與科技相融合產值達到150億元,並以每年超過30%的增長率快速成長,入駐企業400多家,註冊資本15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3萬多人,培育了盛大、網易、聚力傳媒等一批稅收超千萬級的龍頭文化企業。張江文化產業園被評為首個「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張江在2012年被中宣部、科技部等五部委授予首批「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1 侯小強 盛大文學董事、執行長侯小強執掌盛大文學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真正成為內容產業,開始了網絡文學產業化的突飛猛進。他擅長文化資源運作、文化事件策劃以及媒體運營。5年來,盛大文學成為業界和媒體普遍關注的文化產業新力量,也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在深圳文博會發布的中國文化價值排行榜總榜中,位列58位,在數字排行榜上排行第一。侯小強推動了盛大文學與關鍵客戶的戰略合作,盛大文學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蘋果公司等大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並與國內最大的影視公司之一新經典公司合資成立了編劇公司;他還推動了盛大文學與數十位一線作家建立了合作關係,實現了韓寒、蔡康永等暢銷書製作,其中有三本書在中國暢銷書排行榜2010年社科類排行總榜單中分列第一、三、五名;落實了雲中書城構想,降低了讀者電子閱讀成本,為未來內容產業競爭搶得先機。侯小強注重網絡文學的產業化運營。盛大文學由原來的兩家網站發展到集在線出版、無線閱讀和線下出版為一體的文學產業鏈公司。業務的逐漸成熟,帶來了盛大文學收入上的劇增,盛大文學2011年全年營收約7億元,同比增長78.4%。
22 侯鈺蛇 內蒙古東聯控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侯鈺蛇領導的東聯控股集團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民營文化產業集團之一,涉足文化、教育、資本、投資四大產業,形成文化旅遊、影視動漫、文博演藝、書畫藝術等多個板塊;投資開發的成吉思汗陵旅遊景區,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根據國家大力發展民族動漫產業的戰略方針,東聯控股集團進軍影視動漫產業,投資成立了東聯影視動漫公司,成為內蒙古產業最大、產品最多的影視動漫公司。出品的大型德育動漫系列《中華德育故事》榮獲「民族原創動漫獎」、「2012全國青少年推薦百部優秀圖書」等獎項。東聯控股集團先後建設了鄂爾多斯匈奴文化博物館、鄂爾多斯遊牧草原博物館、內蒙古東聯書畫博物館等四大博物館,創造性地提出「活態博物館」的概念,實踐民族文化的活態保護之路。侯鈺蛇熱心教育事業,投資成立了東聯教育集團,創辦的東聯現代中學,獲得「全國百強民辦學校」稱號;成立的鄂爾多斯東聯教育基金會,先後為社會各界捐助善款550多萬元。2012年,東聯控股集團與鄂爾多斯地區的特殊教育學校合作,進行民族旅遊紀念品的手工製作與技藝培訓。
23 胡嫦娥 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為響應文化體制改革號召,胡嫦娥走出體制僵化的國有劇團,於2004年自籌資金創辦了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經過8年的發展,該公司已成為集戲劇研究、劇目生產、人才培訓、晉劇表演為一體的文化產業實體。胡嫦娥參與創作演出的晉劇「梅花版」《打金枝》、《龍興晉陽》、《大紅燈籠》多次獲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和全國性大獎,她也先後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公司先後參加了第十一、十二屆中國戲劇節、第九屆中國藝術節、首都國慶六十周年獻禮、上海世博會、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等全國性重大演出活動。幾年來,胡嫦娥帶領文化藝術公司長年紮根基層,平均每年為農民群眾演出1500餘場,演出足跡遍及三晉大地及周邊省份縣市的近千個村落,獲得全國性賽事獎項20項,省、市級獎項67項,受到由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服務農民、服務基層」聯合表彰。該公司還被命名為省、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因為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的突出貢獻,胡嫦娥獲得了全國民企文化改革先進個人稱號、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個人。
24 梅帥元 山水盛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的《印象劉三姐》標誌著梅帥元創立的山水實景演出產業以及實景演出產業鏈的誕生,他也被稱為中國「實景演出之父」。從《印象·劉三姐》,到河南嵩山《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湖南張家界的《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河南開封的《大宋·東京夢華》、河北承德的《鼎盛王朝·承德康熙大典》、山東泰安的《中華泰山·封禪大典》、江西吉安的《井岡山》,他以一年一個的速度,每年推出一臺改變當地旅遊產業生態的實景演出,把當地的文化資源變為經濟資源。其中,他推出的《鼎盛王朝·承德康熙大典》是全球實景演出史上投資最大、規模最大的大型實景演出,投資超過兩億元。近十年間,梅帥元在全國主要景區推出了11部不同主題風格的旅遊演出,並完成實施了多個文化景區的策劃。這些項目極大地推動了當地旅遊發展,提高了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2012年,梅帥元先後推出了以大型佛文化主題演出《菩提東行》為核心板塊之一的兗州興隆文化園的整體策劃和大型史詩音樂劇《文成公主》。興隆文化園項目對於改變兗州工礦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成公主》是拉薩中國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的核心項目。梅帥元還積極加強與倪德倫環球娛樂等多家國際文化產業公司合作,參加哈佛中國論壇等國際論壇,在國際上推廣山水實景演出。
25 梁光偉 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深圳華強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光偉自2000年擔任華強集團的主要領導以來,努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使企業走出了一條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的創新發展之路。公司出品的《熊出沒》、《小雞不好惹》、《小蟲蟲有大智慧》等優秀作品先後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重點動漫產品、法國坎城「兒童評審團金獎」、美國休斯頓國際電影節雷米白金獎和黃金獎等殊榮。2012年華強出產的動畫片在央視播出分鐘數位居全國第一。華強不僅在數字動漫、特種電影、影視特效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還是國內唯一具有主題公園成套設計、成套製造、成套出口能力的企業。主題公園成套出口伊朗,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主題公園輸出國。近年來,華強在文化產業領域取得的成績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2010—2012年,公司連續三屆被評為「中國文化企業30強」,多次被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位列「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12年9月,華強又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成為深圳文化改革發展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26 康偉 北京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偉在擔任北京演藝集團董事長期間,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大力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他推動所屬的木偶劇院完成股份制改造,正積極開展上市融資工作;推動國家體育館產權經營權移交京演集團,推動賽後運營工作,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承辦70餘項高端文體活動,超過奧運後近3年內總和。 2012年,集團有三家下屬單位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稱號,康偉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個人」稱號。在他的帶領下,集團先後推出鳥巢版歌劇《圖蘭朵》、「中國三大男高音」系列音樂會等高端原創文化品牌,2012年推出的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被譽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魄」。集團於2010年和2012年兩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被評為「北京影響力十大企業」,資產總量比組建時翻了三番。
27 韓三平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在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期間,積極支持鼓勵年輕人搞創作,以出品人身份組織、創作生產了100多部影片,湧現出了諸如故事片《孔繁森》、《贏家》、《民警故事》、《非常愛情》、《紅西服》、《不見不散》、《春天的狂想》、《荊軻刺秦王》、《張思德》等優秀作品。 1999年,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韓三平出任集團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主抓集團製片環節,任務是讓中影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發展要求,進行業務重組、資產整合和產權制度的改革。 2007年,韓三平出任中影集團董事長。從《無極》、《投名狀》到《赤壁》、《梅蘭芳》,由韓三平領導的中影團隊推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業電影的運作,使得中國電影開始進入成熟的大片時代。韓三平還擔任《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總導演,將主旋律與高票房有效對接。
28 蔡東青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之前,蔡東青做玩具,把奧迪玩具品牌做到中國第一。2009年,他首次將中國動漫企業成功推向資本市場,奧飛動漫成為中國首家上市動漫企業。他帶領公司打造了「巴啦啦小魔仙」、「鎧甲勇士」、「火力少年王」等國內知名動漫品牌。2012年,奧飛動漫被評為「最佳商業模式上市公司」、「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今年10月,佔地面積達200畝的奧飛動漫產業園正式竣工投產,產業鏈得到進一步拓展。與此同時,奧飛動漫與美國孩之寶公司開展合作,開始實施其全球化發展戰略,締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動漫品牌。目前,公司擁有員工近三千名,產業園區佔地面積合計超過300畝,年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蔡東青從一個普通的實業家逐步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的探索者和中國動漫品牌最重要的締造者之一。
29 廖玒 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網黨委書記、總裁、總編輯廖玒擔任人民網總裁期間,大力推動人民網上市進程。2012年4月,由廖玒帶領的人民網路演團隊走訪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城市,共計進行了28場推介會。4月27日,人民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我國第一家上市的新聞網站,也是第一家整體上市的中央媒體。廖玒注重加強人民網隊伍建設、提高人民網新聞報導質量和輿論引導能力,多次組織人民網對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的宣傳報導工作,為把人民網建設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公信力的網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12年5月,由他牽頭負責的課題《社交網絡信息擴散機理與輿論引導機制研究》獲得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廖玒曾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是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同時受聘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兼職教授、中國傳媒大學MBA實踐導師;今年9月,被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個人。
30 譚躍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作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帶領集團隆重舉辦了中華書局100周年、三聯書店80周年慶典,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在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圖書零售市場佔有率等核心出版指標上連獲「八個全國第一」,推出了《1911》《新華字典(第11版)》等一大批暢銷書,以及《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分科版)》《三聯經典文庫》等國家級重點出版工程。他還推動組建中國出版傳媒股份公司,為IPO上市邁出關鍵一步;加速推進中國出版創意中心、順義新華物流中心、上海藍橋產業園等「五大中心」建設,進行多元化經營;著力搭建以中國數字出版網為龍頭的七大數字平臺,大力推動全行業數位化轉型。中國出版集團榮獲「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年度綜合排名第一名。截至今年10月末,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98.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97%;營業收入達50.45億元,同比增長13.07%;利潤總額達4.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74%。
歡迎登陸光明網(www.gmw.cn)投票,或者把候選人的名字和序號發到whndrw@126.com,評出10位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