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語出驚人了。
不過這次該驚的不是我們,而是美國的盟友們,因為川普的「坦誠」,他們的麻煩大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都知道啊,國外這幾天一直都不太平靜。
歐洲各國在忙著應對這次的疫情,已經很久沒有什麼重磅的消息爆出來了,眾多吃瓜群眾的目光都被美國的全國性動亂吸引了過去,除開黑人們的抗議遊行之外,川皇在推特上發表的眾多驚人言論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對象,當地時間6月7號,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語出驚人,在推特上公然聲稱「伊拉克根本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這消息勁爆嗎?是不是勁爆,得從兩方面來說,因為這條消息重要與否,要看對誰而言。對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來說,川皇這話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他老人家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像是磕了藥一樣,在御用工作場所——推特上「嗖嗖嗖」地不斷放出驚人言論,一再刷新著許多人的世界觀,而「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點,在我們的認知裡,伊拉克啥時候有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啊?那個所謂的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不是從來都是洗衣粉嗎?這點我們知道啊!
不僅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美國人民也知道,所以,川皇這點東西,對我們而言真不如他前幾天說的「你敢抗議,我就開槍」來得驚人,但是,這一場「坦白」對美國的鐵桿盟友來說,那可是致命打擊啊?為啥?請聽我詳細道來。
首先,我們說一下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是指發生在2003年,以英美軍隊為主(其餘國家為澳大利亞、波蘭兩國)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那管萬眾矚目的洗衣粉)為藉口,並借著打擊恐怖分子的名義,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的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另一方面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因此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第一次海灣戰爭也是打的伊拉克,不過是以替科威特「出頭」為名義開展的)。這次戰爭共造成五萬多伊拉克士兵死亡,數十萬人受傷,超過十萬名當地平民死亡,產生了超過500萬的難民,伊拉克幾乎滅國(總人口不過4000萬),政府名存實亡,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爛西瓜。
那麼,侵略者們付出了什麼代價呢?從2003年3月開始,到2010年宣布撤軍為止,美軍共死亡9272人,其中4869名陣亡,4403名死於意外事故,消耗的金錢達到7630億美元,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幾十億的數字增長,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物資和裝備損耗:很多設備運過去就沒辦法再運回美國了,這也催生了一個買賣二手軍火的生意,據說,在伊拉克當地花上幾千塊錢,就能買到一整套現役美軍裝備,不過不知道真假。
其他三個國家:英國、澳大利亞和丹麥,英國在2015年3月份時,已經花掉了31億英鎊,澳大利亞也差不多花掉了這個數額的澳元,丹麥的軍費支出實在是查不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英國確實因為參與了伊拉克戰爭而元氣大傷,因為在2015年年底時,英軍就開始縮減其皇家空軍的部隊人數,要知道這可是英國空軍的臉面啊!而且他們的國防大臣也直言:「軍費吃緊,都是因為伊拉克戰爭。」後面的脫歐公投、愛爾蘭公投等等事件,其實也是英國國內局勢動蕩的一個外在表現,這些也都跟伊拉克戰爭息息相關。
澳大利亞和丹麥雖然在當時看不到什麼明顯的局勢動蕩,但是他們國內的反戰情緒也一直都很高,而給美國當鐵桿馬仔的澳大利亞,現在國內更是算不上平靜,很長一段時間裡人種問題都困擾著澳大利亞社,現在這種影響開始越來越大了,這就使得他們的戰爭動員能力一再衰落,如果未來真的有什麼戰爭的話,他們能不能湊夠上前線的部隊人數都很難說,結果可想而知啊。
回到問題上來,川普承認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什麼會對他的盟友產生這麼大影響呢?因為之前美國的小弟,派出軍隊出錢出糧跟著美國打伊拉克,是政客們頂著民意壓力做的,這畢竟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而且大家都知道打仗是很燒錢的,沒有哪個國家的民眾願意看著自己國家花招自己納稅的錢去打仗,打出去的子彈和炮彈可都是自己納稅的錢買的。而政客們當時決定出力,就是打著「正義」的名頭,以維護世界和平的名義忽悠自己國家的民眾。結果仗打完了,美國現在佔據著伊拉克的油田(伊拉克目前最大的採油公司都是美國公司),算是略有收穫,那跟著打仗的小弟可是什麼都沒有,完全是賠錢賺吆喝,而且英國在此之後還因此滑入了分裂的深淵之中,目前國內形勢極差。
所以,川普這樣一番言論無疑是把這些國家親美的政客們放在火上烤,既然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花出去的錢不是沒任何意義嗎?之前說好的保護國家民眾呢?說好的薩達姆是個瘋子呢?說好的免於受到伊拉克的襲擊呢?說好的為了世界和平呢?
針對這件事,網友們也是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網友1:這是做狗都沒得安生啊,你說這是人幹的事嗎?
網友2:很多職業臥底也基本達不到川普現在的水平啊。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