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檔案
學生姓名:馬珏丹
畢業高中:茚旺高中
高考成績:640分
報考學校:清華大學
採訪中,馬珏丹告訴記者其實她並不堅強。「有人會說你們家庭那麼困難,你還那麼開心,還那麼努力是為什麼?我就想難道因為我家庭困難我就要哭嗎?就要不努力才算正常嗎?我不堅強,只是因為生活本來就要這樣過。」
上周,我們去了會澤尋訪陽光學子,5位學子中有4位都考了600分以上,每一位學子身上的堅強樂觀和堅持都讓我們震撼,也許,這便是他們在逆境中成功的秘訣。7月13日下午,我們見到了馬珏丹,個頭不高、皮膚黝黑、扎著粗粗的馬尾辮,只是有不少白髮,穿著一件桃紅色的外套,那是高考前,在服裝店打工的姐姐趁店裡打折時買給她的。看到我們她靦腆地笑了一下,非常可愛,把我們帶到大堂哥簡單的婚房裡,然後忙著端茶遞水。
說母親「我和她就像陌生人一樣」
「我的家人是我姐姐,我奶奶、大伯大媽、兩個哥哥和兩個嫂子。」介紹家庭成員時,馬珏丹不停頓地說了一串,只是這個名單中沒有原本最親的父親和母親。
19歲的馬珏丹的確讓人心疼,出生才半個月父親就去世了,兩個月時母親改嫁,留下了她和兩歲的姐姐,姐妹倆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了7年,直到爺爺病故,而奶奶身體也不如以前,馬珏丹和姐姐便跟著大伯馬敏書一家生活。
提起馬珏丹的母親,馬敏書很憤怒,他說小學3年級馬珏丹患闌尾炎時,曾打電話讓她母親來看看孩子,卻被拒絕了,高三時一向不怎麼聯繫兩個女兒的母親突然打電話讓她們去昆明與她相見,「好像是聽說馬珏丹成績還不錯就把姐妹倆叫上去了,她媽媽生活條件挺好的,開著車把她們送到車站,連個車票都沒買,一分錢都沒給。」聽著伯父說話,馬珏丹只是低著頭撥弄著自己的手指,長這麼大母親從未給過她錢,對她的關心也少得可憐。「我和她就像陌生人一樣,她聯繫我們有六七次吧,她又有了3個男孩。」馬珏丹淡淡地說道。
大伯說「她姐姐說不讀了要去打工」
照顧姊妹倆成了馬敏書的責任,而很多時候他都力不從心,他一人在鄉鎮信用社工作,妻子沒有工作,兩個兒子要讀大學要成家,姊妹倆也要讀書生活,還有年邁多病的母親要照顧。「她姐姐學習不如她好,沒考上高中,我當時想她得上個學就找了一個職業學校,花了6000塊錢結果還不到兩個月她就回來了,說是不讀了,要去打工。」姐姐的選擇無疑減輕了馬敏書的負擔,馬珏丹成績一向不錯,讀大學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考大學「知道成績我第一個打給姐姐」
其實,去年馬珏丹高考成績已經不錯,559分報考了四川大學,不過對一向努力的她來說,這個成績不算理想,她認為至少可以考到590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裡沒有錢去讀大學,而復讀一年可以免學費,並得到了一個緩衝期。許多不了解內情的人說她野心太大,以她的家庭條件能有大學讀已經就不錯了,讓馬珏丹感激的是,伯父支持了她的做法。
復讀一年,馬珏丹終於考了一個理想的成績,640分並被清華錄取,這遠超過她的想像,「我原本覺得我的成績考武漢大學差不多。」而班主任王發聰卻並不這樣認為,高考前兩個月,馬珏丹感到壓力大時,他告訴她,「即便你現在什麼都不複習,每天玩著參加高考都可以考上武漢大學。」
分數出來當天,馬珏丹第一個打給了姐姐,「她說她知道了,她早就知道了,然後就說不出話來了……」姐姐已經在那邊哭了起來,姐妹倆因為這成績似乎看到了未來的曙光,看到了希望在向她們招手。「我姐姐說等她工資發下來就給我買衣服,還讓我去昆明玩,但要在她工資發下來後再讓我去,要不然她養不起我。」
愁學費「要是沒錢讀下去就太痛心了」
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般,原本的慶祝因為學費而變成了擔憂,一年的時間並沒有讓他們攢夠學費,甚至想起4年的生活費也足以讓他們頭疼,考上清華的各種獎勵可以讓他們度過第一年,後面的3年怎麼辦?王發聰也不覺得輕鬆,他是最清楚這個女孩如何勤奮,如何積極向上的。「不瞞你們說,我這幾天都是為馬珏丹學費的事情在跑,如果你們可以幫助這個孩子就最好了,否則她考上了大學沒錢讀下去會非常讓人痛心。」這更是馬敏書心口上的石頭,「不怕你們笑話,她考上學校是我們家族的榮耀,但是我們家已經欠了十幾二十萬了,我真得沒能力了,我覺得對不起馬珏丹。」
讓馬敏書感到慚愧的不僅是無力支付學費,還因為侄女這麼多年來寒酸的穿著。19年的人生中,馬珏丹只擁有過10多套新衣服,其中兩套是姐姐上班後買給她的,印象中第一次穿新衣服是小學3年級,當時姑姑帶著女兒去買衣服,突然想起了她們姐妹倆,便給兩姊妹買了一身衣服。而在王發聰的記憶中,這個孩子基本上都沒有穿過新衣服,常年穿在身上的都是校服或者很舊的衣裳,「我衣服其實也不少,還是多的。」看到伯父內疚的神情,馬珏丹趕緊出聲安慰,「我已經很感激我伯父伯母了,他們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我才沒有寄人籬下的感覺。」
同學情「高考前她主動給我補功課」
沒有新衣服穿馬珏丹並不覺得怎樣,如同眾人所說這是個能吃苦的孩子,而這麼多年馬珏丹卻一直記著高一下學期自己的窘迫,「當時我身上只有不到20塊錢,周末放假去伯父家取錢,家裡沒人,我就又回學校了,然後周四早上就沒錢吃飯了,不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怎麼過,幸好有一個同學對我特別好,她知道我的情況,讓我和她一起用她的飯卡,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帶著我。」家庭貧困遇到這樣的事也並非一次,而馬珏丹對這一次記得格外的清楚,「因為那次欠了同學一個人情,所以就一直記得。」至今她和那個同學關係都非常好。
這個乖巧的女孩一直記著同學的恩情,她的同學卻也記著她的好。胡月婷是馬珏丹同班同學,這個家境不錯的女孩對馬珏丹很是敬佩,「雖然她條件很差,但是對同學都很大方,要是帶了什麼吃的就會喊我們一起吃,而且非常樂觀。」除了敬佩,馬珏丹更讓胡月婷感動,「高考前,她主動給我補功課,真的是不求回報,就是無償幫我,我特別感動。」
談未來「畢業了肯定要回家」
雖然還未去大學,馬珏丹就已經想著要回來了,「以後畢業了,肯定要回來,因我的家在這裡,我希望我可以買一套大大的房子,一家人住在一起。」這個缺失了父愛母愛的女孩,最看重的便是親情,也因此,她說無論在哪裡讀書,她都將回來與親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