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山寨表」橫行的時代,受到不良影響的不僅是消費者,還有一些「真貨」品牌。比如近年崛起的德國表就有一種這樣的類似現象,很多喜歡小眾表的人都認識格拉蘇蒂原創,但面對名氣較小的格拉蘇蒂莫勒時,許多人卻認為莫勒是山寨貨。
其實這種情況也只是基於知識尚淺的年輕表迷,混跡表界多年的老表迷基本都能認清「正品」與「山寨」。除了原創與莫勒之外,編輯今天要說的另一個「被冤枉」品牌來自日本,可能是由於年代久遠的關係,又者或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對它不夠了解,經常把這個富有「中國韻味」的腕錶品牌當作山寨作品。
可實際上,它曾經引領了我們父輩們的時尚,甚至誇張一點,我們可以說它曾經風靡中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當年勇」的日本品牌是什麼來頭吧!
東方表
早在20世紀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34年,在東京上野地區的「吉田時計店」成立了。20年後,這個地區又成立了一個東洋座鐘時計工廠。1951年,這兩個公司決定合併,並且同時生產座鐘和腕錶,同時名字也改成了「Orient」。
後來這個時計公司生產的Orient Watch決定用兩個獅子作為LOGO,於是就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東方雙獅」。但是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由於當時的國人並不會讀「Orient」,所以這個品牌最早是被翻譯成「雙獅表」,或者「東方表」。
進入中國市場
由於日本與中國有著戰爭、侵略等歷史背景,所以東方雙獅在最輝煌的那段時間並沒有能夠進入中國。1965年,發展了10幾年的東方雙獅已經被稱為「日本通產省」,也就是說東方雙獅的制表工坊覆蓋整個日本,並且在銷量上一直領先與精工、西鐵城等品牌。
但由於60年代的中國並沒有「外資、外企、外購」等市場,所以流入國人手中的東方雙獅表非常少。到了1986年,中國正式開啟改革開放策略,而Orient 公司也在秋田地區成立了一個「東方表會社」,用來專門將東方表出口到中國。1994年,東方雙獅在北京成立中國第一個專櫃,並正式進入中國。
制表技術與特點
東方雙獅之所以能夠在成立之後的短短10年時間就成為「日本通產省」,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他擁有前身兩個時計部的鐘表技術。早在1967年,東方雙獅就研發了出了一枚厚度僅為3.9mm的自動機械機芯,這個機芯的厚度在當年可以頂級瑞士表的水準。
到了70年代,東方雙獅推出了日本第一款100米潛水錶,這款潛水錶擁有當時獨一無二的液晶數字顯示。到了90年代,東方雙獅又成功的研發出了40小時以上的動力顯示功能,這項功能領先精工10多年。1996年,東方雙獅還曾推出了一款LP4000腕錶,這款光動能腕錶有蓄電動力4000小時的功能。
±5秒的東方表
雖然售價千元,定位親民的東方雙獅現在是以走量為主,但它本身卻有著超越瑞士天文臺的能力。早在2003年,一個名為皇家東方星表(Orient Star Royal Sterling Silver)就以每日±5秒的誤差奪得了「腕錶準表模範獎」以及「最佳設計獎」。
這款具有高精準度和50小時以上動力顯示的東方表在歐洲的口碑很好,並且接受的讓一眾瑞士天文臺表增加了品質的把控。至今,東方雙獅依然保持著這項指標特色,旗下的動能顯示系列 (POWER RESERVE)就曾經那枚±5s東方表的衍生。
總的來說,東方雙獅作為日本的三大品牌之一,本身的實力必然不俗。與精工等傳統日本品牌相比,東方雙獅更加國際化,出口量也是這三個品牌中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