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坐落於我國的雲南省西北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有約7648平方公裡,這裡居住著納西、普米、漢、白等十多個民族,總人口約32.9萬人,其中納西族佔了總人口的57%,有著18.4萬的人口。由於地處青藏高原南段的橫斷山脈像雲貴高原北部過度的銜接地段,所以麗江的乾濕季節分明,溫度變化不大,周圍的風景也非常秀麗,並且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
早在十萬年前就已經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這裡生活,在金沙江河谷洞穴中發現很多的巖畫,還有眾多的新時期、青銅器和鐵器出土,這些都證明麗江是中國西南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1949年7月成立麗江縣人民政府,在1961年4月改置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麗江過程坐落在玉龍山下一塊海拔2400米的高原臺地上,始建於宋末元初,總面積約為3.8平方公裡,在麗江的東西主軸線上,分別建有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樓和玉音樓等建築物。麗江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在不同的時間來麗江都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麗江古城的美不僅僅是古城的每條街和每座橋,就連古城的一磚一瓦都能讓人沉醉在其中。
麗江大研城的一大特色為「城依水存,水隨城在」。城北的黑水潭是古城的水源的主要源頭,潭水由北向南蜿蜒而下,流到雙石橋處被分為束、中、西三條文流,各條支留最後再被分為數條細流,這些河流為古城添加了一些自然的美麗,形成了主街傍河、小巷陵水、跨水築樓的美麗景象,在水網之上還有著許多造型各異的石橋,並且有著多達354座的木橋,使大研古城的橋梁密度居中國之冠。
麗江還有著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娛樂活動,例如納西古樂、東巴儀式、佔卜文化、古鎮酒吧以及納西族火把節等一系特色文化,我們可以不僅能體驗到各種民族特色,還能在麗江古城品嘗到很多的特色美食,例如麗江的美食有雞豆涼粉、麗江粑粑、灌豬肺、青松毛粘糯米餌塊等特色美食。
麗江的民居也非常的富民族特色,麗江古城的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多院等多種形式。房屋就地勢從高而低建築,房屋多為兩層,這種房屋不僅適用而且還非常的美觀。夜晚的麗江古城也非常的美麗壯觀,有很多的旅客會選擇在夜晚觀賞麗江這座富含歷史底蘊的古城,每個有情懷的人心中都有一個麗江,每個人去過麗江的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麗江,麗江的魅力在與麗江的不拘一格和它的與眾不同。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大研古城體現了納西族獨特的人居環境、地方歷史文化以及民族民俗風情。麗江大研古城還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例如聞名遐邇的東巴文化、納西古樂和白沙壁畫等也是其重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