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970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
如今隨著房價物價的各種提高,城市中的人們生活壓力是越來越大,而追求穩定永遠是人們擇業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教師和醫生成為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大學老師的標籤一直是工作輕鬆丶工資高丶社會地位顯著,這也讓許多人趨之若鶩。
目前大學老師對學歷的要求很高,一二本大學招聘的要求基本都是博士起步,而且像「985」院校許多還都要求要有留洋經歷,雖然大學老師的要求是越來越嚴格,但是這絲毫都沒有影響到職業的熱度,無數年輕人從本科努力到研究生再奮戰到博士,也都是想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實話實說,高薪資絕對是吸引人們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問題來了,大學老師的薪資真的很高嗎?
近日,復旦大學的一位副教授曬出了自己薪資表,在網絡上引發了轟動,雖然是一張2017年的薪酬表,但體制內的薪資浮動很小,我們可以看出此副教授的薪資由多方面組成,基本工資加上各種津貼以及補助,總計15000元左右,但是扣去養老金丶公積金丶失業金,公寓金……等各種費用,這位副教授拿到手的就只有8000多元,隨後這位副教授的一句感慨:這點工資在上海夠吃飯嗎?竟然引來了網友的回懟。
8000多元的薪資不夠吃飯,這話說的確實是有點誇張,但是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說,這個薪資真的不能算是高的,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如果不用買房的話,只能說正常平穩的生活下去,而且作為一名大學副教授,要經過從本科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的十幾年苦讀,而且還要從講師的崗位奮戰數年,然後才能到達副教授,如果要到教授的話,就更難了,教授共分為了七個等級,五級丶六級丶七級為副教授,四級丶三級丶二級丶一級為正教授,像一級教授,基本上都是屬於院士級別或者科學家了,等級越高,薪資越高,但是每升一級難度都不小。
雖說到手的工資只有8000多,但還有7000多也是發放到了個人福利中,像公積金丶養老金丶醫療金丶公寓費什麼的也都是真真實實的福利,所以如果加起來的話,實際15000元的薪資也可以了。
有些網友感嘆教育是國家根本,應該大力提升教師的薪資,作為大學副教授拿這個薪資簡直太低了,但還有些網友感嘆很多基層行業工資更低,大學老師這樣的薪資已經是十分高了,對於這樣的爭議,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