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澳門9月6日電(記者 傅旭)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諮詢文本將從明天起徵集澳門居民的意見。
澳門特區政府環保局局長張紹基說,為規劃澳門未來十年環境保護工作,環保局在去年就《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收集公眾意見後,以及完成第二階段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編制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由今年9月7日起至11月6日為期2個月,向社會各界徵集意見。期間還將在澳門多個地點舉行巡迴展覽、公眾介紹會,與業界、團體及公眾進行交流。
據了解,環保局還委託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華南所)開展了第二階段的「澳門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項目」的研究工作。針對大氣、水、生態、噪聲、光、廢棄物、輻射環境及環境管理等方面進行評估分析。過去一年,在澳門各界的配合和支持下,完成了各專項規劃的補充監測、現場勘查、問卷調查及專業訪談等現狀調研及分析工作。研究團隊採用深入的評價和量化研究方法,對未來情景作科學預測及評估,並通過環境容量和承載力理論建立合適的規劃方案,從而促使是次規劃提出的環保政策及規划行動能具有充分的數據支撐,切合澳門的實際情況。
據介紹,《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豐富了「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願景的內涵,提出近、中及遠期的三階段目標,推動未來澳門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追求低汙染、低排放及環境友好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和諧、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
為優化澳門的空間布局,是次環境保護規劃提出了「分區管理」的概念,將全澳分為三個環境功能區:環境嚴格保護區、環境引導開發區及環境優化控制區,就不同功能區的特性提出相應的管理方法,以控制各區的開發強度。同時將逐步建立各區大氣、聲及水等不同環境元素的質量標準,期望能夠在城市開發利用時便建立起環境保護措施,最終能達致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間取得平衡。
規劃提出「優化宜居宜遊環境」、「推進節約循環社會」 及「融入綠色優質區域」三大規劃主線,在各主線下分別建議了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區域噪聲平均消減量、電子電器廢棄物集中回收率、單位GDP能耗、垃圾回收率、中水回用率、清潔能源使用率、沿岸水體水質總評估指數、綠化覆蓋率、特殊及危險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率等共11項規劃綠指標。
結合對汙染排放預測及環境承載力評估的分析,規劃按先後緩急建議了共15個關注領域的環保工作,包括空氣品質的改善、水環境質量的提高、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噪聲汙染的控制、珠三角地區的環保合作及低碳城市與低碳區域的共建等。
《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可在環保局索取,亦可到環保局網站(www.dspa.gov.mo)瀏覽下載。澳門市民可於今年11月6日前,通過電話(2872 5134)、傳真(2872 5129)、電郵(envplanning@dspa.gov.mo)或郵寄(澳門宋玉生廣場393-437號皇朝廣場10樓)等方式提供意見。
人民網澳門9月6日電(記者 傅旭)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諮詢文本將從明天起徵集澳門居民的意見。
澳門特區政府環保局局長張紹基說,為規劃澳門未來十年環境保護工作,環保局在去年就《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收集公眾意見後,以及完成第二階段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研究工作的基礎上,編制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由今年9月7日起至11月6日為期2個月,向社會各界徵集意見。期間還將在澳門多個地點舉行巡迴展覽、公眾介紹會,與業界、團體及公眾進行交流。
據了解,環保局還委託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華南所)開展了第二階段的「澳門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項目」的研究工作。針對大氣、水、生態、噪聲、光、廢棄物、輻射環境及環境管理等方面進行評估分析。過去一年,在澳門各界的配合和支持下,完成了各專項規劃的補充監測、現場勘查、問卷調查及專業訪談等現狀調研及分析工作。研究團隊採用深入的評價和量化研究方法,對未來情景作科學預測及評估,並通過環境容量和承載力理論建立合適的規劃方案,從而促使是次規劃提出的環保政策及規划行動能具有充分的數據支撐,切合澳門的實際情況。
據介紹,《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豐富了「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願景的內涵,提出近、中及遠期的三階段目標,推動未來澳門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追求低汙染、低排放及環境友好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和諧、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
為優化澳門的空間布局,是次環境保護規劃提出了「分區管理」的概念,將全澳分為三個環境功能區:環境嚴格保護區、環境引導開發區及環境優化控制區,就不同功能區的特性提出相應的管理方法,以控制各區的開發強度。同時將逐步建立各區大氣、聲及水等不同環境元素的質量標準,期望能夠在城市開發利用時便建立起環境保護措施,最終能達致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間取得平衡。
規劃提出「優化宜居宜遊環境」、「推進節約循環社會」 及「融入綠色優質區域」三大規劃主線,在各主線下分別建議了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區域噪聲平均消減量、電子電器廢棄物集中回收率、單位GDP能耗、垃圾回收率、中水回用率、清潔能源使用率、沿岸水體水質總評估指數、綠化覆蓋率、特殊及危險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率等共11項規劃綠指標。
結合對汙染排放預測及環境承載力評估的分析,規劃按先後緩急建議了共15個關注領域的環保工作,包括空氣品質的改善、水環境質量的提高、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噪聲汙染的控制、珠三角地區的環保合作及低碳城市與低碳區域的共建等。
《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諮詢文本可在環保局索取,亦可到環保局網站(www.dspa.gov.mo)瀏覽下載。澳門市民可於今年11月6日前,通過電話(2872 5134)、傳真(2872 5129)、電郵(envplanning@dspa.gov.mo)或郵寄(澳門宋玉生廣場393-437號皇朝廣場10樓)等方式提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