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溫州泰順地處浙江南部,由於險要的地理位置,這裡遠離了歷代的戰火硝煙,逶迤百裡的綠水青山之間,深藏著眾多絕美的古村落。
泰順山川眾多、溪流縱橫,橋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溫州泰順有「中國廊橋之鄉」的美譽,域內有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時期的木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堪稱一絕,也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的再現。除了大家熟知的廊橋,仕陽鎮溪東村還有一種橋,它們沒有廊橋那麼華麗的外表,但卻是深山小鎮裡最不可或缺、最踏實的一種出行方式。碇步,是一種簡易的橋梁,屬於堤梁氏橋,這一古老技藝始於唐宋時期。仕水碇步,總長133米,橫列在仕水溪一段平坦寬闊、水流緩慢的河面上,是我國現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長的古代碇步橋,共有223步。每步由兩塊平整條石砌成,平行分高、低兩級。雖然附近有其他的橋連通河岸兩邊,但當地行人使用最多的依然是這碇步,它是仕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建於清道光年間的胡氏大院,坐落於雪溪鄉橋西村,依山傍水而建,環境優美。大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雪溪水旖旎環繞而過;隔溪是一座筆架山的最高峰,與大門正對;層層疊疊的屋頂後面,是連片的青山和鬱鬱蔥蔥的竹林,一棵千年古松挺立在離屋不遠的後山上。歷經180多年風雨滄桑,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