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據@新華視點 1月11日消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1日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晚間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回顧過去4年,蔡英文上臺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失去信任的基石。民進黨並未兌現所謂「拼民生」、「護民主」、「守主權」承諾,反而借用香港問題發酵,在島內兜售「芒果乾(亡國感)」,製造「大陸打壓臺灣」的假象,欺騙選民。
首先,蔡英文近期為選舉造勢時,不斷吹噓臺灣單季度GDP增長率,自封臺灣經濟已經重回「亞洲四小龍」頭名,但事實並非如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9年10月15日發布報告,將臺灣去年GDP增長率預期從此前的2.5%降至2%,和韓國一致,略高於新加坡和香港。但就臺當局熱衷於和大陸比拼的「人均GDP」領域,臺灣以26319美元位居「四小龍」末尾。
IMF對臺灣地區2019年度GDP增長率預期 圖自IMF
民進黨在臺灣經濟領域製造的謊言不止一個。作為蔡英文經濟政策「主打牌」,2016年臺當局極力推崇的「新南向」政策,目的是為了擺脫「把臺灣經濟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實際上,這4年內臺灣地區不僅減少了對「南向國家」的出口比重,反而加重對大陸經濟的依賴。
2018年,臺灣地區對東協十國的出口額同比暴跌34.7%,對東協十國出口比重(佔臺灣地區整體出口比重)為17.3%,比2017年的18.5少了1.2個百分點,更比馬英九第二任期時平均的18.6%要少。而同期,臺灣地區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上漲6.3%,出口比重上升至41.2%。
臺當局清楚大陸經濟對臺灣經濟的貢獻率,卻依舊要和大陸「割席」,阻礙當地民生發展。
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去年11月赴臺旅客同比負增長3.29%,其中陸客人數大跌53.88%。《旺報》於去年12月底援引島內旅遊業界人士預估,去年臺灣旅遊節將因此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入。民進黨為應對此事,至今陸續提出幾波補助,金額總計僅56億新臺幣,相比之下如同飲鴆止渴。相比之下,馬英九執政時期赴臺陸客人數逐年上漲。
馬英九時期陸客(紅)赴臺人數逐年上漲 圖自美國石英報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吳建曾撰稿指出,2018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不少「藍營」縣市長前往大陸推介觀光旅遊和農漁特產品,令2019年上半年赴臺陸客人數有所攀升。而此時蔡英文又力推所謂「國安五法」以及「反滲透法」。去年12月,臺當局突然搜查了20多家承辦兩岸參訪團的旅行社,執意渲染恐怖情緒,單方面阻礙兩岸的交流互通。
在阻礙兩岸交流互通上,不得不提蔡英文當局「阻撓臺胞春節返鄉」的例子。2018年至今3個春節假期內,臺當局2次拒絕為返鄉臺胞加班機,以臺灣人民作為「人質」,要挾大陸「釋放善意」。最後還是大陸航司主動加班加點,助臺胞回家過年。
大陸航司加班機接臺胞回家 圖自臺媒
除此以外,2018年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有臺灣導演發表「臺獨」言論。臺當局事後非但沒有批評,反而給予肯定,將藝術「政治化」,引發兩岸各界不滿。到了2019年臺灣金馬獎,大陸影視業人員集體缺席,其決定獲得資本市場認可,贊助商紛紛「退群」,對臺當局表示抗議。此時蔡英文卻將「鍋」甩給大陸,認為是後者「將藝術政治化」,玩起「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