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108顆有什麼含義,為什麼要用彩珠隔開,你知道嗎?

2021-01-10 騰訊網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是從"念珠"衍化而來。

108顆成為清宮廷服飾的標準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帝後朝服像中可以看到,最初的三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沒有佩戴朝珠,而順治帝的皇后佩戴了朝珠,順治帝的母親孝莊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自康熙帝以後,歷代帝後朝服像均有朝珠。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就經常把佛珠賞賜給屬下,各級官吏將領也把佛珠當作禮品進貢。後來作為清廷冠服佩飾標準的朝珠,其樣式就源於藏傳佛珠。

朝珠成為宮廷冠服佩飾確立於順治帝入關後,隨著服飾制度漸趨完備,朝珠的製作和佩戴規範也載入乾隆28年編撰的《欽定大清會典》之中,以示鄭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並且成為皇帝對文武百官的賞賜以示恩重。

朝珠為何108顆?

朝珠由佛珠演化而來,結構與佛珠類似。朝珠由身子、結珠、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7部分組成,周長大致在130至170釐米之間。「身子」由108顆珠子組成,寓意12月、24節氣、72候為一年的說法,總數定為108。

彩珠相間

一般來說,在108顆子珠中,每隔27顆穿入一顆不同材質的大珠,稱為「結珠」(或分珠、隔珠),顏色與子珠形成鮮明對比。4顆結珠將朝珠分成4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掛在脖子後面與結珠相連的珠子稱為「佛頭」,分列兩邊的結珠稱為佛肩,最下面結珠稱佛臍。佛頭有孔與「背雲」相接,「背雲」意為「一元復始」,垂於背後。「背雲」最下端綴有葫蘆形「大墜」,稱為「佛嘴」。

佛頭兩側又有3串小珠串,稱為「紀念」,象徵一個月有30天,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1旬。一側2串,另一側1串;兩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顆小珠,每5顆為一組,中間有絛相連,下墜嵌有寶石的小「墜角」。

嚴格的朝珠等級

清代宮廷著裝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服飾除了基本的避寒遮體之外,逐漸被賦予禮樂教化功能。西漢文學家賈誼《新書·服疑》曾有雲「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朝珠的製作和佩戴同樣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違反規定,工匠和佩戴者將被定為僭越犯上的重罪。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嚴格規定,須將「背雲」垂於背部,緊靠後背心,背雲長度大約在65至70釐米之間,與清代男子所蓄辮子長度相當。「佛頭」在頸後,前胸的珠子以3個結珠作中心對稱,「紀念」隨朝珠垂於胸前。

有封號的婦女穿著吉服參加祈谷、先蠶古禮時,只需佩掛一盤朝珠;若遇重大朝會如祭祀先帝、接受冊封時,必須穿著朝服並佩掛三盤朝珠,歷代皇后和太后的畫像中也是如此。而男子在任何場合只佩掛一盤朝珠。

場合不同,皇帝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也要佩戴不同顏色的朝珠。皇帝祭天壇時,穿藍色朝服,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壇時,穿明黃色朝服,佩戴琥珀或蜜臘朝珠;在日壇朝日禮時,穿紅色朝服,佩戴紅珊瑚朝珠;在月壇夕月禮時,穿白色朝服,佩戴綠松石朝珠。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天、地、日、月。

此外,根據親貴等級對所佩戴朝珠的顏色、數量、珠子和絲絛的質料均作了詳細規定,以顯示不同的地位。譬如東珠(一種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徵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擁有均屬僭越,這也是存世東珠朝珠稀少珍貴的原因。

宮廷手串可穿戴

可以說,朝珠興起於朝堂之上,手串濫觴於後宮之中。宮廷手串的材質、工藝和朝珠並無二致,配飾上包括兩顆結珠、一枚佛頭、一個背雲、兩個墜子;掛繩和用於隱藏繩結的珠簇則是宮廷手串的獨特之處。

根據清代宮廷后妃肖像畫與晚清后妃照片,可發現有一種手串,除了戴於手腕之外,也被懸掛在衣襟扣絆。在佛教傳入後,遊牧生活的女真族人就有將佛珠掛在衣襟紐扣上的習慣,既方便隨身攜帶,又方便在誦經時捻轉記數。因此清代宮廷手串,特意在佛頭位置設計了掛扣,方便懸掛在紐扣上佩戴。

這種由18子佛珠演化而成的手串,在後宮妃嬪中風靡一時。既可佩於衣服上,也可挽在手腕上閒暇時把玩,而且不受朝珠佩戴禮儀的苛刻限制。

自清代以來,因材質、色澤、雕工的精美,手串已成文人把玩之物,也是互相饋贈的禮品。女子佩帶手串,穿對襟衣時,掛在第二顆紐扣上;穿大褂衣時,則掛在腋上方的襟鈕上,也可挽在手腕或握於手中。

清 翡翠十八子手串 於中國嘉德2013年春季拍賣會成交。成交價:RMB 460,000

玉石質地的手串多由翡翠、紅寶石、水晶等製成圓珠,選一精緻的墜角系在上端,戴在衣襟扣上。手串與墜角呈下垂狀。也有碧璽、綠松石、瑪瑙、蜜蠟、伽楠香,以及沉香、紫檀等珍貴木料質地的,都是根據服裝顏色選擇合適、鮮明的手串佩戴,既增加美感,又體現富貴。

雖然宮廷手串相比貴氣十足的朝珠只是個小字輩,但在收藏市場上也開始受關注和追捧。北京保利國際拍賣行2011年春拍中,就以172.5萬元的成交價,拍出一件清代宮廷翡翠18子手串。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行2011年春拍的清代宮廷翡翠18子手串

清朝皇宮的貴重珠寶

朝珠與宮廷手串一般由清代御用作坊「造辦處」督造,在材質與工藝上均令人嘆為觀止。

朝珠、宮廷手串與傳統佛珠相比,融合了精湛的手工藝和珠寶飾品的用途,選材上融匯和田玉、翡翠、珍珠、瑪瑙、珊瑚、松石、蜜蠟等珍貴材料,在背雲等配飾的製作工藝上,結合了玉石雕刻和累絲鑲嵌,最終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宮廷珍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朝珠和宮廷手串的材質十分廣泛,包括青金石、綠松石、碧璽、東珠、海藍寶石、翡翠、水晶、瑪瑙、琥珀蜜蠟、珊瑚、伽楠香、菩提子、檀香、沉香木、椰殼、硨磲、象牙、牛角等數十種材質。

所有材料中,以東珠串結而成的朝珠最為珍貴。201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串清朝御製東珠朝珠曾掀起激烈競投,10分鐘內經過61次叫價,最終由一名電話投標者以6,786萬港元成交,可見清代皇室珠寶之價值確實非同一般。

6,786萬港元成交的清十八世紀 御製東珠朝珠。重330g,珍珠直徑9.60-10.65mm

相關焦點

  • 文玩108顆佛珠和清代朝珠有啥區別?清代朝珠每顆代表什麼寓意?
    文玩佛珠和朝珠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說一下相同之處,文玩佩戴的佛珠是108顆,朝珠也是108顆,朝珠每隔27顆珠子串一顆大珠子。這顆大珠子稱為分珠,其中黃色珠子和東珠(就是黑龍江珍珠)只有皇帝才可以佩戴,文玩佛珠搭配比較自由,一般每隔也是27顆珠子串一個大珠,有佛頭、頂珠和兩顆腰珠組成。朝珠的兩邊有三條小珠,一邊是一串小珠,一邊是兩串小珠,男士的話兩串小珠在左面佩戴,女士的話兩串小珠在右面佩戴,中間還有一串小珠垂在背後,這個叫做背雲,而佛珠的背雲垂於胸前。
  • 沉香念珠108顆的含義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沉香念珠大多都是108顆,在小說《水滸傳》中,武松做行者後,脖子上佩戴的也是108顆人頂骨念珠。就連寺廟撞鐘的數量,也是108下那麼為什麼沉香念珠有108顆。他有什麼含義嗎?念珠中,珠子大小各不同,是否也有一些特殊含義呢?今天就來具體講解沉香念珠108顆的含義。
  • 你知道什麼是朝珠,什麼是東珠嗎?
    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珠寶首飾,清朝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為什麼說清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呢?因為清朝皇帝信奉佛教,所以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的,朝珠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每串朝珠的珠數都嚴格規定為108顆。「佛頭」共有4顆,色澤和大小一致,直徑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顆珠子加入一個「佛頭」,將108顆朝珠四分,也稱之為「分珠」,據說是寓意四季。
  • 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朝珠欣賞
    珠用東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蠟等製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得掛用。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其中東珠和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參閱《清文獻通考.王禮十七﹑十八》﹑《清會典.禮部四.儀制清吏司》。
  • 雍正戴的東珠在蘇富比拍出RMB59,716,800,也為大家介紹一下朝珠
    佩戴朝珠是清代官員獨有的標誌風格, 官員們上朝佩戴朝珠類似於我們上班打領帶一樣,是對朝廷和職業的尊重,和滿族人信奉佛教也有一定關係。但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戴的,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有資格掛用的。
  • 馬未都收藏筆記重點講解:朝珠,珠子,節珠,夜明珠,佛珠,背雲
    主要介紹朝珠的構成,朝珠的質地和官職的聯繫,夜明珠的別名,朝珠和佛珠的關聯等內容。現場鑑定的藏品包括:西周瑪瑙綠松石珠串,清和田玉獨角獸,青玉鷹架,青花飛象大罐,瀝粉鬥笠碗等。提供《收藏馬未都》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節目要點筆記)。
  • 佛珠手鍊多少顆及含義,佛珠手鍊的顆數有著不同的含義
    佛珠手鍊多少顆及含義,佛珠手鍊的顆數有著不同的含義:《桑布扎續》與《金剛空行續》等續部中雲:"息業為一百,增業為一百零八,懷業為五十,誅業則為六十顆。"在通常情況下,以一百零八顆為宜。108 顆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樂、舍三受, 合為十八種, 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為十八種, 總計三十六種, 一百零八種煩惱。
  • 清代一般什麼人可以佩戴朝珠?具體有什麼規定?
    清朝統治者在入關以前信奉的宗教有薩滿教和佛教,而朝珠則起源於藏傳佛教禮佛信物——佛珠。朝珠的形制與佛珠大體相同,主要由珠體「身子」、佛頭、記念、背雲、大墜和墜角六個部分。珠體「身子」指朝珠由108顆主珠組成,其中有四顆稍大的分珠,將主珠每27顆分一節,四顆分珠即指「佛頭」。「記念」則是指懸掛在主珠之上、佛頭塔兩側,共有三串小珠串,每串有10個小珠,串末還有小「墜角」。
  • 青金石一般戴多少顆合適,有什麼寓意?
    青金石一般來說,佩戴手鍊,既要看手腕的粗細,也要看珠子的大小,珠子顆數以8、10、12等為好。現在最多的108鏈是6mm的,佩戴上高貴時尚又清新可人,可以繞手四周,也可以做項鍊用。在清代皇帝一朝珠用108顆,佛頭、記念、背雲、大小墜飾,各唯其宜。祈天時用青金石,祈地 時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綠松石,雜飾唯宜,絛皆明黃色。
  • 怡心帶你揭開清代朝珠的神秘面紗
    108長串對於文玩人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小金剛、星月、鳳眼、椰蒂、百香籽能做長串的材質數不勝數,當這樣的手串經過盤玩之後通常我們就會給他們配上配飾,有了配飾的長串就增添了藏飾的味道。喜歡這樣藏式佛珠的不只是我們文玩人,還有清代皇室。不過他們將佛珠發展成了朝珠!
  • 從清朝官員佩戴的朝珠就可以判斷官員級別
    我們在清朝宮廷劇裡看到的身著官服官帽、佩戴朝珠的清朝官員人物形象,他們的穿著充分表現出在清朝官員之間有嚴格的等級區分,而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員可以隨意佩戴。清宮禮制根據等級對所佩戴朝珠的顏色、數量、珠子和絲絛的質料均作了詳細規定,明黃色絲絛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綠和金黃色絲絛是王爺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縣、郡官為石青色。但京官、軍機處、詹事府、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鴻臚寺等處所屬官員,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不分品級一律可佩帶朝珠。
  • 清朝的皇親后妃和官員,為什麼都要戴一串「佛珠」,其實有大用處
    導語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朝中重臣有樣學樣,把朝珠作為供品朝貢給官府,慢慢拉高了佛珠手串的影響力與使用價值。朝珠的直徑規範為一百三十公分至一百七十公分,絕大多數由一百零八顆珠串構成。珠串的總數也是有一定含義,代表了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令和七十二候。
  • 《如懿傳》令妃魏嬿婉生前擁有東珠朝珠媲美皇后,與如懿分出高下
    《如懿傳》令妃魏嬿婉是一個功於心計的女子,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在乾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就是令妃魏嬿婉。令妃魏嬿婉在生前就擁有了東珠朝珠,而東珠朝珠是帝後才有資格佩戴的。這說明令妃在乾隆心中的地位。那朝珠是什麼?
  • 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才能佩戴朝珠?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資格擁有!
    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垂在胸前的叫「佛頭」,在背後還有一個下垂的「背雲」,在朝珠兩側,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為「記捻」。
  • 大美朝珠盡收眼底
    皇帝在不同的場合佩戴不同質地的朝珠,祭地時佩戴琥珀或蜜蠟朝珠,祭日時佩戴紅珊瑚朝珠,祭月時佩戴綠松石朝珠,祭天時佩戴青金石朝珠,並著青色袞服
  • 你的手串是12顆,18顆還是108顆,有啥特殊寓意?
    作為一個文玩達人,對文玩要保持一顆好奇心,比如文玩手串的顆數,為什麼一說脖掛都是108顆,一說手持就非得是18顆,這些數是誰定的,其實珠串類文玩受宗教影響特別深。佛教佛教中108顆的佛珠,求證百八三昧,斷除108種煩惱。54顆則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54個階位,其中包括十信、十佳、十回向、十地,再加上四善根位。36顆則是代表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掌管人界,驅散人界的108種煩惱,36顆是108顆的便攜版本。18顆代表18界即六塵六根六識。
  • 清朝官員胸前佩戴的朝珠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朝珠共108顆,代表一年十二個月,24節氣、72候。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象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稱結珠或分珠。掛在脖子後面的結珠稱為「佛頭」,分列兩邊的結珠稱為佛肩,最下面分結珠佛臍。佛頭有孔與「背雲」相接,「背雲」意為「一元復始」,垂於背後。「背雲」最下端綴有葫蘆形「大墜」,稱為「佛嘴」。
  • 慈禧賜光緒翡翠朝珠在港將拍:起價1.8億
    這串108顆朝珠鏈,起拍價為1.8億人民幣。圖片來源《明報》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來自清王朝的珍貴翡翠朝珠,下周一(9日)將在香港三希堂春拍賣會現場亮相。這串綠色的翡翠朝珠,是當年慈禧太后賜給光緒帝,光緒帝又轉贈給珍妃,起拍價為1.8億人民幣(約港元2.23億)。
  • 念佛為什麼要用念珠?
    念珠有一定的數目,常見的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佛門裡稱其為「百八煩惱」。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都分好、惡、平(不好不惡)三類,共十八煩惱。這十八煩惱對應生起六塵中每一塵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共十八煩惱,二者共計三十六煩惱。更有三世,總成百八煩惱。
  • 你知道麼?古時候的算盤為什麼是上面兩顆珠,下面五顆珠子呢
    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這個是我們打算盤的口訣,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學過打算盤吧,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漸漸的不在用了,但是這也是以前我們中國人發明的算帳工具,那麼你知道這個以前的算盤為什麼是上面兩顆珠子,下面五顆珠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