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個階段,靠自己的雙手獲得收入都是永恆的話題,今天想和大家來聊聊的,適合大學生做的副業。
在這裡不討論用純體力換報酬的類型,想給到一些實實在在對以後有幫助的東西。根據個人經驗和網上一些別人的經驗來整合的,作為參考,希望對在上大學的、或即將上大學的你,有一定參考意義。
大學生怎麼選擇自己的副業
1、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方向選擇
經過12年的辛苦努力,大家總算走到這一步,既然花了錢上大學,自己專業方向的知識、技能,要儘量學好,大學期間學的東西可能實踐上用處不大,甚至和社會發展有些脫節,但更多傳授給你的是一些底層邏輯、原理類的東西,很基礎,也很重要。
學習之餘,如果能在不耽誤學業的同時,去選擇一些和專業相關的副業來做,不僅對你理解基礎知識原理十分有幫助,還可以積累相關的實踐經驗,磨練技能,是一舉幾得的事。
2、根據以後想從事的行業進行開發
有時候我們所學習的專業往往不是我們所喜歡的,這時你要麼選擇努力學習達到轉專業的條件,然後申請轉專業,要麼選擇根據以後自己想從事的行業,來開始發展相應的能力。
(同時本專業的學習不能落下,至少得能順利畢業,畢竟現在學歷還是很重要的,費力考上的大學,花了錢還畢不了業,豈不是很虧?)
各專業適合做哪些副業
藝術類專業:
比如繪畫、播音、舞蹈、聲樂、攝影等專業。
繪畫專業,可以畫插畫、設計明信片、做檯曆等;
播音專業可以去做小節目的主持人,電臺主播等;
聲樂、舞蹈可以接商演,報酬可觀,還可以積累舞臺經驗;
設計類的可以幫別人做Logo設計、PPT,商業海報、網頁設計等;
攝影攝像,可以單拍人像,幫同學拍畢業照、個人寫真等,或是將自己拍攝的作品投稿到圖片網站,有圖片被網站收錄就有收入,視頻剪輯等。
文學類專業:
文史哲、新聞、廣告等專業,文字類的副業你們都可以嘗試,兼職文案、做自媒體、寫文章等;
外語專業的,可以去翻譯一些專業的書籍,或是翻譯視頻字幕、翻譯音樂作品等。
理工科專業:
物理、化學、生物、工程、天文、數學等,及新興出現的專業如人工智慧、遊戲設計、信息安全等,個人覺得學好底層知識更重要,和專業相關的能做的兼職/副業也不多。
編程專業的同學,如果編程能力很強,建議在閒暇時間通過類似程式設計師客棧、雲沃客、解放號接單,搭建網站,磨練碼代碼的實踐能力;
醫學專業的同學們,認真學習,畢竟你們的專業知識那麼多,學業任務那麼繁重,以後你們的手都是要治病救人的,專業知識夠硬,賺錢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我看來,做家教可以是所有大學生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專業、擅長的方向來選擇做什麼樣的家教,你是舞蹈專業,可以去培訓機構教舞蹈基礎班,你喜歡玩樂器,可以去當個樂器老師,你是小語種專業,也可以教給小小朋友基本的語法知識,以教代學,在教給小朋友基本功的同時,自己也訓練了。(注意,這裡定位的是教基礎知識的家教)
如果你在保證學習不被耽誤的同時,還能做好一份副業,那麼這也意味著你在以後工作之後也能保持狀態學習新東西。
兼職和副業的區別
一提到在大學期間靠自己賺點零花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做兼職。
一說到做兼職,大學常見的有發傳單、做促銷、當禮儀、扮人偶、線上客服、送外賣、分揀快遞......最多的類型是薅羊毛、幹苦力等,相信很多人上學都遇到過,在大學的兼職,絕大多數和高投入、低產出綁在了一起,而且不可持續,有就做,沒有就換一個,只要你有時間,肯出力,換取一定的即時性回報是沒有問題的,門檻很低。兼職=時間+汗水→換取低價值回報。
而通常意義上我們說的副業,是能利用業餘時間來賺錢,還對以後發展有一定幫助的選擇,需要一定手頭上的「硬貨」來支撐,比如資源、知識、技術、工具、人脈等。從回報來看,不一定是即時性的,可能需要長期的堅持;從可持續性上來說,只要你有「硬貨」,就可以一直做,做成事業也有可能;從價值來看,可以提升自我,對未來有幫助。
以上。
大學期間學習第一,其他的都靠後排,更多看法或經驗,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