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
我市遭遇一場強降雨,城區多處積水,
市城防指發布防汛三級預警,
各級各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防汛責任人迅速到崗到位,
採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應對強降雨,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今天上午
臨沂市召開新聞發布會
通報731中心城區強降雨和應對工作情況
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焱,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宗方才,河東區政府副區長李英國,向大家通報731中心城區強降雨和應對工作情況。
強降雨氣象預報服務情況
防汛應對情況
臨沂市城市管理局
為應對此次降雨,市城管系統出動600餘人、55臺車輛,下沉17個防汛責任網格,全力組織排澇除險。第一時間開啟城區閘壩、泵站進行排澇。對積水較深的幾處地段,緊急調動龍吸水強排泵車進行強排作業。
截至7月31日下午18時左右,在降雨基本結束後2小時內,城區主要道路積水基本消退。涑河南街沂蒙路、顧家園橋下穿、北城兵聖路周邊積水也於晚22時左右排除。城區未發生人員傷亡。
當前處於「七下八上」的關鍵期,防汛工作仍然面臨嚴峻形勢。下一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改進城市防汛工作。
一是強化工作機制。認真履行市城防辦職責,加強對各區、相關部門單位的指揮、調度、督導,切實發揮牽頭攬總作用。進一步壓實各級各部門防汛責任,督促相關責任人、防汛人員接到汛情汛令後立即到崗到位。進一步強化各類預案制度執行,落實落細各項防範措施。進一步加強與氣象、公安交警、水利、應急等部門協調聯動,形成防汛合力。
二是加快補齊短板。針對近期降雨積水比較嚴重的區域,採取工程措施提升排水能力。通過增加排水斷面和遠期建設排河方涵,緩解五洲湖周邊積水問題。對啟陽路鐵路等部分立交下穿進行改造,通過設置駝峰等措施防止客水匯入。針對老城區人民廣場周邊、宏大路等片區排水不暢問題,計劃實施八一路方涵、臨西九路方涵等工程,暢通排水主通道。此外,加強城區排水管網清淤疏通,實施雨水收集口改造,保障各類設施正常排水功能。
三是科學組織防控。依託城市防汛指揮大廳平臺,加強水情、雨情、汛情的實時監測,及時發布防汛指令和積水預警。對易積水區域和薄弱環節,落實一處一預案,加大布防力量。全力做好道路排水,嚴格落實網格防汛責任制,組織防汛人員實時清理雨水口、進行人工助排,避免因雨水口堵塞造成積水問題。
四是強化應急處置。針對強降雨、颱風等極端天氣,強化針對性處置措施,統籌調配使用強排車輛,高效排除積水險情。對積水較深區域,及時聯合交警部門採取交通管控措施,防止人員、車輛涉險,堅決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五是嚴明防汛紀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值班值守,確保突發汛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市城防辦3部值班電話保持24小時暢通,白天值班電話8057006,夜間值班電話8219119、7873571。
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強降雨期間儘量減少外出。駕駛車輛不要盲目涉水,人員避險應選擇高處、安全的地方。
臨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公安交警部門主要承擔疏導受災地區、積水道路交通,實施交通管制,保障指揮、搶險、救災車輛通行,協助有關部門救助、救援受困車輛、群眾的工作任務。為了履行好這些職責,進一步完善了工作預案,由主隊主要領導同志任指揮長,設置了9個工作組,在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及時地發現、處置各類突發情況。7月31日,中心城區出現強降雨天氣後,我們根據市防汛指揮部指令,立即啟動預案,1020名執勤警力和343臺警車按照「路長制」巡防責任區域,迅速到達指定位置,開展交通疏導,對城區重點橋梁及其下穿通道、隧道和43處積水較深的區域採取交通管制,實行專人值守,設置警示標誌,引導車輛繞行。同時,我們通過交管12123、交通音樂廣播、LED顯示屏等各類平臺不間斷地發布交通管制情況和安全出行提示,及時接收群眾求助,期間共救援受困群眾116人次、車輛72臺次,確保了強降雨期間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
此次強降雨的應對也給我們進一步做好汛期交通安全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落實責任制,堅持預防預備和應急處突相結合,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
一是進一步優化警力部署,接到氣象預警或上級指令後,執勤警力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落實管控、疏導、救助等措施;二是積極配合各相關部門,保障防汛排水等專業力量儘快達到現場開展工作;三是及時發布交通出行提示,引導群眾安全出行。
同時,公安交警部門建議廣大市民朋友:在接到惡劣天氣預報後,儘量減少駕車外出,保障自身安全,減緩道路擁堵。如必須駕車外出,請提前做好出行規劃和避險準備,儘量不要駛入路況不熟的路段。
河東區
7月30日8:00至7月31日23:00,河東區平均降雨達93.96毫米,其中中心城區九曲街道115.6毫米、芝麻墩街道97.5毫米,均達到暴雨級別,特別是7月31日10:00—17:00,主城區降雨超過60毫米。城區主要洩洪河流李公河西支、埠東乾渠、彭白河、解白河等河流均達到滿水,城區多條道路積水嚴重。中心城區有5處積水點超過0.5米:
一是鞏村路積水,該路段最深積水0.8米。該處路面水平高度設計低於東興路路面高度,並且處於城區南部片區東興路方涵下遊,地勢較低,埠東乾渠水位上漲後,於鞏村路雨水井蓖外溢,導致路面積水嚴重。
二是鳳儀街積水,該路段最深積水0.66米。該處李公河(順達路以西、鳳儀街以北)段長約900米,共有3道彎角,河床變窄且淤積較多,導致該段河道水位較高,於鳳儀街、順達路路面雨水井蓖外溢。
三是柳工路與膠新鐵路積水,鐵路橋底最深積水1.57米。該處柳工路與膠新鐵路西端沃爾沃路明渠提升改造工程正在進行,東端五級河(柳工路至彭白河段)淤積嚴重且河床明顯變窄,導致柳工路排水不暢,下水速度慢,匯集於鐵路下穿處。
四是柳工路與昆明路積水,該路段最深積水0.61米。該處東約100米為五級河,河道(柳工路至彭白河段)流經企業院內,多處淤積,雜草叢生,且河床明顯變窄,河道排水不暢致使路面降雨無法快速消退。
五是瀋陽路與膠新鐵路積水,鐵路橋底最深積水1.02米。該處地勢低洼,合肥路、芝麻墩路等客水匯流此處,強降水雨量大,涵洞下穿2臺800m³/h強排泵無法及時排除積水導致路面積水,停雨2小時後,下午6:00左右積水消除,恢復通車。
為應對此次突發性強降雨過程,河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指揮、現場調度,全區防汛部門緊密配合、積極應對,全力做好中心城區防汛排澇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提前做好預警預防工作。7月31日凌晨3:30、上午11:40,區防指向各鎮街及各部門分別下發暴雨黃色、橙色預警信號,要求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及應急搶險機制,最大限度地防範和應對短時強降雨,做好城區排澇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全力採取排澇應對措施。強降雨發生時,河東區政府分管領導帶隊,組織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水務局等部門組成多個巡查小組,出動900餘人,對城區主要道路進行全面巡查,現場解決積水問題。同時,迅速組織力量對積水嚴重的路段設置警示標識,封堵積水道路,疏導車輛和行人,保障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此次強降雨過程中,全區未發生一起強降雨導致的人員傷亡事件。三是及時研究解決方案,根治城市內澇。
針對此次中心城區積水內澇暴露出的問題,特別是5處積水嚴重的路段,逐一研究解決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全面提升城市防汛能力:鞏村路積水問題,加快埠東乾渠河道清淤疏浚進度,降低河床,提高埠東乾渠洩洪斷面;對埠東乾渠與李公河西支交匯處洩洪閘進行改造提升,增加閘片數量,提高洩洪速度。鳳儀街積水問題,對李公河全段進行清淤拓寬,增加排水斷面,降低河道水位,對鳳儀街、順達路雨水管道進行疏通,增設雨水井蓖,加快路面雨水收集速度。柳工路與膠新鐵路積水、柳工路與昆明路積水問題,加快沃爾沃路兩側明渠提升改造工程進度,聯合經開區加快對五級河(柳工路至彭白河段)進行清淤疏浚,拓寬河床,確保路段降雨能夠及時排至彭白河。瀋陽路與膠新鐵路積水問題,聯合經開區、鐵路部門論證於合肥路新建1道雨水方涵,將合肥路及芝麻墩路北段降水向東排至解白河,緩解瀋陽路客水匯流問題;對芝麻墩路西側排水系統進行疏通,加大過水能力;加大現有泵站強排能力,確保積水及時排除。同時安排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住建局全面排查,抓緊做好市政公用設施搶修和恢復工作,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來源:臨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