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吳不偷襲荊州關羽北伐襄樊能成功嗎?

2020-12-19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如果東吳不搞偷襲襲取荊州,還得加上一個條件就是後方的糜芳傅士仁積極準備糧草器械,那麼關羽成功拿下襄樊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下關羽北伐襄樊時期的各種動態。

關羽北伐的動態:

公元219年5月左右,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劉備集團在斬殺曹魏漢中統帥夏侯淵後據險而守,雙方互有傷亡,最終曹操以雞肋為名從漢中遷走數十萬百姓而還,劉備也已「男子當兵,女子當運」的地步得到漢中的地盤。也就在此時,關羽借著漢中之勝率領荊州的三萬精銳北向用兵,攻樊城圍襄陽,想在宛洛一帶有所突破。

前期軍事行動頗有成效,關羽一邊派兵圍襄陽,一邊猛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不得不堅守待援。曹操聽聞樊城戰事吃緊,趕忙派于禁和龐德帶領七軍(三萬人左右)救援樊城。剛交戰不久,夏秋之際多雨水,關羽利用漢水的暴漲,水淹七軍,活捉于禁、斬殺龐德。

北伐前期關羽這一戰有多大的影響呢?

1.曹操聽聞樊城前線的戰事,尤其于禁和七軍被俘,曹操嚇得想要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2.關羽趁著漢水暴漲之勢猛攻樊城,樊城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情急之下要放棄樊城,後來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

樊城守將曹仁

3.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關羽,陸渾人孫狼也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有明確的記載。

戰事的形勢是非常有利於關羽,只是關羽兵力有限,一方面要圍襄陽,另一方面要攻樊城,當時關羽的兵力只有三萬,還有一大部分的兵力在駐守江陵防備東吳。

曹操這邊的動態:

第一次救援全軍覆沒後,曹操實行了第二次救援。先派徐晃去增援(徐晃的士兵都是新兵,一直等到十二營的兵馬全都到齊後再攻打關羽,人數少了徐晃也不敢上啊),後又從合肥前線招來張遼準備一起圍攻關羽(張遼後面再路上的時候,關羽已經從樊城撤退了)。

第二次救援樊城的徐晃

如果東吳不偷襲,關羽可以調更多的江陵守軍來支援樊城前線

前面說到曹操要派了徐晃與張遼往樊城前線增援,但面對後方的起火,曹操也還要派兵去鎮壓平亂。如果東吳不偷襲,關羽只需要面對曹魏這一個敵人。正史上記載,徐晃擊敗關羽前,曹操曾派人向關羽軍營射箭告知關羽呂蒙已偷襲江陵,所以徐晃是知道關羽後方有失才敢大張旗鼓的攻打關羽。那麼沒了東吳的偷襲,徐晃想要從正面擊敗關羽是不可能的。關羽不僅是武藝還是統帥能力是強於徐晃的,徐晃估計還要等到張遼一起來才敢攻打關羽。

劉備集團荊州的統帥關羽

張遼要從合肥來樊城是有很長的一段行軍距離的,在這個時間,樊城守將本就不多,加上經過水淹城牆破損,相信關羽拿下樊城是沒有什麼懸念的。

總結:如果東吳不在背後搞偷襲,加上後方糜芳傅士仁的積極準備糧草器械,那麼關羽拿下樊城是沒有懸念的。關羽拿下襄樊後就可以徹底進入中原地帶,到時與成都的劉備進行兩路北伐恢復漢室也是大事可期。

相關焦點

  • 如果沒有呂蒙偷襲荊州,關羽進攻襄樊就能成功
    但是對於孫權來說也是一次艱難的選擇,如果偷襲了荊州那就代表著自己與劉備徹底決裂,如果配合關羽進攻曹魏的話,如果成功了話,會打破三方勢力的平衡。那就是:「虎女焉能嫁犬女」如果沒有孫權的授意呂蒙偷襲荊州,那麼那個時候曹操絕對會選擇遷都來避關羽的鋒芒,那麼曹仁也就沒有必要去堅守襄樊,就算堅守襄樊等待增援的到來,那麼襄樊失守也是遲早的事情。那個時候曹魏能夠最好的結果就是在宛城這一帶與關羽決戰。
  • 關羽北伐襄樊時,如果孫權不去偷襲荊州,轉攻合肥會怎麼樣?
    在此基礎上,關羽關羽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可以說是來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不過,讓關羽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正在和曹魏大軍激戰的時候,孫權卻選擇背叛,也即派遣呂蒙偷襲荊州。因為曹魏和東吳的前後夾擊,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 關羽打襄樊,如果孫權不偷襲,關羽北伐能成功嗎?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和蔣濟獻計,讓曹操聯合孫權,讓孫權趁機從背後偷襲關羽,於是,孫權派呂蒙等人,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關羽隨即敗亡。 試想,如果孫權不偷襲,關羽北伐能否成功呢?是不是能重創曹操?
  •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諸葛亮有沒有可能北伐成功?
    公元219年,東吳都督呂蒙趁關羽攻打襄樊之際出手偷襲,不但讓蜀國丟失荊州三郡,還為此損失了關羽這員虎將,讓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近乎破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關羽不去攻擊襄樊,力守荊州的話會不會扭轉局面,聯合東吳消滅曹操?
  • 關羽北伐時,孫權最佳的選擇真是偷襲荊州?其實他有更好的選擇!
    而劉備麾下的第一大將關羽,則在同年發布了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關羽調集了主力來包圍曹仁鎮守的襄樊。當然,這也給孫權留下了可趁之機。等到關羽和曹魏激戰的時候,孫權下令偷襲荊州。在這場戰役中,呂蒙兵不血刃,襲取關羽鎮守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並成功斬殺了關羽等人。公元220年,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
  • 如果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戰力爆表,能擊敗曹軍,平推至許昌嗎?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由於東吳背叛盟約,呂蒙偷襲荊州,導致關羽大敗,最終被俘身亡。我們可能就會好奇了,如果呂蒙不偷襲荊州,關羽能在前線打敗曹軍嗎?能打到哪種程度?能平推至許昌嗎?畢竟關羽戰力爆表,嚇得曹操差點遷都了。
  • 如果不是關羽守荊州,如果不是襄樊之戰,劉備能否坐穩荊州?
    只要東吳鐵了心、非要收回荊州,劉備就是派誰守荊州都沒用。以荊州一地,扛不住整個東吳的實力碾壓。也就是關羽在荊州鎮守,換個別人,也許荊州早丟了。關羽大意失荊州,得從襄樊之戰說起。而且襄樊之戰,也是孫權下決心收回荊州的主要原因。
  • 荊州究竟多重要?如果關羽不丟荊州,諸葛亮北伐成功率將會翻倍
    而且這個地方還沒什麼天塹可以利用,一條長江都是跟江南、巴蜀共用的,因此自古以來幾乎沒有人能夠在荊州佔地為王並且長久守住的。所以說我們不能責怪關羽,關羽頂著強大的壓力,在荊州守了6年半的時間,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荊州沒丟的話,諸葛亮能否北伐成功呢?
  • 東吳得到荊州後,為何不從這裡北伐,反而是死磕打不下的合肥?
    三國之中,蜀漢和東吳其實剛開始關係比較好,屬於盟友,但是東吳為了達到全據長江的目的,不惜背棄盟友,偷襲荊州,使得蜀漢國力大損,更是破壞了劉備漢中、荊州同時出兵北伐的策略。然而,當東吳佔據荊州之後,卻又為何不向劉備學習,從荊州北伐?反而是一直執著於攻取合肥?
  • 襄樊之戰期間,如果關羽攻克樊城,後續還能繼續北伐嗎?
    如果關羽能攻下樊城,是否可以繼續北伐?筆者覺得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劉備集團如果拿下了樊城,整體態勢將變得非常有利,並且局勢還將進一步朝著有利劉備集團的方向發展。
  • 荊州被東吳偷襲,士仁、糜芳投降使得關羽敗亡,如果不降又會怎樣
    #三國風雲錄#襄樊之戰是蜀漢由盛轉衰的一仗。在這一仗裡,關羽出兵攻打曹仁守衛的襄樊,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他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連曹操都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東吳的孫權出兵襲取荊州。這使得關羽不但功敗垂成,還因為後方根據地被奪,軍隊離散。最終,關羽在逃亡西川的路上被東吳的伏兵擒殺。
  • 在關羽的襄樊之戰中,如果孫權不去襲擊荊州,轉攻淮南會怎麼樣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兵襄樊,發動了襄樊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關羽表現出色,創造了水淹七軍的光輝戰績。在當時,關羽威震華夏,一時風頭無二。但是好景不長,就在關羽一心想拿下樊城,擴張勝利的時候,東吳發動了偷襲荊州之戰。
  • 在關羽的襄樊之戰中,如果孫權不去襲擊荊州,轉攻淮南會怎麼樣
    但是好景不長,就在關羽一心想拿下樊城,擴張勝利的時候,東吳發動了偷襲荊州之戰。關羽手下的將領糜芳、傅士仁投降了呂蒙,荊州落入東吳之手。關羽聞訊從襄樊撤退,想奪回荊州。可是他手下的家屬都在江陵落入東吳之手,呂蒙對他們實施優待政策,離散了關羽的軍心。關羽在大軍離散的情況下,只得走保麥城,不久在逃往西川的路上被東吳的伏兵擒殺。
  • 呂蒙偷襲荊州時,如果糜芳傅士仁堅守不降,關羽還會失荊州嗎?
    公元219年,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其實,細究起來,荊州的丟失,不僅是因為關羽的大意,也和糜芳傅士仁兩人的倒戈存在直接的關係。那麼,問題來了,呂蒙偷襲荊州時,如果糜芳傅士仁堅守不降,關羽還會失荊州嗎?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呂蒙偷襲荊州時,要是糜芳傅士仁死守不降,關羽可能還會失去荊州,但至少不會丟掉性命。
  • 孫權既然能背盟偷襲荊州殺關羽,為何沒有在諸葛亮北伐時攻打蜀漢
    ,因為劉備和劉琦在名義上就是荊州之主,尤其是劉琦,只要能聯合劉琦,就能插手荊州,孫權就能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荊州,如果不聯合劉備和劉琦,他們就會變成孫權的對手。 所以,公元219年,當關羽北伐襄樊之時,孫權就開始偷襲荊州,這一計劃孫權與呂蒙、陸遜等人計劃了好幾年時間,儘管劉備集團是孫權的盟友,但那又如何呢?孫權優先考慮是自己的戰略安全,而不是劉備的,孫權偷襲荊州後,一不做,二不休,把蜀漢唯一的名將關羽也給殺了,就是為了徹底打敗蜀漢,孫權不在乎蜀漢的反擊。
  • 關羽坐鎮荊州,為何要發動襄樊之戰,全力防守不行嗎?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為了幫助曹仁解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因為暴雨,以致於被關羽水淹七軍。
  • 關羽坐鎮荊州,為何要發動襄樊之戰,全力防守不行嗎?
    接著就是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因此,對於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選擇,後人自然是有所爭議了。那麼,問題來了,關羽坐鎮荊州,為何要發動襄樊之戰,全力防守不行嗎?
  • 如果劉備將從成都遷都到荊州並支持關羽北伐中原,能滅魏吞吳嗎
    如果按照題目中所說劉備把首都從成都遷到荊州並且支持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話,可能在暴露野心的同時會把蜀漢陷入更大的風險當中。到時候別說滅魏吞吳了,可能會逼得吳魏聯盟搶先合攻蜀漢。這不是危言聳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況且一旦蜀漢遷都會不會讓內部的益州派起了什麼心思和想法這都不好說,別說對外擴張了也許內部已經烽煙四起了。我們下面做一下簡單的闡述。
  • 如果糜芳死守荊州,堅決抵抗東吳,關羽還會被擒殺嗎?
    先說觀點,如果糜芳死守江陵,是完全能夠守住城池的,關羽可以安全返回,不會被擒殺!關羽從襄樊戰場撤下來時,曹軍其實並沒有追擊,關羽軍隊還是保持了較強的戰鬥力,只不過因為關羽手下士兵聽說荊州後方被奪,沒了根據地,而他們的家人也是安然無恙,所以選擇了逃亡,離關羽而去。
  • 如果此人死守荊州,堅決抵抗東吳,關羽還會被擒殺嗎?
    先說觀點,如果糜芳死守江陵,是完全能夠守住城池的,關羽可以安全返回,不會被擒殺!關羽從襄樊戰場撤下來時,曹軍其實並沒有追擊,關羽軍隊還是保持了較強的戰鬥力,只不過因為關羽手下士兵聽說荊州後方被奪,沒了根據地,而他們的家人也是安然無恙,所以選擇了逃往,離關羽而去。最終關羽手下兵少,才被東吳士兵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