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吳不搞偷襲襲取荊州,還得加上一個條件就是後方的糜芳傅士仁積極準備糧草器械,那麼關羽成功拿下襄樊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為何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下關羽北伐襄樊時期的各種動態。
關羽北伐的動態:
公元219年5月左右,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劉備集團在斬殺曹魏漢中統帥夏侯淵後據險而守,雙方互有傷亡,最終曹操以雞肋為名從漢中遷走數十萬百姓而還,劉備也已「男子當兵,女子當運」的地步得到漢中的地盤。也就在此時,關羽借著漢中之勝率領荊州的三萬精銳北向用兵,攻樊城圍襄陽,想在宛洛一帶有所突破。
前期軍事行動頗有成效,關羽一邊派兵圍襄陽,一邊猛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不得不堅守待援。曹操聽聞樊城戰事吃緊,趕忙派于禁和龐德帶領七軍(三萬人左右)救援樊城。剛交戰不久,夏秋之際多雨水,關羽利用漢水的暴漲,水淹七軍,活捉于禁、斬殺龐德。
北伐前期關羽這一戰有多大的影響呢?
1.曹操聽聞樊城前線的戰事,尤其于禁和七軍被俘,曹操嚇得想要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2.關羽趁著漢水暴漲之勢猛攻樊城,樊城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情急之下要放棄樊城,後來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

3.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關羽,陸渾人孫狼也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有明確的記載。
戰事的形勢是非常有利於關羽,只是關羽兵力有限,一方面要圍襄陽,另一方面要攻樊城,當時關羽的兵力只有三萬,還有一大部分的兵力在駐守江陵防備東吳。
曹操這邊的動態:
第一次救援全軍覆沒後,曹操實行了第二次救援。先派徐晃去增援(徐晃的士兵都是新兵,一直等到十二營的兵馬全都到齊後再攻打關羽,人數少了徐晃也不敢上啊),後又從合肥前線招來張遼準備一起圍攻關羽(張遼後面再路上的時候,關羽已經從樊城撤退了)。

如果東吳不偷襲,關羽可以調更多的江陵守軍來支援樊城前線
前面說到曹操要派了徐晃與張遼往樊城前線增援,但面對後方的起火,曹操也還要派兵去鎮壓平亂。如果東吳不偷襲,關羽只需要面對曹魏這一個敵人。正史上記載,徐晃擊敗關羽前,曹操曾派人向關羽軍營射箭告知關羽呂蒙已偷襲江陵,所以徐晃是知道關羽後方有失才敢大張旗鼓的攻打關羽。那麼沒了東吳的偷襲,徐晃想要從正面擊敗關羽是不可能的。關羽不僅是武藝還是統帥能力是強於徐晃的,徐晃估計還要等到張遼一起來才敢攻打關羽。

張遼要從合肥來樊城是有很長的一段行軍距離的,在這個時間,樊城守將本就不多,加上經過水淹城牆破損,相信關羽拿下樊城是沒有什麼懸念的。
總結:如果東吳不在背後搞偷襲,加上後方糜芳傅士仁的積極準備糧草器械,那麼關羽拿下樊城是沒有懸念的。關羽拿下襄樊後就可以徹底進入中原地帶,到時與成都的劉備進行兩路北伐恢復漢室也是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