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吳中實驗小學小學生蘇州工匠園參加「冬至」文化體驗活動

2020-12-19 媒體大搜索

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正亭為孩子們講述蘇州冬至習俗

為傳承蘇州傳統節日習俗,在未成年人群中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弘揚道德觀念,活躍「冬至」節日氣氛,12月19日,在2018年「冬至」即將來臨之際,蘇州工匠園舉辦「冬至」文化體驗活動,100位來自吳中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葉正亭老師與孩子們交流互動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合影並展示拓印的福字

蘇州工匠園「冬至」文化體驗活動以「冬至大如年、孝道記心間——我送長輩一個福」為主題,在蘇州工匠園7樓舉辦。活動形式有文化講座、蘇作體驗、孝心傳遞、九九消寒。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正亭為孩子們講述蘇州冬至習俗

著名吳文化專家、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正亭老師為孩子們講述蘇州冬至習俗,使青少年了解蘇州傳統民俗文化,感受蘇州地方民俗風情和傳統孝道文化,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道德觀念。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除了文化講座,現場還進行了蘇作體驗活動。在老師指導下,孩子們現場體驗桃花塢木刻年畫的拓印過程,由孩子們親手拓印一個「福」字,感受蘇作工藝的獨特魅力。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將自己親手拓印的「福」字轉送家中長輩,傳遞孝心、愛心。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小學生們在蘇州工匠園學習拓印福字

現場的孩子們每人領到兩張《九九消寒圖》,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九朵梅花圖,每朵梅花九個花瓣,自冬至起,每天描紅一個花瓣;另一種是清宣宗旻寧御筆題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共八十一畫,自冬至起每天描紅一畫,歷時九九八十一天,代表「數九天」的八十一天,直至春天到來,萬物復甦,從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歷練持之以恆的工匠精神。(呂夢月 王建康 李俊鋒 江蘇蘇州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蘇州工匠園舉行冬至文化活動 小學生體驗傳統節日習俗
    本報訊(記者 範易)昨天,蘇州工匠園舉行「冬至」文化體驗活動,來自吳中實驗小學的100名學生匯聚一堂,共同感受蘇州傳統節日習俗。本次活動以「冬至大如年、孝道記心間——我送長輩一個福」為主題,分為文化講座、蘇作體驗、孝心傳遞和「九九消寒」。
  • 蘇州工匠園聯手吳門扇藝舉辦至「扇」至美特展
    2020年6月5日下午,蘇州工匠園舉辦了吳門扇藝至「扇」至美特展的啟動儀式,20多位重量級嘉賓濟濟一堂,儀式包含多位領導致辭,並舉辦了主題沙龍,共同探討蘇扇藝術。吳門扇藝在啟動儀式上還將水磨骨玉竹白玉梅花湖藍灑金扇(法國總統夫人收藏同款)扇贈予蘇州工匠園永久收藏展出。啟動儀式結束後,現場嘉賓有的體驗畫扇技藝,有的品賞洞簫藝術,沉浸在藝術中,久久沉醉。扇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側影,扇子是一種日常文化器物。2006年5月20日,制扇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邯鄲:邯山區實驗小學「冬至」主題活動
    河北大小事今天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今年的「冬至」節到來之際,學校工會除組織教職工開展了「包餃子」活動,還特邀請了校外剪紙老師利用工會時間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以「冬至」為主題的剪紙盛宴,喜迎節日的到來。剪紙藝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以它的實用性、裝飾性在民間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我校從今年的十月份聘請了在剪紙方面有造詣的校外老師,利用每周五下午的工會活動時間為大家教授剪紙技術。
  • 武昌區2萬小學生冬至無作業
    包餃子、品茶、聽故事、捏糖人、轉糖、打太極拳……昨日,作家、民俗志願者和家長們走進武昌區20餘所小學,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傳統而別致的冬至節。這天晚上,武昌區2萬多名小學生全體沒有作業,可以早半小時上床,聽父母講故事,體會「貓冬」樂趣。
  • 江蘇首屆小學生賽事在蘇州工業園區打響(圖)
    近日,蘇州市「維蘇威」杯獨輪車比賽在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比賽由市體育局和教育局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市範圍內的三元實驗小學、張家港泗港小學等9所學校和少年俱樂部的100多名小學生參加。經過訓練的小隊員們騎著統一規格的獨輪車,依次角逐50米競速賽、100米糰體接力賽等四大項比賽的冠軍。  寒冷的上午,小隊員們脫掉了厚厚的外套,輕鬆上陣。據了解,許多小隊員已練習獨輪車近一年。
  • 蘇州吳中區首屆小學生擊劍錦標賽舉行 12歲女劍客摘省賽冠軍
    蘇州吳中區首屆小學生擊劍錦標賽舉行 12歲女劍客摘省賽冠軍 揚子晚報網4月15日訊(記者 顧秋萍 文/攝)4月15日,蘇州市吳中區首屆小學生擊劍錦標賽在艾魯特國際擊劍培訓中心蘇州館舉行
  • 這裡的冬至大如年,在蘇大體驗江南特色冬至文化
    冬至節氣,蘇州大學延續該校三十多年來的傳統,為全校5萬名學生發放加餐券,過一個暖胃更暖心的冬至佳節。學生展示四種款式不同的加餐券。圖片來源:蘇州大學21日中午,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三食堂人頭攢動,學生們排起長隊,興致勃勃地使用冬至加餐券購買鴛鴦糕、蜜糕、黑米糕、滷雞翅等蘇州特色小吃。
  • 珊瑚浦輝實驗小學學生參演兒童劇 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新華網重慶教育頻道5月16日電 如何加深小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怎樣讓自我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日前,童星圓兒童劇欄目組前往重慶市南岸區珊瑚浦輝實驗小學進行取景拍攝,用鏡頭記錄了小學生的校園生活。
  • 用風物文物精細「講述吳文化變遷」,蘇州吳中博物館今開館
    吳中博物館館長陳曾路表示,博物館定位是一個有特色、高水平的館。所謂的有特色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往精準、精細發展,為不同年齡層的群眾提供更多的教育活動。蘇州吳中區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源地。約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吳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三千多年前泰伯在吳地建「勾吳」國,始有歷史紀錄。
  • 江蘇吳中入選「2020蘇州民營企業100強」
    8月5日,江蘇省蘇州市召開工商業聯合會十四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發布了「2020蘇州民營企業100強」並舉行授牌儀式,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吳中」)入選「2020蘇州民營企業100強」榜單,榜單中72家為製造業企業,江蘇吳中為本次入選的兩家以醫藥製造為主業的民企之一。
  • 傳承民俗,溫情冬至——如城實驗幼兒園小班迎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為了進一步讓孩子了解了中國的傳統習俗。近期,如城實驗幼兒園小班組開展了「傳承民俗,溫情冬至」主題活動。
  • 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宋克淑 煙臺報導  為了引導少年兒童體驗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近期,魯東大學實驗小學兩次開展「拜師行禮,聆訓成長」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
  • 育才實驗小學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
    今天上午,育才實驗小學舉行了「校園開放日」活動,266名一年級學生家長體驗了一回「小學生」生活。操場上,學生家長參加了一年級少先隊入隊儀式,並親手為孩子繫上紅領巾。孩子進入小學一開始我們是有一點擔心的,不知道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通過今天的公開課,老師會用比較生動活潑的形式鼓勵他們發言。我也看到我的孩子上課時很積極的發言,能夠很主動的配合老師。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來培養成才。」
  • 吳中太湖新城,下一個蘇州城市副中心崛起!
    最近,蘇州規劃局網站上批前公示了吳中太湖新城塔韻路東側、天顏路北側地塊規劃,傳說中的吳中太新金融街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不久的將來,生活在這裡的朋友們就能親自體驗吳中太新地下之城的魅力,感受更高科技便利的智慧城市生活。
  • 「正本清源 守正創新」——蘇州吳中高層次文藝人才研修班學員晉京...
    這次活動是江蘇縣(區)級文藝作品首次抱團走進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展覽館,是吳中區第五屆蘇作文創峰會重頭戲,也是歷屆蘇作文創峰會層次最高的一次活動。如今,吳中區是「工藝之都」蘇州的重要支撐,享有「天下工藝看蘇州,蘇作精華在吳中」之譽。據統計,在全國工藝美術領域11大類中,吳中區擁有10個大類3000餘個品種,其中有50多項民間工藝被列入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在國內,亦屬罕見。吳中民間工藝不僅門類全、品種多,更以工藝之精湛令人矚目。
  • 走進博物館,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小藝說,湖北省博物館是她節假日最喜歡去的地方,常常和父母在這裡流連忘返,希望小學畢業後成為曾侯乙墓展廳的一名志願講解員。  各地博物館在端午節期間舉辦系列專題展覽、體驗和社會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中華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蘇州吳中金庭鎮用評彈巡演傳播法治文化
    法制網訊(朱晨陽 顧龍飛)為深入推進基層法治文化建設,豐富法治宣傳形式和內容,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法治文化建設的滿足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江蘇蘇州吳中金庭鎮特邀吳中區法治評彈團走進轄區衙甪裡等村(社區),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法治評彈巡演活動,觀演總人數達200餘人。
  • 石大開展「溫情冬至 團圓餃子」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12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際教育學院開展了「溫情冬至 團圓餃子」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組織留學生包餃子、迎冬至。學生事務辦公室主任時金華老師在活動開始前,為同學們講解了冬至的相來歷,以及南北方各異的過冬至活動。隨後,同學們開始施展自己的十八般武藝,剁餡、和面、揉麵團、擀麵皮、包餃子。不一會,桌面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餃子,欣賞著各自的「作品」,同學們之間愉快的交流起來。
  • 武昌兩萬小學生樂享「童話冬至」
    昨日是冬至,武昌22所學校的2萬多名學生度過了一個別致的「冬至故事節」,家長和社會志願者走進教室講故事、讀童書、吃餃子、填九九消寒圖,重拾中國人傳統生活方式的意趣。孩子們皆無作業,可以早半小時上床,聽父母講故事,體會「貓冬」樂趣。  昨日,在棋盤街小學,志願者、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走進教室講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蘇州"九九消寒圖"繪出冬至文化內涵 深入了解冬至民俗
    蘇州"九九消寒圖"繪出冬至文化內涵 深入了解冬至民俗 2017-12-20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