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 而非「公私合營」

2020-12-10 虹新聞

本網記者了解到,4日下午,國資委在其官方微博發布內容稱,「『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這句話有點意味深長,明顯是一條闢謠的信息。

而且在這短短的幾百個字間,「國資小新」連發三問:一問、這種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卻被人歪曲為「公私合營」,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二問、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兒。你以為偷換概念就能渾水摸魚、玩「標題黨」就能吸引眼眼球了?三問、這種說法不僅錯,而且蠢,太低估我們廣大網友的認知水平了,小新更不接受。騙點擊的「標題黨」們,大周末的就不能稍微歇歇嗎?

從國資小新三問的問題和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態度和語氣,明顯能感覺到,國資委對這樣的無端造謠無法接受。

為什麼會有自媒體等平臺給國資委造這種謠言呢?

原來大家關注的是,近三個月來,國資委先後會見了兩大網際網路巨頭。

據國資委網站8月1日消息,7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會見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

而在6月16日,郝鵬在國資委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

國資委這個動作被市場上嗅覺敏銳的人士捕捉到,並由此開始大做文章。更有戲份的是,會見這兩位網際網路大佬的國資委主任郝鵬是5月份剛被任命的。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郝鵬的第一把火燒向網際網路巨頭,這背後到底有幾個意思,這讓一些好事的自媒體不由得浮想聯翩。

郝鵬與這兩位業界大佬會面,也有隻言片語的公開報導。

在報導中,郝鵬表示,國資委著眼於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

兩位大佬也表達了自己的意向,他們分別向郝鵬匯報了與中央企業的合作進展,並闡述了對中央企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見建議。

這一來一往的對話讓一貫喜歡捕風捉影的自媒體有了猜想的噱頭。正如郭德綱的相聲《我要反三俗》中的一個典型橋段,要敗壞一下于謙的段子,真可謂無中生有。於是自媒體就曲解為,是不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發展的太過於龐大,比如說騰訊,其對社交應用領域的壟斷地位已經無人撼動,原來是QQ社交軟體推動騰訊帝國的出現,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推出的微信又成為最大的贏家,現在在行動支付方面,微信支付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這個一度還被稱之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再來說說阿里巴巴,馬雲的阿里巴巴推動了電商在中國大地的普及,因此其商業帝國也是異常龐大,甚至被稱為第六大經濟體,可想而知,他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壟斷地位還有誰能撼動。而後阿里還推動雲計算的社會普及,很多行業的數據在設計之初就瞄準雲計算方面的應用場景。

以上這些原因都讓人有不同角度的猜想,不過隨著國資委的澄清,國企混改與網際網路結合似乎成為下一個可以炒作的題材。

可以說重點領域的央企混合改革試點已經進行了三年之久,電力、石油、天然氣等七大領域的相關國有企業已經開始了實質性的進展。數據顯示,中央一級的國有企業混改的比例已經達到70%,涉及到商業一類的更是超過了這一比例。而央級以下的企業混改比例基本完成。

在網際網路方面值得關注的是,聯通的混改案例。在這輪改革當中,阿里、百度、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出現在戰略投資者的行列中。

為什麼國企改革比較看中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參與呢?原因是它們在精準觸達用戶方面有著天然優勢,特別是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方面,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都有各自的「殺手鐧」。事實已經證明,中國聯通在2018年混改制後,業績出現了V形反轉,這與引入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資金和技術,以及市場化的管理經驗分不開,應該說,國資委這次分別與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大佬見面,其背後正是有這層意思在裡面。

簡而言之,央企希望網際網路巨頭參股,以此來撬動龐大的央企資本和大量低效資源,讓重要的技術優勢快速進入到產業領域,更好的發揮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和創新能力,開創國企混改新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國資委:央企+網際網路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國企改革按下加速鍵,混改卻被貼上了「公私合營」的標籤,8月4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國資小新發布消息反駁稱,「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兒」,偷換概念就能混水摸魚、玩「標題黨」?國資委方面表示,近期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
  • 經參:央企+網際網路完全是正常市場行為,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經參:央企+網際網路完全是正常市場行為,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近期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
  • 馬雲、馬化騰跑國資委引猜疑,混改到底是不是公私合營?
    國資委稱,近期以來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主要是鼓勵和支持旗下的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公司深化業務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打造 「央企+網際網路」模式。然而,一些自媒體卻稱這是國家要搞「公私合型」的信號。
  • 央企+網際網路是公私合營?國資委怒斥:這種說法不僅錯,而且蠢
    近年來,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積極參與中國聯通、國家鐵路集團、中國石化等央企混改,央企則藉助其在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渠道優勢,有效提升效率與活力。 同時,也出現了某些自媒體將「央企+網際網路」說成了要把阿里和騰訊變成「公私合營」的說法。 對此,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怒斥了這種不負責任的「標題黨」說法。
  • 國資委否認「公私合營」背後的信號
    一見君注意到一個細節,「世界一流企業」沒有特指國企,說明也包括騰訊、阿里、京東、蘇寧等這些年積極參與國企混改的大型民企。大周末的,國資委為何發這條微博,背後的意味不簡單,最直接的原因是,最近國內「公私合營」、「國進民退」等說法又開始了。
  • 國資委澄清:國企混改不是公私合營 此前曾會見阿里騰訊
    新京報訊(記者 張姝欣 見習記者 許諾)8月4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的官方微博「國資小新」發文稱,國企混改不是公私合營
  • 國資委對接「雙馬」就是搞「公私合營」?腦洞開得有點大
    事實上,此次央企主動對接阿里、騰訊等民營網際網路企業,主要內容是探討以央企接入「網際網路+」的方式,探索混合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又一種嘗試。「央企+網際網路」不過是國企混改的新探索,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總體上都還缺乏有絕對影響力的世界品牌,亟須進一步做大做強。
  • 國資委對接「雙馬」就是搞「公私合營」?腦洞開得有點大|新京報快評
    央企和民企,是在平等前提下正正經經談合作。那些不失時機地製造對立者,並不靠譜。▲國資委回應「央企+網際網路」等於「公私合營」。但是,這種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卻在網絡上被某些人歪曲為「公私合營」,引來「國資小新」略帶激動地回應:「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對於央企來說,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改善央企經營機制、激發企業活力和確保國有經濟保值增值的有益探索。有聯通的樣本在前,應該說已經形成了部分可推廣的經驗。
  • 國資委主任會見馬雲、馬化騰,是要「公私合營」?國資委怒斥「標題...
    近年來,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積極參與中國聯通(600050)、國家鐵路集團、中國石化(600028)等央企混改,央企則藉助其在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渠道優勢,有效提升效率與活力。同時,也出現了某些自媒體將「央企+網際網路」說成了要把阿里和騰訊變成「公私合營」的說法。  對此,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怒斥了這種不負責任的「標題黨」說法。
  • 國資委主任會見IT「雙馬」引遐想!竟被理解為公私合營?官方如是...
    4日下午,國資委官方微博連發三問,強調「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這種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卻被人歪曲為『公私合營』,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兒。
  • 國資委:央企+網際網路就是「公私合營」?謠言!
    8月4日下午,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期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社會各界比較看好這種以改革培育新動能、以合作推動新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舉。
  • 國資小新:國企混改不是公私合營,「標題黨」們能歇歇嗎?
    IT之家8月4日消息 剛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發文稱「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國資小新表示,「近期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社會各界比較看好這種以改革培育新動能、以合作推動新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舉。但是,這種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卻被人歪曲為「公私合營」,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兒。
  • 【觀察】央企「地王」與新公私合營之路
    上溯兩個月,紹興成功組織了在北京舉行的紹興民企與央企對接會。紹興市政府先後6次與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聯繫,對行業契合度緊密的央企,逐一登門拜訪,最終促成了「3月對接」。新公私合營運動在倒逼中產生,如一些企業家所說,央企有資金、有項目,可以集團軍作戰,而民企有市場優勢、船小好調頭,類似於輕騎兵,如果將兩種優勢嫁接到一起,將是市場與資金的美妙結合。
  • 混改提速 湖南國企改革邁入歷史新節點
    同時,制定投資項目負面清單,清退10戶企業非主業項目18個、投資額7.37億元;清算註銷風險較大、效益不佳的基金38支,發行規模27.1億元。如在開放創新方面,2020年湖南省國資委專門召開了駐湘央企對接合作座談會,鞏固合作成果,促使駐湘央企36個疑難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 國資委曬混改成績單:優先股、特殊股新政將出
    上述混改成績的背後,離不開產權市場的平臺支撐。郜志宇認為,就目前混改推進的情況看,產權市場已經成為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平臺。國資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央企業正在不斷通過轉讓部分股權、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合作者,2013年以來共成交495宗,引入非公資本986億元。
  • 國資委副主任談本輪混改難點:配套改革非常遲緩
    今年7月,國資委在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兩家央企啟動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地方國企混改方案也開始密集出爐。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截至今年8月,已有16省份公布了國資改革方案,其中都重點提到了「混改」內容。當然,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輪混改實踐中,還有一些疑慮的聲音:「混改」會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 國企混改的好處
    國企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得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還是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國企混改的好處1、增加企業資質、背景2、 增加民眾信賴
  • 央企京企合作深化 混改進程擴圍提速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啟動,央地不同層面國企合作也不斷深化。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與北京市近日召開了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進落實國家戰略座談會。會上,北京市與國務院國資委籤署合作協議,8個央地企業重點合作項目籤約,掀開央企京企合作新篇章。隨著混改項目集中亮相,北京成為國資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高地。
  • 永善:扶貧工廠蛻變 民企的「公私合營」試驗
    永善:扶貧工廠蛻變 民企的「公私合營」試驗 2020-08-27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企重組整合潮起 國資委監管央企數量減至96家
    國務院國資委8日發布消息,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至此,國資委監管的央企數量正式由97家變更為96家。今年以來,國企重組整合潮起,三大路徑浮現,下半年大戲有望接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