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倒樓引出謎團:誰在出租動遷後的空置房[圖]

2021-01-17 東方網

5月4日凌晨,上海市虹口區新港路242號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兩人不幸死亡

    >>>點擊查看:最新消息  現場圖集

  東方網記者蔣澤、劉歆、於量5月5日報導 昨天凌晨,上海市虹口區新港路242號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兩人不幸死亡。隨著記者的調查,發覺真實情況原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離奇、複雜,列為動遷地塊已10多年,為何唯獨這片居民區遲遲未拆?之前,開發商施工,是否給附近房屋造成了不良影響?神秘的拆遷隊長何以能通過出租空置拆遷房獲取利益?房屋倒塌的真正原因究竟又是為什麼?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宋家老太和外地租客

  王先生今年60歲。他說,自己3歲時,就搬過來了。那時,這些房子剛蓋好。他是最老的住戶。從他記事起,這裡就有4排平房,起初都是竹頂、泥牆,後來一些人家開始翻建,泥牆變成了磚牆,平房變成了兩層小樓。62歲的管先生家裡還保持著最初的模樣,高高的屋頂,內部沒有粉刷過,也沒有用掛曆紙糊貼過,編排的竹條也裸露在外。

  若是把歷史再往前推,按王先生的說法,這片土地都是宋家老太的。據說,這宋家老太不一般,祖上給她留下這許多地產。在沒有這些房子前,就是一片莊稼地。王先生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不過,父母也是從江蘇揚州過來的。「要說真正的土生土長,還是這宋家老太。」

  宋家老太有著這片土地上的記憶。王先生說,今天倒塌的那幢3層小樓,正是她家的房子。其實,年代還不算久遠,「也就20年左右吧!一開始蓋了兩層,後來又加了一層。」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天遇難的一位老人,正是宋家老太的女婿,年紀已有70多歲,「宋家老太的女兒住到別的地方去了,逃過一劫。」

  租住在此的外地人同樣是受害者。宋家老太的房屋旁有一排平房。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平房裡住著3戶人家。一戶有3個人,一個人通宵在網吧,躲過災難,另外兩個被壓在下面,最終獲救;第二戶是賣水果的夫妻,丈夫遇難,妻子被救了出來;第三戶是賣皮帶的,夫妻倆帶著一個小孩。「昨晚,他們因生意不好作徹夜討論。結果,也陰差陽錯地逃了出來。」

  現在,住在這兒的有70%是外地來滬人員,有些是賣水果的攤販;有些是賣大餅的。而原先的居民或暫時搬離,或已動遷離開。王先生和其他幾個老住戶都不願意離開這裡,「動遷沒談攏。買不起房,就住著吧!」

動遷:居民當初要求並不高,虹口區稱問題複雜

這亂糟糟的居民區本是動遷地塊,可旁邊的住宅樓已經蓋起,這裡仍然不見動靜

    10多年前,這裡居民們的平靜生活就被打破。2002年,這兒被列為拆遷地塊。但雙方似乎沒有就動遷條件達成一致。居民們認為,他們當時的要求並不高,「我們當時要求動遷房位置不要太遠。結果,開發商說我們是刁民。」隨著時間的推移,附近其他居民早已搬遷離開,可這裡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百戶人家中,也有部分居民與開發商的洽談是成功的。王先生說,他的鄰居就是拿了18萬元走人的——「當時,他們孩子的工作不錯,自己買了房子,執意不讓父母住在這裡。只拿了18萬元安置費就離開了,沒要動遷房。」他說,後來幾年搬走的幾戶,安置費是36萬元。王先生和其他堅守的幾戶居民說:「我們是真正的窮人。現在,這些安置費根本買不起房子,還不想住得太遠。」

  隨著已動遷地塊施工的開始,那些堅守的居民與開發商的矛盾也在日趨升級。導火索是開發商為修建地下停車場,在距離房屋僅幾米處挖深坑。居民們堅持認為,挖坑造成了房屋傾斜、裂縫。王先生為了阻止施工,還和施工方幹過架。俞女士說,當時,他兒子也用磚頭砸了挖土機的玻璃。

  經過多次較量,開發商只得把挖坑叫停。挖了一半的深坑也就此荒廢。隨著地下水的滲出和匯集的雨水,這兒就成了垃圾堆成山的臭水塘,有居民還在水塘旁的高地上開闢了菜地。東方網記者在俞女士屋外看到,水塘已整體發綠,旁邊是各種垃圾,野貓、野狗穿梭其中,甚至成了青蛙的棲息地。正說話時,「撲通」一聲,樓上一包垃圾飛進了水塘。

  就動遷安置問題,記者諮詢了虹口區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不願多談,表示「這是開發商的問題,比較複雜」。

居住現狀:晾衣竹成電桿,水龍頭出水慢

一根晾衣竹被用做了電線桿

在只能容納一人行走的狹窄通道裡,打開一扇伸縮防盜門,沿逼仄樓梯爬上二樓,只見一個小水池,再往裡是一間10來平米的房間,這就是俞女士的家。房間裡有一張木床,床上堆著碗筷,邊上是衣櫃,地上散落著幾張小板凳,放著電磁爐,四周牆上貼著掛曆紙,「前兩年,房間已燒過一次,牆壁都黑了。我就用紙給貼上了。」俞女士解釋道。

  在房外一側,有個不起眼的小樓梯,俞女士說,這是兒子和兒媳的房間,「前幾年,兒子結婚了。後來,媳婦又懷孕了。我不能讓他們小倆口和我住一屋啊!就又在上面給他搭了一個房間。」

  相比於居住條件的窘迫,居民怨聲載道的要算是日常生活的不方便。「為用水,鄰居之間經常吵架。」俞女士把自家水龍頭擰到最大,水流像一根細水柱緩緩流出,「到了用水高峰時,會更誇張,只要前面幾家水龍頭一開,其他就沒水了。」

  「最近,這兒至少燒過6次。」王先生家旁邊豎著一根晾衣竹,上面搭著電線。他說,自從拆遷隊把電線桿拆走之後,大家只能把電線搭在這裡。這弄堂裡到處都是裸露的電線。這裡的居民反映,許多火災都是由於老鼠齧咬引起的。

  居民認為,這房子的狀況已不適合居住。有居民告訴記者,每年,颱風將來時,區政府和街道都會給居民們發錢,讓他們去賓館住宿躲避。

  昨日,那幢老民居的坍塌,會否對這些房屋造成影響?虹口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今天上午,有關部門就在現場進行了鑑定,周邊房屋「目前沒有什麼異常」。

謎團之一:誰在出租動遷後的空置房

一戶居民家中,房頂已經開裂

  記者在與居民的交談之中,「拆遷隊戴隊長」一語,經常會出現在居民的話語裡。居民們紛紛認為,戴隊長非常「牛逼」。這居民區裡的動遷空閒房屋,都被戴隊長租了出去。一間10多平米的小房間可以隔成3間,甚至還有違章搭建的小平房。居民們說,被倒塌房屋砸中的小平房就是搭建的,正是戴隊長租出去的。

  「旁邊還有一幢6層的老公房,住戶早已動遷走了,也被戴隊長租出去了。」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估摸著,他在這附近至少租出去不下80戶,一戶一月收五六百元、七八百元,你算算他一年能掙多少?」

  記者嘗試向嘉興街道、虹口區了解戴隊長的情況,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王先生說,戴隊長和他年紀差不多大,也是60歲左右的樣子,平時也住附近。不過,最近似乎不在上海。

謎團之二:房屋為何會倒塌

開發商廢棄的大坑,低洼處成了水塘和垃圾山,高地是居民開墾的菜地

  之前,有報導稱,倒塌是因液化氣罐爆炸而引發的。但現場多位居民均認為,沒有發生過爆炸。居民於先生說,當時,他聽到「轟」的一聲,是房屋倒塌的聲音。「如果有爆炸,其他居民的玻璃怎麼沒有被衝擊波震碎?為何倒塌房屋沒有著火?現場的確有天然氣的味道,那是因為那幢樓外面有天然氣管道,連著對面的6層老公房。我們這裡都不用天然氣的,做飯都是電磁爐。」

  受傷的鄭女士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他們一家從未使用液化氣,平時都是用電磁爐做飯的。

  虹口區消防局的人員表示,目前,倒塌原因仍無結論,不能斷定由液化氣罐爆炸而引起。

相關焦點

  • 虹口法院:房屋動遷前對動遷款的分配有過承諾,應信守承諾
    原則上平分動遷款項,儘量多給予沙某強照顧。如需補償房屋差價,本人承擔,並與沙某花共同承擔照顧料理沙某強一切事宜。」後系爭房屋承租人變更為沙某美。  徵收前,系爭房屋內有原、被告4人戶籍在冊。  系爭房屋緣由沙某強長期居住,2009年起沙某強居住延吉二村XXX號XXX室(權利登記為沙某4、沙某英共同共有),系爭房屋對外出租直至徵收。  2018年8月22日,系爭房屋所在地區被納入徵收範圍。
  • 23年7次動遷失敗待圓夢 走進上海虹口地塊最後的拆遷戶
    2016年10月18日,23年裡,這塊地曾經七次動遷,卻因各種原因都未能成功。居民動遷的願望,也隨之擱置了23年。圖為緊閉的大門上標註紅色的「徵」地字樣。翁磊/東方IC 中國網10月19日訊 2016年10月18日,23年裡,這塊地曾經七次動遷,卻因各種原因都未能成功。居民動遷的願望,也隨之擱置了23年。這就是東至沙涇港路,南至天水路、東交通路,西至四平路,北至慶陽路的虹口區171街坊地塊。日前,虹口區舊改在此取得歷史性突破,二輪舊改徵詢籤約率破90%。
  • 虹口探索合理動遷政策
    圖片說明:6月22日下午,中共虹口區委書記孫衛國圍繞「發展航運構建和諧」等話題與網友互動交流。圖片說明:現場互動交流結束後,虹口區委領導和網友合影留念圖片說明:東方網的工作人員正在現場進行文字直播(點擊圖片查看更多組圖)    東方網記者靳慧、張海盈、劉歆、實習生桑怡6月22日報導:「新港地區和其他地區不同,私房和違章搭建較多,所以要制定符合這個地區的舊區改造和動遷政策
  • 上海虹口近百年老房迎來動遷,居民擺長桌宴慶祝……
    當日,虹口舊改史上體量最大的東餘杭路(一期)項目正式開始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籤約,長桌宴16戶居民中,90%選擇全貨幣籤約,10%將在10月23日選房籤約。59歲的王躍華盼動遷盼了幾十年,從結婚開始就說要拆一直等到現在,至今沒能用上管道煤氣,雖然每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在豆腐乾大的地方裝個抽水馬桶算是有了衛生設備,但洗澡還是不方便。家裡只有14.4平方,上面搭閣樓,下面打地鋪,最多時要住5個人。動遷組9點開門籤約,王躍華9點到舊改基地,前面已經有10多個居民在等候。
  • 1927年建的老房終於動遷,上海虹口最後一塊出讓毛地生效
    8月13日,虹口北外灘地區舊改再傳捷報:截至14時,116街坊籤約率達到98.62%,正式生效。116街坊是虹口區最後一塊「出讓毛地」,2003年曾啟動舊改,由於種種原因,房屋徵收工作在17年間「兩起兩落」。
  • 楊浦、虹口動拆遷拉動二手房成交
    近期市政府動拆遷工作的深入,也拉動了動遷區域以及周邊區域的二手住宅的成交。由於動遷板塊大多有戶型小、戶數多且住戶收入相對較低的特點,大多動拆遷戶習慣了生活多年的區域,特別像生活設施配套成熟的虹口、楊浦板塊。正是基於這些原因,很多動遷住戶依舊選擇在該板塊居住。
  • 虹口區地塊7次動遷未成 今夏終於「破土」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20多年裡曾經7次動遷,都因各種原因未能成功,但許多居民盼望著能早日動遷。昨天是二輪徵詢第一天,虹口區舊改再有新突破,東至沙涇港路,南至天水路、東交通路,西至四平路,北至弄地的虹口區171街坊地塊,昨晚二輪舊改徵詢已超過90%。這裡的居民將告別環境髒亂差的居住地,住上新房子。
  • 空置房是什麼意思 2020年物業新規空置房
    那麼空置房是什麼意思?多長時間不住算空置房?空置房在物業費方面也有一定的優惠,下面為大家介紹2020年物業新規空置房,一起來看看吧。由於市場各方對於空置房的定義大不相同,所以很難統計出全國究竟有多少可供購買的空置房。 二、多長時間不住算空置房相信在晚上,大家路過一些小區的時候,有很多房子的燈都沒有亮,住的人很少,這就是空置房,那麼多長時間不住算空置房呢?
  • 鞍山一動遷樓外懸掛八米高「冰瀑」(圖)
    鞍山一動遷樓外懸掛八米高「冰瀑」(圖) 作者:吳楠 2017-12-27 09:04   來源:千山晚報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該照片在微博上被發出後,有一萬多評論和兩萬多人點讚。大家對這個「冰瀑布」都十分好奇,更有人評論「遙看瀑布掛前窗」。昨日上午,記者根據照片找到了刷屏朋友圈的「冰瀑布」,原來這張火遍網絡的「東北冰瀑布」確實在鞍山,就在鐵東區建設街7棟居民樓外。記者在現場發現,這是一棟老式居民樓,共5層。「冰瀑布」是從四樓一家陽臺開始,一直垂直到一樓地面。
  • 大批動遷戶回搬 虹口楊浦二手房成交量遽漲
    近期,上海市政府動拆遷工作的深入拉動了動遷區域及周邊二手住宅的成交。     美聯物業市場研究部資料顯示,虹口、楊浦區域市政動遷、商業動遷近期主要集中在虹鎮老街(瑞虹板塊)、東長治路(北外灘板塊)、平涼路板塊、大連路板塊等,這些地區拆遷範圍較大,動遷家庭密集。
  • 20年前就說要動遷,上海北外灘這塊6.2萬平方米的地塊舊改生效
    北外灘規劃公布後,舊改工作備受關注,山壽裡舊改地塊是「政企合作」的第二個地塊,也是抗疫期間虹口啟動的第二個徵收地塊。李金鳳今年67歲,住在塘沽路124號,20年前搬來這裡,當時居委幹部對她說,不要裝修得太好,馬上要動遷了,不要浪費錢。剛住進這9.8平方的亭子間,李金鳳不習慣,燒飯做菜老鼠從腳上跳過去,下雨就把家裡的面盆都拿出來接水,進進出出要戴帽子。李金鳳有潔癖,出去倒馬桶還要換衣服,兒子的同事開玩笑說,抽水馬桶會用嗎?
  • 華新鎮鳳溪居委開展出租房屋排查工作專題會
    根據上級部門工作要求,為進一步落實轄區人口調控和管理服務工作,確保轄區治安穩定,7月17日下午,華新鎮鳳溪居委綜治中心配合居委會組織樓組長等召開來滬人員、出租房屋排摸工作專題會議。   會上,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目前小區各類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書記對加強來滬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方面明確了幾點要求:一是外口管理員要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流動人口居住登記工作;二是各樓組長對出租房屋人員變動、「空置和群租」現象及時匯報,發動群眾監督,實現動態管理;三是發揮物業職能管理的作用,做好重點排查「空置房」登記工作和「群租房」的取締工作,並要求各樓組長要及時匯報居民區內出租房屋的人員居住變動情況
  • 日本鄉村如何活用空置房
    另一方面,2015年開始在空置房銀行登錄製度的使用條件上,增加了「家庭成員中有65歲以下的家庭」一項後,引起了65歲以上的希望移居者的不滿,使用登錄申請者數比前年減少了60%。事實上,增加這項利用條件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具備提高地方活性化魅力的希望移居者移居本地。國東市利用空置房銀行的設立與宣傳,以及就業相關的「生業設計」等,以多種形態積極推進空置房的活化。
  • 虹口黃浦新一批舊改小區名單來了 搖身一變房價10w+
    虹口、黃浦多街區公布舊改通知而在今年,上海又提升了城市的更新速度,作為市中心剩下的二級以下舊裡弄聚集地,黃浦與虹口的多個街道在近日公布了舊改通知,內環共18個地塊開啟動遷工作,這也意味著又有上萬戶居民的生活條件將要被改善,而虹口和黃浦又將迎來一次「重生」。
  • 日本免費出售空置房,中國空置房夠兩倍國人居住,價格卻居高不下
    但如果去到日本或者其他的一些國家(包括美國),你都很可能得到完全免費的房子,這種低價出售甚至免費送的房子,卻沒有人要,可我們國家的空置房這麼多,價格還居高不下,這是為什麼呢?在日本,他們以低價出售約有1千萬戶的廢棄民宅,有些甚至還免費送出。這些房子用日文表示「Akiya」,它的意思就是閒置的空屋子。
  • 上海虹口一動遷老宅被網友考證系民國名園,孫中山到過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楊博 圖從武進路457號一條弄堂進入老宅,可見其內部已破敗不堪,但拱窗仍在。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楊博 圖        陸龍驤老先生84歲,屬馬,今年本命年的他即將搬離自己居住了66年,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武進路457號的老宅。
  • 空置房繳100%物業費合理嗎?
    「交付後,一般要等個一年半載才會住進去,期間不會使用公共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如果要承擔全額物業費,是不是不太公平?」「可以酌情少交,或者交一半。」「肯定要100%收物業費,好多炒房團買房空置,不收他的物業費,對其他剛需業主不公。」「打擊炒房客,必須多交物業費。」近日,不少網友在大江論壇就空置房交納物業費問題展開激烈討論,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採訪。
  • 虹口區動遷糾紛律師
    虹口區動遷糾紛律師,我們一貫秉持「專業、誠信、敬業、高效」的理念,始終堅持以維護客戶合法權益為中心的宗旨,為眾多客戶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虹口區動遷糾紛律師, 本文由山東刑事律師網提供 、執行期限 本標準自2011年5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年,期滿後,由省物價局、司法廳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新公布。
  • 一張蘇州河北岸虹口的老照片
    這並不是外灘,而是與外灘隔蘇州河相望的虹口,照片上有行人和東洋車通過的地方就是外白渡橋,照片中還能清晰地看到橋的木欄杆和橋下蘇州河的灘地,照片中最右側的建築物是德國駐上海領事館,它左側有尖頂的建築則是德國新福音教堂(German Protestant Church)。相近位置拍攝的歷史照片很多,我們只要換一張照片,就可以表現得更清楚了。
  • 私房動拆遷|「老出租」「代經租」的認定標準是啥?
    諮詢:我們現在居住的私房動遷了。我母親是50年代就居住在這裡,當時有租賃協議,也是給交租金的。現在我們承租的私房動遷了,我們算不算「老出租戶」,能不能拿到補償?補償方式是如何計算的?現在,私房動遷,是否被認定為「老出租」,補償方式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主張自己是「老出租」的原因。二、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的認定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