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9月30日消息(柏林禪寺網站報導)
2004年 9月23日,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柏林禪寺隆重舉行明海大和尚升座法會。明海禪人正式繼任柏林禪寺中興後的第二任方丈。
迎請諸山長老
明海禪人現年37歲,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90年皈依三寶,1992年在柏林禪寺剃度,1993年在洛陽白馬寺受具。現任政協河北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學院常務副院長,曾擔任柏林禪寺監院、首座、都監等職。於2003年農曆六月初一日開始擔任本寺代理方丈。本寺依據中國佛教協會關於方丈升座退居的規定,及中國佛教叢林的傳統制度,並根據淨慧老和尚的提議,兩序大眾推舉明海禪人繼任方丈,並業經報請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批准。
晉院
升座法會於上午9時開始,首先進行晉院儀式。明海禪人在方丈寮由有明老和尚授衣掛珠。之後從山門外開始,在本寺班首師父引領下,率侍者及護法晉院。分別在山門、韋馱殿、祖師塔、普光明殿、觀音殿、伽藍殿、祖師殿、禪堂、萬佛樓拈香說法,並在普光明殿由傳印長老送位,在禪堂由淨慧老和尚送香板、送位,在萬佛樓由淨慧老和尚送座。晉院儀式歷時一個半小時。
傳印長老為明海法師送具
淨慧老和尚於萬佛樓中為明海法師送座
晉院儀式結束後,在萬佛樓前舉行慶賀典禮。奏國歌、唱三寶歌,之後黨政領導、諸山長老及社會各界人士宣讀賀信及講話,國家宗教局在賀信中勉勵明海法師繼任方丈後,帶領全寺僧眾繼續發揚佛教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勤學精進,為佛教、為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晉院儀式結束後,在萬佛樓前舉行慶賀典禮
柏林禪寺退居淨慧老和尚、新任方丈明海大和尚講話。淨慧老和尚首先回顧了柏林禪寺十六年的建設歷程,他指出:本寺的每一步發展,都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中國佛教協會的指導和提攜,諸山長老的加持和呵護,各位護法居士的大力贊助和護持,廣大佛教信眾的關心和幫助,才使得柏林禪寺的修建工程和各項弘法利生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他相信在未來的歲月裡,柏林禪寺在年輕一代僧伽的主持、管理下,各級領導、諸山長老、各位護法、廣大信眾、常住大眾,還將一如既往地關懷、呵護、支持柏林禪寺僧團弘法利生、服務社會的各項工作,為河北省的社會穩定、經濟建設服務,為河北省佛教事業的發展做貢獻。最後他對柏林禪寺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希望,這些希望已與全寺班首、執事討論多次,歸納為《宗風十要》,以備繼位諸賢有所取法。
明海法師在講話中飽含深情地回顧了自己的學佛曆程,深深感恩父母、國家、師長與大眾。他在講話最後這樣要求自己:「當我卸任時,我希望能對自己下這樣的評語: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我在任時沒有謀取私利,沒有貪圖虛榮,沒有放逸懈怠,沒有苟且偷安,沒有睡過哪怕一個懶覺,請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裡監督我、批評我、幫助我。」
典禮結束後舉行上大供儀式,淨慧老和尚在齋堂為明海法師送位。升座法會圓滿結束。
一些黨政機關或社會團體發來賀信或賀電,他們是:國家宗教局、趙縣縣委統戰部及民宗局,河北省佛教協會、北京雍和宮廟管會、北京紅十字會傳統醫學交流中心,北京廣化寺、蘇州寒山寺、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等。石家莊市市長臧勝業先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等以個人名義來信祝賀。
前來參加法會的還有:省政協民宗委尹文儒主任,省政協民宗委陶家順副主任,省民族宗教事務廳馬宇駿廳長,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朱燕增處長,石家莊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華清女士,趙縣縣委書記羅二虎先生,趙縣縣長李旭陽先生等黨政領導,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著名藏學家王堯先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魏常海先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靳希平先生,天津南開大學教授陳雲君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雜誌社主編黃夏年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藝術研究室主任王志遠先生,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吳言生先生,省青聯副主席梅世彤先生,秘書長邢偉先生,原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徐光耀先生,原省文聯副主席劉泉洲先生,省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旭宇先生,省美協主席、著名畫家趙貴德先生等各界來賓。
附:
明海法師晉院法語:http://bailinsi.fjnet.com/newchanne/WSBL/FMQX/040923/sz_fy4.htm
淨慧老和尚在明海禪人升座法會上的講話:http://bailinsi.fjnet.com/newchanne/WSBL/FMQX/040923/sz_fy1.htm
明海法師在升座慶典上的講話:http://bailinsi.fjnet.com/newchanne/WSBL/FMQX/040923/sz_fy2.htm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