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在西方有一種很濃重的神秘感,中國敞開大門之前,西方對於東方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國家知之甚少。中國的武術之於西方人而言更為神秘。西方人對於東方武術僅有的印象可能厲害。就如今而言東、西方距離並不遙遠,可放在以前便不一樣,來到中國的各種武力強者大多慘敗而歸,再者當時來到中國的西方人少之又少,所以在很多西方人的眼裡,中國人都會武術,每個都很厲害都能夠飛簷走壁。
上述的說法可能有些許的誇張,到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證明了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很大。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現在學習中國的武術的人越來越少,武術文化的傳承也變得越來越艱難。看現在許多的武術只能打著強身健體、養身保健這樣的名頭在發展,也似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武術並沒有那麼裡厲害,其中甚至有不少的中國人。那中國的武術真的只是一個花架子,只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今天就來說一個厲害的國學武術大師。這是一位武林界泰鬥,清末民初「三大俠客」之一,美國拳王也為其手下敗將,他就是呂紫劍。呂紫劍自幼家境殷實,而學習武術的初衷也十分的平常,只因小時身體不好,家中長輩便寄希望於習武能夠改善其身體素質。不過,呂紫劍這一習武不僅僅改善了身體素質,還成為了國學武術大師。
呂紫劍在習武之初的確只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卻不想其在武術有極高的造詣,在習武以後不久便有一套屬於自己獨創的拳法,可見呂紫劍在武術上的天賦非常高,而呂紫劍也並沒有辜負這一份天賦,夜以繼日刻苦地學習武術。在呂紫劍12歲時,他的地方上的老師便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導他的,令其另拜高師。也就是在這時,呂紫劍的武術有了一定的造詣,武術對於他而言也不再僅僅是為強身健體,更多了一份內心的熱愛。
眾所周知,中國在清末民初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式,那時中國人可以說受到了各國人的欺壓,習武之人自然看不過這等事情,呂紫劍便開始鋤強扶弱,幫助貧苦百姓不受欺壓。他這樣的做法引來日本人的不滿,於是便請來日本浪人對他呂紫劍,結果卻一舉敗在呂紫手下,自此以後呂大師也名聲大噪。也以此向日本人證明了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不過更加令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在中國重慶南山的擂臺上,已經52歲的呂紫劍打敗了美國拳王,這是又一次向世界證明了世界武術的厲害。中國武術還有很多厲害的傳人,比如與呂大師並稱「三大俠客」的霍元甲與杜心武,像這樣厲害的習武之人應該還有許多,相信現在也不乏這樣的大師,中國武術一直都在傳承,中國的武術也並不限於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