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拍榜單】古籍善本成交TOP30 究竟什麼書這麼貴?

2020-12-13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在最貴《紅樓夢》拍賣結果出來以前,也許很多人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貴的書,尤其是在電子書暢行的當下,除非是曹雪芹手寫書再世,當然這也只是突破天際的想像而已。

如果說一紙千金尚可理解,但是一通當代的信札400萬元,怕是真的要好好的開開腦洞了,究竟寫了啥?

當然,還有一類的寫本寫經,倒是比較容易理解為何會有天價紀錄出現,比如乾隆皇帝抄寫的經書,管他寫的什麼,只有乾隆皇帝墨寶也得上千萬的價格。

他們的寫經、信札及故事都是今天拍賣市場上追捧的熱點

從拍賣現場來看,古籍善本部分的拍賣往往也是最磨人的,一來不是像中國傳統書畫那樣的大手筆,動輒一口千萬元的競價階梯;二來在場次或者拍品的安排上,並沒有那麼的人性化,單個古籍善本或者是信札的專場還好,如若和古代書畫放置在一起,那麼這類拍賣一定是最後進行的,尤其是在重要夜場的拍賣中,留到最後的一般都是這些狂熱的愛書分子,並且是錙銖必較。

古籍善本2017年春拍TOP30(數據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在較為直觀的2017年春拍古籍善本成交TOP30榜單中,從千萬元級別到百萬元級別的古籍善本都有涵蓋,筆者選擇了從2017年1月1日到7月20日之間的達標拍賣公司的數據,分為寫本寫經、書札文牘、歷代刻本、碑帖印譜等四個板塊,這也是當下拍賣市場中較為常見的關於古籍善本的劃分。

(備註:亦有拍賣公司會把重要的古籍善本放在書畫專場中進行拍賣,筆者也把這部分數據進行了整理。)

正如榜單中所見,也是為何會有人認為今春拍賣中古籍善本的表現較為亮眼的原因,其中在成交超過千萬元的6件作品中,包含了寫經、信札和刻本等,在平均價格不到30萬元的古籍善本來講,超過千萬元的價格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清宮舊藏天祿遺珍元刻孤本全帙《孔叢子》 1058萬元 中貿聖佳拍賣

而這其中作為老牌拍賣公司的中國嘉德從1994年首場拍賣的首個古籍善本專場就保持了領先的優勢,本季拍賣中貢獻了3件超過千萬元的拍品,分別創造了本季最貴的寫經、最貴信札以及最貴刻本等紀錄。

中貿聖佳拍賣則是在歷代刻本的拍賣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從去年就開始的天祿琳琅藏書的拍賣之後,比如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纂圖互注揚子法言》在2016年春拍中以2300萬元成交。在2017年春拍中更是出現了元刻《孔子叢書》七卷,這也讓中貿聖佳在這一板塊中佔據優勢。

張大千「最貴情書」 80.5萬元 北京保利拍賣

而對於這兩年超級熱鬧的信札而言,北京保利拍賣則從2016年最貴的「張大千情書」信札,到這一季中最貴的毛岸英信札等,這些頗具個人情趣和歷史價值的信札文獻,就一度成為近年拍賣以來的熱點。

從這些天價的榜單來看,在當下的拍賣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關鍵性的價格指標,比如天祿琳琅舊藏、過雲樓舊藏以及廣韻樓舊藏等,分別代表著皇家藏家和私人藏書的頂峰,再如後來人的舊藏也成為高價格的重要砝碼,比如本季中的陳子清、吳湖帆等人的舊藏。

天祿琳琅與過雲樓廣韻樓等分別代表了皇家和私人藏書的頂峰

另外一個關鍵性的指標則是在於年代的確認,這其實也是古籍善本收藏和拍賣中最為爭議的一個部分,宋版書、唐人寫經、元刻本等等,如果說明清書畫尚可確認,但是如果想要做到書籍的傳承有序則是難上加難,紙張、印刻、內容、來源等等都是其中的鑑定難點。

比如在雅昌藝術網所整理的這份古籍善本拍賣榜單中,唐代的就有4件,之後還包括五代十國時期的1件,宋代7件,元代2件,其餘的才為明清和近現代。單單從保存角度而言,紙張的保存就是一大難題,其次完整本,沒有刪節和缺卷的就很少,再有所謂的精校精注版就更少之又少了。

紙質類文物的保存是個大問題(故宮董誥山水畫修復前)

加上上述的鑑定難題,今天的古籍善本拍賣出現這樣的價格也是在情理之中,甚至多數人認為是沒有達到應有的市場價格。

也正如榜單中所呈現的趨勢一致,千萬元級別的古籍善本是僅有的少數,多數的價格集中在百萬元的級別,放眼榜單之外的價格,則多數是在百萬元以下的區間內成交,雅昌藝術網也從四個板塊中總結和回顧2017年春拍的表現。

首先是在寫本寫經的板塊中,在調班印刷術普及之前,中國早期的圖書都是依賴於抄寫流傳,即便是在印刷術之後,也有不少讀書人以抄寫古籍為課業,以至流傳到今天的古籍中相當數量是抄寫本。寫經則是因為宗教信仰和精神寄託,亦稱之為寫經,較少為抄經。

古代書畫中關於古人寫經的描繪

另外在時代的劃分中,或者說在概念的劃分上,寫本和抄本也有所區別,比如在唐代以前,書籍幾乎都是依賴於手寫傳抄,所以統稱是寫本;唐代之後,刻本開始流行,尤其是在宋代最為盛行,唐宋時期手寫傳抄的書籍仍成為寫本;

而從人員的身份上也有著劃分,無論時代的早晚,如果抄寫人的地位較高,他所抄錄的書籍也成為寫本,而不是抄本;第三種就是上述的寫經,因為涉及到宗教信仰,也稱之為寫經,而不是抄經;

乾隆皇帝行書《智嚴經》632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在2017年春拍中,乾隆皇帝行書《智嚴經》就符合上述的幾種情況,首先是乾隆本人的身份尊貴,其次內容是涉及到宗教的。這三十六開的《度一切諸神境界智嚴經》共計五千餘字,是考證清晰的乾隆御筆,是乾隆皇帝為慶祝自己六旬萬壽所作的。

雖然這件作品在嚴格意義的劃分上有書法和寫經的權衡,中國嘉德拍賣也是把這一作品納入到大觀中國古代書畫珍品之夜的拍賣中,除了寫經之外,也被認為是乾隆皇帝的書法代表作,在拍賣中最終是以6325萬元成交,也是古籍善本這一板塊的最高紀錄。

薛崇徽《大般涅盤經》卷九 2932.5萬元 北京保利

同樣情況的作品還有北京保利拍賣中的,唐人薛崇徽《大般涅盤經》圈九首尾經文均全,且存首尾題,共21紙,是盛唐時期常用的經黃紙種,並經過砑光上蠟工藝,為敦煌遺書用紙之上品。這也是薛氏兄弟為追念逝世多年父母的恩德所抄寫的,在北京保利的古代書畫夜場中是以2932.5萬元成交。

過雲樓舊藏《唐人寫經》1794萬元 中貿聖佳拍賣

此外,在中貿聖佳春拍中,過雲樓舊藏的《唐人寫經》據文為大乘佛教《續華嚴經疏》:《釋十回向品》以至《阿僧只品》,則是以1794萬元成交,這類的唐人寫經也成為市場近期的追捧熱點。

而和寫本有著同樣高價的歷代刻本,則是雕版印刷之後,尤其是在宋代之後盛行,在最近四五年的拍賣市場中也是高價頻出,比如保持最高價拍賣紀錄的《錦繡萬花谷》就是宋版書。

從字面意思來看,刻本指的是雕版刻印的印刷本,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刻本根據年代、單位、地點、質量、版式等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活字本、石印本、鉛印本和影印本等。

康生舊藏程甲本《紅樓夢》百二十回 2403.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今春拍賣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是最貴紅樓夢,在中國嘉德拍賣中,康生舊藏程甲本《紅樓夢》百二十回以2403.5萬元成交。這套刻本是程偉元會同友人高鶚將歷年「竭力搜羅」的《紅樓夢》抄本「細加釐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以「萃文書屋」的名義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木活字排印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此本被後來的研究者稱之為「程甲本」《紅樓夢》。

程甲本《紅樓夢》本身就印刷量極為有限,傳世至今的程甲本也極為罕見,很多人在拍賣前對此估價不超過1000萬元,而最後的拍賣結果證明,紙比金貴!

清宮舊藏天祿遺珍元刻孤本全帙《孔叢子》(局部)

元刻本的《孔子叢書》七卷則是在中貿聖佳以1058萬元成交,記錄的是孔子與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即孔鮒)等人的言行。如此的價格一則是因為天祿琳琅舊藏,而來則是因為這是少見的「完本」之一,可以說這部《孔叢子》是唯一一部元刻的全本,也被稱之為存世的孤品。

嘉業堂藏元刻全帙《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460萬元 西泠印社拍賣

而傳承有序的代表當屬是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的中嘉業堂藏元刻全帙《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經由清代戴植(芝農)、陳寶晉(守吾)收藏,後入莫友芝手,經莫彝孫、莫繩孫、莫經農、莫俊農等莫氏祖孫三代世守,最終歸藏南潯劉承幹嘉業堂,在這次的拍賣中也是以460萬元成交。

相較於上述兩種天價的古籍善本種類,碑帖印譜(金石學中一種)在今春的拍賣價格相對沒有那麼高,但是作為門檻最高的收藏種類,這一板塊的拍賣也是亮點頻出。

碑帖作為金石學中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在日本盛行,而在國內的拍賣市場中,雅昌藝術網也查閱到,北京翰海作為碑帖作品拍賣最早的公司,早在1994年首拍中就把碑帖放在中國書畫專場中,但隨著中國收藏和研究的興起,這股潮流慢慢的轉向了國內。

過雲樓舊藏《唐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記》 471.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在今春拍賣市場中,中國嘉德推出的這件《唐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記》是為過雲樓舊藏宋拓, 拓有雲樓主顧文彬題籤。吳雲尾跋,顧文彬長跋於宋金粟山藏經紙。最終是以471.5萬元成交。

吳大澂:晚清時期著名的金石學家

除了名人舊藏之外,另外一種市場中的熱點則是來自於民國時期大熱的金石學大家所拓,比如吳昌碩和吳大澂兩位,早已經成為拍賣場中炙手可熱的拍品,尤其是吳大澂,不僅僅是拓工精良,並且在每一段都有題跋和考證,這就有力的保證了此類碑帖印譜的價格。

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 402.5萬元 華藝國際拍賣

在今春拍賣中,廣州華藝國際春拍中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是以402.5萬元成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兮甲盤銘拓未剔本及已剔本 48.3萬元 西泠印社拍賣

而在榜單之外,我們也關注到其他的一些熱點,比如在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的吉金嘉會金石碑貼專場中,一件兮甲盤銘拓未剔本及已剔本以48.3萬元成交,這就是得益於本季拍賣中2.1275億元的兮甲盤推崇。

在這四個板塊中最熱的當屬是書札文牘,就是所謂的信札,上至明人尺牘,下至當代信札,均有高價的作品出現,同時也是市場中近年來持續的熱點。

信札,也稱書札、手札或書信,古稱尺牘、尺書。在古代,寫字用的小木片叫「札」。在紙張尚未發明之前,當時一般把文字都記錄在竹木片上。蔡倫造紙之後,「札」漸漸被紙所替代,而「札」字卻依然沿用至今。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帖」,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便條、題籤的性質,因此也常包括在信札範圍之內。

按說,這小小的信札怎麼會有如此高的價格,究其原因,無非在於個人情趣、書法價值以及歷史文獻價值等,同時這也是決定著一通信札市場價格的關鍵指標。

明人尺牘冊頁 517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比如在今春拍賣中,中國嘉德推出的一組明人尺牘冊頁是以5175萬元成交,是這一塊板的當季的最高價紀錄,這107冊頁中集合了明代名臣、學者、詩人、書畫家等六十餘人的書信往來,內容涉及政事、藝文、友朋酬答,生活瑣事等社會百態,是研究明代歷史及文人生活狀態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明代書法史及書道藝術的極好資料,更加難得的是大部分為著名學者錢載舊藏,幾乎每一通書札都有他作的詳盡考訂。

如果說上述的信札極具研究價值且年代久遠,能有如此的高價名副其實,那麼當代人的信札在今天的拍賣市場中也是價值不菲。

毛岸英致楊翊信札及實寄封二枚 402.5萬元 北京保利拍賣

比如在保利春拍中,毛岸英致楊翊信札及實寄封二枚是以402.5萬元成交,信函中的內容寫到:「《馬克思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一書業經找到。請於星期六下午晚飯後在你處等我(或散步出來「迎接」我也好),俾使此項交遞不致落空。」

果真是見字如面。

當然,古籍善本的拍賣遠遠沒有達到中國書畫那樣的關注和高價,但是卻是拍賣和收藏市場中極為重要的門類,也許今天的價格會在若干年後不值一提,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這樣的價格真謂是一字千金。

相關焦點

  • 古籍善本2018拍賣成交價位如何 【邦瀚斯拍賣藝術品火熱徵集】
    在業界,1911年從前的書本稱為古籍,1949年之前的稱為舊書。所謂古籍善本,指的是古代貴重的文獻資料,貴重、稀有、內容精善的古書刻本、寫本都可統稱為「善本」,還包括書本、雕版、信札、石碑、檔案等。年12月20日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Lot2147 )2014年內地秋拍中,不少拍賣行推出了古籍善本拍賣。
  • 世界最貴古籍善本成交,曾被揚州人收藏
    2日晚,永樂2020年首拍古代書畫夜場舉槌,湮沒近千年的古籍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為全場最重磅拍品,最終以2.6335億元成交。這一價格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
  • 宋刻孤本拍出億元天價 《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成本季最貴古籍
    原標題:宋刻孤本拍出億元天價   昨日,中國嘉德2018春拍特別為「逢辰現世——曹錕舊藏 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設置專場,拍品以諮詢價形式上拍,2800萬元起拍。
  • 他們都成交了1.1億元,乾隆銅寶璽、北宋孤本古籍在京拍出
    無獨有偶的是,在6月20日下午中國嘉德2018春拍「逢辰現世——曹錕舊藏 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專場中,宋刻孤本《石壁精舍音注唐書詳節》以諮詢價形式上拍,2800萬元起拍,經過十多分鐘競價,以9600萬元落槌,加佣金最終以1.104億元成交,成為本季最貴古籍。
  • 名家藏書漸成古籍拍賣利器
    除此之外,本次上拍的還有王世襄親屬提供的380餘件古籍,其中既有明版書,也有清版書,還有很多清代、民國的精抄本、稿本以及王世襄自己的已抄書。在這本《已抄諸書》中記載著經王世襄所抄的書大概有600部之多,如果再加上他所收集的前人的善本,總數應該超過了1000部。本次拍賣展現出王世襄在藏書方面下的功夫不亞於他其他任何一個門類的收藏。
  • 2020秋拍什麼最火熱?宋版書一頁值千金,傅抱石獨佔鰲頭
    而在永樂全球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現存最早王安石文集、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的三卷孤本以1億元起拍,經過前後近半小時的激烈競投,最終由場內買家2.6335億元投得。這一價格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網友估算,這件拍品的每頁價值也高達數百兩黃金。
  • 「世界最貴古籍」《王文公文集》曾被一名揚州人收藏
    12月2日晚,永樂2020年首拍古代書畫夜場舉槌,湮沒近千年的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作為全場最重磅的拍品,最終以2.6335億元成交。這一價格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王文公文集》為國寶級孤本文物,消失數百年才重現於世,不僅極為珍貴,背後的遞藏故事也是一波三折,堪稱傳奇。
  • 嘉德春拍傳遞迴暖信號 魯迅一頁手稿拍出690萬元
    經過5天的鏖戰,5月10日舉槌的中國嘉德春拍第一階段拍賣日前圓滿收槌。中國書畫、瓷器家具工藝品、近現代工藝美術、油畫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寶翡翠門類共拍出25.71億元的成交額。其中,成交價超過千萬的拍品達到39件,3件拍品超過五千萬元成交。
  • 永樂首拍古代書畫夜場成交榜TOP5 2.63億《王文公文集》成為最貴古籍
    12月2日,永樂2020年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順利收槌,本專場共計有135件精品佳作,最終斬獲5.56億元,1件億元級別拍品,誕生了世界最貴宋版書以及伊秉綬個人拍賣最高價的紀錄。經過數位善本專家泰鬥的聯合認證,這件3冊書札確鑿為南宋初年的宋人書法藝術與名家王安石的文集編匯的集大成國寶。三卷孤本以1億元起拍,經過前後近半小時的激烈競投,最終由場內買家以2.6335億元投得。這一價格也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
  • 古籍能拍價上億?最貴古籍排行,御製佛經、程甲本《紅樓夢》在列
    12月13日,西泠印社2019年秋拍正式開幕。在當天下午首場拍賣會中,新發現的最早唐寫本《王勃集》驚豔亮相,最終以201萬落槌、241.5萬成交。近年來,拍賣逐漸成為古籍流通的主要渠道,國寶級善本參拍製造拍賣亮點,古籍拍價也趨於穩定上升。
  • 中國最貴的書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一部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以900萬元起拍後便遭瘋搶,近70輪激烈叫價之後,最終一位電話委託的買家以4830萬元人民幣將其收入囊中。對於億元級別的藝術市場而言,4830萬並不算天價,但對於「古籍善本」而言,超出千萬者屈指可數,這次拍賣創造了中國古籍拍賣新的世界紀錄,使得這部《兩漢策要》成為了史上最貴的一部中國古書。
  • 修補無痕,讓古籍善本喜獲二度春
    「這叫『溜書口』。中國古籍的書頁大多是中間摺疊的雙頁,對摺部位翻閱久了或者受到磨損就會開裂。」千百年來,古籍流轉於歲月長河,承載著久遠而厚重的文明,卻也飽受著蟲蛀、鼠齧、受潮、黴變、老化、粘連、磨損等問題的威脅。「修書人」趙春山的主要工作就是幫殘破的古籍文獻延續生命。   「修好了,再保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沒問題。最重要的是,記載歷史的文獻可以因此讓更多人看到,這就是修復的價值。」
  • 古籍善本數位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諸多載體中,古籍善本無疑是內容最豐富、價值最高者之一。當前經過全國古籍普查以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編纂、修訂等工作,我國古籍善本的家底已基本摸清,這使得對相關古籍的保護、修復更具針對性。同時,文化部、國家圖書館等部門陸續推出「中華再造善本資料庫」「中華古籍資源庫」等項目,為實現我國古籍善本的數位化邁出積極步伐,為相關古籍的利用提供了便利。
  • 2013春拍十佳早期油畫藝術家榜單出爐 吳作人居首
    2011年春拍,羅芙奧香港拍賣會上,常玉《五裸女》以1.07億元成交,創中國油畫紀錄,也使華人油畫作品進入了「億元時代」。可以說,大陸市場除徐悲鴻、吳冠中之外,千萬級別的作品要遠落後於香港地區的常玉、趙無極、朱德群等人的作品價位。
  • 古代藝術領銜秋拍 書畫收藏越老越貴?
    其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圖》以1.219億元成交,傅抱石的《二湘圖》以1.0465億元成交,位居本季北京保利秋拍的第一、第二。在業界人士看來,今年國內拍場古代書畫、古籍善本佳績不斷,古代書畫行情顯著走高。厚今薄古、古不如新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藏家對於傳承著錄清晰、學術力量深耕的市場尖貨不惜重金。最高價的「竹子」2020年秋拍季進入尾聲。
  • 明嘉靖刻本拍出25.2萬 古籍善本年均漲10—20%
    在昨天的一場古籍專場拍賣會上,一套明嘉靖年間的刻本《紫陽文公先生年譜五卷》以22.5萬元落槌,加上12%的手續費,最終成交價達25.2萬元。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古籍收藏群體的逐漸壯大,古籍善本正成為拍賣市場的新興門類。    《紫陽文公先生年譜五卷》是昨天全場成交價最高的古籍。
  • 2014西泠春拍八大山人《魚》1288萬成交
    原標題:2014西泠春拍八大山人《魚》1288萬成交    西泠印社2014春季拍賣會於4月30日至5月2日在杭州世貿中心預展,5月3日至5月6日在杭州世貿君瀾大飯店如期舉槌。本次春拍21個專場精選中國書畫、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硯臺、文房古玩、庭園石雕、中國歷代錢幣、油畫雕塑、名家漫畫、當代名家玉雕、中國陳年名酒等各門類佳作, 以特有的人文觀照,展現收藏中的人緣、地緣與情緣。  2014年5月3日下午,2014西泠春拍古代書畫專場中,八大山人作品(1626~1705) 《魚》於1288萬成交。
  • 石印本:古籍收藏的下一個亮點
    時光倒流十年,一般的古籍收藏和投資者誰都不會青睞石印本。星移鬥轉,當下的古籍文獻拍賣會上,石印本已然登場且份額在悄然增加。    據上海博古齋拍賣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朱國強介紹,1997年他們與上海國際拍賣公    司聯辦古籍善本拍賣會時,上拍的石印本非常少。而這兩年石印本佔拍品的比例逐步提高。
  • 最高價的「竹子」:古代藝術領銜秋拍 書畫收藏越老越貴?
    其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圖》以1.219億元成交,傅抱石的《二湘圖》以1.0465億元成交,位居本季北京保利秋拍的第一、第二。在業界人士看來,今年國內拍場古代書畫、古籍善本佳績不斷,古代書畫行情顯著走高。厚今薄古、古不如新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藏家對於傳承著錄清晰、學術力量深耕的市場尖貨不惜重金。最高價的「竹子」2020年秋拍季進入尾聲。
  • 2020年4月號山西晚報封面人物|霍虎勇:年輕的古籍善本收藏者與傳播者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雖然遇到艱難挫折,但是現實會在書中尋找答案。書,是力量的源泉。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和古籍收藏家霍虎勇對談,命題就是書,而且皆為「古籍」。2012年,四處尋找地址建立博物館的霍虎勇。霍虎勇,80後,山西永和人。藏書12年,現有古籍善本二十餘萬冊,民國經典十餘萬冊,報刊創刊號三萬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