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貴《紅樓夢》拍賣結果出來以前,也許很多人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貴的書,尤其是在電子書暢行的當下,除非是曹雪芹手寫書再世,當然這也只是突破天際的想像而已。
如果說一紙千金尚可理解,但是一通當代的信札400萬元,怕是真的要好好的開開腦洞了,究竟寫了啥?
當然,還有一類的寫本寫經,倒是比較容易理解為何會有天價紀錄出現,比如乾隆皇帝抄寫的經書,管他寫的什麼,只有乾隆皇帝墨寶也得上千萬的價格。
他們的寫經、信札及故事都是今天拍賣市場上追捧的熱點
從拍賣現場來看,古籍善本部分的拍賣往往也是最磨人的,一來不是像中國傳統書畫那樣的大手筆,動輒一口千萬元的競價階梯;二來在場次或者拍品的安排上,並沒有那麼的人性化,單個古籍善本或者是信札的專場還好,如若和古代書畫放置在一起,那麼這類拍賣一定是最後進行的,尤其是在重要夜場的拍賣中,留到最後的一般都是這些狂熱的愛書分子,並且是錙銖必較。
古籍善本2017年春拍TOP30(數據來源\製圖:雅昌藝術網)
在較為直觀的2017年春拍古籍善本成交TOP30榜單中,從千萬元級別到百萬元級別的古籍善本都有涵蓋,筆者選擇了從2017年1月1日到7月20日之間的達標拍賣公司的數據,分為寫本寫經、書札文牘、歷代刻本、碑帖印譜等四個板塊,這也是當下拍賣市場中較為常見的關於古籍善本的劃分。
(備註:亦有拍賣公司會把重要的古籍善本放在書畫專場中進行拍賣,筆者也把這部分數據進行了整理。)
正如榜單中所見,也是為何會有人認為今春拍賣中古籍善本的表現較為亮眼的原因,其中在成交超過千萬元的6件作品中,包含了寫經、信札和刻本等,在平均價格不到30萬元的古籍善本來講,超過千萬元的價格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清宮舊藏天祿遺珍元刻孤本全帙《孔叢子》 1058萬元 中貿聖佳拍賣
而這其中作為老牌拍賣公司的中國嘉德從1994年首場拍賣的首個古籍善本專場就保持了領先的優勢,本季拍賣中貢獻了3件超過千萬元的拍品,分別創造了本季最貴的寫經、最貴信札以及最貴刻本等紀錄。
中貿聖佳拍賣則是在歷代刻本的拍賣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從去年就開始的天祿琳琅藏書的拍賣之後,比如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纂圖互注揚子法言》在2016年春拍中以2300萬元成交。在2017年春拍中更是出現了元刻《孔子叢書》七卷,這也讓中貿聖佳在這一板塊中佔據優勢。
張大千「最貴情書」 80.5萬元 北京保利拍賣
而對於這兩年超級熱鬧的信札而言,北京保利拍賣則從2016年最貴的「張大千情書」信札,到這一季中最貴的毛岸英信札等,這些頗具個人情趣和歷史價值的信札文獻,就一度成為近年拍賣以來的熱點。
從這些天價的榜單來看,在當下的拍賣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關鍵性的價格指標,比如天祿琳琅舊藏、過雲樓舊藏以及廣韻樓舊藏等,分別代表著皇家藏家和私人藏書的頂峰,再如後來人的舊藏也成為高價格的重要砝碼,比如本季中的陳子清、吳湖帆等人的舊藏。
天祿琳琅與過雲樓廣韻樓等分別代表了皇家和私人藏書的頂峰
另外一個關鍵性的指標則是在於年代的確認,這其實也是古籍善本收藏和拍賣中最為爭議的一個部分,宋版書、唐人寫經、元刻本等等,如果說明清書畫尚可確認,但是如果想要做到書籍的傳承有序則是難上加難,紙張、印刻、內容、來源等等都是其中的鑑定難點。
比如在雅昌藝術網所整理的這份古籍善本拍賣榜單中,唐代的就有4件,之後還包括五代十國時期的1件,宋代7件,元代2件,其餘的才為明清和近現代。單單從保存角度而言,紙張的保存就是一大難題,其次完整本,沒有刪節和缺卷的就很少,再有所謂的精校精注版就更少之又少了。
紙質類文物的保存是個大問題(故宮董誥山水畫修復前)
加上上述的鑑定難題,今天的古籍善本拍賣出現這樣的價格也是在情理之中,甚至多數人認為是沒有達到應有的市場價格。
也正如榜單中所呈現的趨勢一致,千萬元級別的古籍善本是僅有的少數,多數的價格集中在百萬元的級別,放眼榜單之外的價格,則多數是在百萬元以下的區間內成交,雅昌藝術網也從四個板塊中總結和回顧2017年春拍的表現。
首先是在寫本寫經的板塊中,在調班印刷術普及之前,中國早期的圖書都是依賴於抄寫流傳,即便是在印刷術之後,也有不少讀書人以抄寫古籍為課業,以至流傳到今天的古籍中相當數量是抄寫本。寫經則是因為宗教信仰和精神寄託,亦稱之為寫經,較少為抄經。
古代書畫中關於古人寫經的描繪
另外在時代的劃分中,或者說在概念的劃分上,寫本和抄本也有所區別,比如在唐代以前,書籍幾乎都是依賴於手寫傳抄,所以統稱是寫本;唐代之後,刻本開始流行,尤其是在宋代最為盛行,唐宋時期手寫傳抄的書籍仍成為寫本;
而從人員的身份上也有著劃分,無論時代的早晚,如果抄寫人的地位較高,他所抄錄的書籍也成為寫本,而不是抄本;第三種就是上述的寫經,因為涉及到宗教信仰,也稱之為寫經,而不是抄經;
乾隆皇帝行書《智嚴經》632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在2017年春拍中,乾隆皇帝行書《智嚴經》就符合上述的幾種情況,首先是乾隆本人的身份尊貴,其次內容是涉及到宗教的。這三十六開的《度一切諸神境界智嚴經》共計五千餘字,是考證清晰的乾隆御筆,是乾隆皇帝為慶祝自己六旬萬壽所作的。
雖然這件作品在嚴格意義的劃分上有書法和寫經的權衡,中國嘉德拍賣也是把這一作品納入到大觀中國古代書畫珍品之夜的拍賣中,除了寫經之外,也被認為是乾隆皇帝的書法代表作,在拍賣中最終是以6325萬元成交,也是古籍善本這一板塊的最高紀錄。
薛崇徽《大般涅盤經》卷九 2932.5萬元 北京保利
同樣情況的作品還有北京保利拍賣中的,唐人薛崇徽《大般涅盤經》圈九首尾經文均全,且存首尾題,共21紙,是盛唐時期常用的經黃紙種,並經過砑光上蠟工藝,為敦煌遺書用紙之上品。這也是薛氏兄弟為追念逝世多年父母的恩德所抄寫的,在北京保利的古代書畫夜場中是以2932.5萬元成交。
過雲樓舊藏《唐人寫經》1794萬元 中貿聖佳拍賣
此外,在中貿聖佳春拍中,過雲樓舊藏的《唐人寫經》據文為大乘佛教《續華嚴經疏》:《釋十回向品》以至《阿僧只品》,則是以1794萬元成交,這類的唐人寫經也成為市場近期的追捧熱點。
而和寫本有著同樣高價的歷代刻本,則是雕版印刷之後,尤其是在宋代之後盛行,在最近四五年的拍賣市場中也是高價頻出,比如保持最高價拍賣紀錄的《錦繡萬花谷》就是宋版書。
從字面意思來看,刻本指的是雕版刻印的印刷本,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刻本根據年代、單位、地點、質量、版式等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活字本、石印本、鉛印本和影印本等。
康生舊藏程甲本《紅樓夢》百二十回 2403.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今春拍賣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是最貴紅樓夢,在中國嘉德拍賣中,康生舊藏程甲本《紅樓夢》百二十回以2403.5萬元成交。這套刻本是程偉元會同友人高鶚將歷年「竭力搜羅」的《紅樓夢》抄本「細加釐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以「萃文書屋」的名義出版了一百二十回的木活字排印本《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此本被後來的研究者稱之為「程甲本」《紅樓夢》。
程甲本《紅樓夢》本身就印刷量極為有限,傳世至今的程甲本也極為罕見,很多人在拍賣前對此估價不超過1000萬元,而最後的拍賣結果證明,紙比金貴!
清宮舊藏天祿遺珍元刻孤本全帙《孔叢子》(局部)
元刻本的《孔子叢書》七卷則是在中貿聖佳以1058萬元成交,記錄的是孔子與子思、子上、子高、子順、子魚(即孔鮒)等人的言行。如此的價格一則是因為天祿琳琅舊藏,而來則是因為這是少見的「完本」之一,可以說這部《孔叢子》是唯一一部元刻的全本,也被稱之為存世的孤品。
嘉業堂藏元刻全帙《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 460萬元 西泠印社拍賣
而傳承有序的代表當屬是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的中嘉業堂藏元刻全帙《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經由清代戴植(芝農)、陳寶晉(守吾)收藏,後入莫友芝手,經莫彝孫、莫繩孫、莫經農、莫俊農等莫氏祖孫三代世守,最終歸藏南潯劉承幹嘉業堂,在這次的拍賣中也是以460萬元成交。
相較於上述兩種天價的古籍善本種類,碑帖印譜(金石學中一種)在今春的拍賣價格相對沒有那麼高,但是作為門檻最高的收藏種類,這一板塊的拍賣也是亮點頻出。
碑帖作為金石學中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在上世紀80、90年代就在日本盛行,而在國內的拍賣市場中,雅昌藝術網也查閱到,北京翰海作為碑帖作品拍賣最早的公司,早在1994年首拍中就把碑帖放在中國書畫專場中,但隨著中國收藏和研究的興起,這股潮流慢慢的轉向了國內。
過雲樓舊藏《唐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記》 471.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在今春拍賣市場中,中國嘉德推出的這件《唐懷仁集王右軍書三藏聖教序記》是為過雲樓舊藏宋拓, 拓有雲樓主顧文彬題籤。吳雲尾跋,顧文彬長跋於宋金粟山藏經紙。最終是以471.5萬元成交。
吳大澂:晚清時期著名的金石學家
除了名人舊藏之外,另外一種市場中的熱點則是來自於民國時期大熱的金石學大家所拓,比如吳昌碩和吳大澂兩位,早已經成為拍賣場中炙手可熱的拍品,尤其是吳大澂,不僅僅是拓工精良,並且在每一段都有題跋和考證,這就有力的保證了此類碑帖印譜的價格。
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 402.5萬元 華藝國際拍賣
在今春拍賣中,廣州華藝國際春拍中吳大澂拓注金石各器是以402.5萬元成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兮甲盤銘拓未剔本及已剔本 48.3萬元 西泠印社拍賣
而在榜單之外,我們也關注到其他的一些熱點,比如在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的吉金嘉會金石碑貼專場中,一件兮甲盤銘拓未剔本及已剔本以48.3萬元成交,這就是得益於本季拍賣中2.1275億元的兮甲盤推崇。
在這四個板塊中最熱的當屬是書札文牘,就是所謂的信札,上至明人尺牘,下至當代信札,均有高價的作品出現,同時也是市場中近年來持續的熱點。
信札,也稱書札、手札或書信,古稱尺牘、尺書。在古代,寫字用的小木片叫「札」。在紙張尚未發明之前,當時一般把文字都記錄在竹木片上。蔡倫造紙之後,「札」漸漸被紙所替代,而「札」字卻依然沿用至今。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帖」,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便條、題籤的性質,因此也常包括在信札範圍之內。
按說,這小小的信札怎麼會有如此高的價格,究其原因,無非在於個人情趣、書法價值以及歷史文獻價值等,同時這也是決定著一通信札市場價格的關鍵指標。
明人尺牘冊頁 517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比如在今春拍賣中,中國嘉德推出的一組明人尺牘冊頁是以5175萬元成交,是這一塊板的當季的最高價紀錄,這107冊頁中集合了明代名臣、學者、詩人、書畫家等六十餘人的書信往來,內容涉及政事、藝文、友朋酬答,生活瑣事等社會百態,是研究明代歷史及文人生活狀態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明代書法史及書道藝術的極好資料,更加難得的是大部分為著名學者錢載舊藏,幾乎每一通書札都有他作的詳盡考訂。
如果說上述的信札極具研究價值且年代久遠,能有如此的高價名副其實,那麼當代人的信札在今天的拍賣市場中也是價值不菲。
毛岸英致楊翊信札及實寄封二枚 402.5萬元 北京保利拍賣
比如在保利春拍中,毛岸英致楊翊信札及實寄封二枚是以402.5萬元成交,信函中的內容寫到:「《馬克思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一書業經找到。請於星期六下午晚飯後在你處等我(或散步出來「迎接」我也好),俾使此項交遞不致落空。」
果真是見字如面。
當然,古籍善本的拍賣遠遠沒有達到中國書畫那樣的關注和高價,但是卻是拍賣和收藏市場中極為重要的門類,也許今天的價格會在若干年後不值一提,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這樣的價格真謂是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