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東北方,與我國相鄰,勤勞的國人,近年來,有些去了緬甸,或者工作,或者做生意。閒暇之餘,他們也會到緬甸各景點遊覽。如果不是疫情的緣故,可能還會邀請三朋四友,前往緬甸旅遊。
雖說國外疫情尚未消散,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在網上雲旅遊。
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
仰光是緬甸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緬甸的首都。
清晨,走在仰光街頭,感覺像是穿越了,仿佛穿越回了我國六、七十年代的城鎮,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湧上心頭。
仰光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舉世聞名的大金塔。
大金塔在緬甸,是地標一般的存在,坐在飛機上,就能看見的醒目建築物。大金塔,也是東南亞三大古蹟之一。
大金塔東南西北都有門。門口都各自蹲守著一對石獅。石獅通體雪白,頭、脖、頸及四肢,都鑲嵌著金飾。有一對石獅還異常高大,人站在它們面前,只覺得十分渺小。不過,這些石獅看上去,沒中國的石獅威武。
進入大金塔景區的遊客,需要穿長裙或者長褲。來到大門處,還得脫下鞋子與襪子,放在塑膠袋裡,用手提著,赤腳方能進去。大金塔的廣場很大,白天沒有多少當地人,清晨陽光照射下的大金塔,真有金碧輝煌的感覺。
大金塔的形狀,像一口倒扣著的大鐘,高112米。塔身用了7噸多黃金;塔身上掛的金、銀鈴鐺共計15000個;塔上還貼有7000顆紅藍寶石;塔尖上還鑲嵌著一顆76克拉的鑽石,據說只有在夜晚,並且找準了角度,才能看見那顆會閃爍著不同光芒的鑽石。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金塔的修建,也並非一朝一夕。公元前585年,緬甸有倆兄弟去印度經商。他倆在菩提樹下,巧遇佛祖釋迦牟尼,得到8根頭髮。兄弟倆回國後,將佛發獻給國王,國王便修建了一座20米高的大金塔,將佛發珍藏在裡面。
15世紀時,緬甸國王用大量黃金及寶石,對大金塔做了修整。信徒們還在大金塔四周,陸續修建了68座小塔。每座小塔內,都有一尊玉石雕刻的佛像。正是這些歷朝歷代的虔誠信徒,不斷地增修擴建,大金塔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中午,站在大金塔下,大理石地面開始發燙,可以找一處樹蔭呆著,這時拍下的大金塔,閃閃地發著金光,輝煌到令人震撼。等到夕陽西下之時,夕陽的餘光將塔身照耀得更加金光燦爛。這時,緬甸人已經自發地拿起掃帚,打掃起廣場來。隨著夜幕降臨,緬甸人一家老小,紛紛聚集到大金塔下,開始了虔誠地跪拜。
大金塔四周,分布著緬甸人屬相的雕像:鵬鳥、虎、獅、有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以及龍。緬甸人的屬相,不以年計,而是以星期計。星期三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屬相。如此算來,一個星期就是八個屬相。要祈福,就在大金塔的八個方位,找準自己的那尊屬相雕像,再向佛像跪拜後,以清水浴佛。
在大金塔,即使遇見下雨天,也沒有關係。清風吹拂之下,金鈴鐺、銀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美妙如同梵音。
如果時間不夠的話,還是建議黃昏才去大金塔,在燈光之中,大金塔依然莊嚴秀麗。
依照目前國外的疫情,不建議大家出國旅遊,不如暫且先在網上雲旅遊,對景點有所了解之後,再去遊覽,或者還會發現更多、更美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