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後氣溫驟降。如果說「立冬」是跨入冬天門檻的話,「小雪」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入了冬天。11月23日,我縣最低氣溫只有不到7℃,而據了解在未來一周我們三臺的天氣最低氣溫都是個位數。那麼面對這樣的持續低溫天氣,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防寒措施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1月23日,記者在去往醫院的途中看到,大部分市民都已經將壓箱底的棉衣羽絨服穿上,並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來抵禦低溫天氣帶來的嚴寒,醫院中因近段時間的強降溫天氣而感冒生病來問診的人也不少,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飲食和起居等方面想做好防寒呢?
治未病科主治中醫師畢建平說:「如果說立冬是跨入冬天門檻的話,小雪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入了冬天。氣溫、環境各種都有一個大的變化。從我們中醫的角度來說,比如說著衣方面,注意保暖,防止凍傷、感冒。在起居上我們中醫講究按照季節環境的變化進行一個起居調養,比如說冬天的時候,我們進入小雪節氣以後,我們就應該早睡晚起,以待陽光。在吃方面,我們冬天需要補充一些熱量,比如「傷寒論」裡面的當歸生薑羊肉湯,也是補充陽氣的。我們在吃方面選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蘿蔔有溫肺補氣的一些作用。」
低溫天氣對於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群影響較大,應更加注意做好防護,如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出門儘量戴上口罩;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病人等慢性病患者應注意保暖,加強營養,適度鍛鍊,減少外出;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
市民鄧永太說:「冬天來了,天氣變冷了,老年人要注意保溫、防寒防凍、保持身體健康。已經到了小雪了,現在天氣已經開始到了降溫的時候了,我們要注意平時晚上早點睡,早上起來晚一點。平時多活動,吃點提熱的東西。」
氣溫驟降,不僅是兒童老人這類人群要注意防護,身強體壯的成年人也切莫掉以輕心,要注意防止飲酒過多或喝醉而造成人體失溫發生意外。(彭鑫 蔣蕊/實習)
TIPS:防寒小貼士
1、每日喝2—3千毫升白開水;
2、日照充足時進行戶外活動;
3、早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益於陽氣潛藏;
4、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按摩刺激雙腳穴位,堅持步行半小時;
5、喝紅茶可抗寒;
6、早晨喝熱粥,如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