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魯班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魯班,姬姓,公輸氏,名班,是中國古代最為傳奇的工匠之一。身處春秋時期,後代木匠尊稱其為祖師爺,歷史上的魯班不僅僅在製作木製品上有高超的技術,他還涉獵很多其他的製作,比如攻城器、鉤強等古代武器。
魯班天賦異稟,與木工的緣分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生逢亂世的他從小就看著父親做木頭活,在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為了一名木匠。雖然師承於父親,但他比父親優秀,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正因為魯班的名字家喻戶曉,以至於我們常常產生刻板印象,認為他只是在木匠方面技術運斤成風,忽略他所著作的《魯班書》。
相信大部分人對這部書非常陌生,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孤陋寡聞,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早早地就被列為了禁書。
《魯班書》是禁書也是奇書,是魯班總結了多年就業經驗所創作出來的,分為上中下三冊,上冊記載了魯班登峰造極的木匠技藝,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而中下冊內容與上冊出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也不為過。
魯班在下冊序言中立下詛咒,凡讀此書者必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孤苦一生,讓相信怪力亂神的人望而卻步。下冊其中多為邪惡咒語等巫蠱之術,甚至還記錄與鬼怪交流的方法,讓人即新奇又有毛骨悚然之感。
禁書的詛咒
《魯班書》被稱為禁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魯班的在序言留下的詛咒,後世人大多封建迷信,對此書抱有敬而遠之的態度,不敢輕易學習,以免落個悽苦下場。
詛咒的內容是在「孤獨終老,無兒無女,家破人亡,殘缺不全」裡選其一,很多人僅僅翻開序列便望而卻步。這種毒誓的惡毒程度讓人不寒而慄卻又發人深省,魯班為何立下如此毒誓呢?
原來這個詛咒的出處源於魯班自己的不幸。當年魯班剛剛與妻子喜結連理,便受令為魯國建造攻打其他國家的雲梯。
身負重任的魯班只能丟下新婚的妻子,而且一去就是半年,新婚燕爾,怎能忍受相思之苦。魯班與妻子相隔萬裡,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車馬很慢,無法時常見面。
但這種事情怎麼能難倒魯班呢,他絞盡腦汁運用鬼斧神工的技藝製造了可載人的木鳶,只需驅動咒語,便可日行千裡,回家見妻子。
日久天長,他的妻子對木鳶感到驚奇無比,耐不住好奇心。一日,趁魯班睡著了,他的妻子念著偷偷記住的咒語,驅動了木鳶,木鳶如願飛了起來而且越飛越高,看著周圍不斷變化的風景,和觸手可及的白雲,他的妻子喜不自勝。
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太激動加上顛簸懷孕四個月的她直接流產了,流產的汙血滴在了木鳶上,木鳶失效了,從空中墜了下來,魯班的妻子和孩子也因此一屍兩命。
家破人亡,立毒誓
聞訊趕來的魯班抱著妻子已經涼透的屍體不禁悲從中來,精通咒術卻害死了心愛之人。悲痛之下他立下毒誓,凡學習《魯班書》的人必與「孤、寡、鰥、殘、絕」中做一個選擇,《魯班書》也因此被戲稱為「缺一門」。學習《魯班書》的人無論選其中之一都會經受錐心刺骨之痛。
但是《魯班書》以毒誓勸退後人,成為禁書並不具有科學依據。詛咒之說信之則有,不信則無。而真正影響《魯班書》成為禁書的原因是他與正統思想相悖。
正統思想
在我國古代一直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為社會思想主流。
儒家學說,其鼻祖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丘,其學派以「仁」為主旨,崇尚「禮樂」、「仁義」;主張「以德治人」,「實行仁政」,重視倫理關係,這種思想便於統治階級領導人民,所以一直深受統治者的青睞,被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對古中國具有深遠的影響。
與正統思想衝突
《魯班書》的內容蘊含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代表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強本節用」等觀點,希望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墨家更多的代表城市小手工者,小商人,自耕農以及下層官吏人員的利益,比較平民化。
而儒家代表的是傳統貴族,高級官僚以及文人的利益。他們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社會基礎(代表的利益)不同,這些本質上的區別影響著兩者對禮教、治理國家等有不同的見解。
對於統治者來說,墨家的主張思想對統治階級的統治毫無用處。運用這個主張來武裝國家對於侵略、擴張國土都有限制。如果依照這種主張的話,分裂的各個諸侯國永遠無法統一。
墨家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立賢不立長」、「消除階級劃分」。抨擊君主等貴族的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奢侈浪費之舉,尤其反對儒家的久喪厚葬等繁文縟節。認為君主、貴族應以身作則像古代大禹一樣,清廉儉樸、節儉躬行。
立場不同,觀念不同。顯而易見代表統治者利益的儒家思想佔了上風,與正統思想相悖的墨家思想註定受到打壓,具有墨家思想的《魯班書》被禁的原因不言而喻。
深奧難懂
關於《魯班書》書被禁的原因,世人說法不一。其中一個比較有科學依據的說法是由於中下冊內容過於深奧玄幻,一般人讀來只覺晦澀難懂,給後世讀者理解提高了難度。
再加上《魯班書》的內容並不全面,上冊於中下冊出入太大,不禁讓人產生懷疑,上下冊作者是否為同一人,可能是有人借魯班木匠鼻祖之名所作。
書中關於建築技藝的記述對木匠行業確有較大影響,但其中章節只是簡要概括,淺嘗而止,細節留存不多 ,太難理解且容易打擊從事建築製造行業人員的積極性。
迷信影響不良
《魯班書》被禁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書中中下冊的咒語,解法,奇門遁甲等內容,帶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如果流傳下去,可能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在野史裡就有人因為按照魯班書中的內容練功導致喪失理智,走火入魔,影響太大,被當時的朝廷明令禁止互相傳閱,朝廷甚至對私藏者予以重罰。但魯班書中的一些術法確實有一定的防衛保命作用。
當時匠人社會地位排在末流,普遍受到工商業主拖欠工人工錢,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工匠借鑑《魯班》書中的內容,將玄學與之結合。對拖欠工錢的工商業主使用詛咒,雖然短時間提高了工匠的地位,也加速了《魯班書》被禁。
小結:
時至今日,《魯班書》從春秋到明朝前期,歷經2000多年的洗禮,積累了眾多的經驗,已經漸漸完善了。這已經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木頭工藝的典籍了,它還是一部傳統建築文化的經典。
同時還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便於後人考證。其實不管《魯班書》的詛咒是否是真的,這些都不會影響後世對魯班在建築行業做出的貢獻的肯定,魯班的一些發明,直到今日還一直沿用。
我們應該心平氣和以文化的視角去審視《魯班書》帶來的影響。不管如何,它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這些後人都應該給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