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淦:中國式女婿關係 女婿也是半個兒

2020-12-15 濮陽文化網

中國式親情是比較複雜的,為什麼以往會有重男輕女的舊習存在,即便到了文明開化的今天,同樣仍有這般陋習,說起來和嶽父母與女婿關係不無關係。正如婆媳關係難處一樣,婆婆和兒媳很難相處在一塊,兒媳的地位很難在婆婆眼中與她的子女是平等的。即便過門多年,兒媳在婆婆眼中看來仍是個外來的。媳婦跟娘家必然要比對公婆要親近的多。對於嶽父母而言,女婿自然是外人了,同樣不能視如自己親生子女等同看待了。

以前的老人兒女多,父母生病了,給父母看病似乎永遠應該是兒子做的事情,跟女兒沒多大關係。拿醫藥費必然是兒子的事情,女兒是嫁出去的人,能過來看望與照顧便足矣了。嶽父母亦從未指望女婿給主動拿醫藥費。除非老人沒有兒子,那做女兒的才有義務全部承擔的起自己父母的住院醫藥費。倘若女婿心胸大的,會做人的,也會幫助嶽父母掏醫藥費,平常也會供給老人家生活費。如若遇到心胸狹隘的女婿,是不可能給嶽父母掏醫藥費的,就在平常媳婦給娘家父母一點生活費或物品都會斤斤計較,甚至是橫加幹涉。倘若女兒有孝心,有能力的,倒可以為娘家二老盡孝。若是女兒沒本事,便會受到女婿拿捏,半點不由自己。

老人手中有房子,嶽父母還要提防著女兒和女婿,以防外人打主意,因為等自己百年之後,房產當然是要留給自己兒子或親孫子的。女兒已經嫁出去的人,就不要惦記父母手頭的遺產了。除非後繼無人,才會考慮到外孫子。

總之,種種情況,中國女婿一直和嶽父母走的不冷不熱,不親不近。說句難聽的,若媳婦沒了,或許男的也不會再去嶽父母家中走動,離異者更別說了,即便雙方共同撫養一個孩子。

中國式親情關係極其複雜,婆媳水火不通融,用婆婆的話,熱臉暖不熱人家的冷屁股。用媳婦的話說,嫁的是你家兒子,不是來給你們家當丫頭使喚的。女婿和嶽父母難親上加親,男人說,我娶得是媳婦,不是再娶個爹媽回家供養。嶽父母則認為不是親生的不是一條心,女婿很難指望上。各自的打算,從而也就導致了敬而遠之的距離感,由此處在一個微妙關係的位置。

謝文淦是中國女婿中一個特別現象,他把媳婦的父母當成自己親父母一樣的對待。多年一貫如此,因此在嶽父母心中留有這樣的印象,自己嫁出去一個女兒,卻又多了一個親兒子。

農曆六月初七,嶽父身體不太好,骨質疏鬆病症發作,白天坐立難安,夜晚難以成眠,不得已住進醫院,好在嶽父的子女都有孝敬心,誰都願意給老人家掏醫藥費。作為女婿的謝文淦自然也不例外,得知嶽父生病,謝文淦與孩子第一時間到醫院看望老人,幫助老人主動繳納各項醫療費用。謝文淦不在乎花多少錢,只希望老人家身體健康就好。面對嶽父生病,謝文淦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孝心,而非帶點微薄禮物假惺惺來醫院走個過場。當老人生病的時候,女婿願意掏錢給老人看病,沒有比這更實在的孝心。嶽父看病期間,謝文淦如老人家的親兒子一樣做的非常到位,並無二樣。

為了讓嶽父開心,在吃飯的時候,謝文淦特意親自餵老人吃飯。嶽父知道女婿是真心的,而非在他面前表演故意充孝道,因此嶽父也就答應了謝文淦餵飯的請求。病房裡,女婿端碗餵嶽父吃飯,老人家心中十分感動,甚至一度想掉眼淚。他知道假若自己真的無法動彈沒有力氣端碗吃飯的時候,女婿能夠肩擔起照顧他的責任,有這樣的好女婿心中很是欣慰。

嶽父與女婿病床前的默契一幕,也讓嶽父的親生子女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今後就要這樣對待自己的親人,無微不至,讓老人滿意。

謝文淦與嶽父之間的故事很有很多,雖然在事業上,嶽父並沒能幫助到自己什麼,但謝文淦感謝嶽父母為自己生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妻子。想讓自己的妻子臉面有光,過得舒服,就應該對妻子的家人好一些,把妻子的家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對待。

以前嶽父家裡種地,每到往年農忙季節,謝文淦都會派人去幫助嶽父一家種植或者收割水稻。直到2020年嶽父家中不種地了,謝文淦才少了這一項行動。

嶽父喜歡旅遊,謝文淦為滿足老人家的心願,不畏麻煩,不避辛苦,幾乎每年都會帶著嶽父去全國各地旅遊。嶽父為此感到特別的稱心,在同歲數人面前閒聊的時候總有說不完女婿的好。

嶽父手中用的手機,基本上都是謝文淦給買的。當看到嶽父手機舊了,不好用了,謝文淦就會親自購買手機送給老人,因此嶽父手中的手機不會用很多年歷史,女婿就會幫忙給更換新的了。每當老人家拿著自己的手機用的時候,就會念叨起自己的好女婿來。

怎樣教育年輕人處理中國式親情關係,謝文淦為自己的子女樹立了一個正確榜樣。他從來不多說應該如何如何,而是永遠去做,無論別人看到看不到的。謝文淦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他堅信身教勝於言教。只有父母給子女做出正確的示範,子女才會沿著自己所走的路去繼續人生。謝文淦深信親情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靠付出換回來的信任與理解,因為做永遠比說更有意義。

都說女婿也是半個兒,既然有了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就要去珍惜,做好這半個兒,既是自己的責任,也是維繫親情的所在。

中國式親情是比較複雜的,為什麼以往會有重男輕女的舊習存在,即便到了文明開化的今天,同樣仍有這般陋習,說起來和嶽父母與女婿關係不無關係。正如婆媳關係難處一樣,婆婆和兒媳很難相處在一塊,兒媳的地位很難在婆婆眼中與她的子女是平等的。即便過門多年,兒媳在婆婆眼中看來仍是個外來的。媳婦跟娘家必然要比對公婆要親近的多。對於嶽父母而言,女婿自然是外人了,同樣不能視如自己親生子女等同看待了。

相關焦點

  •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為什麼有些女婿不願意去老丈人家?
    相對於人們熱議的婆媳矛盾,女婿與丈母娘的關係好像都是很融洽的,而且丈母娘大多在外人面前總是誇自己的女婿多麼能幹、多麼顧家等等,但是現在很多丈母娘卻對女婿橫挑鼻子豎挑眼,各種挑剔。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女性地位提高了,以前女性需要依附男性生存,男人是一家之主,就算對妻子不好,也得忍受著。
  • 一個女婿半個兒 差了半個也是差 這句話的傳說是這樣的
    方丈問:「他家還有女婿嗎?」回答說:「有。」方丈說:「加上女婿也算十個兒子了,試試看。」就叫他們嚴守秘密,打撈時一定要兄弟相稱,不能喊錯,以防露了馬腳,誤了大事。一切準備停當,開始打撈。說來也怪,那大鐘真的向上慢慢移動起來。圍觀的百姓齊聲大喊:「加油加油!」
  • 未用正眼瞧過女婿的嶽母熱情請吃飯,飯後女婿:三年工資吃一頓飯
    而女婿與嶽母關係又何嘗容易呢,搞不好,就是一道「送命題」。哄好丈母娘,戀愛不白忙。丈母娘你不哄,好白菜也白拱。2.嶽母突然熱情請吃飯,女婿三年工資打水漂關於女婿與丈母娘的緊張關係,粉絲小陸的體會頗為深切。小陸發來私信說,他跟老婆結婚兩年,這兩年,嶽母幾乎從來沒用正眼瞧過他。為什麼呢?這還要從小陸和老婆的戀愛說起。
  • 謝文淦愛心團走進竹坑村蒔田
    珠穆朗瑪網訊 6月13日,謝文淦愛心團黃存萬、肖緊華、曾冬長、何然清、鄧建平、吳仁春、劉子鈺、李祥輝、鄧小妹、胡洪秀等人一行前往崇義縣金坑鄉竹坑村,幫助廖忠信一家蒔田。  每到農忙時節,無論有多忙,謝文淦都會騰出一到兩天時間走進田間幫助嶽父廖忠信一家下地幹活,多年來一直如此。平常比較忙,很少有機會陪伴老人左右,到了農忙時節,播種抑或收穫,來搭把手幫幫忙,都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親情的守候與維繫。
  • 女婿和侄兒,家業應該給誰?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不值一提,很多人都說肯定是給女婿呀,一個姑爺半個兒,況且女兒是自己新生的啊,怎麼可能把家業給自己的侄子,不給女兒。然而,我的鄰居李大叔的做法卻讓我們大跌眼鏡,李大叔把自己的房產,存款,傳家寶等給了自己親弟弟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兒,對此他有以下幾個理由。
  • 為什么女婿不願意去老丈人家,主要有這幾方面原因
    當老丈人的經常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自己對女婿千好萬好,為什么女婿還是不願意到自己家裡來,即使來了,也是走一下過場,逮著機會就找藉口回去了,難道真是餵不熟的白眼狼?實際上,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就是老丈人做錯了什麼而導致這樣。
  • 丈母娘對女婿好,女婿會感恩嗎?3位阿姨說出了心裡話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我們常常會聽到婆媳問題,但卻很少聽到丈母娘和女婿之間爭吵不休這樣的事情。很多丈母娘都知道,自己對女婿好,女婿才能念這份恩,對自家女兒好,這樣日子就好過了,但人總歸是不同的,也有些女婿忘恩負義,把真心當狗肺,那麼,丈母娘對女婿好,女婿真的會感恩嗎?
  • 女婿有沒有義務給丈母娘和老丈人養老呢?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女婿還真沒有這樣的義務,這是為什麼呢?01對老人的贍養在法律上往往是基於血緣關係我們知道人在結婚後會形成配偶關係,配偶關係本身也沒有血緣上的聯繫,而是感情上的聯繫,但是法律擬定了配偶之間的直系血親關係。
  • 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為啥?女兒不能上墳嗎?
    男尊女卑思想貫穿在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影響著中國歷史發展。進入新時代,男性和女性地位相對平等,某種程度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會更高。不得不感嘆,千年歷史滄桑,世事變遷,真是奇觀。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意思很簡單:家裡有閒置田產不要讓女婿去耕,家裡老墳別人女兒去上。
  • 女婿拜年「法定日」
    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說,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女婿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品,專門給嶽父嶽母拜年。同時,娘家也要盛情款待女婿,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  這一風俗在各地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選擇在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迎婿日」。
  • 農村俗語「脹死女婿,餓死姑爺」是什麼意思?貌似誇張其實客觀
    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女婿和姑爺這兩個稱謂,在姻緣親戚關係中,都是同一人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稱呼。可是,正是這不同的稱謂,卻包含著不盡相同的人文文化內涵,同時還能道出人際關係的微妙之處來。那麼,農村俗語「脹死女婿,餓死姑爺」到底是什麼意思吧?
  • 老丈人去世,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終,有什麼後果?情淡了,情沒了
    老丈人去世了,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葬道別,按照傳統習俗,也就是沒有盡到最後一份孝道和孝心。老丈人去世,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葬道別,可能各有各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工作需要,確實離不開身;有的可能是人在國外,一時難以趕回家;有的可能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讓老婆回去就行了;有的可能覺得無所謂,回去不回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等等。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
  • 敬一丹的洋女婿,張藝謀的洋女婿,我最羨慕王剛的洋女婿!
    敬一丹的洋女婿,張藝謀的洋女婿,我最羨慕王剛的洋女婿!張藝謀被稱「第五代導演」,不僅是中國的風雲人物,更是火到國外,是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長城》《歸來》等電影看的網友直呼過癮,執導《一秒鐘》敦煌開機 也讓大家非常期待。
  • 《女婿上門了》做家庭情感關係綜藝領跑者
    網易娛樂1月14日報導 關於婚後子女和父母的關係美學,日本專家所提倡的是「一碗湯的距離」,兩輩人不是同居一室,而是相鄰而居,保持一碗熱湯從子女家送到父母家不會涼掉的距離。只不過在中國,心心念念要送湯的一方,往往是父母。
  • 因為多要了彩禮,老丈人去世後,女婿拒絕操辦葬禮
    因為多要了彩禮,老丈人去世後,女婿拒絕操辦葬禮。老趙今年55歲,患肺氣腫兩年了,由於家境貧寒,幾乎沒怎麼治療,今年不幸去世。年輕時老趙取的二婚女,妻子愛打扮,花錢大手大腳,老趙掙的錢都讓妻子糟蹋了。老趙有四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姑娘,都已成家,老三也是姑娘,還在上學,老四是個兒子,才十三歲。老大老二出嫁的時侯,考慮到老三老四都在上學,老趙身體又不好,妻子又不改愛臭美的毛病,於是和對方多要了點彩禮,有十幾萬,當時候,對於農村來說,彩禮的確多了些。老趙得病治療期間,大女兒花了6000多元,二女兒花了一萬多點。
  • 農村老人去世,女婿可以打幡嗎?看完了解
    這個問題我剛剛問了我們村裡4位70歲以上的老人,得出的答案出奇一致:在以前,老人去世後女婿是不可以打幡的。不過現在好像沒有這麼多講究了,我親眼看到我們村裡近幾年去世的幾位老人,也有女婿幫著打幡,似乎並沒有人說三道四。去年我一個初中同學的老父親去世,就是3個女婿幫著打幡。
  • 上門女婿和丈母娘關係不正常?鄰居一句玩笑話,女婿將嶽父殺死
    導語:上門女婿和丈母娘關係不正常?鄰居一句玩笑話,女婿將嶽父殺死現在結婚一般都是女方到男方家去生活,也有極少數的情況是南方到女方家去生活,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稱為上門女婿,如果是上門女婿的話,可能會引來一些非議。
  • 有些女婿,為什麼對丈母娘「恨之入骨」?3個男人的回答很真實
    導語:有句話說的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女婿是丈母娘的半個兒,丈母娘對女婿好,女婿很大程度上就會心疼自己的女兒。但話說回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做出的事也不同,那麼那些討厭丈母娘,甚至恨之入骨的女婿,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大年初四回娘家 女兒女婿回去看望爸媽
    中國最看重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兒女婿回娘家,父母都會盛情款待。回娘家,有以下這些習俗規矩。當然,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差異。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
  • 都說丈母娘跟女婿關係好,那為啥大都數女婿都不愛待在娘家呢?
    女婿不願意去丈母娘家,我覺得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1.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婿們通常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一個外人的位置上,心裡有種距離感。中國人傳統家庭中,雖然女婿和兒媳婦都屬於血緣以外的親屬關係,但在人們的習慣認知裡,兒媳是自己家人,生的孩子也是一個姓氏;而女婿是外人,連外甥都是外姓。在我們山東,很多地方都稱呼女婿為「貴客」,女婿在丈人家裡,客套而且拘禮,不能像在自己家那麼自由自在。對女婿的禮數講究也很多,比如很多地方,女兒女婿在娘家住不能同居一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