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問和做人,該怎麼做?如果大家不去讀胡適僅19個字的語錄,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安靜思考過後,會說做學問,那肯定是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果,做學問要循序漸進,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學問最好是做一輩子,那樣才會有成就。
試問多少人把做學問當成了一輩子的事?只要他把學問當成了終身事業,那麼他肯定會是一個把學問做得很好的人。做學問不能是興趣來潮就去讀幾本書,發表幾篇文章。做學問,就像你每天吃飯一樣,一天不吃,就餓得慌。
當一個人把做學問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候,其實他就把自己和學問融為一體了,這樣的人做起學問來,就很容易專注,就能把學問做好。而做人,其實也是一輩子的事,沒有人敢說他很會做人,從來不犯錯。
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現在不犯錯,不代表將來不犯錯,更不代表你晚年不犯錯。很多皇帝一生沒有犯過什麼錯,晚年時候也會糊塗,也會犯錯。這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也只能在有生之年,儘量少犯錯,儘量做好自己,做好一個人該有的樣子。
在我們這個年代,如果談做人,首先就要看清一點,就是利益和錢,在我們這個年代,誰有錢,誰就可以很會做人,把人捧得很高興。因為有錢,他總能給身邊人帶來不一樣的快樂和享受,所以他也成了身邊人認為會做人的人,都說他大方,不小氣,有什麼快樂的事兒,都不會忘了大家。
你看,一個會做人的人,很多人都拿錢來衡量,拿利益來衡量。就是自己從他身上得到了利益和好處,就說他會做人。這就是吃人家的嘴軟。這樣不是會做人,會做人的人,沒有從他哪裡得到一點好處,甚至還討了不好,卻依舊認為他會做人,這樣的人,才算會做人,陌生人都念他會做人,把他當榜樣。
就如那個年代的雷鋒,他沒有錢,依舊會做人,因為他不求回報,樂於助人,這樣的人,總能給困難中的人帶來溫暖和希望,總能給別人雪中送炭。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胡適很經典的語錄,僅19個字,卻教會了無數人如何做學問和做人!文字如下: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胡適#胡適語錄#
讀完胡適這段語錄,可以說真的是逆向思維,真知灼見,跟別人想的不一樣,而這個做學問在不疑處有疑,就是懷疑一切的哲學思想。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是是三國裡曹操最愛說的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了就不後悔。
這樣就能給人知錯就改的機會,更讓人自己感到慚愧,自己那樣對待主公,身邊人都懷疑自己,但主公卻不懷疑,還那麼信任我,我如果還一如既往不知道悔改,還算是什麼人?這就是有疑處不疑的妙用。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胡適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
為何要在不疑處有疑呢?就好比世人都很滿足於現狀,不懷疑現狀的生活,覺得現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這樣,社會就不會有發展,人類也不會有今天。人類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在有智慧的人懷疑中誕生的。
也只有懷疑,才會去思考,去尋求改變,能不能有更好的生活方式,能不能有很好的科技代替,能不能做起來更方便。只要敢想,哪怕這代人無法實現,不代表將來沒有人實現。新的一代,都是站在舊的一代肩膀上向前走的。這也是所謂的長江後浪推前浪。
就好比很多人讀了很多書,知道了很多大道理,在現實中做人做事就喜歡長篇大論,跟別人講道理。這樣的人,往往就會被書中的道理給帶歪。因為時代是無時不刻在前進的,時間也是無時不刻向前走的,人的心也無時不刻在跟隨社會的腳步的思想。
以前人的思想和道理,適合以前人,但不一定適合現代人,就好比以前的人見到皇帝要跪拜,拜師也要行拜師禮,現代如果依舊不懷疑這樣不利於人類發展,那麼我們人類可能還活在古代。
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
有疑處不疑就是逆向思維,人人懷疑,我就沒必要也去懷疑了,多此一舉,不如信任他,那樣他就會感到有一絲溫暖,感到這個世間還有人想要他悔改,給他悔改的機會,並沒有像世人一樣陽光去看自己。
人與人之間想要相處得久,朋友與朋友的關係想要常在,就應該記住這句,有疑處不疑,多信任朋友,就會贏得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說胡適很經典的語錄,僅19個字,卻教會了無數人如何做學問和做人!
那些患了病和被摧殘的人,都會有什麼結局?被赫爾曼黑塞一語道出
如何區分一個人是小人?賀拉斯語錄回答的很經典,警醒世人!
比青春、愛情、友誼更能長久的是什麼?荷馬給出了很感人的答案!
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這一點,不是看他有錢,被韓寒的語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