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明清兩代的都城,作為皇宮一直戒備森嚴,普通人無法探知裡面的秘密,直到清朝皇帝溥儀被驅逐出皇宮兩年後,成立了故宮博物院,這座皇城才正式對外開放。讓世人一覽皇宮內景,可是對裡面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卻無從探知。
對於皇宮裡面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我們無法還原歷史真相,現有的對歷史的了解都是我們根據歷史上留存的資料進行的大膽推測。比如我們根據歷史畫像去推測其本人,就未必準確。但是有一位皇帝他的真實影像留存到了今天,因為當時照相機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他就是溥儀。作為末代皇帝的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大量影像,還講述了大量的皇宮內真實的歷史,讓我們普通人一窺皇宮大內的秘密。在我們的印象裡,皇帝都是錦綢羅段,吃盡人間美食,享盡人間富貴,處處都有宮女太監的照顧。其實這些場景大多來自電視劇。真實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因為光緒皇帝沒有孩子,所以慈禧決定讓溥儀當皇位的繼承者,溥儀是光緒的侄子。當溥儀接到皇后懿旨宣布他進宮繼位的時候,他還不到三歲。根據規矩溥儀的親生母親是不能隨同進宮的,日常起居全靠宮女太監照顧。進宮之後溥儀名義上有四位母親,但是互相之間也僅是維持日常禮儀,比如溥儀要每天固定去給幾位母親請安,通常情況太妃們都是在梳洗打扮,背對溥儀坐在梳妝鏡前,對請安的溥儀問候固定的問候語。不冷不淡的問,昨晚睡得怎麼樣?吃得怎麼樣?諸如此類的。母親雖然多,溥儀在這裡卻找不到母愛。溥儀只能在他的乳母那裡感受到一些母愛。
溥儀的日常起居全靠太監照顧,溥儀的成長也被太監所圍繞。這些太監不但要照顧溥儀日常生活,還負責陪著溥儀玩耍。因為溥儀小時候比較頑皮,太監們怕他到處亂跑,就編鬼故事嚇他,嚇得溥儀黑天后就不敢出門。後來的溥儀即迷信又膽小就是受到這個的影響。身為皇帝的溥儀還經常被太監關小黑屋,溥儀如果精力旺盛太過調皮就會被太監關小黑屋,什麼時候脾氣消了,才會被放出來。
溥儀每頓飯光菜就二十多道,實際上這些菜多數是走個過場,能讓溥儀吃的並不多,溥儀主要是吃饅頭燒餅和粥,多吃一點就會被制止。所以溥儀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有一次溥儀在宮裡碰到一個太監正給太妃端送食物,溥儀二話不說,衝上去就搶,抓起裡面的豬蹄就啃。最後不用說,沒啃幾口,還是被太監製止了。溥儀認為皇宮內日常飯菜都是用來擺排場的,多而不吃,造成了大量的浪費。每天給宮裡食物供給數量巨大,這其實與宮裡的腐敗有關,大多數開銷都被內務府貪汙掉了。
最後溥儀還報了一個內幕,宮裡有個部門叫如意館,主要從事繪畫和寫字。他們把提前畫好的作品直接交給太妃或者皇后,太妃或者皇后直接蓋個章或者加上幾筆,作品就變成她們自己的了。通過溥儀的講述,真實的給我們還原了故宮裡面的部分歷史,讓我們了解了那些曾經很多不可能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