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會自我推銷。」Gawker的首席編輯NeetzanZimmerma說。
迄今為止,在過去的三年裡 Zimmerma已經創造了許多病毒性內容。學習他的方法後,我想向大家展示一些策略,能夠幫助你們創造病毒性內容,可以使你們的網站每天至少有2500位訪客。
我們經常聽到瀏覽博客時會產生病毒,並且想了解作者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這與專家或者新手的好運氣無關。我將會在這篇文章裡展示的是,一旦你激活了可傳播的病毒,將會為你的網站產生更多的流量。
如果你是博客用戶或者內容營銷者,或許這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信息。只要做好準備去挑戰現狀並且學會創造內容,你就不用再擔心博客瀏覽量不多,但卻要關注如何利用博客來賺錢。
就像Zimmerman為Gawker所做的,他的一篇文章在7個月內有1100萬次的點擊量,你也可以讓你的博客創造如此高的點擊量。當然,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深夜,但同時,你將會看到成效。
創造病毒性的內容的介紹單詞「病毒」的意思就是「與之有關的一篇文章從一個網站用戶到另一個用戶的傳播速度快速和廣泛。」換句話說,就是你想創造的內容像病毒一樣被快速分享和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精心製作戰略並且注意執行時的細節才能實現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你的工作質量將決定你的內容得到多少分享。
許多營銷者夢想著他們的內容能夠實現病毒性傳播。即使沒有上百萬的人,他們也希望數以千計的人能瀏覽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創造的內容。
創造高質量的病毒性內容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個工作很難,尤其是在你開始接觸的時候。例如,如果你拍了一段視頻,你需要投資好的設備,而且好的視頻編輯技術也是很重要的。
根據最新研究,46%的公司發現創造令人信服的內容是很困難的。
縱觀這些數據,創造較少內容、產生更多流量的前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但與此相反的是這個案例。
因此,你需要學習如何創造有可能成為病毒性傳播的內容。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但其中對於許多營銷者來說最具挑戰性的是心態的轉變。
根據對病毒性內容的剖析,你要牢記內容必須是有分享價值的。同時還需要解決一個特殊的問題,就是提高你的閱讀生活,或者讓事情變得更好。如果它在這些方面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就不會被別人分享。
對於病毒的學術調查研究在公元前350年,亞里斯多德開始致力於一項工作,探索內容的組成是什麼,尤其是演講,這是他的顯著的具有說服力的基本內容。他想了解人們通過什麼傳遞想法|信息給其他人,還有創造一種連鎖反應。
他詳細說明了三種主要原則:精神、感傷和標識。在主要分析的最後,他總結了內容應該是有影響力,特殊性的;它應該是
自從早期的網際網路以來,許多人和公司似乎精通科學而對傳播性並非這樣。在一年裡,他們創造一篇內容,數以千計的人分享它時將自己承擔責任,無論是什麼內容。
活動的成功基於調差和分析的堅實基礎。我們得知這一部分中有兩位科學家.Katherine L. Milkman 和Jonah Berger。
此次調查研究的題目是「為什麼內容是病毒性的?」Milkmanand Berger閱讀了出版在紐約時報上的7000篇文章來統計這種傳播性。
特別地是,他們在時報主頁上測試的內容,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觀點和社會化分享。他們的目標是證明病毒性內容的性質,因此,人們需要判斷他們的內容是否帶有可預測病毒性。
當然,沒有一項調查研究是100%準確的,調查的相關性也不一定是因果關係。然而,這些特性有助於你創造內容時有一定的目標性。他們發現創造病毒性內容有3個最重要的因素:
喚醒情感內容喚醒人們情感回應的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傳播。這些情感包括敬畏,懷疑,焦慮,悲傷和幽默。
在英國大選的前一天,一篇題目為「十大原因選舉英國獨立黨」的文章刊登在赫芬頓郵報上。如果你仔細閱讀它,你會發現其中的情感因素:
英國獨立黨將個人津貼的最低值提高為13000,不包括納稅之前的最低工資。我們是唯一一個給英國努力工作的人們承諾的政黨,他們努力工作而應得到更多的報酬。他們應該廢除分裂、恐怖的房屋稅政策。它影響著數以百萬的沒有地方居住的低收入人群,這些在英國獨立黨對未來的計劃中都有提到。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分享這篇文章,一些人同意這些觀點,一些人不同意英國獨立黨執政,但是卻毫不懷疑地分享它,因為他們有不同的情感回應。不管他們的動機如何,然而,這篇文章有24000的分享量。
正面消息:雖然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文章被共享,但那些激發積極情緒的文章往往比那些刺激負面情緒的傳播得更廣。
實際上有用的內容: 在《泰晤士報》主頁上收集了關於文章的內容之後(即:作者的名氣、內容的發布時間、寫作的複雜性、作者的性別,文章長度),再確定哪些因素最常被瘋傳,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實際有用的內容很有可能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
談到圖片被分享的最多,,緩存應用程式的一項實驗研究發現,驚訝會引發圖片病毒式傳播。這意味著,讓圖片像病毒一樣被傳播的關鍵之一是一個使人驚訝的元素。
威爾.內森,是Buzzfeed(美國的一個新聞聚合網站)的一個開發者,分享了他的見解。瘋傳的內容往往代表或傾向於揭開一些令人愉快的、人們通常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話題。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RosannaE. Guadagno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256視頻剪輯來分析是什麼讓視頻瘋狂傳播。她發現特別有趣的視頻總是有可靠的機會來獲得顯著的見解、社會分享和喜歡。
有這樣一個例子,「查理咬了我的手指,」是一個有趣的視頻,它像野火蔓延一樣被傳播(超過821萬億),並且成功引起了媒體的注意。
1).過去病毒性內容的一些案例研究:讓我帶你了解一些在過去瘋傳的真實例子。你會喜歡這個,並且從中會學到很多東西。
讓我們與病毒式傳播科學家喬納·伯傑一起開始。在他的《瘋傳: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這本書中解釋說,是什麼讓內容瘋傳可能並不重要,但一旦引起目標受眾的共鳴,就很有可能成功。
這解釋了一位鮮為人知的韓國歌手發行的音樂視頻如何震驚了世界。在一個月內,江南風格的視頻作為訪問次數最多的視頻震驚了YouTube的視頻主頁。
幾天之內,這種視頻在iTunes音樂視頻排行榜也達到了第一。現在有超過2300000000的點擊量。
別忘了,人們之所以也共享這些視頻是因為觀看的經驗感使他們感覺良好——或者至少更好。這被稱為社會貨幣——人們分享和談論的事情讓他們感覺很酷或者提高了他們的自身價值。
社會貨幣輪更好地解釋道:
換句話說,人們分享你的內容之前,他們會對裡面的內容對自己有什麼作用做快速的評估。
對你來說可能並不明顯,因為它是一個內部自我評估,但這對他們意味著很多。
這是伯格的「六階段」病毒式傳播的圖表,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一些內容瘋傳的科學原理。
2014年1月發表在Buzzfeed網站上《什麼職業你真的應該擁有?》是有關瘋傳的另一篇文章。當我寫這篇文章時,這封郵件有超過18,500,000的閱讀量並且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一篇文章。
仔細研究後,您可以看到,有很多視覺效應的東西會越容易閱讀。這也是互動內容,用戶可以選擇反饋,得到最後的結果。
Facebook上的任何人都可以告訴你,小測驗和問卷調查調查是病毒性傳播的捷徑。作為內容營銷者,你可以尋找類似的方式讓讀者參與進來。
2).收集數據提出一個瘋傳的想法:讓你的內容瘋傳需要策劃。這與發展一個你可以依靠的內容策劃是一樣的。你需要一個文檔化的策略。你的計劃就像一個漏鬥狀物體,以此確保正確的站點訪問者的恆流和線索。但48%的B2B營銷者不花時間來記錄自己的策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常常無法複製成功。
一些網站似乎通過直覺理解了什麼會引起瘋傳。並且他們持續獲得回報。但是內容營銷人員也可以從中學習。
知道你的目的你為什麼想要你的內容流行?只是為了瀏覽或頁面的看法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在錯誤的方向發展。根據傑伊·貝爾,內容必須幫助您實現您的業務目標。
當你的內容變得流行,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過濾有效客來發展你的業務。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一個書面的戰略計劃來幫助你實現你的目標。
現在你清楚了你的目的,它使您能夠找到你所需要的類型的數據。例如,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客戶想要發展他們的業務收入,你必須找到權威的商業網站和提取數據。
你僅需到谷歌裡輸入這些搜索線:
商務增長統計數字+博客案例分析+商業+統計數據+稅收商業收入增長+數據下面的截圖顯示了與「業務收入統計」有關的結果。這些都是商業博客,所以你可以相信他們提供的數據。
記住,在創建內容時,你將會引用其他企業和他們如何增加收入的方式。這是收集這些數據的目的。
在點擊其中一個搜索結果之後,這裡有可行的數據點我可以使用它來創建傳播的內容。我知道目標受眾將會從中受益,因此可能會聯繫我。
無論你的企業是B2C模式還是B2B模式,你都可以參照其他公司的商業收入數據來創建你的內容。
如果你研究一些已經成為病毒性內容的文章,你就會注意到在這些文章中作者會使用大量的數據。下面的例子是近期一個報導,僅僅在3天之內它的閱讀量就幾乎達到500000次。
當你在創造內容時,使用一些來自其它人們的數字、數據、統計數據以及報價以此來提升你的內容,使得它更值得信賴。
翻譯:張錦茹 周雪 李東萍 陳萍 張歌,本文來自 西外譯新社
來源:http://www.36dsj.com/archives/3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