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歡快的笑尋琴」原創,首發於企鵝號。 文章相關圖片請看文字下方
當今社會一個可怕的現象,幾乎所有家庭中槍!再不看就晚了
當今社會一個可怕的現象,幾乎所有家庭中槍!再不看就晚了,究竟是什麼現象呢?就是富養孩子,不管家庭條件怎麼樣,不管經濟狀況如何,儘量滿足孩子的一切願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父親一代人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苦奮鬥,大多數人都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而今生活相對富足,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包括物質上、精神上。殊不知這不是對孩子好,而是潛移默化地把孩子推向深淵。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王詩齡一樣的生活,因為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像王詩齡的家庭一樣富足。王詩齡的一條手鍊就幾萬塊,隨便撿一件衣服都幾千塊,當然李湘的富養也初見成效,高爾夫、繪畫、鋼琴樣樣精通,標準的英音更是贏得了廣大網友的好評。
所有家長都想讓孩子過上王詩齡一樣的生活,但是經濟條件不允許,所以就在現有條件下給孩子最好的,甚至一家人省吃儉用,讓孩子讀貴族學校,給孩子買名牌衣服。
一、變味的教育
一次在肯德基用餐,隔壁餐桌的一對母子的對話讓我記憶深刻。
母親買了漢堡、雞塊、聖代還有薯條端到桌子上,六七歲的男孩子開始慢悠悠吃起來,而母親則靜靜地看著他。到男孩吃的差不多的時候,母親感覺他應該已經吃飽了,拿了一根薯條放進了自己的嘴裡,這個時候男孩子嫌惡地看著自己的媽媽質問道:你為什麼吃我的薯條?
媽媽詫異地看了看他說:你不是吃飽了嗎?
男孩兒翻了一個白眼:我什麼時候說我吃飽了?
媽媽有點生氣地說:我買的,我當然可以吃!
男孩抬高聲音說:都是我的,你不準吃!
我以為媽媽會趁機教育男孩一頓,可是結果是媽媽竟然沒有再吃。
我看了看那個男孩子,穿著GAP的衣服,腳上是一雙阿迪的鞋子,而母親穿著的則是地攤貨。很顯然,這個家庭就是本著「什麼都給兒子最好的」的態度,卻並沒有把兒子教育成想像中的樣子,如果這位母親這樣繼續下去,那麼這個男孩子只能更加飛揚跋扈下去。
此文章由「歡快的笑尋琴」原創,首發於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