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文化復興,漢服被民眾熱衷,為什麼中國人春節不穿漢服?

2020-12-11 百家號

大家好,小編是微風斜雨中的作者,此百家號不討論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隨著傳統文化復興,漢服被民眾熱衷,為什麼中國人春節不穿漢服?

近些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也在被普通民眾所漸漸熱衷。不過有一個概念首先必須要闡述清楚的就是何為漢服,漢服是不是就是簡單的在概念上等於漢民族的服裝或者等於漢代的服裝?按照目前我們國家流行的漢服來看,基本上還是以漢朝的服裝為標準來進行設計的,現代漢服依然保留了漢代服裝的一些特定,包括上衣下裳、交領右衽、寬袍廣袖等特點。其實漢服真的好看,有條件花幾千上萬做套西服的有錢人不防備一兩套漢服,穿起來應該很有意思。既然開始復興漢服嗎,那麼為什麼中國人過春節不穿漢服?

很多人說如果春節穿「漢服不方便」,那我想知道,婚紗很方便嗎?少民的服飾又很方便嗎?所以,不便於生活並不是拋棄漢服的理由。大多人被電視劇洗腦嚴重,覺得漢服就是長袍大袖,後拖好幾米,金光閃閃。對不起,那是拍攝用的戲服,而不是漢服。大家可以看看清明上河圖裡老百姓的穿著。像短打的是可以融入生活的,其餘的款式也可以作為禮服。況且市面上還有漢元素時裝。

當然有些人又會說,「平民百姓的都是粗布麻衣,漢服只有貴族才穿得起!」這點可以參考下日韓,朝鮮服在舊社會還是露乳的,和服在古代也是單一色調極其簡陋,如今的和服韓服可相當的華麗,從棉麻到絲綢,各種圖案繡花等,幾乎每個日韓人一生中都有一套或以上傳統服飾,甚至還有人把它融入生活?所以,復興漢服不是1:1照搬古人。可能還有人會說,「你愛穿就穿!沒人擋你」,我只想對這類人說,你可以不穿漢服,但是至少要懂得漢服是中國的服飾,是漢族的服飾,而不是影樓古裝穿越作秀Cosplay,更不要誤認為和服韓服。

在小編看來,90年代以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迅速復興,在物質層面極大豐富的同時,人們也渴求文化上的慰藉。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們不僅喜歡從文化上面追懷過去,還喜歡直接從物質層面去體會過去。所以就有了漢服的復興。許多大學裡面現在就有漢服社以及類似的學校社團。復興漢服並不是365天24小時都穿著漢服,可以在日常休閒或者節日慶典時穿著。

改革開放後,中國受西方文化影響深遠、百年前的漢服很少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中國人已經沒有了穿漢服的習慣。加之現代服飾的多樣化設計、很多人追求潮流,現代化,而對於漢服現在很多有錢人很喜歡炫耀、追求時髦、很少有人會去研究漢文化。很多人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從而導致了漢服漸漸地沒落了。好的漢服價格昂貴,一般人如果不是喜愛漢服,很少有人會願意去買。就算買了,也很少有機會去穿它。熱愛漢服文化的華人群體不夠多、國家在政策上也沒有過多的對漢服文化進行優厚對待,因此,才導致春節不穿漢服。

不過小編認為,在現代社會中,春節穿漢服,復興民族文化當然有必要,不過以穿漢服的方式來復興文化則是沒有太大必要的。一則,漢服固然是傳統的一種體現,不過已經完全不再適應當代生活的需要,寬袍廣袖根本不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穿著漢服,甚至連基本的住和行的生活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其次,漢服的泛化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反而是不利的。比如按照傳統,古人讀書要用蠟燭,我們現在讀書是不是也需要點蠟燭呢?如果真的這樣做肯定是荒唐的。並不是古人做了什麼,我們就要相對應的做些什麼。漢服熱或許還會繼續,不過在民族文化復興俄道路上,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理性的心。

小編覺得我們自己對待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夠重視,而且喜歡窩裡鬥。很多喜歡穿漢服的人常常會遭到很多異樣的眼光和諷刺的語言對待、而且很多國人並沒有從自身找問題,總用自己的觀點批判別人,無論從傳統文化的保護方面,還是素質方面可以看出我國教育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說實話,漢服現在還沒有真正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開始宣傳漢服,把讓漢服日常話。我相信以後肯定會有一天我們能穿漢服過年!

本文是微風斜雨中對該事件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如有各種想法都可在下方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95後美女勵志復興漢服文化:用體格穿衣服,用人格穿漢服!
    經常有人會問: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怎麼穿著日本的和服出門?這麼多年過去了,經過漢服文化這幾年的推廣,以及在傳統文化復興的大環境下在長安文化古都這個地方,大家對漢服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知我平時出門去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都會碰著有幾個穿漢服的人,而這時周圍的人並不會覺得太奇怪他們會很明確的指出
  • 都說要復興漢服!到底復興的是「當代網紅」,還是「傳統文化」?
    在網絡中,有一些人群在提倡「復興漢服」。他們說漢服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服飾,不該隨著時代的發展,就被完全的丟棄掉。可走在人群裡,我們也發現身邊真正穿著漢服的人,實在太少了。好像這種服飾,只存在於網絡中,存在於一群人的聚會中。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走在街頭會引起人們的矚目。而另一種存在,就是漢服模特、網紅,他們不在生活裡,在網絡裡。
  • 漢服是古代的傳統服飾,現代的中國人到底適不適合穿?
    隨著漢服文化在現代的不斷復興,越來越多的人受這一具有兩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蘊的服裝風格所吸引,同袍隊伍在擴大。 日常生活裡,街上穿漢服的小姐姐也變多了,古都西安的長安街每當夜幕降臨也有數不清的漢服愛好者穿著自己心愛的漢服遊走在路上,宛如一夜之間,那些深埋在泥土下的味道透過縫隙四處散開。
  • 漢服到底在穿什麼?專家:漢服是復興,不是復古!漢服無圈人有圈
    衣服,在中國人的文化中,擁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代表著中國人的精神,代表著中國人的文化,代表著中國人的內涵。但是由於曾經的歷史原因,漢服在一段時期內形成了斷代。有關的形制、樣式等等,有的也無實物可以參考。近些年來,有一部分漢服愛好者們,自發地復興起漢服運動。將這種美麗的,中國人傳統的服裝慢慢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 有著3600多年歷史的漢服為什麼現在不受待見了?漢服文化急需復興
    中國歷來被稱為「禮儀之邦」,而傳統的漢服就是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的一種文化體現,它承載著我們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華夏復興,衣冠先行。近年來響應國家大力弘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號召,漢服文化也順勢而起。「漢服」一詞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是在2002年左右,那時候很少有人說漢服,更多的是稱它為「古裝」。
  • 21世紀颳起了「漢服風」,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復興漢服?
    21世紀颳起了「漢服風」,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復興漢服?很多的老人都會認為,你又不是出去拍戲,你又不是參加演出,為什麼要穿與別人不同的衣服?有人說:「漢服只能代表漢朝服飾,要代表漢族傳統服裝有點牽強附會了,不能都叫漢就以為是一樣的,其實每朝每代漢族都有自己的服飾,每件都能叫漢族服飾。漢服在我國興盛幾千年,日本學我們的衣服也一直有穿,為什麼中國自己人知道西服和服,卻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服裝呢?
  • 漢服復興:漢服文化
    漢服復興運動是現在普遍說的,但實際上正確的說法是漢文化復興運動或者華夏文化復興運動它是華夏文明全面復興的一個運動,而不是單純漢服復興只因為漢服是文化最外在的體現,所以才以衣為載體,開始復興衣禮是並行復興的,並且輻射方方面面,如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等,是以華夏文明復興重塑華夏脊梁的愛國主義復興運動本位思想是民族主義的提現
  • 突然興起的「漢服熱」?你可能還不知道「漢服復興運動」
    近年來,隨著不斷在抖音等多個平臺不斷出現的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影響推廣下,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裡,但是有很多人肯定會很奇怪為什麼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服飾文化會出現斷層,而近幾年又有了復興的跡象。
  • 中國傳統服飾的多彩文化-漢服
    聖者曾說,「一朝文化,一朝服飾」,中國古代服飾一直都隨著朝代的更換而不停改變,這體現不同時代的人們的智慧,我們不能以一概全,應當全面地了解每個朝代的服裝,這樣也有利於我們對於歷史的全面認知。不忘初心,追求本源,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傳統服飾中的漢服,它所呈現的更是不同朝代的多彩文化風貌。
  •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
    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沒穿漢服? 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服裝和語言是區分他們最明顯的途徑。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民族的語言跟服裝都保持著基礎的元素。例如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還有我國少數民族的特色服飾等等。
  • 復興之美漢服歸來 誰在傳承傳統服飾文化?
    昨天是農曆三月初三,相傳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由共青團中央牽頭髮起的「中國華服日」線下活動在古城西安舉辦,活動包含華服文化研討會、中國華服秀和華服日國風音樂盛典三部分。近年來,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華服的群體人數日益增加,他們穿著中華民族元素服裝,推廣國學、復興傳統文化。為什麼要穿起中國傳統的服飾?
  • 文化圈層 | 漢服:發展與復興
    王樂天漢服上街照漢服的參與人群以70後、80後和90後居多,以80後、90後為主體,中心力量是年輕白領和在校初中、高中、大學生。近幾年00後也逐步參與進來,成為漢服的新力量,同時,也有不少受周圍親友影響的兒童及中老年人加入。確切的說,漢服是不分年齡、性別、職業、興趣的傳統文化支持及復興者,以復興漢民族傳統服飾為切入點來影響大眾,進而發揚傳統文化的舉動。
  • 評「漢服熱」與漢服復興:莫把漢服小眾化、符號化、飯圈化!
    今天的漢服熱活動中,愛好者們主要穿的是直禍、曲禍深衣、橘裙等,在祭的場合也穿玄端,取消、淡化等級制度和朝代的印記,強調漢服形制的基本特點,注重漢服作為傳統的文化符號的含義。從中國服飾形制的變遷看服飾的話語服飾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最直接呈現的文化符號,然而服飾的變遷卻並非主要因服飾本身,而是與上層建築的變化即政治權力的爭奪、意識形態的轉變息息相關。
  • 穿漢服被誤解,別讓無知阻礙了文化的復興
    近年來,漢服逐漸走入社會大眾的視野,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景象。許多漢服愛好者穿漢服旅遊拍照逛街,促進了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然而,穿著「回頭率高」的漢服外出時,漢服愛好者有時還是會遇上被誤解、被「圍觀」和勸離的窘況。
  • 為什麼日本人穿和服會被誇,中國人穿漢服就是「奇裝異服」?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俗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世間事物千奇百怪,人們的想法也一樣,有人欣賞漢服的傳統韻味,自然也會有人不看好這個所謂的「文化復興」,而更讓人驚奇的是,同樣是黃皮膚的東方人,為什麼日本人穿和服會被誇,中國人穿漢服被就是「奇裝異服」?
  • 淺析漢服復興:漢服運動的未來——漢服需要原創!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復興運動的蓬勃開展,漢服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第二春。在經歷了清朝的剃髮易服之後,明朝之前的漢族傳統服飾差點消失殆盡。隨著國家國力的日漸強盛,漢服二字又開始重新回歸到了世人眼中,而迎接它的是現代潮流的服飾觀念。
  •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服,你認為現代女子該穿漢服出門
    文/歷史的新勾陳漢服顧名思義,是我國中國古代漢人的傳統服飾,但是很遺憾,我國的漢服並沒有得到一定的普及,但是隨著近年來廣大人民對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做的事情來看,漢服也逐漸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漢服小編認為這是可以的,應該大力的支持中國的傳統文化,復興中國的傳統文化。
  • 漢服復興有多難?女子街頭宣傳漢服文化,卻屢屢被拒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也許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疑惑: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可我們的傳統服飾是什麼呢?也許有人曾經納悶:為什麼在一些民族合照裡,別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唯獨漢族不是西裝就是襯衫?
  • 專家批評穿漢服的人不學習漢服文化!學習漢服文化是否必要?
    漢服現如今到處都是現代服裝,有的人一看,覺得不妥。漢服是最能夠代表我們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東西之一,現在所有中國人卻都在穿著西裝,這是什麼道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漢服運動就興盛起來!這場漢服運動,有幾個特點:一:時間短漢服運動真正開始有了勢頭不過是十年之間,時間的短就意味著人們對於漢服的普遍認知比較短淺,對傳統漢服相關的禮節也不甚了解。
  • 「漢服復興」是什麼意思?佩戴它是文化內涵的體現嗎?
    即使知道這是中國的古裝,但對於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感覺仍然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這些盲目的群眾肆意扼殺中國文化的符號和符號,迫使湮滅緩慢地擴展漢服的動量,並將漢服鎖定在「奇裝異服」小圓圈中。這種老百姓刻意的「小眾化」,「不寬容」也是審查漢服的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