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於烏鎮開幕。較之第一、第二屆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貫穿,第三屆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點題,本屆大會定調「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凸顯了我國對於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主張。
據了解,此次為期3天的會議吸引了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百度、小米、用友網絡、科大訊飛、海爾、華為、商湯科技、臉譜等中外企業的高層參會。
本屆大會最大的亮點之一是突出創新性。與前幾屆相比,此次會議增設了「網際網路前沿技術」的板塊,聚焦全球網際網路未來新趨勢,設計了人工智慧、共享經濟等前沿的議題。領先科技成果發布則已經徵集到近千項申報成果,涉及網際網路的方方面面,包括信息化、智慧城市、大數據、人工智慧、5G通信技術、量子技術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技成果已非停留在理論上,很多已經應用到實際場景中。無人超市、智慧燈杆、垃圾撿拾機器人、遠傳智慧機器人等26項智慧化項目已落地烏鎮。
烏鎮的蝶變正是中國網際網路騰飛的縮影。從1994年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至今,我國網民規模化增長的同時,數字經濟異軍突起,並帶動了整個經濟的創新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4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30.1%;電子商務的交易額達到26萬億元。網絡零售年均增長30%,中國網民數達到7.5億。
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數字經濟」成為熱詞,並成為中國式創新發展的一個鮮明註腳。
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此前表示,數字經濟的特點是「高、深、快」,即「關注度高,融合度深,增長速度快」。他認為,數字經濟將成為中國領先全球、率先打開第四次工業革命之門的鑰匙。
圍繞「數字經濟」和「開放共享」,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推進自己的數字經濟生態建設,發展思路的轉變同樣帶來了新興商業模式的崛起。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國境內外網際網路上市企業數量達到91家,總體市值為5.4萬億元人民幣。
如今,全球前七大市值上市公司都是科技企業,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佔據其中兩席。公眾已經很難用簡單的「社交」或者「電商」模式來為這些龍頭下定義,更多看到的是其基於主業創新,用新技術賦能傳統行業所帶來的「共贏共生」式發展,新零售、新金融、「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等不勝枚舉。
更多創業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加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力度。受邀參加第四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運去哪」是國內一家一站式國際物流在線服務平臺,其已經與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漢堡南美(中國)等國際航運巨頭達成合作。該公司公關總監嚴海韜告訴記者,數字經濟、網際網路經濟有著透明性、便捷性等特點,可以快速、真實地匹配買賣雙方的需求,從而減少中間環節的浪費,繼而對國家推動供給側改革有著重要的幫助。
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圍繞數字經濟、前沿技術、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空間治理、交流合作五大板塊,通過分享經濟、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精準扶貧、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合作等20個分論壇展開討論。此外,12月2日率先開幕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將匯集400餘家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集中展示世界網際網路最新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大會還將發布一批本年度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領先的科技成果。
本屆大會將首次發布藍皮書《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7》,客觀全面展現世界各國的發展實力和發展特點,以及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態勢。大會將同時發布《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最佳實踐案例集》,梳理總結網際網路發展的全球經驗。
烏鎮四年,青磚黛瓦未減顏色,而每一分小小的變化都暗藏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信號。網際網路之光終於以星火燎原之勢點燃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