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佳節,我家必做的一款「賽龍舟」饅頭,寓意吉祥好兆頭

2020-12-03 中華美食客

端午節到了現在不像以前走到哪裡都能看到賽龍舟了,那就自己動手做一個吧,做各種各樣花型的饅頭,激發小孩子的食慾。一般以動物植物為主,使小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簡單動物。每年端午節佳節,我家必做的一款「賽龍舟」饅頭,寓意吉祥好兆頭,喜歡的朋友和我一起來做吧

用料

中筋麵粉 90克

牛奶 54克

油 2.7克

糖 2.7克

酵母 0.5克

紅曲粉 少許

南瓜粉 少許

可可粉 少許

竹炭粉 少許

全家總動員好玩又好吃饅頭版的端午賽龍舟的做法

紅色麵團90克,黃色11克,棕色5克,白色11克

龍頭的總克數為30克,光圓形頭部為20克其它配件為10克,注意:臉部中間用擀麵杖往下壓,這點很關鍵,好以後可以用手把上面稍微壓榨一點,這樣更形象

做鼻子和嘴,鼻子克數為2克,稍微大一點好看,確定眼鏡的位置,用翻糖工具眼部位置壓大一點(我這個有點小)

做眼睛牙齒,牙齒做法就是麵團搓成水滴狀,龍鬚的做法也做牙齒一樣,只是水滴狀大小長短不一樣

龍鬚根據自己喜歡調整長短吧,要更Q更萌一點就把龍鬚做短一點,左邊為生胚右邊發酵好

龍舟看起來簡單做起來要更注意一點,下面我會說注意的問題

注意1.中間白色麵團要稍微少一些,包起來不要太慢,2.中間白色麵團組合在一起之後儘量壓平壓邊一些,發酵後會蓬起來

龍舟組合後成品

組合在一起,頭部和身體是分開蒸的哦,最後用牙籤或者吸管連接起來

出發賽龍舟啦,拍照片的時候把龍舟砸壞了,小粽子的教程有很多我就不寫方子了哦,想要造型靈動特別一點可以百度一下圖片哦

小貼士

夏天天氣熱酵母配比可以變為0.3%,用冰水或者冰牛奶和面,做龍舟的時候白色麵團分量一點要控制好不要太多,儘量壓扁,龍頭和龍舟放涼後再組合在一起,祝大家端午節快樂,闔家歡樂,歡迎來打卡跟做哦,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動手做起來是很好親子互動遊戲咯,我女兒就很喜歡和我一起做,美食與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食物吃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中,美食也是,在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一直在發生改變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雖然味道不同,但是喜歡的人也不會少,對吃而言,喜歡就是美食,歡迎留言,評論,交流,一起共同學習更多美食!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別忘記吃這些,寓意好益健康,我家每年不忘吃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別忘記吃這些,寓意好益健康,我家每年不忘吃~今天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吃粽子是必須的,早早的超市中就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粽子,甜餡,鹹餡都有。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風俗葉各有不同,但是每一種都是有當地的風情和美好的寓意。在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知道還要吃哪些傳統的美味嗎?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這3種也是傳統必吃的美食,提前囤,好吃不貴
    導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來臨了,據《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為仲夏,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之日,因此又叫這一天稱為「端陽節」,「重午節」,是我們民間最為傳統的節日。那在這一天,民間會有很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插艾葉等等。
  • 中國端午節賽龍舟,日本端午節掛鯉魚旗,韓國端午節一直被誤解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至古以來就有,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的詩人屈原,根據地區的不同,也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的。中國古代非常強大,端午節也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傳向世界上的每個地方。
  • 高考與端午節相遇寓意「高粽」,剛出爐考前必看的端午節文綜知識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與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同一天,這是多麼巧妙的相遇,一個吉祥的組合,寓意2019年考生高「粽」。對於端午節有很大的爭議,是紀念伍子胥還是屈原?是問候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端午節清晨,家裡大人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孩子手腕、腳腕上拴上五色線,五色線又叫「長命縷」,不可以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衝走,有驅除「百病之災」之說。
  • 36個民族都過端午節 風俗各異皆承中國式溫情
    距離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還有一天的時間,她已經把所需要的物品購置齊備了。她說:「這些年我都會在端午節的早上,把五彩線繫到老公和女兒的手腕上。」五彩線也叫長命縷,其顏色來自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鳳凰」身上的五種色彩,是具有祈福和祝願的吉祥載體。很多中國人每逢端午節都會系上五彩線,祈求平安幸福。嶽女士小時候每年佩戴的五彩線都由母親親手製作。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佳節 闔家安康
    從戰國時代開始,端午節至今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遺」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也有一說,最初端午是中國人祛病防疫的節日。值此端午佳節之際,祝願您闔家安康!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到來了。
  • 端午佳節的起源之說,流傳千年不同習俗的美好寓意,你應該了解
    01前言:又到了每年可以放假的節日---端午佳節。據說早在伍子胥之前,人們就已經有了過端午節的習俗。古人在五月採摘蘭草盛行,認為用蘭草的湯沐浴可以解除毒,也有一種習俗是在五月初五掛菖蒲和艾葉,喝雄黃酒來驅鬼。
  • 端午節天津海河賽龍舟 津體院與海職並列第一名
    端午節天津海河賽龍舟 津體院與海職並列第一名 2013年06月13日08:42 來源:天津網-天津日報
  • 端午佳節,誰還只吃粽子、看賽龍舟?往事若茶的特殊存在引圍觀!
    當明白端午的習俗跟背後的寓意,我們就知道,如何過好這個端午。不過,我們今年要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具體怎麼過,這次便由一禪小和尚主題茶飲店的往事若茶搖身一變為講師,好好的和你們說道、說道端午的特殊所在。味道——粽子是標誌小時候,以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後來長大才發現,其實粽子是為了祭祖所用。可這都不重要了,因為當下的粽子,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一是過節的標籤;二是過節的儀式感;三是,過節的具體表現。
  • 臺灣的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被稱為端午節,又稱為重五節、重午節、五月節、端陽節、蒲節、天中節等,原本古代每月初五都稱為端午,直至唐代,端午才成為五月五日的專稱。古代原本就有划龍舟祀水神用以消災祈福的活動,後來則演變成傳說端午節主要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受佞臣挑撥,不受君王重用,憂國憂民的一片心意無法上達君王,傷心之餘投汨羅江自盡,百姓不忍心屈原屍體受到魚群啃食,因而沿江划船敲鑼打鼓,並且投下許多竹筒飯(粽子的前身)餵魚,因而發展成端午節划龍船、裹粽子祭拜的習俗。
  • 「粽」享嘉年華——合肥市六安路小學「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
    其內容主要有:掛鍾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說「安康」,而不是「快樂」?端午,是夏季(午月)開端,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古人形容此間「五毒盡出」,蛇蟲繁殖,易咬傷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所以端午節的主要民俗,包括飲雄黃酒、帶香包、掛菖蒲和艾草、拴五色絲線、掛五毒圖、掛鍾馗畫都有驅除災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為什麼掛鍾馗畫也是祈求平安健康呢?
  • 五月端午賽龍舟,看看賽龍舟為何被古人重視
    總之,龍舟競渡這一節日娛樂活動歷史源遠流長,並且多與歷史名人有關,富有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內涵。賽龍舟多在吳、越、楚之地水鄉,於五月初五這一天舉行。又據聞一多先生《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等文章認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他們為表示自己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的風俗,而且每年賽龍舟的五月五日這一天全族人要舉行一次圖騰祭。
  • 端午佳節 莆田熱鬧上演閩臺送王船
    端午佳節 莆田熱鬧上演閩臺送王船 2014年07月29日 10:43:58  來源:你好臺灣網    端午節來到,福建莆田市最具特色的端午節活動儀式
  • 藏在古詩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各地都會按照當地的習俗進行慶祝。吃粽子、掛艾葉、插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等等......勤藤教育提醒,疫情還未消散,端午佳節如果沒有必要還是不要輕易聚集的好。端午節作為一種傳承,也常被歷朝歷代的文學大家在自己作品中提及,或是描寫端午的場景,或是表達自身的情志,不如就和勤藤教育一起感受一下古人詩篇裡的端午吧!
  • 這些國家也過端午節?
    「端午佳節,風光無限,如夢如幻,一見鍾情。」從今天起,萬眾期待的端午節小長假終於開始了,在這三天裡你都有哪些安排呢?開頭的詩句我們或許有些陌生,其實它來自一首描寫端午節的外國民歌。外國人也過端午節?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導,首屆烏幹達龍舟賽於2017年舉行,烏幹達也是第一個舉辦端午節龍舟賽的非洲國家。烏幹達旅遊部門的官員表示,希望將龍舟賽作為一項每年舉辦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參加。在有的地方,龍舟運動還有「別名」,比如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衝繩,當地每年端午節前後也有划龍舟的活動,稱為「爬龍船」。
  • 端午只能安康,不能快樂?憑什麼!端午是個佳節,我偏要快樂
    我們真的不能在端午節互祝「快樂」嗎?其實,這完全是個謠言,端午的起源並不是紀念屈原。而我國古人將端午視為佳節,他們在這一天是很歡樂的。一、端午節的起源到底是什麼?對於端午節真正的起源,學術界還存在著爭議,影響較大的說法有:端午「龍節」說、端午「惡日」說、端午「夏至日」說等等。
  • 五月初五端午節,為什麼說並不是一個吉祥的日子?
    所以說跟五沾邊的就是了不起,那麼為什麼端午節中日月都是「五」,反而不是一個吉祥的數字呢?原來在春秋戰國時,五月五日並不具有神聖的意義,而是一個非常兇險會給人帶來災難的日子。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也。」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 精選10條端午節祝福句子,2020年端午節簡訊
    祭奠屈原情誼深,端午佳節國同慶。粽子香飄千萬裡,合家團聚笑盈盈。祝福聲聲微信發,祝你幸福繞不停!3端午節沒什麼好送的,就送你一個萬能的「粽」:粽瓜能得金財富日日新,有始有粽的端午節,點石成粽心想事成,祝你端午節安康,幸福萬年長!4送個香囊帶個荷包,自製幾斤粽子,託人到山裡採了艾葉,街頭買了瓶雄黃酒,加上內心深處的幾許關懷,作為禮物送給你,祝端午節快樂!
  • 誤會了十幾年的韓國「端午節」,與中國傳統端午節,是兩碼事
    每年一到端午節,韓國申遺了中國人的「端午節」聲音就不見少過。這則充滿爭議性的錯誤新聞,自2005年以來雖被闢謠了很多次,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韓國拿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除了時間節點上接近端午節以外,韓國人的所謂「端午節」連名字都與中國不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