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篤行,行者以至。
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曰「言忠信,行篤敬。」
現今,復旦大學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作為校訓貫徹了100多年。
百年老校南京師範大學,在百年校慶之際,確定新校訓為「正德厚生,篤學敏行」。
篤,厚也,恆也。
然而,急功近利是這個時代的浮躁病,淺嘗輒止也是這個社會的通病,「篤」或為一方良藥。
01
篤學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難已矣。
學習最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興致到了就閱讀兩個小時,沒心情了就放縱兩個星期。
半途而廢的結果是有始無終,三心二意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問道:成長的方法是什麼?
答案有且只有一個:學習。
要生存、要成長、要發展,就要在學習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比爾蓋茨一生都在學習,他認為學習並不是非要在學校裡完成,學校只是學習發生的一個環境。
據估計,他每周讀一本書的習慣,堅持了52年,其中許多書與軟體或業務無關。
怠惰之人各有各的失敗,篤學之人各有各的成功。
持續學習,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
02
篤思
篤思明辨,不人云亦云,不盲從,不附會。
看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一個叫亨利的小男孩被稱為「大傻瓜」,因為村裡的人讓他在1美元和10美元之間挑選的時候,他總是拿1美元。
鄰村的人聽聞此事,覺得很是奇怪,紛紛跑來驗證,小亨利也從不讓他們「失望」。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小亨利為什麼總挑1美元。
小亨利回答說:」如果我第一次就挑10美元那張,後面還會有人讓我挑嗎?」
思考是一種能力,選擇是一種智慧。
人這一生,會面臨無數的思考與選擇,思考決定選擇,選擇決定成就。
疾風知勁草,時窮節乃現。真正優秀的人,往往都是善於獨立思考。
03
篤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博學需篤行,實踐出真知。
停留在想像中,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是一段毫無價值的體驗。
有時候,不但要敢做,還要堅持做。
古有李白鐵杵磨成針,今有齊白石礎石磨成泥。
前有王羲之堅持習字20年成「一代書聖」,後有金庸連續寫作17年成「武俠泰鬥」。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篤行出奇蹟。
王陽明也說過:「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學習到位、分辨清楚、思考縝密、還需要持續實踐,方為正道。
04
篤信
人活著,總要信點什麼東西。
無論信天、信地、信佛,還是一個渺小的夢想、一句聽起來很荒唐沒有人願意去相信的話。
比聽過重要的是聽懂,比聽懂重要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的是篤信。
有位作家說:身邊有80%的人從來不思考,15%的人以為自己在思考,而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
實際上,思考過後,篤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成大事者,皆有信仰。哥白尼信仰神,魯迅信仰自己,鍾南山信仰共產主義……
篤信而立,其力自發;篤信而行,其程畢遠。
擁有篤定的信念,就擁有了力量與幸福;擁有篤定的心境,天地自成一派。
撼山易,撼心難。
人活一世在於「篤」:篤學不倦,篤思不止,篤行致遠,篤信自救。
文章您已閱讀完,勿忘順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