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部關於佛教和情慾的電影橫空出世,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似乎對這部電影並不理解。但是現在來看,卻是香港影壇少有的經典之作。
本片由我們熟知的鬼才導演徐克執導,「天下言情第一人」李碧華改編自《白蛇傳》,徐克的老搭檔「香港音樂鬼才」黃霑偕同新銳音樂人雷頌德一起來為《青蛇》做電影原聲樂。電影評價不必多說,畢竟幾位大師親自操刀,想不經典都難啊。很遺憾的是,上映以來該片並未獲得重量級獎項,反倒在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和電影原聲配樂上均獲得提名。
導演徐克在編劇李碧華的基礎上,注入了深藏不露的佛教智慧細節。他在角色設定、敘事和鏡頭語言上加以創新,加之黃霑為配樂文本所做的貢獻,電影《青蛇》相比較於李碧華的原著展現出更為辯證、均衡、豐富的格局。那麼究竟徐老怪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呢?今天本文將一一揭開這部電影神秘的面紗。
為何這部改編自《白蛇傳》的電影卻讓青蛇做主角?
其實早在電影原聲音樂《 莫呼洛迦》中早已給出了答案。歌詞中有一句唱道:「摩登伽女正是我。」那麼摩登伽女到底是誰?關於這個,《楞嚴經》中還有一個小故事講到:有一位女子傾心於阿難,並試圖誘惑阿難,被佛陀的循循善誘之下加入修行,逐漸開悟。但是諷刺的是,《楞嚴經》一開始,佛陀就一直在開導阿難,但是最後阿難並沒有覺悟,反倒是那名被佛陀半路點化的女子修成了正果。
在影片前半段,與印度舞女跳舞的那場戲裡,青蛇身上紅色的披肩則象徵著情慾與魅惑。最後一段裡,青蛇說道:「我來到世上,為世人所誤,都說人間有情,可是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清楚了,或許我會回來。」很明顯,青蛇從情慾魅惑走向頓悟,電影裡的青蛇正是佛經故事裡的「主角」,而徐克藉助李碧華的改編表現的正是對傳統強權的諷刺。顯然,青蛇才有絕對資格作為這部電影的主角。
片中的法海究竟是何方神聖?
看過《白蛇傳》都知道法海這一角色,金山寺住持、《白蛇傳》反派,而電影裡的法海卻有所不同。在影片開頭,法海看著世間眾生說的第一句話——「人」,這表明了他並不將自己看作是人,他認為自己是超越凡人的。而影片原聲音樂《 莫呼洛迦》,其音樂名則來源於佛教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蛇神。
經典橋段被刪掉的畫面裡,泡在水中人形的青蛇被一條黑色巨蟒纏繞,也許很多觀眾以為這只是青蛇的魅惑,其實那並不是小青的尾巴,而是法海的本我,或者是他所謂的代表著情慾的「魔障」,甚至很可能是大蟒蛇神莫呼洛迦的真身。
法海的咒語「大威天龍」,以及他只有二十多年的修行就可以收服200年功力的蜘蛛精、金山寺鬥法時用火龍威懾500年和上千年功力的青蛇白蛇,種種跡象表明法海是佛祈莫呼洛迦的轉世託生。
片中真正的反派是誰?
縱觀整部影片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反派,也沒有絕對的正派。有人說,法海是整部影片的反派,但其實法海也只是一心向佛,降魔伏妖以拯救蒼生為己任的和尚,他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派。如果說真正的反派,其實許仙和白素貞才是。
水淹金山寺時白蛇產子,性命攸關之際白蛇還催促青蛇去救許仙,此時青蛇貌似明白了什麼是情,她說:「好,我去救他。你老是說人間有情,難道妖就無情?有沒有想過我們兩姐妹,五百年相處都是情?你有沒有當我是人一樣想過我?」青蛇雖然明白了什麼是情,但是她卻不知道,愛情,其實是自私的。
這種「自私」可以升華到對500年感情的姐妹反目成仇,甚至可以置天下蒼生於不顧水漫金山。
至於許仙,他飽讀詩書,塵世中一個凡夫俗子。但是面對愛情和誘惑,他卻迷失了自己。特別是青蛇餵葡萄那段戲中可以看出,許仙並沒有對誘惑進行反抗,這也是一種罪。青蛇是無情的,但許仙有情,甚至多情。
25年後,我們才明白這部電影。正如某位網友所說,《青蛇》裡,青蛇白蛇並不「清白」而魅惑妖冶,許仙並不「仙」更不高尚,法海「有邊」而充滿情慾。但,這就是人,這就是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