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媽路邊賣「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卻排隊購買

2020-12-19 呂小廚帶你吃

本文由呂小廚帶你吃獨家發布

東北大媽路邊賣「煤球」,外地人不敢吃,本地人卻排隊購買。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的水土人文造就不同的文化飲食,本地人眼中的美食可能就是外地人眼中的黑暗料理,提到東北,我們首先想到的東北人的豪爽,無論男女,一張嘴說話東北味兒,立馬讓人感覺到熱情,東北的飲食和東北人一樣熱情奔放,就算是沒去過東北,東北餐館應該去過吧,菜量非常的大,而且味道還特別的好,但是還有一些美食是不被大家所熟知的,甚至外地人看到他的樣子都不想買。

在街上有個大媽遠遠的看上去她像是在賣「煤球」,其實是大錯特錯,這個東西被當地人稱之為血粑粑,這種東西平時很少見到,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夠吃到,看上去就像我們蒸的饅頭,但是卻是用豬血和豬肉混合而成,剛做的顏色看起來紅紅的。

想要把它們做成現在的樣子,還要放在土屋的老房子裡不斷的燻制,然後把它們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分開了之後才能做成這樣黑色的,只不過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把外面的一層給扒掉,裡面就是紅紅的,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當然除了豬血和豬肉外,還會加上一些其他的食材,有時候會加上一些新鮮的豆腐,一起攪拌均勻後就捏成一個一個饅頭的形狀,捏好之後還要經過不斷的燻炙和太陽暴曬,才能見到我們所見的「黑煤球」血粑粑。

掌握好原料比例,並不能保證血粑粑就能製作成功。準備好原料後,下一道工序就是要把原料切碎攪勻。這是道很辛苦也很考驗耐心的工序,要求把原料切得越細碎越好,攪拌得越均勻越好。如果這幾道工序做得不到位,製成的血粑粑切片裝盤時,就會碎裂不能成形。

血粑粑的燻制時間越長,香味就會越濃,煮熟後可切片做成涼菜,也可以和配菜與臘肉同炒,口感勁道渾厚,唇齒留香,因為血粑粑製作的過程歷經十天左右,每道工序都凝聚了製作者的辛勞和智慧,蘊含著濃濃的親情和鄉情。

隨著年齡增長,品嘗食物的時候變得更走心了,也漸漸喜歡上了血粑粑的味道。每當品嘗血粑粑的時候,都會回想起在農村玩耍的快樂童年。

小編就說到這裡了,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推文,不妨點點關注,每天會更新不同的資訊。

相關焦點

  • 陝西大媽街頭賣特製「煤球」,外地人直搖頭,本地人排隊購買
    陝西大媽街頭賣特製「煤球」,外地人直搖頭,本地人排隊購買。這種「煤球」是陝西特有美食,遠看根本不會聯想到這是一種食物,更像是一個個煤球。一些外地人看到之後會很好奇,也樂於上前一探究竟,不過購買的卻寥寥無幾。得知這是什麼之後,都會搖頭表示吃不下去。
  • 東北大媽擺攤賣「煤球」小吃,路人不願意買,當地人:真不識貨
    而且在我們國人眼中,對美食的審美觀一直都是色香味俱全為基本準則,這美食要是第一眼望過去,賣相過了關,就算是好貨都不會有人願意購買的,可是國內有些美食就偏偏讓人看了就覺得不咋地,其實卻人不可貌相,這絕對是好東西來著,而且還不愁賣,識貨的人自然會去買。就像小編國內回東北老家農村,就看見了街頭大媽在擺攤賣「煤球」,而沒吃過的路人都嫌髒不願意買,當地人紛紛吐槽道:真不是貨啊。
  • 南疆街頭賣「搪瓷缸」美食,外地人看了拒絕購買,本地人排隊買!
    南疆街頭賣「搪瓷缸」美食,外地人看了拒絕購買,本地人排隊買!有句古話: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古老文明,它的飲食文化和烹飪技巧也是廣泛而深刻的。有些食物看起來不好吃,甚至看起來很髒,但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當地特色。「搪瓷缸」食品只存在於南疆,但是外地人覺得太髒了,用這種缸來吃實在是太不衛生了。在南疆喀什的街道上,有一種極具時代特色的美味食品,盛放它的容器也非常特別。年輕一代可能沒有見過這種茶缸,但這是60後的許多記憶。在20世紀80年代,當父母結婚時,這個男人的家庭中肯定有這三大項目。
  • 農村大媽街邊賣這東西,遠遠看著像「煤球」,識貨的直接給包圓了
    在東北部分的地區,很受歡迎。然而對於那些不熟悉它的人來說,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農村大媽街邊賣這東西,遠遠看著像「煤球」,識貨的直接給包圓了。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款美食就是東北農村的一種特色小吃。它顏值非常的低,長得黑不溜秋的圓球。外觀上看起來和煤球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對於很多東北人來說,這種美食卻非常的親切。而對於許多南方人來說,很少人願意購買。
  • 大媽賣「最洋氣的煤球」,13元1斤供不應求,顧客:難得的年貨!
    大媽賣「最洋氣的煤球」,13元1斤供不應求,顧客:難得的年貨!記得小時候,每年到了將要過年的時候,家裡邊都非常熱鬧,因為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學校放假比較早,所以很早就回家,跟著父母一塊兒趕集,大人們總要忙,或者準備年貨,而小孩子們則是為了到集市上尋覓一些自己非常感興趣的玩具或者是小吃,比如說集市上面的瓜子糖果都是很多小孩子的最愛,有時候在集市上溜達一圈,發現很多東西都是以往比較常見的,長大之後就對,即使沒有太大的感覺了,現在可能是因為年過30家裡邊怎麼都熱鬧不起來
  • 東北人最愛的早餐,外地人看到不敢吃,網友:這能吃得下?
    早餐是我們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了,晚餐可以不吃,但是早餐一定要吃好,現在很多人都改不掉,不吃早餐的毛病,其實在我們中國不同的地方,在早上的時候吃的早餐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在哪裡,我們在早上一定要好好吃飯,這樣子我們的身體才會好,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東北的早餐吧。
  • 大媽在路邊賣「它」,只在冬天賣,10元一缸,每天能賣500缸
    大媽在路邊賣「它」,只在冬天賣,10元一缸,每天能賣500缸冬天是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季節,天氣雖然寒冷,但是也可以帶給我們獨特的美食,像是東北的凍梨,凍柿子等等,還有一些特色的小吃,都是在冬天才能吃到的,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這樣的小吃,這是一個大媽在路邊賣的特色小吃
  • 去四川散心,這4種小吃萬萬不要忽視,本地人低價賣,外地人搶買
    隨著天氣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會選擇處遊玩,有些城市就很難適合旅行,心情不好的時候,好可以適當的去散心,讓人心裡會有一種不一樣心情。四川是一個很不錯的城市,在當地能看見很多人住著不一樣的房子,沒有很多高樓大廈,但是,許多木屋住著很舒服,冬暖夏涼,每天都能看見路邊有許多的小吃,而且當地人也特別的熱情,而去四川散心,這4種小吃萬萬不要忽視,本地人低價賣,外地人搶買,一起來看看。
  • 海南五指山,夏季冷清水果價格親民,黎族大媽賣野菜名字太古怪
    五指山市冬暖夏涼,年均氣溫22.4度,不受寒潮和颱風影響,有「天然別墅」之稱。常住人口10萬的五指山市,有獨特的氣候優勢,成了外地人過冬的首選。當地人說,這裡到冬天就成了東北人的天下,小區、菜場哪哪都是東北口音。五指山市聚居著漢族、黎族和苗族三個民族,以黎族人最多。六月在當地旅遊,想看看這裡的黎族早市,六點多從酒店出門。
  • 名氣大卻難吃的地方美食,本地人都不屑吃,外地人還爭相購買!
    小編就是個美食達人,熱愛旅遊和品嘗各地的美食,走到哪吃到哪,一般去到一個地方,自然是要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不過,有些地方的特色美食味道確實很好,但有些卻太讓人失望了,就像下面這幾樣,名氣很大味道卻不咋地的地方美食,本地人都不屑吃呢,不懂的外地人還爭相購買。
  • 東北集市「稀奇物」,遠看像煤球,近看直搖頭,攤主:排隊都難買
    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街邊小吃,天下的美食都不分貴賤,各有風味。跟著美食姐,讓你吃遍天下美食!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件東北集市的稀奇物,歡迎留言一起討論。東北集市「稀奇物」,遠看像煤球,近看直搖頭,攤主:排隊都難買這不快過年了,每家每戶都在置辦年貨,有些地方也開始殺豬宰羊了,可以說這是為了自己一年來辛勤勞作之後的獎賞,這時候,關於豬肉的美食就開始上演了,臘肉,紅燒肉,滷肉等等,說的小編我就開始想念了,但是在東北有這麼一道稀奇的美食
  • 街邊賣「煤球」竟然是彩色,生不了火卻可以吃,你是否想嘗一嘗?
    星月上個周末和朋友去郊遊時,在集市看見一個小攤前,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就過去跟著排隊了。過了十分鐘左右,我們到了小攤前竟然看到了「煤球」,還是彩色的。煤球恐怕只有90年代前的人才知道是什麼;00後大部分是不知道的,聽說過的估計也是在農村出生的孩子。你是否知道煤球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煤球是以前人們燒火用的燃料,是做飯不可或缺的物品。
  • 桂林老奶奶賣了26年的糯米飯,一天3大鍋不夠賣,天天有人排隊吃
    在桂林市正陽步行街附近,有一家名叫「小紅帽」糯米飯小吃店,隔著上百米遠就能聞到空氣中淡淡的糯香味,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的顧客前來購買,每天店門口都是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這家店是一個戴著紅色帽子的老奶奶開的,在以前沒店面只有小推車擺攤的時候,大家都是通過老奶奶的小紅帽辨認購買,因此得名叫小紅帽。
  • 大理滿街都是賣「粑粑」的,外地人都一臉懵,本地人:注意發音!
    大理滿街都是賣「粑粑」的,外地人都一臉懵,本地人:注意發音!大多數人現在生活都算是比較富裕了,出去旅遊是我們經常會做的一件事情,現在的人都是很會享受生活的,雲南是我們旅遊必選的一個地方,雲南的風景比較美麗,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地方,每年去雲南旅遊的人也是最多的,在雲南有一個奇怪的事情,很多外地人看到以後都一臉懵,就是在雲南大理逛街的時候,可以看到雲南滿大街都是賣「粑粑」的,這個不就是我們口裡經常說的翔嗎?
  • 大媽路邊擺了一個大缸,裡面的食物60一斤,每天賣完80斤就回家!
    路邊擺了一個大缸,裡面的食物60一斤,每天賣完80天就回家!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相信很多的朋友們看見路邊的小車也是啊,有一種無法抗拒的感覺吧,其實我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們來說,看到那些美味小吃的時候總是會流下口水,每一次去外面旅遊或者說看到一些奇怪小吃的時候總是忍不住要去湊一湊熱鬧,每一次也都會花費一點錢買上一點吃一吃才會善罷甘休,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這種美食也是我在街頭路見的一道小吃,這種小吃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說到方言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能隨便來幾句,「你幹啥子」、「苕吃哈脹」、「我勒乖乖」、「水了巴察」、「心裡老窩色額」等等。老一輩的上海人都是說上海話,但是外地人完全聽不懂上海話,交流起來非常困難。打個比方來說,一個上海人跟外地同事一起去公司,外地同事問他怎麼去,他說:「叫差頭」。外地同事一臉懵,聽不懂,交通工具跟「差頭」有什麼關係?其實「差頭」是指計程車,上海人懂,但是外地人不懂。
  • 大媽早餐只賣「它」1碗3塊錢,1天能賣5大桶,外地人:喝1次就夠了
    既省時又不餓肚子上班。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位大媽做的早餐。大媽早餐只賣「它」1碗3塊錢,1天能賣5大桶,外地人:喝1次就夠了 在北京有一位賣早餐的大媽,她賣早餐
  • 中國5種特色早餐,本地人吃得津津有味,外地人卻不愛吃
    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各地的早餐不同,口味也有所不同,一些早餐對於本地人來說是美食,對於其他人來說就是噩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5種本地人愛得死去活來,外地人卻不願多嘗一口的美食。胡辣湯胡辣湯屬於河南特有的美食,早餐胡辣湯和包子是河南人的標配。
  • 為什麼東北盛產美女?有一大原因,外地人想到了本地人卻未必注意
    想來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是一個女多男少的國家,但是這個趨勢有在趨於平衡著,中國是美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有著獨特的東方韻味,這是很多國家都沒有的特點,而就在中國的東北地區,是出了名的「美女窩」。東北為何盛產美女?
  • 襄陽這家牛肉麵館,15塊錢一碗,每天能賣800百碗,來晚了要排隊
    湖北襄陽這座城市,來過的朋友肯定不陌生,在大街小巷,流傳著一種特色美食,它就是襄陽特色牛肉麵,很多本地人如果三兩天不吃,頓覺口中無味,食慾大減,襄陽牛肉麵的特點,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回味悠長,久食不厭,牛肉麵是襄陽的靈魂,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很多人從小吃到大,從最初的幾毛錢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