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半個世紀前,我國民眾生活質量不高,有的家庭連最基本的溫飽都不能滿足,但那個時代,每個家庭都有兩三個甚至更多的孩子,每個家庭的媽媽都很辛苦,但在傳統觀念的教條下,她們從沒想過換一種活法。
「多子多孫多福壽」,是當時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但是現代社會,情況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越來越多年輕女孩不願當媽。
越來越多年輕女孩不願當媽,說出的理由獲同情:為母則剛是謊言
當代的社會,許多女性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生孩子,甚至對婚姻都有一些恐懼,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一些觀點:
網友A:大學畢業後,我幾經努力才進入自己心儀的公司,也曾目睹了不少同事因為懷孕而離職,甚至聽到過不少她們獨自帶娃的「悲慘生活」。
無法想像也不能接受,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費用要靠老公承擔,不願放棄自己的工作,所以暫時不要孩子才是明智的選擇。
網友B:我表姐前不久剛生了孩子,順轉剖,兩茬罪都受了,看著表姐憔悴的身影和蠟黃的面孔,個人認為沒有必要親身實踐一番。
網友C:生孩子那麼疼,帶孩子那麼累。不少朋友生完孩子後,全職在家帶娃,沒有經濟來源,生活質量直線下降,沒有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什麼不好呢?
很多人都對上面這些網友的想法表示同情,認為女性當媽很不容易,的確如此,養育孩子能獲得快樂這不能否認,但與之相伴的痛苦和勞累,也是非常人可以忍受的,「為母則剛」不過是個美麗的謊言。
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思考,口口相傳的生育好處,在痛苦面前著實單薄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視野的開闊,許多女性對人生的思考越來越多。
生育的種種弊端,諸如刻骨銘心的陣痛,產後恢復不當導致的漏尿,子宮脫垂等情況,生育後與社會的脫節,重返職場的種種不便與辛酸,都使得許多女性在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上望而卻步。
一、懷孕分娩之苦
漫長的十月懷胎並不愉快,要經歷孕吐,食欲不振;尿頻,便秘,失眠,行動不便等等。而孕期的種種不適,對於分娩的痛苦和尷尬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無論是順產或是剖腹產,女性都要承受相當大的痛苦。
二、好身材一去不復返
懷孕期間長在身上的肉肉能減掉嗎?不少女性都有這樣的顧慮。
在觀點不斷進步,更加重視優生優育的當代社會,如果在孕期身上沒貼幾斤膘兒,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無論是自己或是周圍的親人,都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吃的多動的少,無法消耗的熱量悄然變成厚厚的肥肉,囤積在了孕媽媽的身上,孩子出生後還有漫長的哺乳期,為了孩子的口糧充裕,孕媽媽食譜以如何下奶為主題展開,減肥日程被一拖再拖。
三、帶娃的艱難無人懂
不少女性朋友出於各種原因選擇全職帶娃,每天不光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還得面對繁重龐雜的家務。
工作任務異常艱巨,往往是剛收拾完家務,就被家中精力過剩的娃拽起來,玩各種各樣的遊戲,一天下來累到散架。有的爸爸還不理解,居然能問出:你就是在家帶個娃,能有這麼累嗎?諸如此類不靠譜的問題。
四、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家裡添人進口,生活壓力瞬間增大,特別是全職在家的寶媽們,由於沒有經濟來源,只能省吃儉用地生活。
加之當代社會,孩子的撫養和教育費用支出可不小,為了孩子的教育和前途,只能向老公要錢,一旦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丈夫,寶媽的心酸和悲苦可想而知。
五、家庭和事業不能平衡
演員萬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坦言,其實家庭和事業是沒辦法平衡的。
有人說,你選擇去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變得岌岌可危;你選擇陪伴孩子,就會失去展示自我的機會。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名職場媽媽,你就要付出雙倍甚至是幾倍的努力,但卻有可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女性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必須要考慮周全
了解到女性的種種顧慮後,他們不想生育的想法,絕非任性和自私的表現,對於生孩子,此等人生大事,自然要做好打算。
一、負責任的養育觀點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當你決定把他帶到世界上,便要本著負責的態度,認真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身體狀態、個人能力等是否允許,沒有考慮清楚這些問題,就盲目地決定要孩子,對孩子也是對自己和家庭不負責任的表現。
二、家庭狀況要考慮
既然決定要孩子,至少要給孩子完整的愛和家庭,如果夫妻關係不和睦,經常吵架,這樣的家庭離異的可能性極大。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和愛,家庭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留言板話題:你認為養育孩子是快樂多還是痛苦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