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你媽帶娃給錢,我媽帶娃就應該?」,老人帶娃有利也有弊

2020-12-09 育兒的秘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現在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畢竟孩子是一家之中最疼愛的人,所以現在隨著人們思想的提高,自然也是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這樣的話父母就更要努力賺錢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可是孩子的父母都要工作,照顧就成為了一個難題。畢竟能夠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人太少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非常閒適的生活和輕鬆的工作。所以總是要有一點點偏心的,畢竟現實十分殘酷,即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所以為了既能讓孩子過上舒適的生活,也為了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很多家庭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忙帶娃,畢竟好處有不少。可是很多事情都有利也有弊,老人帶娃雖然有不少的好處,可是也有矛盾。

憑啥你媽帶娃要給錢,我媽帶娃就是應該的?

李先生和妻子戀愛兩年後選擇結婚,婚後的小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不錯,本來妻子還在擔心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畢竟不光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有鮮活的例子。好在小夫妻倆沒有和老人一起住,不管是和自己父母這裡,還是公婆那裡都相處得不錯,保持著不近不遠的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可是自從妻子生下孩子後一切就都發生了變化,隨著孩子的出生家裡的花銷也變得越來越大,可是照顧孩子要費時間,李先生只好提出讓妻子做全職太太。妻子本不願意,可是迫於家庭情況也就答應了, 只不過心裡也是想工作的,畢竟能夠減輕一些負擔。後來她想起來可以讓老人來帶娃,所以就將自己的父母叫來幫助帶娃,只不過剛照顧兩個月就因為家中有事便回家了,為了感謝媽媽妻子拿出了一筆錢給母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後來妻子還是覺得要老人來帶娃才行,於是叫來了婆婆,可是後來因為家中的錢少了一筆李先生去詢問妻子才知道是妻子給了自己的父母一筆錢,而李先生想到自己的父母也來照顧孩子了憑什麼不給自己父母一筆錢,便於妻子大吵了一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後來竟大吼道「你媽帶娃就給錢,我媽帶娃就是應該的嗎,難道我媽就不是媽嗎?」不得不說,老人幫忙帶娃卻還很容易引起一些家庭矛盾。

為此小夫妻們還是要多注意這幾點的。

經濟壓力老人帶娃雖然不用負擔孩子的一些學費等,可是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自然也是少不了給孩子買衣物和零食的,雖然看著花銷並不多,可是如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覺得花得不對,但是老年人年紀大了往往只有退休金,夫妻還是要體諒老人的艱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婆媳矛盾老人帶娃雖然知道那是自己的孩子,會格外疼愛。可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長輩雖然能夠讓孩子規避危險,可是避免不了有磕磕碰碰。如果是女兒的娘家,被自己的媽媽訓斥幾句或者提醒自己的親媽媽幾句兩人之間很少會出現隔閡,可是婆媳就不一樣了,很容易爆發矛盾,畢竟一個說媳婦不懂感恩,另一人說自己的婆婆粗心大意不疼孩子,矛盾也會愈演愈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體力不足作為長輩,老人肯定是十分喜歡自己的孫子輩孩子,但是小孩子年輕體力好,而老人體力肯定有些不足,帶起娃來也容易氣喘籲籲有時候不僅娃沒顧好,自己還累得夠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可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弊端也有好處。

更有時間相比於父母要上班,時間安排得十分緊湊,作為老人他們不用工作,所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減輕負擔即使老人只是給孩子買一些衣物和零食,雖然看著較少,可是如果真的要花起錢來也是一筆不曉得開銷。有著長輩的幫襯,夫妻也能夠減輕一些負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經驗十足雖然老一輩對於「科學育兒」的觀念普及的不是很全面,但是老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不僅如此這是孩子的長輩,自然要比找一個保姆要放心的多,他們不會害孩子,夫妻也可以更加放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實老人帶娃這件事,還是不要強求,既然請求幫忙就不要太吹毛求疵,一家人只有多溝通才能更加和諧相處。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倒貼錢」?寶爸靈魂提問遭老婆回懟
    可是也因此會出現很多的矛盾,比如外婆帶孩子的時候,父母會給給錢,而婆婆帶孩子的時候,不僅拿不到生活費,可能還要倒貼錢,所以有些寶爸會覺得很不公平。「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還得倒貼錢?」有一位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是因為經常性聽到有關婆媳矛盾的事情,所以她就決定讓自己的母親來幫助帶孩子,雖然丈夫有一些猶豫,但是最終還是同意了。此後的日子過得也比較順利,這位寶媽覺得自己的媽媽非常辛苦,所以就決定每個月給老人2000元生活費。後來這位寶媽的母親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就回到家中養病,此時就由婆婆來照顧孩子了。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歹毒媳婦,我幫你帶娃,你卻摔斷我尾骨!
    我同事小娟,因忍受不了奶奶太溺愛孩子,處理方式也太極端,最終導致婚姻破裂,離婚獨自一人帶娃。她女兒今年五歲,三歲那年離的婚,小女孩白白淨淨,長得很漂亮。當奶奶的婆婆,也更加的疼愛孫女,要啥買啥,家裡的玩具,零食,堆的哪都是。小孩子吃太多零食不好,小娟一直給婆婆提這個問題,婆婆總是不在意的回她:又不讓你掏錢,你管啥,再說,孩子想要了,又不是買不起。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寶媽帶娃圖鑑,看完笑著活下去
    寶媽帶娃圖鑑,看完笑著活下去 :我覺得你媽媽說得挺有道理呀。 當媽後,你有哪些變化?
  • 家裡有老人帶娃,有三句話不能反覆當孩子面說,說多了娃容易不孝
    執筆:檸兒家有老人帶娃,現在年輕人生活和工作都輕鬆不少。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因為,老人幫忙帶娃雖然可以給年輕人幫大忙,但是兩代人同住會有各種各樣的摩擦。而且,也會在育兒上有分歧。就比如,年輕人對待老人的態度,就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父母的態度。所以,家裡有老人帶娃,年輕人有三句話不能反覆當孩子面說,說多了娃容易不孝。「退休什麼都不幹,連個孩子都帶不好」我鄰居寶媽,脾氣很臭,但是本事挺大。她工資比老公還高,在家裡有無可撼動的地位。
  • 為啥外婆帶娃有辛苦費,奶奶帶娃理所當然?寶爸聽到回復無言以對
    有的夫妻讓奶奶來照顧孩子,有的夫妻讓外婆來照顧孩子,雖然都是老人帶孩子,但他們的區別還挺大的。為啥外婆帶娃有辛苦費,奶奶帶娃理所當然?寶爸聽到回復無言以對曉桐的孩子今年三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曉桐想這個時候找個工作,給老公減輕壓力,所以和老公商量讓自己親媽來照顧孩子。
  • 木工爺爺給孫子做純手工精美玩具,隔輩帶娃有弊也有利
    寶媽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上傳的這個視頻會這麼火。她介紹說,兒子的所有玩具,全都是公公做的。木工爺爺從業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手藝非常精湛。不管是什麼形象的玩具,爺爺都能做出來。這讓許多網友都非常的羨慕。這個爺爺的表現似乎讓我們改變了之前對隔輩兒帶娃的那些偏見。
  • 老人帶娃壓力究竟有多大?
    二、擔心孩子的安全老人帶孩子,雖然也是自己的親孫子、親外孫,但終歸和自己的孩子不一樣,老人都生怕一不注意孩子有個磕磕碰碰,沒法跟孩子交待。前段時間我媽在這幫我帶了幾天娃。一次閒聊,我媽說,別看孩子現在大了,反而不如小時候好帶。
  • 產後坐月子,親媽和婆婆各伺候半月,寶媽終於知道以後帶娃該靠誰
    而且,很多新手寶媽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小寶寶,自然需要有老人在旁邊指導和幫忙。 不過,寶媽可以指望老人伺候月子,卻不能指望他們幫忙帶娃。畢竟,帶娃不是老人的義務,孩子的父母才更應該擔起帶娃的責任。而且,老人畢竟年紀大了,帶娃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如果因為帶娃累 了,我們心裡也過意不去。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真的是母愛有多少,擔心就有多少。2、寶媽一個人帶孩子出遠門時,困難重重。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抱著一個胖娃娃。這像極了寶媽們一個人帶孩子出遠門時的情形。寶媽們靠著對孩子的愛,以及自己作為母親的使命,獨自帶娃,雖然獨自帶娃的過程很累,但寶媽們卻在獨自帶娃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獨特的優勢和意義。三,自己獨自帶娃,雖然累,但是也有著優勢和意義。1.寶媽獨自帶娃的優勢。
  • 「如果不是我媽,我哪裡敢生孩子」,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A:「那你說怎麼辦?」B:「你不會多賺點錢請人帶孩子啊!說來說去就是自己沒用賺不了錢!」A:「如果保姆虐待孩子怎麼辦?」B:「你不會自己帶孩子啊!沒辦法帶孩子幹嘛要生?」……所以孩子到底該誰來帶?中國新聞網曾發起了一個「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問卷調查,在有效的3565份投票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於是有了一句順口溜叫做「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 婆婆幫忙帶娃和不幫忙帶娃的家庭,這幾方面差異大,很難反駁
    婆婆幫不幫忙帶孩子,在這幾方面差異很大①婆婆幫忙帶娃,寶媽可以上班,家庭生活條件可以更好有了婆婆的幫忙,兒媳們可以去上班工作,多一份收入,自然家庭的生活條件就更有保障一些,畢竟現在生存壓力這麼大,如果一家三口甚至四口的花銷都指望寶爸一個人,寶爸難免會吃不消。而那些沒有婆婆幫忙帶娃的家庭,寶媽就只能自己帶娃,家庭生活難免就要緊張些。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長大後性格有哪些差異?出發點不同惹的禍!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了娃之後家庭,家庭就開始變得複雜起來了,而娃的教育問題,也成為父母的一大頭疼事。因為父母總歸得忙著工作,所以很多時候,娃都交由老人來帶。兩兒子相差3歲,因為都太皮了,讓一個老人帶吃不消,所以奶奶帶老大,姥姥帶老二。苗苗想著,反正和老公家也就幾分鐘的距離,應該不會太影響兄弟倆的感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兄弟似乎和苗苗想像的不一樣,越長大差距越大。16歲的哥哥上初三,13歲的弟弟上初一,但是兄弟倆從來不同路回家。每次苗苗夫婦回來,哥哥只親近爸爸,不親近媽媽,弟弟是都親近。
  • 貓媽嫌帶娃太累,叼著小貓往主人床頭一扔,送你了,我不要了!
    但是,不管是什麼物種,都是有例外的,有的貓咪會把自己的貓崽子扔了,當然,這是因為孩子太過弱小,感覺養不活,這也是沒有家的流浪貓的做法。而家養的貓咪也會做這樣的事情,原因是它們很信任鏟屎官,然後,自己又不想帶娃。貓媽嫌帶娃太累,叼著小貓往主人床頭一扔,送你了,我不要了!一網友的家裡就養著一隻貓咪,在前段時間,貓咪生下了一窩小貓咪。
  • 老頭子這兩次都帶娃,寶媽就辛苦一點自己帶吧,以免發生矛盾
    但是如果老人有這兩種帶娃行為,那寶媽還是自己帶娃,寧可累死累活。用嘴餵飽食物。以前多多一直由外公外婆帶著,多多是個醫生,後來有一次多媽休班,回到家發現多媽用嘴餵孩子,於是多媽說:這樣不行,嘴裡有細菌,而且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孩子,非常不衛生!這時婆婆很生氣,認為媳婦嫌自己髒,鬧著要回娘家。
  • 男人帶娃,不見血就別插手……啊哈哈哈哈
    嗯~乍看形式沒問題,可是,你確定這個「被子」可以讓熱量多退少補?若不是媽媽回頭發現,自我感覺良好的爸爸估計還沒醒悟過來錯在哪裡。遍觀爸爸如此帶娃現場,當媽的扶額拍胸,忍不住自問,讓爸帶娃,媽還要收拾殘局,何苦來哉?
  • 月例銀子 + 陽謀陰謀——看心狠手辣的媽怎麼調理娃花錢
    我娃從滿三歲,有存東西的欲望時開始,我就給分配了存東西的空間。從最開始的一個抽屜,到一整個三屜櫃,到買了架子床,上層睡人,下層的抽屜柜子儲物。娃有自己的空間,存自己的東西,破紙片子爛樹枝子,值錢的不值錢的,只要不散蟲不散味,亂成啥樣媽視而不見。
  • 帶孩子留心「隔輩親」,老人們帶娃常說這幾句話,爸媽需要提防
    這就是隔輩教育的一種弊端,孩子通過長輩的口中去認識自己的父母,尤其是老人帶娃經常說這幾句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親子關係。如果老人帶娃常說這幾句話,爸媽需提防1. 「奶奶在呢,他們不敢把你怎麼樣?」從這一方面來說,老人帶娃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從其他方面來說,隔輩帶娃還是有一定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