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圍城》中的三段話,道出了現代職場人的辛酸

2021-01-08 小馬過河爾

錢鍾書先生的所著的長篇小說《圍城》,創作於上個世紀40年代,描寫了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像,對書中的人物進行了惟妙惟肖的畫像,用輕鬆詼諧的語言,不動聲色地給予了辛辣的諷刺,這部作品有「新儒林外史」之美譽。

錢鍾書先生創作的《圍城》,距今已經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前的這本書,其中有三段話,卻道出了現代職場人的辛酸,令人唏噓。

西洋趕驢子的人,每逢驢子不肯走,鞭子沒有用,就把一串胡蘿蔔掛在驢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這笨驢子以為走前一步,蘿蔔就能到嘴,於是一步再一步繼續向前,嘴愈要咬,腳愈會趕,不知不覺中又走了一站。那時候它是否吃得到這串蘿蔔,得看驢夫的高興。一切機關裡,上司駕馭下屬,全用這種技巧。比如高松年就允許鴻漸到下學期升他為教授。

這段話描寫的背景,是趙辛楣、方鴻漸一行五人從上海到內地三閭大學任教,校長高松年沒有兌現起初的承諾,聘方鴻漸為教授,而是低聘為副教授,再次許諾說再過一個學期,升他為教授,把胡蘿蔔掛在方鴻漸眼前,後來由於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糾紛,高松年再次食言,方鴻漸果然就沒吃上教授這串胡蘿蔔,甚至連續聘的通知也沒收到,忿然離開了三閭大學,返回上海。

雖說世間公道,自在人心,付出終會有回報。可有的時候,努力付出後的結果,並不掌握在付出人的手中。建築工地上,如蜂蟻般辛勞的工人,風餐露宿,看著萬丈高樓平地起,臨了卻拿不回自己應得的報酬。銷售沒日沒夜地跑業務,顧不了自己更顧不上對家人的照顧,贏了業績卻得到了不對等的收入。一個重要項目順利攻關,收穫頗豐的卻是領導,技術人員被邊緣。職場中,見過太多的事前君子事後小人,卸磨殺驢,兔死狗烹的事情。

即便是這樣,作為事業道路上剛起步,或者自身沒有條件做更多選擇的人,又能怎麼樣呢,只能抵抗負面情緒,一心向陽,相信自己,相信未來,把握機會,像有個網友說的那樣:哪怕埋頭拉車,也能看到曙光。當下需要的是:說到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等待步步升高。

辦行政的人有他們的社交方式。自己人之間,什麼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我們常常聽說這麼一句話:我們總是把壞脾氣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把好脾氣給了陌生人。這裡,不就是最好的印證了嗎?擺臭架子,壞脾氣都是關係特別好,感情特別瓷實的,他們不拘小節,不虛偽,能辦的事不能辦的事,都會下死力氣去辦。相反,表面客氣禮貌周到的,大多在心裡已將人距到千裡之外。

其實,這就是最真實的人性,一個人有兩張面孔,或多張面孔,面對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呈現,類似於變臉的把戲。

房子比職業更難找。滿街是屋,可是輪不到他們住。上海仿佛希望每個新來的人都像只帶殼的蝸牛,隨身帶著宿舍。

在北上廣一線大城市打拼的人,大多面臨住房的難吧,只是沒有錢鍾書先生的想像力和幽默感,他在七十六年前,目光如炬,展現的社會現實,隨著從不停歇的歲月之河,一直流淌到今天,當然,還會繼續向前,「滿街是屋,可是輪不到住」,正如那句「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大上海寸土寸金,尋得一席立足之地難上加難。倒真是恨不得能化身一隻蝸牛,隨遇而安啊。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的三段話,已經相隔半個多世紀,可揭示的世事人情,人心人性,到了今天,仍然可參可照。雖然時代不同,但主旋律相同,人生應當永遠充滿熱情,為理想去燃燒拼搏。

如果運氣不好,何不去試試勇氣?

相關焦點

  • 錢鍾書先生作品的「圍城」中,不止《圍城》一部經典
    錢鍾書先生作品的「圍城」中,不止《圍城》一部經典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 推薦正能量的圖書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長篇小說文章賞析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是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長篇之一,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動亂年代,他展示的不是戰火硝煙的時代,而是舊社會中上層知識分子的生活。經典語錄:1、我想走進來而未見圍城,我想走出去卻遍地圍城;2、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3、想要結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4、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的必然;
  •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 錢鍾書:《圍城》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 錢鍾書:《圍城》 2020-04-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圍城》:方鴻漸愛而不得的唐曉芙,為什麼獨得錢鍾書先生的偏愛
    唐曉芙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是一個以完美身份存在的人,錢鍾書先生說她是「摩登文明社會裡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書中描寫得如此完美的女孩,讓錢鍾書先生偏愛不是不無道理,因為現實生活中,錢鍾書先生的愛人楊絳先生就是一個「奇女子」,如果真要在現實裡找這樣一個人,那這個人只有楊絳先生可以媲美。01 唐曉芙與方鴻漸唐曉芙是蘇文紈的表妹,方鴻漸到蘇文紈家造訪,正好唐曉芙在表姐家,經由表姐介紹,認識了方鴻漸。
  • 錢鍾書在藍田《圍城》「發源地」
    1939年11月1日,錢鍾書與沈同洽、徐燕謀、周纘武、張貞用、鄒文海(赴辰溪湖南大學任教)一行6人離開上海,12月4日,抵達國師任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年夏離開藍田回上海。一轉眼,錢鍾書來藍田已是80年前的往事了。藍田雖小,但在這裡不到兩年的時光,對錢鍾書的意義無比重大。
  •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
    #錢鍾書#我以前認為錢鍾書先生的小說,有種掉書袋的味道,不如那些深入小人物的水深火熱的世界寫出來的那麼生動有趣。前兩天重新讀了《圍城》,才發現自己淺薄了。裡面除了幽默和諷刺,其實包含著對於國人的一種熱愛,就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有一些金句很經典,現摘錄如下,供讀者一樂。他們天涯相遇,一見如故。談起內憂外患的祖國,恨不得立刻回去為他服務。船走得這樣慢,大家一片鄉心,正愁無處寄託,不知從那裡忽來兩副麻將。麻將但屬於國技,聽說又在美國風行,打牌不僅有故鄉風味,又適合世界潮流,秒的很。
  • 錢鍾書《圍城》中經典的十句話:揭示了人性與婚姻的殘酷!
    熟悉《圍城》這本書的夥伴們,一定對錢鍾書先生在書中的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的中心總結。《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
    大約是對三人在這部戲裡的印象太深,後來總覺得陳道明演的角色沒有超越方鴻漸,呂麗萍那怕在演大義凜然的戰士都會讓我想起那個尖銳的孫柔嘉。李嬡嬡已經不在了,可惜太美麗的女子大多不長壽。 枕邊常放著一本《圍城》,閒時經常倚在床頭看看,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
  • 錢鍾書《圍城》中濃縮成經典的十句話:揭示了人性與婚姻的殘酷
    熟悉《圍城》這本書的夥伴們,一定對錢鍾書先生在書中的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的中心總結。《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 錢鍾書《圍城》中的方鴻漸是不是有原型?
    錢鍾書錢鍾書的一部《圍城》使得他家喻戶曉,成為了近現代一位偉大的作家,在這部小說裡,作者以一種幽默的筆觸和口吻,很好地詰問了那個時代的社會,以及那個時代的男女之間的愛情。相信很多人讀完這部小說之後,最大的一個感觸,那就是通過這部小說,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世界,也能夠更加客觀地面對人生,面對愛情,面對婚姻。正如《圍城》裡在開篇時,所寫的那樣:「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其這句話,是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女士所寫。這句話的原文是法語,是法語世界裡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楊絳女士把這句話用在這裡,應當說是非常的貼切。
  • 錢鍾書《圍城》:一本尋找自我的生活指南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先生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曾立志在清華讀書四年間,看遍圖書館藏書,他所寫的文章含義深刻,剖析人性。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美滿婚姻,令世間伴侶羨慕。
  • 古月堂前的相遇,相偕完美於圍城!~錢鍾書先生109周年誕辰感悟
    錢鍾書先生在其作品《寫在人生邊上》自序中談到,「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 。是啊,人生就是一部大書,錢鍾書先生一部《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成就了世人給予人生思考的一部大書。楊絳女士在電視連續劇《圍城》片頭上寫道:「《圍城》的主要內涵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 《圍城》中的「白玫瑰」唐曉芙:錢鍾書愛過的原型,其實不是楊絳
    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說:《圍城》比任何中國古典諷刺小說優秀,可以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寫得最有趣、最細膩的小說,或許是最偉大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小說。
  • 錢鍾書《圍城》,不是勸你遠離婚姻,而是教我們這樣選擇正確
    60到80年代的人大都讀過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更記得楊絳先生的題詞:「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許多年以後,我們才發現愛情如此,婚姻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選擇對了就成功一半,可要怎麼做,我們才能選對那個人呢?《圍城》早有答案!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網友:濃縮成10句話,又毒舌又犀利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圍城》不光是說婚姻,也說了人生中的那些「潛規則」:年輕的方鴻漸在該努力時不努力,一直都在浮躁變動,因為平庸吃盡了苦頭!在職場生活中,方鴻漸雖然對現有的待遇不滿意,但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也只能逆來順受。
  • 《圍城》—錢鍾書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一部長篇作品,該作品凝聚了他對社會腐敗、學術墮落的感嘆,堪稱一部現代版的《儒林外史》。錢鍾書在文中塑造了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鮮活的人物形象。錢鍾書對方鴻漸的描述可謂是出神入化,但最終卻為他選取了一個悲慘的命運。方鴻漸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圍城般的社會。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時,卻發現城門已經關掉了。
  • 《圍城》:現代智者小說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即使你沒有讀過《圍城》你也一定聽過這句話。《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長篇小說,錢鍾書先生是現代的智者,讀書可以過目不忘,學識淵博、精通古今中西文化及哲學知識。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最初是借小人物之口帶出哲學家羅素稱引的英國古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錢鍾書《圍城》:比平凡更可怕的是平庸,透過方鴻漸,道出了人生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他的夫人楊絳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
  • 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