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之術,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所追捧的秘傳絕技,也是一門流傳已久的上等學問,古人在《易經》中就提到過:「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老子也《道德經》中說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通過識人之術,我們可以察覺到,他人在性格上的不同之處,在相處時就能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君王通過識人術,籠絡人心,成就一代霸業;企業家通過識人術,甄別對手,在商道大展宏圖;普通人通過識人術,積累人脈,遠小人而親近君子,趨避福禍。
正如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所以為了我們更好的發展,也要多多向祖先學習識人之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3句非常經典的識人口訣吧,記住這3個口訣,便可以幫你精準識人。
1、人群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最有實力
在孫子兵法中曾這樣讚揚一支軍隊,如果它擁有「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特質,那絕對是最上等的部隊。這就如同「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般,既有未出嫁的姑娘那般的平和、沉穩,又如兔子般迅猛、靈動。
人群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最有實力。他們多數就具有動如猛火,不動如山的特質。這種人越是有本事,就越不喜歡張揚,懂得內藏鋒芒,行為上也很是低調。在通常情況下,你並不能看出他們有什麼特殊的本事,但一遇到突發事件,就能夠看到他「一鳴驚人」的強勁爆發力。
2、膽小的人,反而會成大事
都說「撐死膽小的,餓死膽大的」,但這句看似「有理」的偏見,卻誤導了很多人,走向做事魯莽的不歸途中。在多數情況下魯莽只會帶來失敗的結局,而謹小慎微,卻可以穩紮穩打走向成功。就比如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所追求的並不是高風險高利潤,而要不斷地降低風險,使公司在平穩中,穩步上升。這就需要,小心謹慎,深思熟慮,謀劃好每個環節。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實際上,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輕舉妄動。」
老祖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謹慎方為做事的上策,事前謹慎,才不會在事後反悔。而看似膽小的人,卻擁有著非常謹慎的性格和敏銳的洞察力,考慮事情也非常的全面,不會出現魯莽的行為,這樣也極大地降低了風險性。犯錯少,成功多,在穩紮穩打中成就大事。
膽小的人,心中常懷敬畏之情,謹言慎行,思慮周祥,不會打無把握之仗,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必定擊中要害。清末最為著名的官員曾國藩,便是性格膽小之人,但也正是因為他的膽小、小心謹慎的性格,才使得他在複雜的清末官場上終得善終。
3、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這句話是明代思想家呂坤所說,它正是體現了本事與脾氣的關係,即:有本事,沒脾氣的人,深沉厚重,是一等資質;有本事,有脾氣的人,磊落豪雄,是二等資質;沒本事,有脾氣的人,聰明才智,是三等資質。
為什麼說「聰明才智」屬於「沒本事,有脾氣」呢?因為聰明外漏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喜歡耍小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沒脾氣的,喜怒不形於色;而越是有脾氣的人,越會虧損德行,喜歡仗勢欺人,虛張聲勢,自然本事和福氣就欠佳了。當我們知道了本事與脾氣的關係,也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才能與品德了。
以上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識人口訣,非常經典,可以教我們看透人心。記住這3個口訣,便可識遍天下人!